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树菇怎么长出来?
生长环境
茶树菇菌丝喜欢弱酸性环境,酸碱度最好在pH5.5~6.5,如果在pH值4以下或在6.5以上,菌丝则生长稀疏、缓慢。
营养
人工种植茶树菇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杂木屑适合茶树菇生长,也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作为碳源。
温度
茶树菇在PDA培养基上,在26℃条件下,孢子在48小时后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3~28℃,子实体原基分化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
水分
茶树菇的培养基含水量应在60%~65%,不干不湿为宜。在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
空气
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敏感,要加强通风管理,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光线
茶树菇喜光,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漫射光是茶树菇生长过程中的必备品。菌丝体培养期间,虽然在无光条件下也生长,但不会形成子实体。
病虫危害
茶树菇生长周期长,易受到螨类、菇蝇、菇蚊等害虫危害。所以在茶树菇的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虫害危害,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提高茶树菇产量。
二、茶树菇养殖全过程?
一、栽培茶树菇的季节
茶树菇属于中文偏高型的菌类,因此一般是在春季、秋季栽培出菌。1月—3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4月—7月或9月—11月出菇。
二、茶树菇菌袋制作
1、制作茶树菇菌袋原料主要有棉籽壳、阔叶树木屑,或木质疏松树木如桐树、柳树、杨树等木屑。在培养料中若添加茶壳粉,对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
配方一:木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65。
配方二:木屑65%,细米糠或麸皮18%,茶壳粉15%,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
2、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茶树菇常采用直立排放菌袋出菇。故装料的塑料袋不宜过大,以(15厘米至17厘米)×35厘米为宜。
三、茶树菇出菇管理
1、排袋催菇。将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
2、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把封口纸和颈圈去掉,拉直塑料袋使之成筒状,然后覆盖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菇。每天喷水1次—2次(保持地面潮湿和报纸湿润),给予光照,诱导原基形成。当菇蕾长到接近报纸时,去掉报纸进行温度调节、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温度控制在16摄氏度—24摄氏度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范围内,通过喷水保湿(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以免造成烂菇)。晴天每日喷水1次—2次,阴天或雨天少喷或不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子实体长到4厘米—5厘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促进菌柄加快生长,抑制菌盖展开。此外,要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
四、采收茶树菇
菇蕾形成以后,那么10-15天以后就可以采收了。采收第一茬菇后,将培养料表层整平,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继续喷水。经过7天—10天,又可长出一茬菇,一般可收三茬或四茬。若在第二茬菇采收后转入脱袋埋土栽培,补充菌筒内水分,可提高产量,一般每袋产量可达200克—300克。
三、茶树菇菇帽薄是什么原因?
茶树菇菇帽薄原因,因为温度过高生长过快或未及时采收开伞。
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四、种茶树菇需要茶树吗?
人工种植茶树菇不需要茶树,是因为它是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才得名茶树菇。
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凡是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独特风味。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如杨树、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菌丝生长较快。
五、茶树菇种植技术?
朋友你好!茶树菇的种植技术主要是以下几步:
一、栽培茶树菇的季节
茶树菇属于中文偏高型的菌类,因此一般是在春季、秋季栽培出菌。1月—3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4月—7月或9月—11月出菇。
二、茶树菇菌袋制作
1、制作茶树菇菌袋原料主要有棉籽壳、阔叶树木屑,或木质疏松树木如桐树、柳树、杨树等木屑。在培养料中若添加茶壳粉,对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
配方一:木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65。
配方二:木屑65%,细米糠或麸皮18%,茶壳粉15%,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
2、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茶树菇常采用直立排放菌袋出菇。故装料的塑料袋不宜过大,以(15厘米至17厘米)×35厘米为宜。
三、茶树菇出菇管理
1、排袋催菇。将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
2、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把封口纸和颈圈去掉,拉直塑料袋使之成筒状,然后覆盖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菇。每天喷水1次—2次(保持地面潮湿和报纸湿润),给予光照,诱导原基形成。当菇蕾长到接近报纸时,去掉报纸进行温度调节、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温度控制在16摄氏度—24摄氏度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范围内,通过喷水保湿(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以免造成烂菇)。晴天每日喷水1次—2次,阴天或雨天少喷或不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子实体长到4厘米—5厘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促进菌柄加快生长,抑制菌盖展开。此外,要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
四、采收茶树菇
菇蕾形成以后,那么10-15天以后就可以采收了。采收第一茬菇后,将培养料表层整平,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继续喷水。经过7天—10天,又可长出一茬菇,一般可收三茬或四茬。若在第二茬菇采收后转入脱袋埋土栽培,补充菌筒内水分,可提高产量,一般每袋产量可达200克—3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