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木耳菌棒怎么管理(木耳菌发酵期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多少?)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6 15:54   点击:1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木耳菌发酵期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多少?

木耳菌发酵,即发菌,发菌期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度。

木耳菌棒进入养菌室第1-10天,菌袋温度控制在25-28度,使菌种迅速定植萌发。

第10-20天,菌袋温度控制在23-25度,使已经定植的菌种茁壮生长,第20-30天袋温维持在20-23度,直到菌袋内菌丝长满袋,第30-40天温度控制在18-23度,巩固菌丝生长,第40天-开口前10天温度降到8度以下,5度以上黑暗、干燥的条件下存放。

开口前10天把袋温升到20-25度之间。扩展资料:木耳菌发酵期间注意事项:

1、菌室内菌袋摆放密度不宜过大,3层-5层的层架式摆放菌袋之间要注意留通风道。

2、养菌期间保持菌室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越低越好),注意通风换气。

3、养菌后10天开始用微风吊扇让菌室内上下层空气循环,以保持上下层菌袋温度相对一致。

4、养菌期间消毒、防虫处理,建议每周一次,时间选择在通风换气后。防止杂菌、害虫交叉感染。

5、保存期间注意低温、干燥、黑暗处保存,装入编织袋以后码放时要保持“品”字型空间,防止异常发酵升温烧袋。

二、木耳棒最低多少温度杂菌不能生存?

黑木耳发菌期间,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度。

黑木耳菌棒进入养菌室第1-10天,菌袋温度应控制在25-28℃,使菌种迅速定植萌发;第10-20天,菌袋温度控制在23-25℃,使已经定植的菌种茁壮生长;第20-30天袋温维持在20-23℃,直到菌袋内菌丝长满袋;第30-40天温度控制在18-23℃,巩固菌丝生长;第40天至开口前10天,温度降到8℃以下,在5℃以上,黑暗、干燥的条件下存放。

开口前10天,把袋温升到20-25℃之间。

延伸阅读:

黑木耳发菌期间注意事项:

1、菌室内菌袋摆放密度不宜过大,3层-5层的层架式摆放菌袋之间要注意留通风道。

2、养菌期间,保持菌室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越低越好),注意通风换气。

3、养菌后10天开始用微风吊扇让菌室内上下层空气循环,以保持上下层菌袋温度相对一致。

4、养菌期间做好消毒、防虫处理,建议每周一次,时间选择在通风换气后。防止杂菌、害虫交叉感染。

5、注意在低温、干燥、黑暗处保存菌袋,装入编织袋以后码放时要保持“品”字型空间,防止异常发酵升温烧袋。

三、自种木耳养殖技术?

1、拌料

培养料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搅拌均匀。检查搅拌程度时用手紧握一把培养基,以指缝间有水冒出但不直接下滴为佳。采用机械装袋,可用17cm×33cm或16cm×52cm低压聚乙烯袋。

2、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方式,要求灭菌釜温度尽快达到108度。灭菌釜内温度达108度后保温维持12个小时。期间不可降温,不得停火。灭菌后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3、接种

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如气温较高时,杜绝进行接菌操作。接种前3小时打开风机进行空间消毒,以净化环境。菌种处理人员用75%酒精擦拭手及工具。菌种袋表面用酒精擦拭消毒。用镊子夹拔除旧菌块及菌膜,然后把面上1cm培养基挖除,倒掉,并弃除表面瘤状物。

菌棒经过消毒液消毒、打孔、菌种碎种、菌种压入、菌种口压平几道工序及扎口机封口后完成接种。

4、发菌管理

培养袋摆成“#”形,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接种后15天内,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接种15天后,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当菌丝快发满,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可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

木耳种植基地

5、管理

木耳浇水是最关键的一环,要采用清澈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采用专用喷水设施进行喷水,喷水时间应合理安排,一旦定下后就不能改变。黑木耳耐旱性强,耳芽及耳片干燥收缩后,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可恢复生长发育。干燥时,菌丝生长,积累养分;湿润时耳片生长,消耗养分,在整个管理时期,应掌握“前干后湿”,形成耳芽后保持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

