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虾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河虾的养殖技术有:虾苗下塘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
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需定期用生石灰将池塘消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二、鸭子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1、鸭苗选择
用于进行放养的鸭苗它的体质是必须要过关的,同时这时的鸭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这样才能进行放养,不然损失会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选择半个月左右的鸭苗用于放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日龄,那么就需要在养殖场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才能放养。
2、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放养的区域面积以及鸭苗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来决定放养的密度,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的稀,但绝不能过密,这样放养区域的食物不能满足鸭群的需求,会发生抢食的情况,同时放养的密度过大会污染放养区域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亩放养的区域一般可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一般可放养几百只。
3、放养区域
放养的区域我们主要是根据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距离养殖场远近、区域的环境等来进行规划和选择,一般情况是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用来进行放养,这样它们在园间和人田间就会有充足的食物,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同时在放养区域要设立围栏,用来防止鸭子逃跑。
4、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5、注意事项
在放养鸭子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在这里例举几点,首先就是在放养的时候不要选择很远的地方放养,这样不方便进行管理,其次就是放养的时候赶鸭不要赶太急,因为鸭子的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害。然后就是在地面比较烫的时候不要进行放养,这样会损害鸭子的脚掌,从而引发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在一些喷了农药的区域不要让鸭子进去觅食,不然会被毒死。
三、胡蜂养殖技术有哪些?
建驯养笼
在田间用木条建造框架即为驯养笼,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桩和铁丝将笼固定。笼的顶部和四周均为尼龙纱网,笼的一侧备有加厚的尼龙拉链开口供管理人员进出。在笼内种植大量十字花科植物及小灌木丛,培育菜青虫作为胡蜂的饲料。
捕捉驯养
捕蜂网由网柄、网圈和网袋组成,网柄的长度与身高相当,用直径2厘米的竹竿或木棍均可,网袋用绿色尼龙薄纱做成。在春天野外有胡蜂飞舞时挥动捕蜂网,待蜂入网后放入驯养笼内让胡蜂飞出,同时在笼内投喂清洁的水及液体饲料。
投喂方法
胡蜂是杂食性昆虫,当温度稳定在17℃以上时开始建巢产卵,第一代成蜂负责建巢哺育幼虫,原来的雌蜂专门产卵。随着巢上的蜂群及幼虫陆续增加要有足够的菜青虫供应,否则会引起胡蜂残食幼虫。当第一代成蜂羽化后,可将蜂箱从笼内搬出移到田野,不必投喂饲料,让其自由捕食各类害虫。
越冬管理
胡蜂越冬期50~70天,10月初将田野的蜂箱搬进蜂笼内,喂以鳞翅目昆虫及糖类。气温降到6℃以下时会进入蜂箱抱咸团,不食不动,应将蜂箱搬入干燥通风的空房中越冬。气温回升到6℃以上时开始散团,可将蜂箱再搬入蜂笼,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陆续出箱外活动。
病虫防治
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幼虫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得腐臭病且感染后会很快发病死亡,此外危害胡蜂的动物还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这些都需要加强防范。
四、金蝉养殖技术有哪些?
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五、养殖甲鱼技术有哪些?
池塘甲鱼养殖技术具体如下:
1、选择适合的池塘。 甲鱼具有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和喜洁怕脏等习性,因此要选择地面开阔、平坦,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
2、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3、合理投喂。 在养殖过程中,温室中的幼甲鱼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池塘养殖的商品甲鱼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饲料为主,这样不仅能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而且能改善甲鱼的品质。在持续阴雨的天气情况下,甲鱼的食欲不佳,须投喂易消化吸收的配合饲料,以减少水质污染,增强甲鱼的免疫力。
4、及时分塘。 甲鱼具有好斗性强的特点,为防止相互咬伤,要做到及时分塘。在温室阶段幼甲鱼个体差异过大时,要利用换水消毒及时分塘;幼甲鱼从温室移至池塘养殖时,不仅要视规格大小分开养殖,还应雌雄分开饲养,以减少打斗。
5、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六、口蘑种植技术?
