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1、大棚搭建与消毒
搭建好棚架后,在棚内地面铺 1 层厚 6 cm 的新砖。在立体挂袋前,用 10% 浓度的火碱上清液,将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喷雾消毒 1 次。
2、挂袋设施准备
在消毒后挂袋大棚上方每根螺纹钢上,每隔 20~25 cm的地方按品字形系紧两根细尼龙丝绳,底部绳头打成活结,或者每隔 40cm 处直接挂上钢丝套串备用,每串挂袋底部离地面距离 15~20 cm。同事在地面每根钢筋上分别到两头绑好双股尼龙丝绳备用。
二、栽培管理新技术
1、菌丝复壮与菌袋消毒
夜间平均气温在 -5~10 ℃时,结合人工快速增温,待温度达到 10 ℃后,菌袋开始进棚,使运输时袋料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菌丝长满袋后增加 3~5 天光照,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当料袋上出现棕色米粒状耳基时,将手提料袋放入 0.2%的多菌灵或 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表面消毒。
2、菌袋打孔
当大棚温度达到 15 ℃时、菌袋表面菌丝全部变白后,可将菌袋开口育耳。选小孔打眼出耳技术,购买小孔打眼机时要重视割口刀头质量,小孔割口机选择 16 排,刀头与刀头之间距离以 2 cm 为宜。在料袋上打孔开出“V”字形耳孔,深度为 0.8~1cm ,孔口长度为 1 cm ,孔与孔间距 5~6 cm,每个料袋上开 6~9 个孔。
二、人工种植木耳的最佳方法?
1、品种选择,黑木耳的品种根据形状可分为朵形和片形两大类。这两类各有优点,朵形产量高,片形是展开状,看起来干净易于清洗,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市场上销售好。选择品种可以根据本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市场销售情况,再结合品种的适应性,抗性来种植。
2、种植环境,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是利用菌种适合生长的阔叶树木段,经过人工接种后,提供可以赖以生长的环境来种植的。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场所,要求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周围做好卫生,清理干净。然后选择适宜种植的10年左右树龄的桦木类树种截成1-1.5米左右的木段,晾晒1个月左右就可以接种了。
3、接种种植,人工接种是种植的关键。首先,温度要求适合黑木耳菌丝生长,而15-28摄氏度的温度适宜。接种可采用木屑式,即在杀菌后的段木上用电钻打穴钻孔,深度2厘米左右,穴间距约为5X10厘米。然后用木屑菌种塞到穴孔里面,表面用树皮盖好,保持湿润度。接种后,把段木上堆,排成一定的形状,保证温度在20-28摄氏度之间,菌种只有在高温,高湿,透气透风的条件下才会发菌。
4、日常管理,菌丝成活后会发散蔓延,这个期间要保证场所的湿润度适宜,控制在90-95%之间,保证阳光充足,耳木之间要透气通风,建议将耳木交叉搭建成形。定时对耳木适量喷水,次数和水量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天气干燥,多喷水,阴雨天气停止喷水。大约40-60天,黑木耳就陆续长成。长成后的黑木耳可分批多次采收。
三、怎样提高黑木耳栽培成功率?
