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松茸在地下多少年会死(红松蘑菇的种植方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5 22:54   点击:1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红松蘑菇的种植方法?

1、地址选择处理:种植红菇选择的地址很重要,因为这个决定了其后期的成长度。首先地方要是属于阴湿的环境,最好无阳光直射,菌类都偏爱这样的环境。

土壤要相对较湿润,且附近最好有流水,这样方便红菇生长时的需要的养分堆肥,但是为了防止积水又要做好排水措施。土壤最好是经过堆肥的黑壤,然后平整成条状的菜地。

2、铺料与播种:红菇不能像正常的物品播种那样,埋入土里面,而是要将菌种放于经过处理的垫料上面让其自行发育的。垫料一般以秸秆类的物质经过水腐加工形成。

红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玉米秸秆和水稻秆的混合垫料,先放入水中浸泡至湿透,然后放置于闷热的环境堆腐三天左右,等到其有明显的软腐情况时在移到种植培育基地,覆盖在土上面,月2-3厘米厚即可。

3、种植管理:播种后看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覆盖土壤,低于15°时可以将土壤围绕菌种呈现出土坑的样式,以达到防寒的效果,且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保温膜,温度高于25°以上则不需要。

红菇种植的全程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枯萎的菌种,且湿度要控制在70%以上,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中有水分的存在。等到其生长出菌盖后要时期菌盖能有明显的感觉有水分的存在,少量多次的施水。红菇收获期一般一个月可以收获两次,持续2-3个月左右。

二、冒花菌学名叫啥?

冒花菌学名干巴菌

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

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 Zang)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革菌目(Thelephorales)、革菌科(Thelephoraceae)、革菌属(Thelephora)的一类食用真菌,又名干巴革菌、对花菌。干巴菌味美可口、独具异香且营养丰富,与竹荪、冬虫夏草、鸡枞菌、松茸等同属于云南珍贵的野生食用菌。

子实体一年生,丛生,珊瑚状,分枝叶片扇形,新鲜时轻革质。夏秋季生于松林中地下,肉质干脆,具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800m的松林下,与云南松等松属植物形成菌根

三、姬松茸泡发后可以冷藏多久?

1、常温下保存

新鲜的姬松茸含有的水分较多,因为很容易腐烂。如果在常温下,处理得当的话也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做法是:把新鲜的姬松茸用新鲜的白菜叶子包好,放置在阴凉的地方,经常在白菜的叶子上面洒上一些水,这样可以保存1-2天的时间。

2、冰箱保存

新鲜的姬松茸味道很是鲜,但是也比较难以保持,如果在常温下至需要几个小时就会变质了。而冰箱里面的低温,可以牢牢的把这种鲜美给锁住。

做法是:把松茸洗净后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保鲜层中可保鲜2~4天。

3、干制保存

姬松茸和其他的蘑菇一样,都可以用来晒干的。

做法是:把新鲜的姬松茸洗净,切成薄片,放在阳光地下晒,干燥以后用盒子装好,同时里面放入一些花椒、陈皮等吸水性的食材放在一起,这样可以保存1-3年时间都不会变质哦。

4、冷冻保存

新鲜的姬松茸其实也可以长途运输的,只需要在运输之前做好冷冻处理就可以了。

做法是:把新鲜的松茸洗净,放进冰箱冰冻层中,温度调在零下10度左右进行急速冰镇,这种冰冻的松茸可保持新鲜,也适合长途运输。

5、盐渍保存

在云南地区,很多人都采用这种方法保存姬松茸。

做法是:把整个新鲜松茸的放在开水里煮5分钟左右,沥出,放在一个容器里,撒上食盐。食盐可以将松茸里的水分进一步析出,食盐的用量就是析出的溶液口尝很咸就可以了。食用的时候,捞出松茸,清水冲洗若干遍,即可做菜。

四、姬松茸的最佳保存方法?

1、常温下保存

新鲜的姬松茸含有的水分较多,因为很容易腐烂。如果在常温下,处理得当的话也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做法是把新鲜的姬松茸用新鲜的白菜叶子包好,放置在阴凉的地方,经常在白菜的叶子上面洒上一些水,这样可以保存1-2天的时间。

2、冰箱保存

新鲜的姬松茸味道很是鲜,但是也比较难以保持,如果在常温下至需要几个小时就会变质了。而冰箱里面的低温,可以牢牢的把这种鲜美给锁住。做法是:把松茸洗净后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保鲜层中可保鲜2~4天。

3、干制保存

姬松茸和其他的蘑菇一样,都可以用来晒干的。做法是:把新鲜的姬松茸洗净,切成薄片,放在阳光地下晒,干燥以后用盒子装好,同时里面放入一些花椒、陈皮等吸水性的食材放在一起,这样可以保存1-3年时间都不会变质哦。

4、冷冻保存

新鲜的姬松茸其实也可以长途运输的,只需要在运输之前做好冷冻处理就可以了。做法是:把新鲜的松茸洗净,放进冰箱冰冻层中,温度调在零下10度左右进行急速冰镇,这种冰冻的松茸可保持新鲜,也适合长途运输。

五、童茸与松茸的区别?

