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种植木耳的最佳方法?
1、品种选择,黑木耳的品种根据形状可分为朵形和片形两大类。这两类各有优点,朵形产量高,片形是展开状,看起来干净易于清洗,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市场上销售好。选择品种可以根据本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市场销售情况,再结合品种的适应性,抗性来种植。
2、种植环境,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是利用菌种适合生长的阔叶树木段,经过人工接种后,提供可以赖以生长的环境来种植的。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场所,要求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周围做好卫生,清理干净。然后选择适宜种植的10年左右树龄的桦木类树种截成1-1.5米左右的木段,晾晒1个月左右就可以接种了。
3、接种种植,人工接种是种植的关键。首先,温度要求适合黑木耳菌丝生长,而15-28摄氏度的温度适宜。接种可采用木屑式,即在杀菌后的段木上用电钻打穴钻孔,深度2厘米左右,穴间距约为5X10厘米。然后用木屑菌种塞到穴孔里面,表面用树皮盖好,保持湿润度。接种后,把段木上堆,排成一定的形状,保证温度在20-28摄氏度之间,菌种只有在高温,高湿,透气透风的条件下才会发菌。
4、日常管理,菌丝成活后会发散蔓延,这个期间要保证场所的湿润度适宜,控制在90-95%之间,保证阳光充足,耳木之间要透气通风,建议将耳木交叉搭建成形。定时对耳木适量喷水,次数和水量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天气干燥,多喷水,阴雨天气停止喷水。大约40-60天,黑木耳就陆续长成。长成后的黑木耳可分批多次采收。
二、随州木耳的种植技术?
随州市随县黑木耳袋料栽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不断试验、不断总结,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特别是随县先后
引进东北模式、浙江模式后,促进了随县袋料、黑木耳生产规模、生产范围不断扩大,如今全县袋料黑木耳生产上百万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袋净收入在5元以上。
与椴木栽培相比,袋料黑木耳有那些优点?
1、袋料黑木耳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袋料黑木耳一般只有8个月,椴木栽培需2年。
2、袋栽黑木耳原材料来源广泛,除杂木外,还可以利用农作物秸杆、棉籽壳等。
3、投资小,每袋成本在1.5—2.0元。
4、袋栽黑木耳生长在秋、春二季,高温季节到来前生长结束,所以病虫害发生少,不使用农药,彻底解决了椴木黑木耳农残超标的难题。
5、袋料黑木耳一般与水稻轮作,9月割稻后开始菌袋排场,到翌年4月底黑木耳结束,栽培废料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袋栽黑木耳也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如栽培品种的选择,栽培管理技术不够成熟,春季气候升温快的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及农户的经济效益等。
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所栽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科学、灵活安排生产季节,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原辅材料、规范管理技术,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要以科学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定能使袋料黑木耳取得更成功,效益更好。
袋料黑木耳栽培的生产流程是什么?
培养料配制得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黑木耳产量的高低,实践经验总结我们:配制好培养料的营养物,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黑木耳培养料的配方很多,请徐老师简单介绍几种配方,以便农民朋友选择。
配方
① 杂木屑(栎木屑)78%、麦麸10%、米糠10.5%、石膏粉1%、石灰0.3%。
② 杂木屑68%、稻谷壳10.5%、麦麸12%、米糠8%、石膏粉1%、石灰0.3%。
③ 杂木屑63%、玉米芯15.5%、麦麸8%、米糠12%、石膏1%、石灰0.3%。
④ 杂木屑45%、棉籽壳45%、米糠8.5%、石膏粉1%、石灰0.3%。
注:棉籽壳应头一天晚上先预湿,才能与其他料混合;玉米芯与其他秸杆应干燥、无霉变,用粉碎机粉成黄豆大小为宜,不能碾成粉状,否则将会影响培养料的透气性,造成发菌不良。
切记,培养料水分小,菌丝发黄细弱,长势不利,出耳也不健壮;水分过大,袋内水分沉积,菌丝走不动难以向前生长。所以配料加水时,一定要按上述介绍的配方要求配制。
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很大,黑木耳袋料栽培不同于椴木栽培,椴木栽培按一年一季接种安排,从春分,清明到谷雨为最适合接种期。那么袋料黑木耳栽培季节怎么选择?
