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蘑种植技术?
1、先铺肥料接菌种:栽种口蘑菇的大棚内先进行清洁,把发酵好一点的牛粪上宿舍床料情况下,必须松散整齐,羊粪肥料薄厚不得超过20cm,直到接上口蘑菌苗后,再铺平4cm羊粪肥,以免造成菌丝生长发育养分被吸收后入住。
2、口蘑发菌的培养:口蘑发菌刚开始菌丝生长较慢,可以不自然通风。可是当菌丝长至5厘米以上时,每一天务必自然通风2-3次。菌丝长至10公分左右以后,那就需要白天黑夜不断地空气流通了,并且棚里还要多洒水,提升空气中的湿度。控制住棚里温度在口蘑菇菌丝适合生长温度范围之内,确保口蘑菌丝能够很好地生长发育成长,成长为能够食用口蘑。
二、东北口蘑种植技术培训?
一、折叠铺料接种堆肥进房之前,菇棚内要预先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堆肥上床铺料时,要求疏松平整,四边与床沿垂直整齐,料厚20厘米左右,接种后再铺盖3-4厘米厚。由于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会逐渐下塌,最后的料厚应不低于18-20厘米。
菇床接种可采用撒播法或穴接法。在实际生产中以撒播法最为普遍。播种时,将菌种册成小块(麦粒种可分成3~5粒的小块),但不宜过分散碎,均匀撒播在料面。无论采用何种接种方法,都必须注意菌种质量。
要求菌丝洁白浓密,均匀一致,结块性好,无杂菌,不"吐"黄水。每平方米床面用麦粒瓶装(750毫升的菌种)1瓶或罐头瓶500毫升的菌种1.5瓶,或用粪草菌种2-3瓶(罐头瓶)。接种后随即在上面铺盖一薄层3-v4厘米厚的培养料,将料面整平,轻轻拍实。
二、折叠发菌培养发菌初期菌丝生长量低,一般不需要通风,当菌丝吃料达到5厘米以上时,每天通风2-3次;菌丝长到料层的一半后,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时,要求夜间整夜通风;覆土之前必须昼夜不间断地通风换气。
为防止通风引起培养:料大量失水,要采取地面喷水提高棚内空气湿度,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经常保持在75%-80%,以减少床面水分蒸发。
口蘑栽培时间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利用自然温度,在发菌期间要防止因气候突变,尤其是持续高温对菌丝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及时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将菇棚内温度控制在菌丝生长的适温范围内,促使菌丝正常发育。
三、牛粪种植口蘑技术和方法?
牛粪中加入50%以上的稻草、棉秸秆、麦秸秆后,将其混合才可栽培食用菌,用牛粪可以种植的食用菌有双孢菇、毛头鬼伞、姬松茸和草菇等。一般一间菇房需要稻草8000千克,干牛粪4000千克,稻草需要晒干没有霉菌才能使用,牛粪要粉碎,直径以不超过1厘米为宜。
一、牛粪种植食用菌技术
1、牛粪种植食用菌之前要加入50%以上的稻草、棉秸秆、麦秸秆进行混合,这样才可进行栽培。将菌种房搭建好后把各种材料准备好,然后就可以进行灭菌,接种工作。后期要控制好菌种房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
2、牛粪可以种植的食用菌有双孢菇、毛头鬼伞、姬松茸和草菇等。双孢菇的生长速度偏快,不易结菌被,子实体大部分是单生;毛头鬼伞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等潮湿地区,在雨后会快速生长,一般在草地、树林、树根旁生长较多;姬松茸的生长季节一般是夏秋,它主要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
3、一般一间菇房需要稻草大概8000千克,干牛粪4000千克左右,稻草必须没有霉菌才能使用,牛粪要经过粉碎,直径不能超过1厘米。种植食用菌的牛粪纯度必须在80%以上,除了牛粪和稻草外,必须要增加饼肥和化肥,这样可以补充养分增加培养料的松透性。
四、种植技术有哪些?
