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茸可以养殖吗?
松茸 - 栽培方法
松茸是一种菌根菌,用松茸孢子或组织分离的纯菌种,在试管内虽然能形成菌落,但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形成1个直径1厘米的菌落需要1年时间,偶尔也可以在斜面上形成原基,但都不能形成子实体。目前松茸的人工驯化栽培主要是在松茸适生林内进行。已经取得成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孢子引种法
在松林里要使松茸孢子能萌发成菌丝并形成菌根,必须让孢子贴紧松树的细根;松茸孢子的寿命极短,必须将新鲜孢子及时播种到松林内才能成活。日本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将细河沙洗净,放入小木箱内摊平,把采到的野生松茸子实体插到沙中,待其孢子降落后将沙搅拌,使每颗沙粒土都能沾上几粒孢子,然后将带有孢子的沙粒撒入赤松林中人工栽培地段内。②在松茸充分成熟并大量地产生孢子时,将松茸采下放到桶中,按每个松茸用水2公斤的比例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后立即用孢子液接种。接种前选好接种地,通常是在树周围细根茂密处,用铁棒或木棒凿出直径1~3厘米、深10~15厘米的圆洞,将孢子液灌入洞中,再盖上土。
移植法
在发生松茸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出10~15厘米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准备种植松茸的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方洞,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
地表诱导栽培法
在赤松树冠范围内松土,深度7~10厘米,切断细根以促使细根增殖。在地面堆积秸枝落叶形成落叶层,使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地表下,促使细根向上生长,可增加细根与松茸菌丝共生的机会。在未生松茸的地方取土,用4份土、加3份米糠、1份豆饼、少量尿素,堆积腐熟后,撒到落叶层上;也可结合施肥,撒一些人工培养的菌丝体,落叶层厚度下要超过3厘米,否则对细根和松茸发育都不利。在细根和菌丝旺盛生长后,便可生长松茸。
赤松感染苗栽法
此法是利用被松茸感染的3~5年生赤松幼苗作为“运载工具”,把它栽到不长松茸的地方,使母树(17~18年以上的赤松)在土中的根再感染。具体方法是选3~5年生细根多的幼苗,用水洗净根部,适当剪去部分细根,留7~8厘米长,并剪去一半枝叶,再假植在装有肥料和厚土的塑料筐内,做成塑料框苗待用。于秋或春天,以松茸发生位置力量指示,以其外侧10~30厘米处作为接种点,先把菌丝体附近40厘米范围内落叶和腐殖层除掉,露出赤松在土壤内的菌根,把塑料菌框横放在菌根上,用厚土掩盖,防止雨水渗入。要适度掌握松茸菌丝的感染程度,以根的一半被感染为好,若全部感染,幼苗容易死去。通常是在1年后挖出移栽。形成菌根的赤松苗,牙咬易断,并有松茸香味。移栽地最好是20年生、有充足阳光、土层较浅、比较干燥的赤松林。在选好移栽地的松树附近(约1米)细根多的地方挖坑放入感染苗,盖上厚土,加盖落叶以防干燥。移栽后,松茸菌丝每年向外伸展15厘米,当直径达1米以上时才能长出子实体。因此,从培养感染苗到长出子实体,需5~6年时间。
赤松林保护培养法
在松茸自然生产林或人工引种林地上,每年做好蘑菇圈的位置记录和画出图形,也就能估计出下一年度秋季松茸发生的位置,也是菌根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地方,大多数原基将在这里发生,可用人工控制的方法促进松茸发生。以预定松茸发生圈为中线,搭一个60厘米宽、1米高的塑料棚,制棚材料要有适当的保温作用。松茸发生期到来的前10~20天,往棚内通冷气或放置冰块,使温度维持在18℃~20℃;同时每天浇水,数量相当于10~30毫米的降水量,5~7天后,就可看到原基和子实体的形成。以后继续控制较低温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20~25天就可收一批松茸,其产量是干旱年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量的5~6倍。此外,采用清林的方法也可提高松茸产量。清林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松林密度要高,长势中等,若密度不够,可保留一部分小灌林遮荫。清林后的松茸山可明显增产,清林后10年,每公顷可产鲜菇120公斤,而未清林的地方只有40公斤。
二、鲜松茸的孕育方法?
