一、木耳种植方法及配方?
01 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应交通便利、配有稳定电力供应,易于取水或有供水管线,地势易于防洪排涝,远离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源。
02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要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原料资源、栽培季节、设施条件和产品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选择确定适宜的生产品种。同时考虑耳片形状、厚度、色泽、边缘圆整度、背面筋褶多寡等外观形态指标。
在具体品种选择上要注重菌种栽培特性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尤其大规模生产中选用新品种时,要安排栽培试验以检验菌种的生产性能,包括抗性表现、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性状等指标,防止菌种退化、老化等生产风险。
03 料包生产
基质原料。黑木耳栽培木屑原料以柞树、曲柳、榆树、桦树、椴树为好,杨树次之,松树、樟树、柏树等树种不宜使用。木屑不能含芳香族化合物、油脂类物质和其他影响黑木耳生长的有害物质,应无霉变、无虫蛀。麦麸、稻糠、豆粉、豆粕等辅料和石膏、石灰等矿物质要保证质量,粉碎粒度尽量小以有利于拌料混合均匀。
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碳氮比在100—140范围内适宜黑木耳栽培生产。试验表明“木屑麦麸8811(木屑88%,麦麸11%,石膏0.5%,石灰0.5%)”配方栽培黑木耳现芽早、产量高、成本低。替代木屑基质的玉米芯、大豆秸杆、稻草、玉米秸、黑木耳栽培菌渣等添加量一般不高于30%。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58%为宜。
拌料装袋。拌料应充分预湿以软化木屑等原料,防止装袋时出现微孔,不得有干料块影响灭菌效果。三次搅拌时长不低于30分钟,有利于培养基混合均匀和提高菌丝生长一致性。拌料完成后应及时装袋灭菌,尽量不要堆放时间过长以致引起杂菌滋生,增加灭菌难度和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
二、木耳菌棒用什么材料?
生产木耳的菌棒,现在基本都是木屑培养基了。它的基本配方是。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灰粉1%,白糖1%。为了提高产量,可以在这个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阔叶树木屑。改成棉籽皮木屑混合料。或者玉米芯和木屑的混合料。或者这三种东西的混合料都可以。
三、用木头锯末种出来的有哪些菌类?
木头锯末可以种植多种菌类。例如平菇,姬菇,猴头菇,木耳等等。
木屑,是早期食用菌栽培主要原材料,随着天然林保护使用量减少,逐渐被玉米芯和棉籽壳所代替。但是,香菇、木耳等木腐菌栽培必须使用木屑。食用菌栽培使用的木屑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木材加工厂的废料,一种是专业加工的食用菌专用木屑,木屑作为食用菌栽培的主料使用,木屑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是配方中提供碳源的物质。
食用菌栽培常用的木屑有:杨木、榆木、柳木、柞木、桦木、椴木等,其中硬杂木类木屑最好,产量较高。
四、木耳的木是什么木?
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枝上,丛生,常屋瓦状叠生。也可以用阔叶树类的椴木和木屑人工栽培;生长需散光、湿润和温暖。
木耳从颜色分有白木耳和黑木耳两种,从养殖分有野生的和人工培育的两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是人工培育的,野生黑木耳珍贵稀少,以长白山黑木耳最为著名。
五、用木头怎么种植木耳?