我们安排栽培季节很关键,一定要掌握好适宜的接种期最为重要,可安排春秋两季栽培。
春季宜农历8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制栽培袋,1月到3月出耳;秋季农历4月到7月制栽培袋,8月到10月出耳。秋季制袋温度高,容易产生杂菌甚至烧菌,用空调成本高。所以袋料黑木耳以春栽为主,其特点“秋播、冬养、春栽”,这样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采用这种新的栽培模式,其接种成功率在95%以上,出耳整齐,肉厚色深,生物学效率在200%以上。
春季栽培法符合木耳的自然发生规律,耳袋在低温下发菌时间长,菌丝积累养分多,为丰产提供物质基础;初春出耳还能减少流耳,提高成功率。随州地区以农历六月底到八月底制袋温度28C0左右时间,接种效果更佳,这样可在年内10 -28 C0之间的温度可采二到三批,年外温度适宜后还可收二批耳。
生产时要做那些准备工作
1、原材料:木屑、玉米芯(玉米杆)、棉籽壳、稻草、稻谷壳、麦麸、米糠、石膏粉、15×55、1×60、17×38㎝的内外袋、酒精、甲醛、高锰酸钾、来苏尔、脱脂棉、气雾消毒盒、镊子、酒精灯、扎绳、硫磺等。
2、设备与香菇的相同:①粉碎机,②装袋机,③常压灶或蒸气炉,④接种箱,⑤培养室等。
培养室的要求有顶棚不漏雨,有门窗能通风换气方便,地面干燥,四周墙脚无鼠洞,土地应撒上石灰粉,放菌棒的3天前应把室内打扫干净,再用气雾消毒盒消毒或硫磺熏。
菌种是栽培袋料黑木耳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选择优质的黑木耳菌种是栽培成功的保证,因此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优质菌种,要求“菌种纯、健壮、浓密上下一致洁白,有少量的耳芽,没有萎缩,不脱离袋壁、无杂菌、抗逆性强。那么农民朋友在选种时应注意些什么
基础设施好,技术水平高,管理严格,守信用的菌种厂,才能培养出纯度高,长势好的优质菌种,观察其棉塞及菌种无出现黄、绿、红、青、灰色、老化层过厚等现象,掰开闻有清香味。
选用适龄菌种:菌龄不能过长,过长菌丝萎缩、吐黄水、易感染杂菌。
明确菌种的生理特性,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品种,特别注意菌种的温型,发菌周期,产品的质量,抗逆性等性状。
袋料黑木耳菌种在运输中最好用硬纸箱包装,防止挤压棉塞松动、脱落或菌袋破损更不能雨淋日晒,存放在避光、通风、地面干燥卫生的房间内,运回后立即分散堆放,及时开箱检查菌种温度是否超过25 C0以上,如超过应及时开箱检出散热,为保证成活率运回的菌种要在一个星期内用完。
三、请问有没有人知道,木耳栽培要求使用什么样的木屑?
最适栽培木耳的木料,是以质地较疏松,冬天落叶的阔叶树,其中以油桐木为最优,其次写柏、鸭脚木、香椿树、重阳木等,段木径口5厘米以上均可用于木耳栽培。以15~20厘米为最好。 锯木屑培养料:阔叶树锯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石膏粉1%,糖1 %。
四、木耳种植方法及配方?
01 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应交通便利、配有稳定电力供应,易于取水或有供水管线,地势易于防洪排涝,远离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源。
02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要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原料资源、栽培季节、设施条件和产品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选择确定适宜的生产品种。同时考虑耳片形状、厚度、色泽、边缘圆整度、背面筋褶多寡等外观形态指标。
在具体品种选择上要注重菌种栽培特性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尤其大规模生产中选用新品种时,要安排栽培试验以检验菌种的生产性能,包括抗性表现、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性状等指标,防止菌种退化、老化等生产风险。
03 料包生产
基质原料。黑木耳栽培木屑原料以柞树、曲柳、榆树、桦树、椴树为好,杨树次之,松树、樟树、柏树等树种不宜使用。木屑不能含芳香族化合物、油脂类物质和其他影响黑木耳生长的有害物质,应无霉变、无虫蛀。麦麸、稻糠、豆粉、豆粕等辅料和石膏、石灰等矿物质要保证质量,粉碎粒度尽量小以有利于拌料混合均匀。
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碳氮比在100—140范围内适宜黑木耳栽培生产。试验表明“木屑麦麸8811(木屑88%,麦麸11%,石膏0.5%,石灰0.5%)”配方栽培黑木耳现芽早、产量高、成本低。替代木屑基质的玉米芯、大豆秸杆、稻草、玉米秸、黑木耳栽培菌渣等添加量一般不高于30%。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58%为宜。
拌料装袋。拌料应充分预湿以软化木屑等原料,防止装袋时出现微孔,不得有干料块影响灭菌效果。三次搅拌时长不低于30分钟,有利于培养基混合均匀和提高菌丝生长一致性。拌料完成后应及时装袋灭菌,尽量不要堆放时间过长以致引起杂菌滋生,增加灭菌难度和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
五、种木耳用什么木比较好?
