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cm花鲢鱼苗一年能长多大,花鲢鱼苗一般什么时候投放
1、花鲢鱼苗一年可以长到1.8-1kg,三年能长到3-4kg,野生花鲢可以长到30-40kg。2、春季一般花鲢在2-3月份投放,夏季一般在6-7月份投放。3、花鲢外形跟鲤鱼类似,有头油、肉嫩、质鲜、味美等特点,以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兼食少量的虾子和植物残渣。
一、6cm花鲢鱼苗一年能长多大
1、6cm花鲢鱼苗一年可以长多大
(1)一般情况下,花鲢鱼苗一年可以长到1.8-1kg左右,三年可以长到3-4kg左右。
(2)花鲢生长速度很快,在饲料充足的时候可以快速生长,野生的花鲢可以长到30-40kg。
2、花鲢的特征特性
(1)花鲢有头油、肉嫩、质鲜、味美等特点,它们一般是天然繁殖,较为容易捕捞。
(2)花鲢外形跟鲤鱼类似,但以头大、无触须、鳃帮密而与鲤鱼相区别。花鲢以浮游动物中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食,也会兼食少量的虾子和植物残渣。
(3)花鲢是滤食性鱼类,对于水质有一定的清洁作用,所以经常跟其它鱼类一起混养,被称为“水中清道夫”。
二、花鲢鱼苗一般什么时候投放
1、花鲢鱼苗投放时间
(1)花鲢苗春季一般在2-3月投放,夏季一般在6-7月投放。
(2)不同的地区花鲢苗的投放时间不一样,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一般在解冻后投放,水温稳定在5-6℃时放养。
2、花鲢的养殖方法
(1)准备工作
养殖花鲢的池塘面积一般为4-8亩,水深一般在1.5-2米。放养鱼苗前,要施如有机肥料,鲢鳙基肥要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放养鱼苗
①一般在5-6月份放养鱼苗,一般采用混养的方法,可混养少许白鲢、鲤鱼等。
②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一样,可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
(3)饲养管理
①这一阶段的鲢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里的浮游生物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②池塘放养前要施基肥,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还要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
③人工投饲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4)日常管理
①每天早晨要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还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
②做好拉网检查的工作,这样利于肥水,且发病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确定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
③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并塘和越冬
①在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以下时,鱼不会再摄食,这时便要把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
②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在某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并塘时要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和在越冬期间发生水霉病。
③蓄养池水深一般在2米以上,要选择向阳背风,少污泥的池塘。
二、你好!在不投饵料的情况下花鲢的养殖密度是多少,只施肥。投放一斤的花鲢在五月投鱼八月节时候起鱼能张大
在不投饵料的情况下,花鲢每亩的养殖量在200条左右。
一斤左右的鱼苗5月份投放,8月份收获最多只能长到两斤。
而且要考虑到5月份天气热,投放一斤的大鱼苗死亡率较高。
还可以开辟一个小池塘用猪粪沤制浮游动物,然后捕捞浮游动物喂给花鲢鱼。
三、鸡粪怎么发酵才能养殖花鲢
鸡粪发酵剂是鹤壁恒达公司采用腐熟剂发酵技术,能分解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并将嗜热、耐热细菌、真菌、酵母菌菌株及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其有效活菌数含量高,降解能力强,同时能够达到升温、除臭、消除病虫害、杂草种子和提高养分的效果。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迅速将堆料中的碳、氮、磷、钾、硫等分解矿化,形成简单有机物,从而进一步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
市场前景
鸡粪经过加工处理后,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下面是鸡粪的几种用途:
1、喂鱼
2、做饲料
3、沼气池
4、当肥料
鸡粪发酵的方法:
使用方法
:按要求将鸡粪发酵剂、主料和辅料全部混合均匀。
方法一:,可以先拿少部份物料与发酵剂混合均匀,然后再用这一部分物料与大量的物料混合。
方法二:使用前活化:将发酵剂、红糖,水按照1:1:20的比例,活化8到24小时,期间最好每隔1到2个小时充分搅拌一下。之后可以加入适当的水与物料搅拌均匀即可。
方法三:先按方法二活化,然后将活化液与玉米面或麸皮等均匀混合,再与物料均匀混合即可。
2.堆料高度1米,环境温度16℃以上。
3.堆温升至55-60℃时开始翻倒,每天一次,如堆温超过65℃,再加次翻倒。
4.腐熟标志: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
5直接使用:生产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等。
四、大头鲢鱼如何养殖
那要看你怎么养?每次的养殖量多大。主饲料喂什么。人工费用,运输费用,这都要计算进去的。 草鱼和鲢鱼可以吃草,但是光喂草不爱上膘。我估计每斤1.5元的利润应该能看上。还是根据你当地的情况去计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