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培育金针菇需要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3-02 19:13   点击:6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培育金针菇需要氧气还是二氧化碳?

培育金针菇需要氧气。

金针菇它是属于好气性菌类,在出菇前是必须有足够的氧气,不然就不会正常的出菇,在子实体形成之后,菌盖的直径也会随着菇房里面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减少,所以在我们栽培金针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通风,保证氧气足够。

如果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了百分之一的话,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要是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了百分之五的话,菌柄就会直接的受到影响。

金针菇种植方法

在种植之前要先购买一些金针菇,买回来之后用刀将根部处切掉,不能切的太多或者太少。通常,金针菇的根部都有一个分界线,直接从这里剪除就可以。

种植的时候使用的是水培法,找一个大小适合的小碗。在碗中加入适量的水,差不多是刚切掉的根部一半就行。然后在水里加一些小苏打,并充分的进行搅拌,然后在水面放一张卸妆纸或者纸巾。

将切掉的金针菇根部放上去,再使用黑色的薄膜将其盖好,接着将其放在没有太阳光的位置。在它生长期间最好是将气温控制在8-15℃左右,等到半个月的时间它就生长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就能食用了。

在它生长的过程中,尽量是保证有一定的湿度,因为它处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下会更好的生长。另外,在种植前选购金针菇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根系带有部分土的。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金针菇

二、金针菇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阳光吗?为什么?

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金针菇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

但在生产上,可以有极弱光。

培育优质菇。抑制完成后,进入柄伸长阶段,要培养柄长、色白、盖小的优质金针菇,必须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这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A. 温度:控制在6~8℃。

B.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85%~90%。

C. 光照:极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变,否则子实体散乱。

D. 二氧化碳:浓度达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长,超过1%抑制菌盖发育,达到3%抑制菌盖生长而不抑制菌柄生长,达到5%就不会形成子实体。

金针菇生长发育不需要阳光。需要的基本是暗光环境。

不需要

菌类一般都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

你可以把你的问题发布到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上面,会有专家给你满意的答案

www.MUSHROOMMARKET.NET

三、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对光照的要求有何区别?

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期间,均喜黑暗环境。到了出菇阶段,除了双孢蘑菇、大肥菇可在无光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外,其余栽培种类均需一定的散射光。其中巴西蘑菇、草菇、平菇、银耳等,仅需50勒克斯的微弱光照,属于食用菌中的耐阴种类。杏鲍菇、木耳,灵芝等,在室外光照强度达到800~1250勒克斯时,子实体色深(木耳)或具油漆光泽(灵芝),可以获得上等商品。木耳、灵芝、杏鲍菇等是属于食用菌中的喜光性菌类 (阳性菌类)。

香菇、金针菇、白灵菇、姬菇、鸡腿蘑、灰树花等,属于中间类型,50~3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段木栽培香菇时,低温、低湿,加上较强的光照(200勒克斯左右),可以培育出花菇。均匀的散射光有利于培育菌盖较小,菌柄较长较粗的优质姬菇。

金针菇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菇房需要弱光。在弱光下原基形成的数目要比在全部黑暗条件下多,但是光线太强子实体的颜色变深,菌盖容易开伞,菌柄短且基部绒毛多。据报道,纯白金针菇在抑制阶段初期采用光照会阻止菌盖形成,在抑制阶段中期至后期采用200勒克斯间隙性光照,控制菌盖大小效果好,因此,采用光抑制(光照)是生产优质白色金针菇的措施之一。

四、平菇能和金针菇栽培吗

平菇不能和金针菇一起栽培。两者对植料、光照、温度的需求不一样,在一起栽培会影响品质。栽培金针菇的废料可以栽培平菇。

平菇需要白天温度保持在18℃,夜间温度略低,给以10℃的温差刺激,耐湿力较强,将湿度控制在85%-95%,生长最适pH值为5.4-6。金针菇耐旱能力强,湿度要控制在70%左右,22-26℃为菌丝生长最适范围,最适PH值是5。