种植木耳一般都是使用柞树、桦树,在这两种木头上种的木耳会比较好吃。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木头,只是口感没也这两种木头种出来的那么好。
六、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
01 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应交通便利、配有稳定电力供应,易于取水或有供水管线,地势易于防洪排涝,远离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源。
02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要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原料资源、栽培季节、设施条件和产品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选择确定适宜的生产品种。同时考虑耳片形状、厚度、色泽、边缘圆整度、背面筋褶多寡等外观形态指标。
在具体品种选择上要注重菌种栽培特性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尤其大规模生产中选用新品种时,要安排栽培试验以检验菌种的生产性能,包括抗性表现、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性状等指标,防止菌种退化、老化等生产风险。
03 料包生产
基质原料。黑木耳栽培木屑原料以柞树、曲柳、榆树、桦树、椴树为好,杨树次之,松树、樟树、柏树等树种不宜使用。木屑不能含芳香族化合物、油脂类物质和其他影响黑木耳生长的有害物质,应无霉变、无虫蛀。麦麸、稻糠、豆粉、豆粕等辅料和石膏、石灰等矿物质要保证质量,粉碎粒度尽量小以有利于拌料混合均匀。
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碳氮比在100—140范围内适宜黑木耳栽培生产。试验表明“木屑麦麸8811(木屑88%,麦麸11%,石膏0.5%,石灰0.5%)”配方栽培黑木耳现芽早、产量高、成本低。替代木屑基质的玉米芯、大豆秸杆、稻草、玉米秸、黑木耳栽培菌渣等添加量一般不高于30%。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58%为宜。
拌料装袋。拌料应充分预湿以软化木屑等原料,防止装袋时出现微孔,不得有干料块影响灭菌效果。三次搅拌时长不低于30分钟,有利于培养基混合均匀和提高菌丝生长一致性。拌料完成后应及时装袋灭菌,尽量不要堆放时间过长以致引起杂菌滋生,增加灭菌难度和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
料包灭菌。灭菌操作要彻底杀灭杂菌,并尽量减少对培养基质营养、含水量和料袋形态的影响。灭菌过程应注意:必须排尽灭菌器内冷空气;灭菌器内料包必须排列疏松有序、气流畅通无死角;常压灭菌时应在4小时内升温至100℃;避免盲目提高灭菌压力、温度指标或延长灭菌时间;灭菌后应缓慢减压,避免造成封口棉塞松动和塑料袋膨胀破裂。
料包冷却。料包灭菌后应分级冷却,提高冷却室空气洁净度,避免冷却温差过大出现冷凝水影响料包封口滤菌效果,避免料包外空气压力补偿性吸入时夹带杂菌。
料包接种。接种操作要严格清洁接种环境和严格无菌操作,要在保证菌种质量不受伤害情况下最大面积地与基质结合、
七、如何种植黑木耳?
1、拌料,培养料配方: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搅拌均匀。检查搅拌程度时用手紧握一把培养基,以指缝间有水冒出但不直接下滴为佳。采用机械装袋,可用17cm×33cm或16cm×52cm低压聚乙烯袋。
2、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式,要求灭菌釜温度尽快达到108度。灭菌釜内温度达108度后保温维持12个小时。期间不可降温,不得停火。灭菌后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3、接种,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如气温较高时,杜绝进行接菌操作。接种前3小时打开风机进行空间消毒,以净化环境。菌种处理人员用75%酒精擦拭手及工具。菌种袋表面用酒精擦拭消毒。用镊子夹拔除旧菌块及菌膜,然后把面上1cm培养基挖除,倒掉,并弃除表面瘤状物。菌棒经过消毒液消毒、打孔、菌种碎种、菌种压入、菌种口压平几道工序及扎口机封口后完成接种。
4、发菌管理培养袋摆成“#”形,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接种后15天内,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接种15天后,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当菌丝快发满,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可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
5、管理木耳浇水是最关键的一环,要采用清澈无污染的河水或井水。采用专用喷水设施进行喷水,喷水时间应合理安排,一旦定下后就不能改变。黑木耳耐旱性强,耳芽及耳片干燥收缩后,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可恢复生长发育。干燥时,菌丝生长,积累养分;湿润时耳片生长,消耗养分,在整个管理时期,应掌握“前干后湿”,形成耳芽后保持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
6、采摘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若待耳片伸长或向上卷时再采摘就会影响质量和产量。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
7、晾晒采后要及时晾晒,晾晒时要耳片在上,耳基在下,大朵的晾晒时要将耳片撕开,成单片状。晾晒要用网状物,上下通气。晾晒中途不可翻动,要一次性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