松茸种植方法
1、建堆翻堆
需要用到甘蔗渣、或者玉米秆或麦秆、木屑以及稻草或茅草。然后加入适量的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堆在一块儿。大概一周之后翻一次,利于发酵。而后每间隔三四天翻一次,让整个养料保持良好的状态。
2、进料铺床
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即可。环境温度可以调至50-60度。
3、播种管理
室内种植直接铺料后盖土就行,室外的话需要加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温效果。室内我们要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三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
4、出菇管理
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种植松茸并不简单,需要很好的耐心和培养技术,所以建议大家多去研究一下细节再决定。
三、松茸种植方法?
1、基质:种植松茸可以将甘蔗渣或者是玉米杆儿、木屑、麦秆、稻草作为基质,种植前需要在基质中施加足量的有机肥。
2、铺料:种植前需将基质均匀地撒在培养床上,厚度在20厘米左右。
3、种植:将松茸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基质上,然后盖上一层薄膜,最后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即可。
四、松茸人工种植怎么种?
1、建堆翻堆:种植松茸首先就需要建堆,那么建堆所用的材料最好就是能够有甘蔗渣就好了,如果没有我们就可以选用玉米秆或麦秆、木屑以及稻草或茅草都可以,但是单单这些是没有多大的养分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往里面加入适量的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然后将他们堆在一起,等到一周左右,我们需要将堆好的料翻一次,这样有利于养料发酵,等再过四五天又翻一次,一共需要翻五次,每次的时间间隔大概也就是三四天左右,这样可以是养料充分的发酵,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好质量的养料。
2、进料铺床:等到五次翻料结束之后就要开始进料铺床了,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即可,最后就是将培育室的温度调到五十多六十度左右,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两天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大棚种植也是一样的需要先发酵,然后在起沟播种。
3、播种管理:如果是室内种植我们只要将菌种均匀的洒在铺好养料的培育床上,然后用一层薄土掩盖即可,但是如果是室外种植,我们将菌种撒好之后还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室内我们要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三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室内外的温度以及湿度,能够让松茸菌更好的生长。
4、出菇管理:出谷管理也就是松茸菇开始冒出土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准备了,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不小心就由可能导致它减产或者是死亡,在播种后一个半月左右,松茸菇就慢慢的长出来了,这时我们要在培育床上进行浇水,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两天之后揭开,等到它有三四厘米的时候就不能浇水了,不然松茸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我们要注意把控好室内以及室外的温度,最好是在二十五度左右,并且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5、病虫害防治:松茸菌的抗病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也不排除有时应为管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的病害感染,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上要多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注意通风,并且如果有入害的松茸菌要及时的拔除,并且进行消毒处理,而松茸菌它经常会有菇蝇、菇娥以及线虫之类的害虫,这些主要是影响松茸菌的质量,我们可以在室内照射喷灯。
五、松茸种植技术?
1、基质:种植松茸可以将甘蔗渣或者是玉米杆儿、木屑、麦秆、稻草作为基质,种植前需要在基质中施加足量的有机肥。
2、铺料:种植前需将基质均匀地撒在培养床上,厚度在20厘米左右。
3、种植:将松茸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基质上,然后盖上一层薄膜,最后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即可
六、松茸种植适合省份?
1、松茸在云南。云南省盛产松茸,主要分别在香格里拉迪庆州,这里的人口少,环境非常的优美,到处都是原始的大森林,是松茸的盛产地。
2、松茸在延边。吉林省的延边也盛产松茸,主要集中在延吉天佛指山,这里是盛产松茸的著名产地,由于环境非常的原始,所产的松茸体白肉厚,内含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是质量上乘的松茸。
3、松茸产地在雅江。相信大家都知道雅江,是著名的松茸产地,它位于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松茸之乡。雅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盛名,这主要是因为所产的松茸品质非常好。
4、松茸产地在小金。小金也是位于四川的阿坝州,也是松茸的著名产地。小金地区所产的松茸,色泽比较鲜明,体形也比较大,看起来有如是一把小伞一样。
5、松茸产地在林芝。西藏林芝也是盛产松茸的其中一个产地,由于境内环境非常的好,所产的松茸品质也是非常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