有土培,水培技术,滴灌喷灌技术。
五、洋姜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洋姜,也叫菊芋、鬼子姜,为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产于北美洲。传入欧洲,以后进入亚洲,我省种植洋姜历史悠久分布较为广泛。洋姜耐寒耐旱,栽培粗放,适应性很强。洋姜还可防风、固沙和美化环境。因其生长期一般不会发生病虫害,故大多不需用药防治,是绿色无公害保健蔬菜。洋姜的种植技术: 繁殖方法: 以块茎繁殖,秋冬收获块茎后,选择20~25公斤大的块茎播种,或砂藏备种。也可于春季土壤解冻后挖取大小适当的块茎播种。2.播种: 洋姜是高产的饲料作物,播前须深耕土壤和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1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于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播种。定植田深耕25厘米左右,使根系容易入土,块茎生长良好,植株不易倒状。做畦大小因地势和灌溉条件而定,多雨地区做高畦,以利排水,避免块茎在土中腐烂。栽种密度行距30~50厘米,株距20厘米,过密过稀都影响产量。播种时将块根细芽朝上,盖土4厘米,粘土宜浅,砂质土宜深,每亩播种量30~40公斤,播时应选用30~40克的健康块茎,覆土5~10厘米即可。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苗期锄草2~3次,有利于保墒壮苗。茎叶高30~50厘米,覆盖大部分地面时,已能自控杂草生长,不需再锄草,少数高株大草可拔除。②打顶除蕾,如生长过旺,在植株60厘米高时摘心打顶,以防徒长。秋季随时摘除花蕾,以利块茎膨大和充实。③浇水,如遇长期干旱,叶片发黄发蔫时,可浇一次水。④培土,如雨中遇大风,洋姜歪倒时,要及时扶正培土,并挖沟排水,以防止土壤湿渍发病。⑤追肥,除施基肥外,生长期需追肥2次,第一次于4月下旬进行,亩施尿素7.5~1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多发新枝叶。第二次在7月上旬,即在现蕾期施碳补饱钾肥7.5~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对块茎生长和膨大有较大的作用。4.病虫害防治洋姜在田间一般无明显病害。地下害虫,可用毒饵诱杀。若有菌核病,灰腐病可用多菌灵防治。六、油桃种植的技术有哪些?
一、品种选择油桃由于果面光滑无毛,果皮韧性较差,大多数品种在南方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易裂果和产生日灼。在南方一般要选择短低温早熟和特早熟品种,最好选择通过南方生产实践不裂果或裂果较轻的品种进行栽培。另外,由于南方地区6~8月温度高、湿度大,病虫害特别严重,尤其是螨类虫害最盛,所以,最好选择7月份以前成熟的早熟和特早熟品种为宜。我们推广(选育)的特早熟品种燕红11号、极早红、超红珠、丽春、春光、燕红12号芽变等;早熟品种双红、瑞光22号、中油5号优株、中油桃5号、中油4号等品种适合于南方地区大面积发展。二、改土建园1.园地选择 桃根系需氧量大,不耐涝,建园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砾质土,PH值5~6为最适宜,PH值低于4,高于8不宜种桃。2.改土建园 油桃栽培一般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地建园,如在土壤瘠薄和土壤结构较差的条件下建园,必须进行土壤改良。改良的方法通常是挖定植沟或定植穴。定植沟一般宽80~100厘米,深60~80厘米,以南北行向为宜,深施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磷肥为辅。有机肥一般每亩5000千克,过磷酸钙每亩用100千克左右,施一层有机肥,撒上一层磷肥,再撒一层泥土,然后回填熟土,回填平面高出表土平面10厘米左右。若有机肥缺乏,也可用桔秆杂草、树叶之类,先填入沟(窝)内,分层压入磷肥泥土,厚度以压实后距土面20厘米为宜,最后回填泥土至比表土平面高15~20厘米,回填泥土应尽量使用耕作层的土壤,时间应比栽植时间提前一个月以上,有利于底肥腐熟。定植穴一般长宽80厘米,深60厘米,其余方法与定植沟相同。3. 苗木栽植3.1栽植密度 一般亩栽222~333株,南方也有亩栽444株的,我们推广每亩栽222株(株行距3×1米)、145株(株行距3×1.5米)、333株(株行距2×1米)三种密度。这三种密度投产快、前期产量高、进入丰产期早,经济效益比稀植高两倍以上。3.2 栽植时间 从秋季落叶至第二年春季发芽前都可栽植,但以秋季落叶后栽植为最好,有利于成活和根系的生长。