1、先铺肥料接菌种:栽种口蘑菇的大棚内先进行清洁,把发酵好一点的牛粪上宿舍床料情况下,必须松散整齐,羊粪肥料薄厚不得超过20cm,直到接上口蘑菌苗后,再铺平4cm羊粪肥,以免造成菌丝生长发育养分被吸收后入住。
2、口蘑发菌的培养:口蘑发菌刚开始菌丝生长较慢,可以不自然通风。可是当菌丝长至5厘米以上时,每一天务必自然通风2-3次。菌丝长至10公分左右以后,那就需要白天黑夜不断地空气流通了,并且棚里还要多洒水,提升空气中的湿度。控制住棚里温度在口蘑菇菌丝适合生长温度范围之内,确保口蘑菌丝能够很好地生长发育成长,成长为能够食用口蘑。
七、口蘑的吃法有哪些?
做法1:煎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150克,黄油1块,盐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口蘑,黄油,小火 融化黄油,口蘑口子 朝下一面煎1分钟,口蘑翻面 继续小火慢慢煎 口蘑凹下去的地方慢慢的会出汁,用筷子蘸点盐放入口蘑里 就可以出锅了!
做法2:酱煸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300克,酱油2汤匙,小葱1根,黑胡椒少许
具体做法如下:将口蘑清洗干净之后,切成厚片,然后起锅加油烧热,将口蘑倒入锅中干炒至断生,然后加入2汤匙的酱油,撒入少许黑胡椒,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出锅后撒上葱花即可!
做法3:红烧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200克,葱1段,蒜3瓣,姜1块,料酒1汤匙,醋1汤匙,生抽1汤匙
具体做法如下:将口蘑切成四瓣,将料酒、醋、生抽、糖倒入碗中,搅拌均匀调成酱汁,接着将葱、姜、蒜末倒入锅内煸香后再倒入口蘑翻炒,将调好的酱汁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裹到口蘑上,即可出锅!
做法4:芝士焗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9个,猪肉馅100克,黄油1块,黑胡椒粉1茶匙,马苏里拉奶酪40克,食盐1茶匙
具体做法如下:口蘑清洗干净,用将蘑菇根部挖出,将蘑菇根部剁碎,越碎越好,将黄油放入锅内融化,锅内加入肉馅和剁好的蘑菇碎,翻炒至肉馅断生,加入1茶匙盐,加入1茶匙黑胡椒粉翻炒均匀,炒好的肉馅口蘑盛出备用,口蘑放上铺有锡箔纸的烤盘,将炒好的肉馅口蘑用小勺子均匀码入口蘑中,在炒好的肉馅上均匀撒上马苏里拉奶酪碎,烤箱预热10分钟后,将码放好的口蘑放入烤箱200度15分钟,烤好后趁热吃哦!
做法5:肉酿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100克,猪肉100克,芝麻油1汤匙,酱油1汤匙,盐少许,料酒1汤匙,白胡椒粉1茶匙,生抽1汤匙,葱姜适量,香菜1根,白糖1茶匙
具体做法如下:口蘑洗干净,猪肉馅加芝麻油、盐、酱油、料酒、 白胡椒粉、葱姜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备用,口蘑去蒂,中间挖空,将肉馅填入口蘑,所有口蘑都酿满肉馅入蒸锅蒸熟,蒸口蘑的汤汁倒入锅中加生抽,加白糖、盐,淋入水淀粉烧开成料汁,将料汁浇在蒸熟的口蘑上,再放上香菜点缀即可!
八、胡蜂的养殖技术难点有哪些?
胡峰也叫黄蜂养殖方法如下:1 主要饲养设备 (1)蜂笼。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3)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cm,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2 饲料 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3 饲养管理 2 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 (1)采集。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内,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h,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不但补充了营养,仍能使其安全越冬。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2)饲养管理。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而拴牢。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胡蜂将口器啃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再稍修砌而成的,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周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cm以上,有百余只成蜂。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雌蜂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收回蜂笼,利用夜间蜂群安静时,将蜂笼倒放,待蜂群爬向上方离开蜂巢时,摘取蜂房,取出尚未羽化的残蛹,挂在通风、干燥、无鼠、无虫处晾干,备作药用。 蜂群旺盛时,还可提取蜂毒,药用价值更高。 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行于蜂巢内蜂室中,咬食胡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且巢螟喜夜间活动,而胡蜂白天活动,晚上伏于巢上不动,任巢螟将其卵产于蜂巢上而无动于衷。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胡蜂死亡。对巢螟的预防,一是让胡蜂将巢建在离地面较远的位置,因为自然界的胡蜂,一般距地面近的蜂巢受巢螟危害严重,距地面远的较轻;二是人工饲养箱中的胡蜂,在巢螟产卵的2~3d内,每晚将蜂箱门关上,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内产卵。 幼虫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得腐臭病,感染后会很快发病死亡。可以将蜂箱疏散,在蜂巢上用喷雾器喷洒抗生素进行预防。 此外,危害胡蜂的动物还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在冬季越冬时,老鼠也会咬食成群越冬的胡蜂,这些都需要加强防范。 5 产品的粗加工和应用 在幼虫期和化蛹期,将自然界或人工饲养的胡蜂蜂房采摘下来后,将蜂房蒸一下,取出幼虫和蛹,再晒干,不要压碎,放置于干燥处。然后将其切碎生用,每kg用甘草1kg,取汁和蜂房拌匀,炒至微黄入药。蜂房形态大小不一,背面有附着在物体上的柄,正面有许多六角形空洞,质轻韧似纸,有臭气。以大个、整齐、灰白色,轻软有弹性、没有死蜂和卵的为佳。 将加工好的蜂房和其他中药共用,可制牙龈出血、急性乳腺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皮肤疮癣、头癣、痛疮肿毒等疾病。收集的幼虫、蛹,采用炸、炒、煎、煮等方法,可加工成各种风味的食品。也可制作蜂幼虫和蜂蛹罐头,或用于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
九、知了猴养殖技术有哪些?
