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蘑菇棒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处理菌棒
在家中养殖蘑菇菌棒的时候,先要将购买到的蘑菇菌棒的外皮塑料膜剥掉,这样菌棒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发育,但注意不要剥掉里面的塑料层以免菌棒松散,然后用针管注射或是在菌棒上打孔浸水,让菌棒吸足水分。
2、种植环境
等到菌棒吸饱了水分之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一般来说种植蘑菇菌棒只需要将其放置在一个消毒过的无菌容器里即可,盘子或是盒子都可以,再将其放置在阴暗弱光或无光的潮湿地方,保持其有足够的通风即可长出蘑菇。
3、收割方法
在第一茬的蘑菇长到一定的大小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了,一般来说蘑菇的菌棒在采收完成之后是需要放置在湿度适中但不算过大的地方进行恢复的,等到其中的菌种恢复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的种植了,可以再度长出菌菇,一般能长3次。
4、养护工作
在栽种菌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其接受到光照直射或是过长时间的散射光照射,一定 要保证环境的阴暗,且环境湿度要有一定的保证,不能过干,香菇的生长需要较大的温差,因此在夜间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到室外增加温差。
二、香菇菌棒刺孔转色的技术要求?
刺孔与转色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其实刺孔是转色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1、打孔增氧:菌丝发满后,基料内充盈菌丝体,其代谢量大为增加,通过打孔达到增加其内部氧气、排除废气、提高代谢和散失部分水分的目的,为转色管理的第一步。
2、促膜离壁:通过打孔、搬动等,促使塑膜与基料分离。对发菌时间短的早熟菌株,因自然离壁有困难,可在打孔时顺便挑起塑膜,以利该处生出气生菌丝。
3、码垛通风:根据气温的高低,采取三角形或井字型码垛,将菌棒码高4-8层不等,既可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使菌棒过分拥挤,并且码起的袋垛中间有"自然拔风",有利于袋间和膜内的通气。
三、香菇菌棒什么时候放大氧为宜?
培菌前中期
在接种后的10~25天,菌丝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缓慢生长,当接种口菌丝生长至直径6~8厘米大小时,接种孔为石蜡或纸胶布封口的菌棒,因塑料袋的阻隔,接种口又被封死,袋内氧气严重不足,菌丝的生长速度会变得十分缓慢,前端菌丝生长变得纤细,有时甚至在接种口四周出现瘤状物,此时就必须进行刺孔通气,以增加袋内氧气,促进菌丝生长。而对接种孔没有封口或用套袋封口的,因氧气可以从接种孔进入,刺孔的时间则可以适当往后推,一般可在接种孔一面菌丝连接在一起时进行。刺孔方法是用约5厘米(1.5寸)长的铁钉或竹签在每个接种孔的菌丝生长末端以内2厘米处刺孔一圈,孔数6~8孔,整段菌棒的刺孔总数15~24孔。菇农习惯上把这一时期的刺孔通气称为通“小气”。
培菌后期
在菌丝已长满全袋至开始转色前的这一培菌期,菌丝生长极为旺盛,菌丝总量增长极快,对氧气需求也是成倍增长,此时必须加大刺孔量,以增加氧气供应,满足菌丝生长要求,菇农称这一时期的刺孔通气为“放大气”。“放大气”一般在菌丝长满全袋后的5~7天时进行,刺孔时,环境温度应在25℃以下。
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菇农是把菌棒挑到室外遮荫棚里越夏时进行刺孔通气的。通风条件较好的发菌室,也可放在室内进行刺孔,但要分批进行,并注意疏散通风。每段菌棒的打孔数量和深度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这期间有些菌棒因缺氧和见光,表面形成瘤状物,若任其发展会把筒袋顶破,这时除对窗户进行遮光外,需沿瘤状物外围用5厘米铁钉或竹签刺孔一圈,数天后瘤状物就会软化,该部位整块转成褐色菌膜。如室内温度在28℃以上,一般不应刺孔通气,超过30℃时严禁刺孔通气,否则极易造成“烧菌”烂筒。
刺孔数量和深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最终目的是使菇木在出菇前菌膜转色厚薄适宜、含水量适中,使出菇前每段菇木重量保持在1.3~1.4千克左右。因此,对于含水量高(偏重)的菇木,可适当增加刺孔通气,孔也可深点,以加速水分散发,偏轻的菇木可提前移至湿度较高的菇棚中,刺孔后平放于地面,让其自然吸收水分,以期达到适宜的含水量。
在栽培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刺孔通气多的菇木,头潮发生也多,但菇体偏小,而刺孔通气较少的菇木出菇量较少,但菇体大,菇肉厚的现象,这说明了菇蕾发生与刺孔通气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刺孔通气来调节菇木含水量和氧气的供应量来实现的。因此,可以利
四、野木耳怎么种植?