3.3栽植方法 以亩栽222株为例,按每株1米的株距,挖一大穴,将苗木受伤的根系和小枝剪掉,苗木置于穴内,根系向四周拉平分布均匀,然后用细土将根系四周空隙填满,上复细土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扶正苗木,栽植深度以根颈处略高于地平面为宜。栽后立即浇施定根水,每株浇水15~25千克,如土壤干燥应多浇,以土壤能随水自然下沉为宜。待水渗完后少量覆土,覆土可以做成20厘米高的锅盖形,以防止树杆摇动。在干旱和低温地区覆土后树盘还须盖上1平方米的地膜,以保持水份,提高地温,提高苗木成活率。三、土肥水管理密植油桃一般栽后第二年开始挂果并且有一定的产量。因此栽后第一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前促后控,前期(2-6月)要尽量扩大树冠,达到理想的结果枝量,后期则控制营养生长,促使成花。一般前期(2~6月)施肥以氮肥和速效磷肥为主,要薄施勤施,以每10~15天施1次为好,施肥量每亩用人畜粪1500千克加尿素10千克(第一次、二次每株各2.5千克),后期注意施用磷钾肥,促使新梢老熟,以利于花芽分化。7月份停止施肥,并开沟排水,9月份施基肥一次。第二年以后在施肥上应以提高产量,控制树冠,延长密植园寿命为主。重施基肥,基肥施用时间一般在9月份至落叶前施入,以9月上旬为好,此次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配以适当的氮磷钾肥,每亩可施人畜粪2500千克,过磷酸钙70千克深施。追肥每年施2次即可,第一次在2月中旬发芽前进行,亩施有机肥(猪鸡粪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第二次于硬核前(4月中下旬)施用,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尿素25千克。桃的根系喜氧、耐旱性强,怕涝,一般不需灌水,如遇山地较干旱,可在果实膨大期视实际情况灌水1—2次,在雨季注意清理排水沟,大雨后注意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以满足根系生长需氧量大的要求。果园杂草可于3~8月用除草剂防除。四、整形修剪整形1. 整形1.1 “V”字形 适合3×1米(亩栽222株),该树形的具体方法见第四章(《南方中晚熟硬肉桃栽培》一文)。1.2 自然开心形 该树形适合3×2米(亩栽111株),其整形方法详见第四章。2.修剪 油桃属喜光果树,成花容易,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成年树长、中、短果枝均可结果,修剪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光照和更新结果枝。修剪分生长季修剪和休眠期修剪。2.1生长季修剪 在发芽后至8月份进行,主要抹除过多的萌芽,疏除过密枝梢。早熟品种在采收后可疏除过密枝梢,以改善光照,利于成花。生长季修剪不利过重,否则容易刺激抽发大量新梢,造成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分化,所以修剪量应控制在10%以内。2.2休眠期修剪
七、种植口蘑的周期?
口蘑生产周期—般较长。栽培种培养时间为35?40天,播种至覆土为30-50天,覆土至出菇为20-25天,采菇期为25-30天,整个生长发育历程为110-130天。
其中栽培周期为75-90天。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其生产时间具体安排如下。在河北坝上及内蒙古西北部,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立夏至小满,温度l0°C-16°C)。
覆土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夏至至小暑,温度18-20度);出菇始期7月底至8月初(大暑至立秋,温度20-22度),采收终止期为9月上中旬(白露至秋分,温度12-14°C)。
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河南、山东,春播4月上旬(清明,温度14度),覆土期5月中旬(小满,温度18-20°C),出菇始期6月初(芒种,温度20-21度),采收终止期6月下旬(夏至,温度21°C-23°C)。
秋播9月上旬(白露,温度20-24度),覆土期10月中旬(霜降,温度l0°C-16°C),出菇始期10月底(霜降至立冬,温度8°C-14°C)25天;出菇终止期为11月上旬(立冬至小雪,温度6°C-12C)。 福建、广东等地可安排在10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覆土,11月底至12月底出菇。
八、莪术种植技术有哪些?