蝉又称“知了”,营养丰富,味道或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采用人工养殖蝉猴技术简单、投资极少,见效较快。
蝉卵的采集: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雌蝉多集中在枝叶葱绿繁茂的杨柳树和苹果树的当年枝条上产卵,又特别喜欢在白柳条上产卵。
产卵后的树枝3天至10天便会自行枯萎,仔细观察便会看到有颗粒状的卵粒附着在枯萎的树枝上。用手采下枯萎的枝条即可做种苗孵化出蝉的小若虫。
一根卵枝内大约有蝉卵50粒至100粒不等。每平方米可埋殖2枝至3枝卵枝。
选择场地:埋殖卵枝的场地应选择在杨柳树林、老苹果园和白柳条丛生的河滩地带。
土质要求不沙化、不板结,无蚂蚁、鼹鼠的,疏松湿润壤土地带,还可选择上年出蝉猴较多的地方做埋殖卵枝的场地为宜。
埋植卵枝:可在河边或润泽地里采挖白柳条苗,栽在疏松的壤土地里,株距为35厘米,行距为90厘米,亩栽2300株。在白柳条两行之间,搂泡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土3厘米;也可在杨柳树林里、老苹果园里,离主树干2米,开沟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平土踏实即可。 养殖管理:蝉卵埋入地下后,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旱天要给白柳条、杨柳树或苹果树浇水。在浇水的同时还要追施农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长,给蝉的幼虫——幼蝉猴提供足够的营养源,使幼蝉猴生长发育旺盛,增大个体,提高产量。
要严防人畜践踏和蚂蚁、鼹鼠等天敌的侵害。
采收与加工:埋殖卵枝2年至3年后,蝉猴便开始逐渐生长发育成熟。
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个个膘肥体壮的暗猴,便于凌晨的4时至5时开始钻出地面,或在雨过天晴后,蝉猴也会随时钻出地面,便很快寻找柳条或杆干往上爬行。2小时至4小时后便会蜕皮,变成蝉(知了)。
根据蝉猴的这一点特性,在生年的夏至过后,如无雨干旱,可人工给养殖场地浇透水,引蝉猴出土。
在蝉猴出土前,或在蝉猴成熟期前,可在离地30厘米的树干上围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蝉猴不能继续往树上爬行,以便采收。
十、养殖金鱼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这要看你具体是专业养殖来出售,还是买几条作为家庭观赏.若是前者呢,就关系到具体的水产养殖流程.
说白了金鱼也是鱼,如何养殖呢参考鲫鱼养殖,可网箱可池塘.苗种选择,水质调节,前期晾池消毒,鱼苗下水以后的中期管理,反正都跟养殖食用鱼一样,注意每年的四月中到五月底,九月十月是最容易缺氧翻塘,其他就是平时的改底解毒.
如果是家庭观赏,主要就是鱼缸的换水,平时的喂食.家庭养金鱼,最少有五成是喂食过饱,室内昼夜温差大,引起的应激反应而死亡,专业的鱼缸都配套有增氧设备,如果密度很大,也就是鱼养的多,应该搞好配套的电瓶设施,防治停电带来的缺氧死亡.若是普通的玻璃缸,很小的养几条鱼那种,还是建议每隔半个月换几条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