平菇草料发菌6-7天之后即可见黄水分泌。半月左右,当菌草出现火柴头状菇蕾时,掀开薄膜,向室内空中雾状喷水保持湿度,促其出菇。此时白天温度保持在18℃,夜间温度略低,给以10℃的温差刺激。向墙壁、地面、空中喷水,将湿度控制在85%-95%。注意加强通风并给一定的散射光促原基分化。

金针菇是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只能依靠菌丝体从腐生基质中摄取。金针菇生长需要的最基本营养物质可分为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金针菇和其他菇类一样,一切生理活动,包括营养的吸收、运输,菌丝体的增殖,子实体的发生和生长都必须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培养料的水分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为喜湿的菇类,耐旱能力强。菌丝体在含水量60- 65%的培养基中,生长发育好。菌丝生长前期,培养室的湿度要控制在70%左右,培养室的湿度过高时易引起杂菌污染。子实体生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之间。

温度是影响金针菇生长的重要因素,温度对金针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及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要求是不同的。金针菇菌丝在4-32℃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低于3℃和高于34℃时停止生长。温度8℃以上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22-26℃为菌丝生长最适范围。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5-20℃,最适温度为12-15℃。在10℃和15℃条件下,子实体形成只须13天。

金针菇不同生育阶段落对光的要求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有明显的向光性,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只长菇柄,不长菌盖,栽培实践中可利用这一特点来控制金针菇的长度。光对金针菇的品质影响较大。在明亮的条件下,菇的色泽深,呈褐色,菇柄基部绒毛较多;在黑暗条件下,菇的色泽较浅,菌盖和菇柄呈乳白色或浅黄色,而且菌盖小,菌柄长,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点来控制菇的色泽,生产出经济价值较高的金针菇。

金针菇是好气性的真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新鲜空气。 菌盖的伸展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反应很敏感。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

平菇栽培:1、用料:稻草等粮食作物秸杆、玉米芯(破碎)、甘蔗渣、棉子壳等(单用混用均可);2、栽培料用3-5%石灰浸泡24小时,以消毒及使栽培料吸水,为使栽培料酸碱度处于中性偏酸(PH值5.5-6)状态,还须用清水冲洗栽培料1-2次;3、将栽培料多余水分挤出,以挤压时栽培料基本上不再滴水(含水率60%)即可;4、在室内搭床式多层架(干净地面亦可)必要时对栽培室消毒(平时干燥不利于杂菌生长的地方也可不消毒);5、在培养架床上铺塑料膜,将栽培料摊放在塑料膜上,厚3-5厘米,撒上菌种,再铺上一层栽培料,撒上菌种,如此共做三层栽培料、最上面撒菌种;6、盖上一层纸(一般用报纸),用于发菌时吸水),再盖一层塑料簿膜,四周压紧密封;7、经过数天,菌丝生长,如发现纸上有水,可揭膜用干布吸干;8、在适宜温度(大约摄氏24~27度)经过30左右,当看到栽培料长满白色菌丝并有黄色水液出现时,可揭膜等待出菇;9、等待出菇期间及出菇后,每天可适当喷少量水,并通风排出二氧化碳;10、菇成熟后,采摘时注意菇根摘得干净,又不能使栽培料被弄松,否则会影响下一批菇生长;11、采完菇后,给载培料适量喷水(有条件的喷米水或低浓度白糖水),然后盖上纸和塑料膜,大约8-10天后可再揭膜出菇。如此共可出菇3次(棉籽壳生物效率很高,可出菇5次)。以上都是我亲手做过的。

金针菇是不能与平菇一起栽培的。原因一是金针菇适宜生长温度比平菇低很多(摄氏12~13度),二是栽培料要求碎小且营养要求较高,三是需用小长纸袋栽培,以使金针菇避光长长和不变成深色。金针菇的栽培你可在栽培平菇成功后在当地找专家咨询。