1.第一节 生物学特性
2.第二节 栽培技术
3.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九、牛肝菌有哪些种植技术?
牛肝菌是一种优质、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也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以下是牛肝菌的种植技术:
基质的制备:将麦秸、玉米秸等作为基质,通过煮沸、消毒等处理方式。
菌种接种:将经过消毒和处理的基质逐层摆放在塑料袋中,然后加入经过培养增殖的牛肝菌种子,用纸带封好口儿,放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
保持适宜的环境:供菌的间歇需要保持在20-25℃的温度下,湿度控制在70%以上,通风要保持良好,保持环境的干净。
菌丝生长:21-28天左右,菌丝在基质中生长,开始繁殖,菌盖开始形成,菌柄开始长大。
观察和采摘:开始形成的菌盖要让它适当的分散,避免共生菌竞争,同时进行采摘,同时尽可能地维护环境的温湿度等参数,最后也需要将保洁工作做好。
以上是常用的牛肝菌种植技术和步骤,但不同地区种植牛肝菌的技术可能会有一些区别,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压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十、口蘑的吃法有哪些?
做法1:煎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150克,黄油1块,盐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口蘑,黄油,小火 融化黄油,口蘑口子 朝下一面煎1分钟,口蘑翻面 继续小火慢慢煎 口蘑凹下去的地方慢慢的会出汁,用筷子蘸点盐放入口蘑里 就可以出锅了!
做法2:酱煸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300克,酱油2汤匙,小葱1根,黑胡椒少许
具体做法如下:将口蘑清洗干净之后,切成厚片,然后起锅加油烧热,将口蘑倒入锅中干炒至断生,然后加入2汤匙的酱油,撒入少许黑胡椒,翻炒均匀即可出锅,出锅后撒上葱花即可!
做法3:红烧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200克,葱1段,蒜3瓣,姜1块,料酒1汤匙,醋1汤匙,生抽1汤匙
具体做法如下:将口蘑切成四瓣,将料酒、醋、生抽、糖倒入碗中,搅拌均匀调成酱汁,接着将葱、姜、蒜末倒入锅内煸香后再倒入口蘑翻炒,将调好的酱汁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裹到口蘑上,即可出锅!
做法4:芝士焗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9个,猪肉馅100克,黄油1块,黑胡椒粉1茶匙,马苏里拉奶酪40克,食盐1茶匙
具体做法如下:口蘑清洗干净,用将蘑菇根部挖出,将蘑菇根部剁碎,越碎越好,将黄油放入锅内融化,锅内加入肉馅和剁好的蘑菇碎,翻炒至肉馅断生,加入1茶匙盐,加入1茶匙黑胡椒粉翻炒均匀,炒好的肉馅口蘑盛出备用,口蘑放上铺有锡箔纸的烤盘,将炒好的肉馅口蘑用小勺子均匀码入口蘑中,在炒好的肉馅上均匀撒上马苏里拉奶酪碎,烤箱预热10分钟后,将码放好的口蘑放入烤箱200度15分钟,烤好后趁热吃哦!
做法5:肉酿口蘑
准备食材如下:口蘑100克,猪肉100克,芝麻油1汤匙,酱油1汤匙,盐少许,料酒1汤匙,白胡椒粉1茶匙,生抽1汤匙,葱姜适量,香菜1根,白糖1茶匙
具体做法如下:口蘑洗干净,猪肉馅加芝麻油、盐、酱油、料酒、 白胡椒粉、葱姜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备用,口蘑去蒂,中间挖空,将肉馅填入口蘑,所有口蘑都酿满肉馅入蒸锅蒸熟,蒸口蘑的汤汁倒入锅中加生抽,加白糖、盐,淋入水淀粉烧开成料汁,将料汁浇在蒸熟的口蘑上,再放上香菜点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