野木耳栽培技术
1、 耳场的选择
耳场的环境会影响产量,所以一定要慎重的选择。一般说最好选在背北面南避风的山坳,这地方每天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小;早晚经常有云雾覆盖,湿度大,空气流通,最适宜黑木耳的生长发育。要远离工厂,医院,垃圾场有污染原的地方。
2、 菌种的制作
黑木耳栽培种培养料使用非油质阔叶树木屑、米糠、麦麸、石膏、蔗糖、水等原料。配成的培养基含水量应达到60%~65%。配置过程中培养料应充分吸水,避免灭菌不彻底。采用常压灭菌的要求培养料中心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6h~20h,停火后焖3h~5h再转袋。采用高压灭菌的要求在1.1kg/cm2的压力下培养料中心温度达到121℃后,保持2h。选择的原种应以出产的黑木耳具有肉厚、单片、耳根小、色深、耐泡、脆嫩、味鲜等优点为佳。接种是人工培养的重要的一点,它见效快常量高。在接种时要用酒精对所用的工具进行消毒,或者是用开水消毒。要选择在阴凉处进行,不能让阳光直射菌种,切记一定要在下雨天进行。养菌,它最适合的温度要在二十五度,培养室的温度要在二十二度到二十八度,但是最高不能超过三十度。
3、 段木处理
在十二月下旬或者是在来年的二月底,采摘后踢去枝丫截成长度位1-1.2米的段,菌棒消毒风干,含水量在60%就可以打孔了进行播种。
4、 打孔
垂直打孔,孔径1.6厘米,孔深二到三厘米。行距三厘米,空穴四到五厘米,相邻的孔位交错,形成品字行。
5、播种
一般在二月上旬到四月上旬之间播种。播种用漏斗装料。菌种放于铁质漏斗中,漏斗口放置于播种孔内,用小木棒将菌种推置于播种孔中,紧实播料。晴天和阴天均可播种,雨天不宜。当天开孔,当天播种。封口木块用长宽皆为1.6cm,厚度0.3~0.5cm的阔叶树方形木块封口。封口木块应无霉变或其它杂菌感染。感染杂菌的木块参照进行灭菌处理。不能用新鲜湿木块盖孔。
6、发菌
在播种后码堆发菌。按“#"形码堆,用塑料膜覆盖菌棒,提高温度,促进菌丝生长。日均温在15℃上播种,则可以直接排于耳场。
7、养菌
排场方式:一般采取匍匐式排场养菌,即在地面上横向平行相距80厘米放两根枕木,将耳木两端放在枕木上,且整齐单层排。(3)养菌时间:排场养菌一般需40~60天,当耳木上有50%的
耳基形成时便可立架出耳。
8、起架
耳架搭建:采用东西走向搭建耳架,首先在地面上栽好木桩,使用硬杂木做桩,长1.2米,小头直径6-s厘米,栽入地下深度30厘米,地上部分预留90厘米,桩间距3-4米;然后在木桩上距地面80厘 处用铁丝绑上木杆或竹杆作架杆。立架方式:在架杆两侧采取“人字型”方式立耳棒,耳棒与地面成70度的倾斜角,架杆上两棒间距3厘米。架设喷水袋:在耳架上方50厘米处架设喷水袋,每两架耳棒,架设一根喷水袋。
五、冬天在家里能种蘑菇吗?
可以的,在冬天种植蘑菇的前提是需要在室内进行种植,香菇是一种可以适应低温的蘑菇而且具有变温结实性,香菇种植香菇需要充足和新鲜的空气,用以保证蘑菇的正常发育,再者就是充足的光线,和适当的酸碱程度,pH值应该在5-6。 平菇也是可以在冬天进行种植的蘑菇,若在室内进行种植,平菇可以无限繁殖。平菇有许多温度类型,只有低温型平菇才可以在冬天进行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