6、采摘

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若待耳片伸长或向上卷时再采摘就会影响质量和产量。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

7、晾晒

采后要及时晾晒,晾晒时要耳片在上,耳基在下,大朵的晾晒时要将耳片撕开,成单片状。晾晒要用网状物,上下通气。晾晒中途不可翻动,要一次性晒干。

四、木耳菌棒下田以后还要注意哪些?

首先要注意保持湿度。它的出耳湿度是60%最好。不但要经常给它喷水给要定时给土地浇水。要始终保持它的环境湿度不低于60%。

其次是注意光照不能太强。要保持阴凉的环境。

第三通风要控制好。太大不好保持湿度。太小出耳不好。掌握好适量通风。

五、地栽木耳田间管理制度?

黑木耳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事项1、在耳棒未形成黑木耳原基前,菌棒内有充足的水分,此时不能过多的喷水,喷水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主要是保持场地湿润,形成黑木耳出耳口有较高的湿度,有利于耳基的形成。

事项2、黑木耳原基长出袋外,停止喷水,干几天。以后视天气情况,在有利于黑木耳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喷水,促进黑木耳生产,随黑木耳逐渐长大,喷水时间也跟着加长,喷水量和时间要根据菌棒的含水量和软硬状态灵活掌握。 3、保持菌棒有良好通风条件。黑木耳生长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干干湿湿交替,使黑木耳菌棒有较长时间在干燥状态下,菌丝有足够时间恢复和吃料,积聚营养,增加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六、黑木耳,长好菌的木耳棒子刺孔后12小时内下田好还是等放置3-4天刺口菌?

木耳菌棒刺孔以后。应该进行催耳管理。等到耳芽出来以后才可以下田摆放。摆放的时候袋口朝下。

七、木耳菌棒长青苔怎么办?

发现长青苔的菌袋单独管理成一床,加强晒袋。

1.青苔的危害

青苔在黑木耳出耳阶段容易发生,会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而一旦发生,治疗袋内青苔的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2.青苔的发生条件

青苔发生在潮湿、高温、通风不良,且袋料分离的菌袋内。

3.青苔的预防

(1)袋料分离的黑木耳菌袋在田间浇水管理时,不应使用富养化的鱼池水、晒水池等已经滋生青苔的水,避免青苔直接侵染菌袋。浇水应选用洁净的井水。

(2)制作菌棒时,宜选用贴料性、伸缩性好的木耳专用聚乙烯薄袋,以达到塑料袋出耳时随料收缩的目的。

(3)催耳期间注意保湿、防阳光暴晒菌袋,以免袋料分离,尽快让耳芽封住开口处,防浇水时渗入袋内造成积水。

(4)菌袋摆放密度不要过大,避免影响通风。同时要随时去除杂草,出耳管理做到干湿交替的水分控制

八、黑木耳菌棒种植后管理方法?

您好,黑木耳菌棒种植后管理方法如下:

1、菌棒放气

即菌棒培养约7天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菌棒进行消毒,然后用穿刺工具刺入菌棒周围约200个通风口。在出风口期间,室温应始终保持在25℃左右。大约8到9天后,菌耳就可以出来了。

2、水分控制

黑木耳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十分敏感,通常需要与干、湿交替共培养,并辅以喷淋补水。耳片生产后,可用喷雾器或喷雾灌溉系统提高湿度,对地面进行灌溉,保持一定的湿度。

3、确保温度

一些农民为了使黑木耳快速成熟,人为地调节温度,破坏了黑木耳的生长周期,导致黑木耳品质差,抗性降低。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对于自然高温天气,应减少喷水,配备80目遮阳布,遮阳布高度应为2米,能保证有效通风。

希望对您有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