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鼠 鼹鼠 土拔鼠有什么区别
竹鼠、鼹鼠、土拔鼠的区别:外形不同;栖息环境不同;食性不同。
1、外形不同
竹鼠:呈圆筒形。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被内。尾上均匀地被有长而细软稀毛,透视可见皮肤。前足较细小,爪亦短,但强壮适于挖掘。第2与第3指爪几近相等。头骨粗壮坚实,颧弓外扩,骨脊高起,肌肉发达;上门齿特别粗大,共有16颗牙齿。
竹鼠:
鼹鼠:
鼹鼠:头尖,吻长,四肢短小,身体矮胖,长10余厘米,外形似鼠。耳廓退化,眼也小,多为细密的皮毛掩盖。尾细而短。前肢5爪,强大,掌心外翻,是掘土的器官。
土拨鼠:
土拔鼠:体长30~60厘米,最大个体的体长近60厘米,体重3~7千克,最大重达7.7千克以上。具一系列适于掘洞穴居的形态特征:体短身粗,无颈,四肢短粗,尾、耳皆短,头骨粗壮,眶间部宽而低平,眶上突发达,骨脊高起,身体各部肌腱发达有力。体毛短而粗,毛色有地区、季节和年龄变异。
2、栖息环境不同
竹鼠:喜栖息于竹林、马尾松林及山地阳坡草丛下,营地下生活,穴居。以夜间活动较频繁,白天少食多睡,夜间吃食旺盛。其活动规律可分活动周期和休息周期。
鼹鼠多栖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地、丘陵缓坡的常绿阔叶林、稀疏灌丛林、农耕地和菜园地附近。
土拨鼠: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
3、食性不同
竹鼠: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
鼹鼠: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小鸟等动物。
土拨鼠: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野栖旱獭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叶、茎,豆科植物的花为食,且有季节性变化,在饲养条件下表现为杂食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鼹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拨鼠
土拨鼠,学名Marmota monax,英文名字是guinea pig,通常被叫做豚鼠或者天竺鼠,也有叫旱獭的。土拨鼠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可爱的尾巴约占身长的四分之一左右。顾名思义,土拨鼠表示其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土拨鼠也具备游泳及攀爬的能力。多数都在白天活动,喜群居,善掘土,所挖地道深达数米,内有铺草的居室,非常舒适。它们不贮存食物,而是在夏天往体内贮存脂肪以便冬季在洞里冬眠.
鼹鼠是哺乳类动物,毛黑褐色,嘴尖,眼小.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掘土,后肢细小.白天住在土里,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
所以,鼹鼠与土拨鼠是两种动物.
二、野生竹鼠冬天会出来活动吗
会的,不过得是大太阳天。一般竹鼠过冬都会把食物准备好了,到冬天太冷都会呆在窝里睡觉。
如果是冷一段时间,某天出大太阳,竹鼠必定出来,那时候你可以去挖,可以看看图就知道了。
三、鼢鼠是竹鼠吗?
鼢鼠不是竹鼠,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鼢鼠(学名: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是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的通称,又名地羊,塞隆,体形像普通老鼠,头大而扁,视觉极不发达;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体型粗壮,体长15~27厘米;吻钝,门齿粗大;四肢短粗有力,前足爪特别发达 ,大于相应的指长,尤以第三趾最长,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眼小,几乎隐于毛内,视觉差,有瞎鼠之称;耳壳仅绕耳孔很小皮褶;尾短,略长于后足,被稀疏毛或裸露;毛色从灰色、灰褐色到红色。共1属6种,分布于中国中部、北部以及西伯利亚和蒙古国等。
竹鼠(学名:Rhizomyidae),是属竹鼠科、竹鼠属的一种动物。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此为野生物种十分珍贵,全世界共计有3属6种:非洲竹鼠属2种(东非的特有种)、竹鼠属3种、小竹鼠属1种(亚洲特有,见于中国中南部,如湖南省郴州地区),在中国有1属3种。栖息于非洲东部和亚洲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灌丛和竹林中。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花白竹鼠、大竹鼠、中华竹鼠、小竹鼠都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私自捕捉违法。
湖南云山生态竹鼠养殖竹鼠多年,还第一次听说鼢鼠是竹鼠的,从名字来看也不一样。
不是
四、竹鼠晚上干什么是吃食,还是挖洞,还是睡觉
竹鼠是夜行性动物,夜间会大量进食,同时还会构筑巢穴。睡觉主要是在白天进行。
竹鼠,是属竹鼠科、竹鼠属的一种动物。以竹子、芒草、植物茎秆等为食。因吃竹而得名。此为野生物种十分珍贵,全世界共计有3属6种:非洲竹鼠属2种(东非的特有种)、竹鼠属3种、小竹鼠属1种(亚洲特有,见于中国中南部,如湖南省郴州地区),在中国有1属3种。栖息于非洲东部和亚洲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灌丛和竹林中。它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已被大规模养殖,已成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养殖产业之一。花白竹鼠、大竹鼠、中华竹鼠、小竹鼠都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私自捕捉违法。
竹鼠以夜间活动较频繁,白天少食多睡,夜间吃食旺盛。其活动规律可分活动周期和休息周期。无饮水习性,水分多从食物中摄入。
在受到人为刺激时,有时发出:“咯、咯……”的磨牙声,或立即露出锋利粗大的门齿,同时发出“呼呼--”的鸣声示威。母竹鼠护仔性强,常把仔藏于腹下,能自动哺乳;性情温驯,公母形影不离,抗逆性强。有互相残杀和残杀外侵之敌的习性。当公竹鼠进入带幼仔的母舍时,将幼仔咬死后,才与母竹鼠同居。对外侵入的家鼠、雏鸡、鸭及鹌鹑等惯于残杀,甚而致死。
竹鼠喜在安静、阴暗、清洁、干燥、光线适当、空气新鲜的环境,喜暖,耐低温、不耐高温,喜躲于光线很弱的角落,生活温度为-8~35℃,最适温度为8~28℃。
尤其怕阳光直射。当阳光直射,环境温度过高时,竹鼠就少吃,腹部朝上而睡,表现为非常躁动不安,有的在半小时内死亡。在温度过低时,头腹紧缩,爬动不安,发出“哇、哇、哇……”的鸣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