用木头种植木耳的过程包含:菌袋制作,室内管理,室外耳场和开孔排场这几个过程。
1、栽培条件。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木耳的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30℃。秋季栽培木耳,生长和产出率最高,建议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制作生产菌筒,10月下旬开始出耳,至来年4月底采收结束。含水量掌握在60%-70%,以手握成团,放开松散 为宜;稻草、甘蔗渣为原料的含水量手握指缝有水纹,不下滴为适宜。
2、培养料配方。因地制宜选:用第一:木屑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4%、水 1∶(1~1.3),每kg的原料加水100kg,材质疏松、吸水量大的木 屑,可加水130kg,pH值自然。 第二:棉籽壳80%、麦皮18%、石膏粉2%、石灰0.3%,料与水比 例1∶(1.2~1.3)。 第三: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每100kg稻 草用水130~160kg。
3、菌袋制作。装袋栽培袋用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薄膜袋,规格为: 袋口宽300px、长1250px,每100kg原料需塑料袋1kg。 装袋要紧实,在袋面打4~6个接种穴,穴宽37.5px、深50px,穴口用胶布贴封。装袋后放到常压灭菌锅内,以100℃保持10~12h灭菌,冷却到22℃时接种,选用优良高产的菌种。
4、室内管理。发菌接种后室内发菌4~5天,室温以25~28℃,不超过 32℃为宜。第6天后将袋子排放稀些,门窗用纱布遮住,防强光直 射,注意通风,室内相对湿度以75%为宜。菌袋经过20天的培养, 菌丝在袋内长成圆形状态,直径在8~250px时,将胶布留一小空隙, 让其通风增氧,加快菌丝生长;40天后把胶布剥掉,室温20~23℃, 相对湿度80%。
5、室外耳场。(1)作好防治病虫害和杂菌工作,地要挖20厘米深,晒白后才能整畦。畦上及四周撒些药物如敌敌畏、辛硫磷、乐果等。(2)沟要留40厘米宽,既做人行道,又作排水水沟。(3)耳棚四周围密,防止外界风吹入耳棚。(4)排袋架应牢固,木棍直径大于2厘米,木棍间相距20厘米,并同横边垂直。 大概每袋开20-24穴,开穴后喷水盖薄膜保湿催蕾.应避免高温时开穴催蕾。
6、开孔排场。菌袋已布满菌丝时即可开孔。开孔用刮胡须刀片割洞穴。洞穴的形状有“V”、“∧”、“+”、“O”型四种,以“V”型最佳。一袋一般割12~14个刀口,直径l厘米。穴与穴之间呈梅花型错开,菌袋间隔3—5厘米,以倾斜80°放于畦床的排筒架上。
六、怎样利用桑枝木屑栽培黑木耳?
在广大养蚕区,夏伐后的桑条堆成小山,弃之不用,甚为可惜。
这里介绍一项利用桑条制成木屑栽培黑木耳技术,以加强农副产品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1)配料及装袋桑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桑木屑86%,麸皮10%,黄豆粉2%,石膏粉1%,生石灰1%。拌匀后要调节水分,太湿容易污染,太干则子实体瘦薄,以湿度60%为宜。袋栽法用聚丙烯塑料袋25厘米×18厘米或35厘米×17厘米,装料到2/3处,边装料边压紧,最后用木棒在料中间打一直径为2厘米的接种孔,袋口套塑料环另加棉塞,应防止塑料袋破裂。装袋后用101.3千帕消毒3~4小时或100℃保持10小时灭菌,取出冷却至30℃即可接种。接种时每袋约15克(一匙)菌种,倒入接孔内。由于黑木耳菌丝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弱,前期生长较慢,如处理不当则容易污染。(2)袋栽法管理袋栽黑木耳在室内外均可。室内接种后,室温控制在25~27℃以利菌丝的发育。10天后降至22~24℃,使菌丝生长减慢,促使其健壮,此阶段称为发菌阶段。要尽量保持黑暗以防过早出现耳芽。出耳的管理:长满菌丝的袋可以移到有阳光的地方,让菌丝受到充分光照。温度20℃为宜,每天要喷水补湿2~3次。待菌袋内开始出现原基时,用消毒的剪子将菌料上端的塑料袋剪开,以保持足够的空气及水分。同时,在袋的周围开10个直径1.0~1.5厘米的小孔,保持85%以上湿度,经过7天,可形成耳芽。此时应有充足的阳光及良好的通风,耳片才能肥厚,色泽变深。一般在开洞后20天子实体成熟。(3)采收及加工耳片平展后即可采收。以色泽深褐,耳片边缘内卷,有弹性,耳根较宽为好。采收黑木耳要采大留小,让小耳加快长大。采收时间应在晴天的早晨、耳片潮软时进行,要尽量保持耳片完整并把耳根摘净。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保持干燥,以利于下批的采收。黑木耳的加工,晴天采收的可在阳光下暴晒至干,湿耳开始晒时,不宜经常翻动,以免损坏。阴雨天采收后用文火烘干,温度由35℃逐渐升到60℃。烘晒干后盛于塑料袋中,密封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