区别一:都属于真菌类,松茸为菇状,童茸为球状、块状(学名块菌)。

区别二:都是珍菌美味,日本人喜欢松茸,欧洲人更青睐童茸。

区别三:都是几百上千元一公斤,但童茸比松茸的价格更昂贵,在欧洲松露高达2000多欧元。

区别四:在中国都有出产,童茸在欧洲主要产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在中国主产区在金沙江流域的川滇两省;松茸的产地一个是东北亚的日本、韩国、朝鲜,大量的出产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东北等。

区别五:营养十分丰富,都含各种氨基酸、多糖、多肽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区别六:欧洲人痴迷童茸的稀有和荷尔蒙般的诱人香味,日本人迷恋松茸的抗辐射、防癌以及外形形似雄性物的坚挺。中国也许产区满山都是,自古并不如虫草那么珍贵,对童茸和松茸并不待见,也许是近些年腰包鼓起来了,才如数珍宝,中国人会把童茸、松茸吃贵,让欧洲人和日本人未来都吃不起的架势。

区别七:都生长在环境生态较好的大山里。童茸寄生在松树、栎树、橡树的树根,暗藏地下,不易寻找,需要嗅觉灵敏的猪和狗帮助,童茸的采集期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2月;松茸寄生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赤松、偃松、铁杉等的根部,但子实体出菇于树林地表,易于发现,每年夏季7、8月盛产采集。

区别八:童茸已突破人工仿生栽培,松茸至今无法实现。童茸必须成熟后采挖才有价值,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童茸才是好品质的松露,没有成熟的童茸一文不值。松茸采挖,不采3公分以下的松茸,没有营养,更没有香味。童茸和松茸都需要保护性采挖,回填土壤很重要,不能破坏菌塘。

六、世界六大名菌?

鸡油菌,一种世界性著名的野生食用菌,颜色浅黄,甚是好看,但它的味道似乎并不讨人喜欢。

黑松露,也称块菌,是一种生长于地下的野生食用真菌,外表崎岖不平。

松茸又叫松蕈、松菇,属口蘑科食用真菌,是吉林省长白山区特产。松茸秋后产于松林之中,状如伞,柄甚短,呈白色。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干燥的子实体。

黑虎掌菌学名枣翘鳞肉齿菌,是著名的出口食用菌之一。

牛肝菌,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

七、松蘑为什么不能养殖?

我今生跟这个松菇有缘(我们那里方言叫:茅菇),30年前我18岁,因为家里很穷,这个茅菇很好吃又很值钱,我就想来人工栽培。

当时偏僻封闭的山村没有报纸、电视,没有任何可参考学习的信息来源。我骑着借来的破自行车,在泥泞的土路上跑了六十里,来到县城。找到了通山职业学校黎忠和老师,把我的想法说给他听了。黎老师很感兴趣,让我回家把茅菇生长环境作好笔记(温度、湿度、光线、营养、酸碱度),和菇体一并送至他处,由他来分离提纯菌种。……可是,连续两次都失败了。黎老师跟我说,他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有朋友,给了我联系方式,让我找他们试试。

终于等到了华农教授(周大树)的来信,他们也十分感兴趣。内容简洁:让我提供茅菇的野生环境资料和子实体,在两天内送到华农(信中还添附了一张各种食药用菌菌种保藏中心价格表)。此时已是1998年,可惜,我不能再在家里搞研究,去中山打工了。

在此期间,我做了无数次试验。做接种箱,买试管、酒精灯、温湿度计等。为了省钱,我用注射器抽1毫升水,滴完1毫升水是40滴。据此,我做出了能称40分之1克的高灵敏度天平;又用半粒米大的灯泡玻璃,再用炭火圆珠笔管吹,烧制出小玻璃珠,做成了简易显微镜。每次去山上都会做详细记录,长有茅菇的地方,我会用小刀把松树皮纵向刮下50厘米做标识,不然到冬天你就找不到这个长茅菇的地方了。然而,冬天茅菇菌丝在地下冬眠,是必须要观察研究的。后来,我都能根据菌丝的香味和颜色,判断出是不是茅菇。我还在长茅菇的山坡,盖薄膜洒水,也就是半人工栽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曾把长有茅菇的土壤,尽量原封不动的装入胶框,放进薯洞里栽培(储藏红薯的山洞),模仿野生环境,结果不理想……。这是我这一辈子对茅菇的钟爱,远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这些不是拷贝更改就能得来的。

茅菇(松蘑)为什么不能人工养殖:① 与松树根有某种共生关系;② 松针腐烂后能给菇体生长发育提供特殊养分。

我坚信终有一天,总有人能够攻克茅菇人工栽培难题,让这一旷世山珍也能端上普通人的餐桌。

(茅菇小时候是紫色的,长大后是肉色。辦开菇肉,会像出血一样冒出暗红色汁液,放到水里,水面会漂起五颜六色,就像水面滴入柴油一般。第1、2张照片是我2010年10月拍的,第3张照片是华农的回信)

八、松茸和枞树菌的区别?

1、环境区别

松茸:属于伞菌科,夏秋生长在有畜粪草地上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潮湿、通风的环境中。

枞树菌:和白蚁属于共生的,在枞树菌出现的地方,地下都会有白蚁的巢穴,并且枞树菌对生长的环境的要求也非常的高,无法人工栽培,只能纯野生。

2、外形区别

松茸:帽大脚小,很不均匀,黑帽白脚,菌盖平展,顶部中央平坦,菌柄白色,呈圆柱状。

 枞树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宽3-23.5cm,幼时脐突半球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菌盖表面光滑,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浅土黄色、灰白色至奶油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少数菌有放射状。子实体充分成熟并即将腐烂时有特殊剧烈香气,嗅觉灵敏的人可以在10余米外闻到其香味。菌肉白色,较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