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怎么种植好!?
一般来说洋葱都是在9月中旬播种最好,最早不得早于9月1日,最晚不得迟于10月15日。凡是适期播种的一般在11月上中旬定植,最迟不晚于11月25日。这时幼苗茎基部粗0.5厘米,真叶3片-4片,苗龄40天-50天。其在土壤封冻前可长出3条-4条新根,有利于安全越冬。
(1)温度
洋葱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种子和鳞茎在3~5℃下可缓慢发芽,12℃开始加速,生长适温幼苗为12~20℃,叶片为18~20℃,鳞茎为20~26℃,健壮幼苗可耐D6~7℃的低温。鳞茎膨大需较高的温度,鳞茎在15℃以下不能膨大,21~27℃生长最好。温度过高就会生长衰退,进入休眠。
(2)光照
洋葱属长日照作物,在鳞茎膨大期和抽薹开花期需要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条件。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只长叶,不能形成葱头。洋葱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万~4万勒克斯。
(3)水分
洋葱在发芽期、幼苗生长盛期和鳞茎膨大期应供给充足的水分。但在幼苗期和越冬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长,遭受冻害。收获前12周要控制灌水,使鳞茎组织充实,加速成熟,防止鳞茎开裂。洋葱叶身耐旱,适于60%~70%的湿度,空气湿度过高易发生病害。
(4)土壤和营养
洋葱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肥沃疏松、通气性好的中性壤土为宜,沙质壤土易获高产,但粘壤土鳞茎充实,色泽好,耐贮藏。洋葱根系的吸肥能力较弱,要高产需要充足的营养条件。每1000千克葱头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千克、磷0.8千克、钾2.2千克。施用铜、硼、硫等微量元素有显著增产作用,可以选择使用碧卡大量元素水溶肥和中微量元素水溶肥。
1、 播种育苗
洋葱种植可采用撒播的方法,播种前可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用凉水浸泡一天,然后捞出放到阴凉的地方,每天清洗一次,等其露芽后就可播种。播苗床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播种前施足基肥。
2、 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土壤的湿润能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出苗,出苗长出叶片后就可以适当的控制浇水了。幼苗要适当的施加肥料,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主,幼苗长出两三片叶子后要及时的除草,防止与其争夺养分。
3、 定植
定植时一定要去除掉瘦弱苗,病苗,选取生长健壮且大小均匀的幼苗。并且定植时一定要注意密度,具体的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壤的肥力来确定。
4、 水肥管理
洋葱定植定植一个月左右时,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浇多浇少都会影响洋葱的健康生长,所以要勤浇水但要控制每一次的量,通常是保证地面不干燥就行。并且在洋葱定植一个月内不需要施肥,越冬后最好追施一次农家肥,返青时结合浇水也可再次施加一次。
洋葱适合什么时候种植 洋葱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洋葱最佳播期为9月上中旬。
洋葱的种植方法:
1、播种期及播种量
适宜的播种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播种过早,苗大,越冬后容易抽苔,晚播苗弱小,抗寒能力差,且磷茎小,产量低。播种前最好进行发芽检验。在正常情况下,每亩的育苗床播种量为4~5kg。
2、作畦与施肥
畦高1.4~1.5m,畦宽27cm,畦面整平后每亩过磷钙15kg,腐熟好的有机土杂肥每亩4方作基肥,出苗后结合浇水撒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kg。
3、地下害虫防治
每亩有甲拌磷5kg,结合整地均匀翻入土中,细耧整平。
4、播种
畦面整平后,先浇水,再均匀撒播。后覆0.8cm营养土,确保一播齐苗。播后如果墒情不能达到出苗要求,可用喷壶淋水,以促进出苗,也可催芽后撒播。
5、出苗
