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香菇袋料栽培时春季是产菇旺季(香菇菌包栽培工艺流程?)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7 10:12   点击:2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香菇菌包栽培工艺流程?

一、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将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小于70%。接种后1至6天后,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并且室温可以控制在28至30℃。在此期间,发菌袋不能翻动,不需要通风,遮阳造成暗光。菌丝生长7~10天开始吃料,室温下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进行第1次翻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以便每个菌袋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管理。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严防封口损坏和感染杂菌。同时结合翻堆认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若发现有星点杂菌出现,使用75%酒精50毫升加25毫升加25%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封闭患处。如果杂菌出现在接种块或周围,挖出污染部分应重新接种。若污染在封口物上,用0.2%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涂抹患处。 11至15天后,菌丝体生长旺盛,并扩大至4至6厘米。室温保持在24℃,通风增加以进行第二次翻堆。一天后,用竹扦打孔增加氧气,在扩展菌丝四周扎4个斜眼。袋温应控制在20-24℃,不得高于26℃。 50天后,去掉门窗遮阳物,促进了菌丝体的生长。

二、菌袋转色。转色早晚及好坏,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菌丝体生长成熟后,从白色变为红褐色,出现黄水珠,接着呈现香菇原基。在变色期间,应增加室内散光,并加强通风。薄膜要时开时盖,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促进转色。

三、室外催菇。香菇是低温变温结实菇类。当菌袋转色成红棕色菌膜后,菌袋搬到室外阴处,上下用麦草垫盖好,用水沾湿,晚上盖膜,白天揭膜,反复4~5天,盖薄膜进行闷菌催菇。

四、出菇管理。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催菇3天后将出菇的菌袋每天拣1次,放进菇棚床架上,袋距7~10厘米,直到催菇全部结束。菌袋放进床架后,用尖刀在菇蕾四周划开薄膜,进行蹲菇。一般蹲菇期7~10天内不盖膜,当幼菇有花生籽大小时,可进行催花。

五、催花期管理

1、湿度。保持袋内的相对湿度在80%至90%的范围内,温度保持在12至18℃,并且有较多散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如果湿度过高,首先进行除湿,然后揭膜1小时再盖膜,升1个火炉排潮。若干燥可座锅加水,并盖上薄膜使棚温升到28℃。如棚膜滴水幼菇发潮,要打开门窗,升1个火炉进行排潮。

2、温度。由于香菇具有变化的温度结实特性,所以人为拉大温差及干湿交错,可以迫使菌盖开裂并形成花菇。因此,白天把膜盖上,使阳光透晒,提高菇棚温度28℃,在晚上12点后打开薄膜,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高达10℃,持续3至4天,可激发花菇大量出现。

3、干湿交错。 当变湿催蕾后,菇体长到2~3厘米时,在晴天中午可在表面上泼水,以加速子实体的生长。然后,夜间揭开薄膜,让冷空气刺激,使菌盖干燥,再把薄膜盖上,利用地温和地湿,干湿交错,促进菌盖分裂成花纹形花菇。

二、三万斤木宵装香菇袋料加多少麸皮?

麸皮按质量好坏(粉多少加,粉少多加)以及栽培季节(春夏季少加,秋冬季多加)和栽培目的(鲜菇多加,干菇少加),按总干原料的15-25%比例添加,平均比例20%

三、南方香菇的最佳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一、春栽。春季(10-11月份)生产菌筒,3-6月份生产香菇。

二、秋栽。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生产菌筒,冬季生产香菇。

三、秋季栽培香菇菌筒生产应注意几个问题。

1、接种(培养)室 房间条件。接种(培养)大多都在同一间房子内进行。所以培养室要能密封,能保温,能通风降温,不潮湿。

(2)严格房间处理,清扫干净,充分干燥,彻底薰蒸杀菌,进灭菌料筒前3天,用硫磺30克/立方米或甲醛15毫升/立方米薰蒸。

四、春栽香菇棒立夏以后会出菇吗?

会的,春季袋栽香菇出菇期气温高,香菇长速较快,从菇蕾到成菇一般需 1~2天,为此每天都要观察香菇

五、香菇几月份种最好,最合适?

1、春栽。春季(10-11月份)生产菌筒,3-6月份生产香菇。

六、香菇种植技术标准?