平菇、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一、主要原料、辅料和材料、消毒药品

(一)平 菇

1、原料、辅料

棉籽壳、木屑(粗、细)、玉米芯、高粱壳、稻(麦)草粉、甘蔗渣、玉米粉、米糠(统糠、细米糠)、麸皮、石膏、石灰等

2、材料、消毒药品

菌袋(厚2.5―3丝,宽22cm,长42―44cm)、封口圈、封口纸、橡筋圈、新洁尔灭、来苏尔、消毒酒精、气雾杀菌剂等。

(二)金针菇

1、原料、辅料

棉籽壳、木屑(粗、细)、棉渣、玉米芯、甘蔗渣、胡豆壳、玉米粉、米糠(统糠、细米糠)、麸皮、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石膏、石灰等

2、材料、消毒药品

菌袋(厚3丝,宽22cm,长42―43cm)、封口圈、封口纸、橡筋圈、新洁尔灭、来苏尔、消毒酒精、气雾杀菌剂等。

二、食用菌栽培材料

三、平菇栽培的主要设施

1、拌料场、灭菌室/棚 100平米左右

2、接种室15―20平方米,根据生产规模定。

3、培养室/棚 根据栽培规模大小而定

4、出菇棚 根据栽培规模而定

四、食用菌菌种制作

1、材料及设备

设备:高压灭菌锅、接种箱、恒温培养箱或培养室、接种工具等。

原料及材料:棉籽壳、木屑、玉米粉、米糠或麸皮、石灰、石膏、菌种瓶、棉塞、橡筋等

2、制作工艺流程

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拌料:水分60%―62%,均匀,无干料

装瓶:松紧适度

灭菌:排尽冷空气,0.15兆帕,2小时左右

冷却:在消毒室内冷却至28以下

接种:将试管母种消毒后在无菌环境下接入菌种。

培养:将接种后的菌瓶放入洁净、室温为22―28℃的室内培养,25―35天菌丝满瓶。

五、袋栽食用菌栽培工艺及技术要点

(一)制袋原料及设备

原料:根据栽培品种,选择原料,主要有棉子壳、玉米芯、木屑(粗或细)、高梁壳、稻麦草、甘蔗渣、棉渣、蚕豆壳、玉米粉、麸皮或米糠、石膏粉、石灰、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

材料:塑料袋(聚丙烯或聚乙烯,规格15cm×55cm;17cm×33cm;20cm×42cm;22cm×42―43cm等)、封口圈、橡筋、消毒药品(气雾剂、新洁尔灭、来苏尔等)、煤炭等

设备:拌料机、装袋机、灭菌灶、接种箱或接种室以及运输设备。

设施:原料仓库、拌料室、灭菌室、冷却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棚或房。

(二)栽培季节安排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最适出菇时间,根据品种后熟期的要求,提前45―75天制袋。

(三)栽培工艺及技术要点

1.栽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袋培养――出菇管理。

2.技术要点

(1)培养料配制:培养料的选择

配制要求:水分58%―65%;PH8―10;均匀、无干料,颗粒大的材料要提前预湿。

(2)装袋:松紧适度;不刺破菌袋。

(3)灭菌:内心达到100℃保持12―16小时。

(4)冷却接种:在消毒室内采用自然或强制冷却,到30 ℃以下接入菌种。

接种前将菌种外表和室内(或接种箱内)用气雾剂消毒,4―6小时后接种。

(5)菌袋培养:通风、洁净的室内,定期检查、保持室内温度不超过30 ℃。

污染菌袋及时清理出去。

平菇和金针菇不能一起栽培,因为平菇生长需要较强的氧气,而金针菇生长则耗氧量比较少。平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而金针菇生长基本不需要光照。平菇也不能和秀珍菇一起栽培。楼上说的是不正确的。一般菇类的栽培应该是一个品种一个菇房不能混杂在一起的。因为其生物特性是不一样的。

最好不要混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