出苗后要注意霉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其方法为每亩用50%多菌灵或40%百菌清150克,对水30~40kg均匀喷雾。
扩展资料:
洋葱的形态特征:
根弦线状,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表面有蜡质;叶鞘肥厚呈鳞片状,密集于短缩茎的周围,形成鳞茎(俗称葱头);伞状花序,白色小花;蒴果。根茎外边包着一层薄薄的皮(白、黄或红色),里面是一层一层的肉,一般是白色或淡黄色。
洋葱的胚根入土后不久便会萎缩,因而没有主根,其根为弦状须根,着生于短缩茎盘的基部,根系较弱,无根毛,根系主要密集分布在20cm的表土层中,故耐旱性较弱,吸收肥水能力能力较弱。根系生长温度较地上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葱
以黄淮流域为例,最佳播期为9月上中旬。播种前最好进行发芽检验。
在正常情况下,每亩的育苗床播种量为4~5kg;考虑到要淘汰和间疏20%的弱苗和劣苗,其栽培面积应为播种苗床的15倍,如果发芽率低于70%,则应酌情增加播种量。
方法:
1、作畦与施肥
畦高1.4~1.5m,畦宽27cm,畦面整平后每亩过磷钙15kg,腐熟好的有机土杂肥每亩4方作基肥,出苗后结合浇水撒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kg。
2、地下害虫防治
每亩有甲拌磷5kg,结合整地均匀翻入土中,细耧整平。
3、播种
畦面整平后,先浇水,再均匀撒播。后覆0.8cm营养土,确保一播齐苗。播后如果墒情不能达到出苗要求,可用喷壶淋水,以促进出苗,也可催芽后撒播。
在冷水中浸种,时间不超过12小时,用湿布包好放置在20~24℃凉爽地方进行催芽,每天都要用清水淘洗一次,当种子刚刚“露白”时及时播种,不能耽误,如不及时播种,胚根的生长会给播种工作造成不便。
4、出苗
出苗后要注意霉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其方法为每亩用50%多菌灵或40%百菌清150克,对水30~40kg均匀喷雾。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1、温度
洋葱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种子和鳞茎在3~5℃下可缓慢发芽,12℃开始加速,生长适温幼苗为12~20℃,叶片为18~20℃,鳞茎为20~26℃,健壮幼苗可耐~6~7℃的低温。鳞茎膨大需较高的温度,鳞茎在15℃以下不能膨大,21~27℃生长最好。温度过高就会生长衰退,进入休眠。
2、光照
洋葱属长日照作物,在鳞茎膨大期和抽薹开花期需要14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条件。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只长叶,不能形成葱头。洋葱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万~4万勒克斯。
3、水分
洋葱在发芽期、幼苗生长盛期和鳞茎膨大期应供给充足的水分。但在幼苗期和越冬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长,遭受冻害。收获前12周要控制灌水,使鳞茎组织充实,加速成熟,防止鳞茎开裂。洋葱叶身耐旱,适于60%~70%的湿度,空气湿度过高易发生病害。
4、土壤和营养
洋葱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通气性好的中性壤土为宜,沙质壤土易获高产,但粘壤土鳞茎充实,色泽好,耐贮藏。洋葱根系的吸肥能力较弱,要高产需要充足的营养条件。每1000千克葱头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千克、磷0.8千克、钾2.2千克。施用铜、硼、硫等微量元素有显著增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葱
洋葱,一般在9月底~10月中旬露地播种育苗,育苗期40~50天左右。播种前用温水浸种24小时,晾干后混碎泥土匀播,每亩播种70~75克,播后用细土覆盖。再用杂草覆盖,防治雨水冲刷和太阳直晒,待苗出土后可去掉杂草。
洋葱播种,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适时播种。一般播种过早,冬前苗子长的大,第二年易抽薹,也消耗养分,降低产量和质量。若播种过晚,苗子小,根系生长发育不良,遇到寒冬,易受冻死亡。适宜的定植期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定植前幼苗有叶片3~5片,株高15~20厘米,假茎粗0.5~0.7厘米,为适宜的苗龄。使幼苗在大寒前迅速生长,不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