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黄生产技术简便,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可大可小,既可进行大面积的商品生产,也可利用房边屋旁,甚至盆栽庭院生产。
(1)种蒜
蒜黄生长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大蒜鳞茎。因此,种蒜必须选用鳞茎大,分瓣少的优良白皮蒜品种。同时注意选择生长壮实、肥大、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鳞茎作种。夏末秋初早期生产时,还应注意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
(2)种蒜处理
大蒜鳞茎有一定的休眠期,为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播种前要进行处理。方法是剥除鳞茎的外皮、基部茎盘以及蒜瓣的部分或全部蒜皮,以利水分吸收和气体交换。提早于8月播种的种蒜,还应进行0~4℃的低温处理。试验表明,经0~4℃低温处理20天的种蒜,在武汉地区,8月下旬播种,较对照提前出苗20天。此外,播种前还应用清水浸种一昼夜,使种蒜充分吸水,加速发芽。
(3)播种
蒜黄多在保护地或室内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播种时要尽量密植。种植时将蒜瓣一个挨一个地紧密种植于畦中,蒜瓣间尽可能不留空隙。一般1米约用种14~15千克。种后随即覆盖3~4厘米厚的细沙土,浇一次透水,同时盖好遮光覆盖物。
(4)管理
蒜黄主要是利用大蒜鳞茎贮存的养分转化形成鲜嫩的叶片供食用,所以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适量浇水,控制好土壤湿度,促进叶片迅速生长。土壤过干叶片生长缓慢影响产品品质和产量。但在密闭条件下,如空气、土壤湿度过大,又常易发生腐烂现象。一般是种植后浇1次透水,维持较高的湿度,保证种蒜迅速出苗。以后可根据外界气温、土壤湿度、蒜黄生长状况,小水浅浇,不使湿度过高。收获前再适量浇水一次,既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为割收后的继续生长奠定基础。
(5)收获
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种植后15~20天,蒜黄高30~40厘米时,第一次刈收,每1千克种蒜可收蒜黄0.6~0.8千克。间隔15~20天可再次刈收,能连续刈割2~3次。但第二次产量仅为第一次产量的60%~70%,第三次产量更低,质量也较差。每1千克种蒜共可收蒜黄1.2~1.5千克。如种源充足,一般收获两次后可重新换种,另行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