香菇栽培技术标准

一、栽培香菇的主要特点

1、节省资源,用料广泛。所有杂灌木,树木丫材,作物秸秆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2、周期短,见效快。代料栽培香菇,从备料到收获结束不到一年时间,资金周转快。3、节省人力,节约基地,男女老少都可以操作,田边场边都可以搭棚生产。4、人为控制条件,不受天气影响。5、原材料利用率高,栽培香菇后的菌筒可以加工成饲料和作肥料。

二、香菇栽培模式

1、春栽。春季(10-11月份)生产菌筒,3-6月份生产香菇。

2、秋栽。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生产菌筒,冬季生产香菇。

三、秋季栽培香菇菌筒生产应注意几个问题。

1、接种(培养)室(1)房间条件。接种(培养)大多都在同一间房子内进行。所以培养室要能密封,能保温,能通风降温,不潮湿。(2)严格房间处理,清扫干净,充分干燥,彻底薰蒸杀菌,进灭菌料筒前3天,用硫磺30克/立方米或甲醛15毫升/立方米薰蒸。

2、配料准确

(1)严格配方比例,干料比,木屑80-85%,麸皮15-20%,石膏粉1-2%,气温高时应加适量杀菌剂防治杂菌污染。(2)水份适量,干料比1:0.8-0.9,培养料水份绝对不能过重,以免造成污染。(3)装袋适量,上下松紧一致。

3、灭菌彻底(1)装瓶不易太紧,袋与袋之间必须留空隙,同时将搬运料袋用的编制袋,接种时的套袋,棉花放到甑内一起灭菌。(2)上甑后,六小时左右使温度上升到100℃,不掉温保持20小时以上。(3)使用的温度计必须是150℃的水银温度计。(4)灭菌甑的前后温度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但以最后上升到100℃的地方记保持时间。

4、料筒出甑(1)趁热出甑,停火后,甑内温度下降到70℃左右开始出甑。(2)无菌搬运,搬运灭菌料筒,必须用无菌编织袋或用灭菌编织物垫好其它搬运工具进行运输。(3)无菌料筒直接搬到消毒好的接种室,“#”字型堆码6-8层,让其自然冷却。

四、接种

1、待灭菌料袋降至28℃后,将接种所用的用具、菌种、衣服等物品放入接种室,同料筒一起薰蒸灭菌。

2、菌种处理。一是入接种室前去除棉塞用75%的酒精或其它杀菌药剂将菌种袋(瓶)擦洗一遍。二是接种前再用75%的酒精将菌种袋擦一遍。三是接种时从瓶(袋)底开始接,上部留1-2公分不用。3、操作规范。一是接种必须3人一班,一人运袋擦袋,一人打眼封口,一人接入菌种。二是接种速度要敏捷,随打眼,随接种,随封口。三是接种时间安排在晚上九点以后或阴天,以免灰尘大增加污染。四是短时间内一次接完,接完后再用气雾消毒剂薰蒸一次。

五、菌筒培养

培养优质菌筒,必须严格按照香菇菌丝生长需要的温、湿、氧、光等最佳范围进行人工管理控制。

1、保持温度25℃左右,经常观察掌握好室内和袋内温度。

2、注意通风,接种三天后,就开始通风换气,室温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各通风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气温高则在早晚通风。

3、适时增氧,加速菌丝生长,尽快达到生理成熟。一般培养七天以后开始刺孔增氧,每隔10-15天刺一次,用大头针等(刺在菌丝走白处,不可刺在空白的培养基上)用套袋和胶片的,去掉套袋,撕掉胶片可代替第一次刺孔,以后要根据气温和菌瘤形成情况,酌情刺孔,温度低多刺,温度高少刺,菌瘤形成处可不刺。到第四次及以后便刺孔,便排出白(黄)积水。

六、香菇生产管理

1、建好菇棚,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用水方便的地方建好棚。

2、催好菇蕾。菌筒经过70-80天或者180-210天的养菌培养,在菌筒与塑料袋间的交界处,出现许多红棕色的粘液,并且逐步出现瘤状突起,说明菌筒已生理成熟可以进行催菇。催蕾的方法:一是变温,如果袋内水分充分,可以直接拉大温差,促使出菇。二是补水,如果菌筒水分低于40%,就得补水催菇,打眼浸泡24小时或注水,使菌筒达到3.5-4公斤(大筒)。

3、香菇管理。一是现蕾后,及时破膜;二是适时疏菇;三是优质管理,浸泡后的菌筒,香菇生长期不再喷水,培养厚菇,控制高温,保持低温,培养花菇,加温排潮,拉大温差,形成花菇。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0天左右可生产一茬菇。

七、采收与加工

1、干制菇采摘标准。干制菇的采摘最佳期,菌盖6-8成开伞,欲称“大卷边”或“铜锣边”。阴雨天前,必须将3公分以上的白花菇全部采摘,并马上烘干。

2、采菇技术,一手按住菌筒,一手捏菇柄基部,先左右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做到不留根、不带起大块基料、不损坏筒袋膜,不碰伤小菇蕾,采成熟留兴旺幼菇。

3、脱水技术。为充分利用能源,采取日晒与烘烤结合,每天上午10点钟以后采摘香菇,有太阳可先晒半天以上,再进烘烤炉烘烤。为提高质量,必须使用脱水烘干机。

4、烘烤技术。开始温度30-35℃、30-45℃保持6小时以上,大排风,半回风。50℃保持6小时,大回风,60℃正负2℃,直到烘干,大排风,大回风,不超过65℃,一般厚菇烘烤18-22小时,花菇约10-12小时为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