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木耳一年要种植多少茬?
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采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
2、采收季节:采收分春、夏、秋季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收膨胀率好,质量佳。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也较多,容易造成烂耳,质量差,但产量最高。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朵形略小,肉质中等,质量优于伏耳而次于春耳。采收春耳和秋耳,要采大留小,采收伏耳要大小一齐采。
3、采收时间:无论春、伏、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片稍干后采收。如天气干旱,采收前一天傍晚要均匀地喷水,次日晨待露水干后采收,这样木耳不易破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
4、采收:采收时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挖出耳根。要做到勤采、细采,成熟一朵,采收一朵,以免造成流耳而受损失。
二、大棚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1、大棚搭建与消毒
搭建好棚架后,在棚内地面铺 1 层厚 6 cm 的新砖。在立体挂袋前,用 10% 浓度的火碱上清液,将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喷雾消毒 1 次。
2、挂袋设施准备
在消毒后挂袋大棚上方每根螺纹钢上,每隔 20~25 cm的地方按品字形系紧两根细尼龙丝绳,底部绳头打成活结,或者每隔 40cm 处直接挂上钢丝套串备用,每串挂袋底部离地面距离 15~20 cm。同事在地面每根钢筋上分别到两头绑好双股尼龙丝绳备用。
二、栽培管理新技术
1、菌丝复壮与菌袋消毒
夜间平均气温在 -5~10 ℃时,结合人工快速增温,待温度达到 10 ℃后,菌袋开始进棚,使运输时袋料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菌丝长满袋后增加 3~5 天光照,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当料袋上出现棕色米粒状耳基时,将手提料袋放入 0.2%的多菌灵或 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表面消毒。
2、菌袋打孔
当大棚温度达到 15 ℃时、菌袋表面菌丝全部变白后,可将菌袋开口育耳。选小孔打眼出耳技术,购买小孔打眼机时要重视割口刀头质量,小孔割口机选择 16 排,刀头与刀头之间距离以 2 cm 为宜。在料袋上打孔开出“V”字形耳孔,深度为 0.8~1cm ,孔口长度为 1 cm ,孔与孔间距 5~6 cm,每个料袋上开 6~9 个孔。
三、大棚木耳一年几茬?
人工栽培的黑木耳,一年种,三年收,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采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
2、采收季节:采收分春、夏、秋季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收膨胀率好,质量佳。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也较多,容易造成烂耳,质量差,但产量最高。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朵形略小,肉质中等,质量优于伏耳而次于春耳。采收春耳和秋耳,要采大留小,采收伏耳要大小一齐采。
3、采收时间:无论春、伏、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片稍干后采收。如天气干旱,采收前一天傍晚要均匀地喷水,次日晨待露水干后采收,这样木耳不易破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
4、采收:采收时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挖出耳根。要做到勤采、细采,成熟一朵,采收一朵,以免造成流耳而受损失。
四、黑木耳栽培技术?
黑木耳
的高产栽培技术:一、季节安排黑木耳
是一种中温型菌类,适于夏、秋季栽培。根据各地栽培实践,在华北地区,1年中可生产2批。第一批,2月下旬至3月中旬(30天)生产原种;第二批5月下旬至10月中旬(60天)出耳。在华东地区,1年以生产1批为宜。生产日程的安排是:11月份制原种,12月份至翌年1月份制菌袋,3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耳。二、场房设备场房最好设在交通、能源方便,水源干净,空气清新,利于排水的地方,不要设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场房设计应有原料室、配料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贮藏室等。其设计上要考虑到生产流程,质量标准上要达到无菌条件。场房规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安排,但必备的设备有灭菌锅、接种箱和培养室。现对各室的主要功能叙述如下。1、原料室用来贮备生产设备和物资(原种瓶、栽培袋、锯木屑、麦麸和常用药品等)。2、配料室用来栽培料的配制,原种瓶的洗涮。室内要求有水、电设备,拌料机、装料机、分装机、分装操作台等。3、灭菌室用于原种瓶和栽培袋的灭菌,室内设立常压灭菌锅或高压灭菌锅。4、冷却室用来摆放灭菌后的原种瓶或栽培袋。5、接种室面积4~6m2,高约2.2m,房顶铺设天花板,地面和墙壁要平整、光滑,以便于清洗消毒。接种室内设有工作台用来接种操作,工作台上方装置紫外线灭菌灯(波长2587埃,30W)。6、培养室用于原种瓶或栽培袋的养菌,内设档养架{木制或角铁制成,每个架子宽75~80cm,长度不限,每个架子5~6层,每层间距40cm左右,每个架子的间距70cm左右},培养室内设有取暖设备(暖气、地龙或地炕等)和通风口,以保证室内温度五、东北大棚木耳种植技术?
木耳是我们经常吃的一种食材,木耳不仅吃起来非常美味,而且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养殖技术不了解,下面整理的一些关于木耳的栽培技术,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木耳养殖方法:培养土
第一:木屑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尿素0.4%、水 1∶(1~1.3),每kg的原料加水100kg,材质疏松、吸水量大的木 屑,可加水130kg,pH值自然。
第二:棉籽壳80%、麦皮18%、石膏粉2%、石灰0.3%,料与水比 例1∶(1.2~1.3)。
第三:稻草66%、米糠32%、石膏粉1%、过磷酸钙1%,每100kg稻 草用水130~160kg。
第四:玉米芯50%、棉籽壳2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 料与水比例为1∶(1.2~1.3)。
培养料配制时,含水量掌握在60%以内,以手握成团,放开松散 为宜;稻草、甘蔗渣为原料的含水量是以手握指缝有水纹,不下滴为度。
六、我想问问在东北一年当中可以种几茬木耳啊,都是几月份开始种?
东北一般一年当中可以种植两茬木耳。
即春耳和秋耳。春耳一般在每年的冬季开始生产养菌,来年4-5月出耳,秋耳一般在每年7-8月生产,9-10月出耳。七、几茬木耳最好?
野生木耳还是种植木耳,从外观和营养价值上来说没有很大的区别。辨别木耳优劣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几”茬的。种植木耳一般分为三茬,培养基上长出的第一茬为头茬,采摘后长出的第二波为二茬,再次采摘后长出的为三茬。头茬和二茬木耳最好,肉嘟嘟的,颜色发黑,吃起来脆,也很耐煮,三茬木耳长出来后天气变热,营养又跟不上,木耳的根大耳少,颜色很淡,不脆,一煮就烂。
头茬、二茬的好木耳,晒干后像一元钱硬币那么大,泡开后直径在2-4厘米。罗建平建议购买时可以将木耳对着阳光,如果木耳中心呈现黄色半透明状,说明它比较薄,质量不算好,如果不透光,说明是肉厚的好木耳。此外,好的木耳内外是两种颜色,颜色差别大,质量差的木耳内外颜色差不多。
八、养殖木耳一年能收获几茬?
木耳是食用菌之一,富含各类营养,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中南等地。
木耳一般4月份挂袋,5月份头茬木耳成熟,接着一年里最辛苦的5个月就开始了。
鲜木耳摘下后,直接铺在院里的晾晒架上,阳光充足的时候,晾晒两天,脱尽水分的干木耳就可以装袋了。
木耳一年可以生长6茬,采摘季会延续到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