1 林下黑木耳种植的基础条件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土质,空气湿度,温度的因素都影响着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所以我们要在最适合的植物生长的条件下,对植物进行合理的种植安排,这样能提高植物的生长率,以及存活率。黑木耳的最佳种植时间在每年春天3月末至4月初,秋天的8月末至9月初。这个时间段空气中的湿度,以及温度是最适合黑木耳生长的。同时这个时间光照充足,雨量不频繁。春季是各种植物生长的重要季节。而秋季植物内营养成分经过一个夏天的积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候进行黑木耳栽培,也能让黑木耳更好的吸收培养菌袋中的营养。黑木耳在一个适合自身生长的优秀环境下,能够大大的提升黑木耳的产量。
1.1 温度要求
黑木耳为中温型真菌,耐寒不耐热,是变温结实性真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2~32℃,5 ℃时生长微弱,低于14 ℃生长缓慢,超过36 ℃生长受到抑制,短期的高温和严寒不致死亡。子实体在16~32 ℃都能形成和生长,但以20~28 ℃最适宜。高温高湿子实体色淡、肉薄,会出现烂耳。
1.2 水分和湿度要求
菌丝生长发育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55%~65%为宜。子实体生长要求多湿的条件,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子实体生长迅速;空气湿度低于80%,子实体生长缓慢,耳片薄;空气湿度70%以下,子实体不能形成。
2 如何进行林下黑木耳栽培
2.1 黑木耳培养菌袋的制作
现在林下黑木耳的种植采用的都是菌袋培养。现在菌袋中进行菌类的发菌,然后在进行接种的一个生长过程。所以菌袋的制作就是黑木耳生长的重中之重。菌袋中的物质包括各种木材的木屑,玉米芯,糖分,棉籽壳,石膏粉,以及过磷酸钙等营养物质,其中在培养阶段菌袋的材料中也要有大量的水分。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搅拌,在用低压聚乙烯折角袋(也就说我们说的无菌塑料袋)将这些菌袋的原材了装入其中,我们在装入原材料的时候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要保证袋子的平整。以及里面所装原材料的比列。在进行封口的时候要注意封口的封闭性。同时在装袋完毕之后也要进行灭菌,一般我们采取的灭菌方式就是在常压或者高压下灭菌。在灭菌后要让菌袋的温度稳定到25℃以下,就可以把菌袋移入接种室或者生长箱中。
2.2 对发菌的培养
在我们完成接种的工作之后,菌袋在我们人工建造的培养室中,进行生长发菌。在发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培养室温度要控制在20~25℃,这个温度是最有助于黑木耳发菌的。同时培养室中的空气湿度也要保持在百分之55%~60%之间。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黑木耳就能在菌袋中很快的进行发菌。一般情况下在菌袋进入培养室后10d就会发芽。在20d左右就能稳定黑木耳的生长情况。在30d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黑木耳在菌袋中的生长情况。能用肉眼就能看见菌袋中的菌丝。我们在培养发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及时的消毒,同时也要注意防虫。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对培养室进行通风换气。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发菌期间大头针对菌袋进行扎孔(微微的几个小口切勿多,开口也注重要小)这样可以增加菌袋中的氧气,同时促进菌袋中的空气流通,有助于菌丝的生长)。同时能提高黑木耳的存活率以及黑木耳品质。
2.3 菌袋开孔催耳方法
在黑木耳培养中,我们在能看见菌袋中的菌丝后,在经过十天左右就可以对菌袋进行开孔。我们在开孔的时候要注意在无菌的情况下进行,不要让杂菌进入其中,我们可以先用稀释过的高锰酸钾对菌袋的外表进行消毒。等高锰酸钾液体干掉后,在进行开口。打孔要选择合适的打孔器,均匀的打在菌袋上。或者我们用消毒过的刀。在菌袋上划开小口,开口形状分“Y”形口、“*”形口、“1”字口、“0”形口,根据地区的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Y”字形和“*”字形口容易催芽,产量较高。无论用哪一种开口,保证每排的距离相等,每个孔的深浅相同,保证开口方向垂直于菌棒,开口深度6~8mm为宜。
在开孔时我们要注意每一个开孔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我们上下开口中间要留够屋里面的距离。这样能更好的让黑木耳生长,不会出现因为距离不够而导致的拥挤,使木黑耳的大小不一,影响黑木耳成品美观。在摆放已经开好孔的菌袋时,也要注意每个菌袋的距离,让空气能更好的进行流通。菌棒开口处形成耳原基以后保持温度15~30℃之间。在催耳这个阶段对于空气中的湿度要求也相当严格,空气湿度必须达到黑木耳的生长环境要求,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0%以上。在低于80%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人工的喷水,我们需要在像地面上进行喷水,以确保空气湿度。当我们能看见菌袋开孔处有白色的菌丝出现时,我们就可以稍微减少空气中的湿度。
2.4 黑木耳的栽培
经过了发菌,催耳这两个过程后,我们就要对黑木耳进行栽培了。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合适黑木耳生长的场地。我们要选择距离道路近,有水源,坡度小于25度,树荫郁闭度70%以下,通风良好,土壤中水分多,没有底部障碍枝条,远离污染源的林地。选好的林地要对杂草、藤蔓进行清理,修理便道,保证作业需要。在选择林地的时候也要注意林地中树木的年份,树木生长的年龄不宜过小,这样会影响我们黑木耳的成长率。同时在黑木耳栽培中,我们要注意天气情况,如果接连几天都是阳光暴晒,影响了土壤以及树木中的蓄水量时,我们就要进行及时的人工浇水,或者设置遮阳棚。以保证足够的水分供黑木耳生长。同时在我们进行人工栽培前我们要对林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的浇水,让林地的里面的水分充足。
在菌袋进入林下排场前,我们要根据所选场地的水源进行林间打井或者河道蓄水。同时铺设喷水管道,在靠近水源一侧布主管道,每个耳床中间用三通连接,出水口加装闸阀,在耳床中间沿耳床方向铺设喷水带,出水孔向上,并与主管道出水口闸阀相连,长度依耳床而定,尾部装闸阀。待菌袋耳基形成后,将其移入林下耳床喷水管带两侧摆放,按袋间距 12~15 cm,每平方米摆16~20 袋,每亩耳床可摆1 万~1.2 万袋。
2.5 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当耳片完全展开后,耳基变细,颜色显现褐色时,我们就要开始进行黑木耳的采收,我们要从边缘开始进行采收,用锋利的刀片沿着袋壁采收,然后进行装箱。这样就能提供新鲜的湿木耳了。而对于干木耳的生产则是,间湿木耳进行采集后放入烘烤箱中进行烘干,部分地区的也有进行自然晒干的方法。经过采收的菌袋我们可以继续让菌丝进行营养积累,在经过十天左右就可以形成第二茬耳芽。
四、用木材种木耳,需要在木材上打个孔,不只用什么工具可以?
