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菇菌棒不出菇怎么办?
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是自己接种做的菌棒还得注意用于接种的基料的ph值),这个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最好去专业的农业论坛看看,如果没把握好可能死掉,香菇不长但杂菌繁殖厉害(俗称污染)还有些时候温度和湿度不对还可能出现,菌丝看着涨势喜人但是就是不出菌的情况
二、香菇菌棒刺孔刺多深?
香菇菌袋在高温高湿期避免刺孔通氧。菌丝直径达7cm以上时,要放小气,用铁钉在接种边缘刺3-4个1cm深的小孔,将菌棒每3筒按“井”字形堆放,加强通风,防高温烧菌。
发菌到一半时在菌丝和袋壁无空隙处刺孔进行第二次通氧,遇高温时不刺孔通氧。
待菌丝发满菌袋形成原基出现瘤状物时第三次通氧,这次要尽量刺深刺透,一般放气越多出菇量越大,但朵形偏小。
因此放气度和量是决定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关建,应掌握菌袋含水量偏高、菌棒偏紧的放气可多些。刺孔时要做好刺孔板消毒,防治杂菌交叉感染。一般不需要割袋口
三、如何预防袋栽香菇接种后大量发生“红头菌”?
近年来,湖北、福建等地的袋栽香菇,接种后的接种穴基本都
采用不贴胶布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省工、经济、方便,但若发菌
管理不当,接种后3~5天就会大量发生毁灭性的红头菌,严重
时污染率达到100%
2/4
红头菌是红色链孢霉的俗称,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当
气温低于22℃时,它就不易发生,红头菌生长极为迅速,一夜之
间几乎可蔓延整个菌筒,该杂菌是菇房内高温、高湿的指示菌
预防红头菌的主要措施是加强菇房内温湿度的管理。
3/4
接种后应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使菇房内空气湿度降至70%以下,温度力求控
制在26℃以下,当接种块表面呈现干燥发白时,减少通气量
4/4
避
免菌种块过分干燥而影响萌发,如果在菇房内有红头菌零星发生,
应立即用湿纱布(最好用5%石炭酸浸湿)轻轻盖上,移出菇房埋
入土中,若来及时正确地处理,2-3天便可使整个菇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