用电钻打孔,隔五厘米可以打一个孔,铜五角硬币那么大就行,深度约4-6厘米。放入木耳菌后,还需要用木塞盖上。
五、木耳怎么种植?
一、木耳人工栽培方式
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式一般有木段栽和培养基栽培两种,这两种植方法,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当地自然资源,来决定。一般山区大多选择段木栽培种植黑木耳方式,平原和丘陵地区通常选择代料栽培种植方式。
1、木段栽培。
木段栽培木耳是最传统的木耳人工栽培方式,通常采用椴木、柞木等不含油性树种的树干、枝干作为木耳菌种获取养分的营养基。只不过,这种栽培方式对林木资源的消耗量较大,很多地区都已经禁止了林木的采伐。因此,木段栽培木耳的面积越来越小。而且,由于栽培方式较为原始,遭受杂菌侵染的几率较高,木段栽培木耳的在产量方面有一定的劣势。但是,木段栽培木耳由于方式原始、培养基也较为原始,栽培的木耳品质和安全性也是比较好的。而且,由于木段栽培木耳的产量相对低、消耗的成本高,这类优质的木耳在价格上也是比较突出的。
2、培养基栽培木耳。
培养基栽培木耳分为地摆木耳和立体挂袋栽培两种方式。地摆木耳对环境要求较低,只需要有遮阴的栽培大棚和清洁的水源地就可以操作,但是立体挂袋木耳由于采取竖向吊挂多个木耳营养基,对大棚骨架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立体挂袋木耳的投入相对高一些。
①培养基的准备
培养基一般都是使用不含油性的主干、枝干、枝条等粉碎成较细的细木屑制成。使用装袋机将细木屑灌进培养基袋,并且达到一定的紧实度。使用海绵或者其他的软性、透气物封住一端的袋口之后送进高温消毒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高温消毒之后就可以接种了。
②培养基接种
接种过程是食用菌栽培的一个重要过程,接种过程中是否感染杂菌,对同批次的培养基接种质量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接种过程中也都是在无菌的环境下操作,一般都时农民朋友自己制作无菌操作箱或者购买成品的无菌操作箱。在对操作箱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之后就可以接种了。之所以需要在无菌操作箱中接种,就是为了避免接种过程中进入杂菌,菌种不能正常的扩散、繁殖,导致培养基不能正常的结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③菌种繁殖过程
培养基在接种之后需要及时的转移至遮阴的栽培大棚,但是这时候的培养基还不能正常的结耳,需要一段时间的菌丝生长过程。当白色的菌丝布满整个培养基之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栽培管理阶段。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接近20-3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气温条件不理想的话,菌丝生长的速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④打孔
一般来说,菌袋培养基都需要手动或者机械打孔,在菌袋培养基上打出具有一定距离、固定大小孔径、便于木耳生长的孔。通常情况下,打孔的纵向距离在4-5厘米左右,横向的距离在5-7厘米左右。打孔之后的菌袋培养基就可以进入地摆或者立体挂袋的阶段。
六、柞木段种植木耳过程?
首先在柞木段上打眼,然后木耳菌种到眼里,再用柞木末堵上眼。这是第一步。
其次再把种好的柞木段摆放于空地,按时浇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