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乳牛肝菌怎么辨别?
1.
看红乳牛肝菌的外形 色泽红艳,肉质细嫩似如牛肝,肉厚柄短,无虫害的新鲜红乳牛肝菌为佳;而干的红乳牛肝菌看是否完整,有没有虫洞,颜色是不是猪肝红色,泥沙少或者没有。
2.
看红乳牛肝菌的产地 红乳牛肝菌主要生长在云南,四川等地区,而其主产地是云南,云南出产的红乳牛肝菌品质更好。
3.
看红乳牛肝菌菌脚的软硬度 菌脚硬的牛肝菌一般质量都是比较高的!
二、红葱牛肝菌为啥防暴晒?
直射光下,料面失水严重,保持不了菌体生长所需的潮湿环境。
红葱牛肝菌又叫做见手青,用手摸了它以后或者用水洗完之后,它通过氧化,就会变成青色,红牛肝稍稍有一小点毒性,可以通过烹饪加工使毒性消失。红葱牛肝菌在中国有极高声誉,被称为“山珍宝美句”,肉肥厚,营养丰富,食味很好,是群众较为喜食的著名食用菌之一。
三、牛肝菌是怎么形成的?
牛肝菌生长在长于云南,以松树、高山松、麻栎、金皮栎、青风栎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单生或群生,常与栎和松树的根形成菌根。
牛肝菌一般在6-10月份出产,温暖的地方稍微早一些。牛肝菌一般生长在海拔600-1500米的山区,在每年7-9月会集中生于高海拔针叶林与其它林木的混交带,而且适合在隐蔽度较大的位置繁殖,它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28度,子实体在5-28度的范围内发育良好。
四、湖南有野生的牛肝菌吗?
湖南肯定是会有野生的牛肝菌。牛肝菌是真菌门层菌纲真菌,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四大菌王”之一。 牛肝菌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可入药,多集中在海拔高度300米至600 米之间,在海拔200 米或700 米也有生长,但数量很少。云南各地均有分布。
五、牛肝菌为什么不能人工种植?
1、生长环境要求高
野生牛肝菌之所以难以实现人工栽培,主要是因为野生牛肝菌对其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只要气候、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出现细微的变化都不能长出野生牛肝菌,例如:野生牛肝菌对于土壤的酸碱度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土壤的酸碱度达不到标准的话,那么牛肝菌是很难成活生长的。
2、难以模拟
我们在人工栽培牛肝菌的时候,如果说满足了土壤的要求,或者可以满足光照、温度、湿度的要求,但是在栽培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牛肝菌的生长,因此一个适合牛肝菌生长的环境不是那么容易模拟。
六、牛肝菌的产地分布有哪些?
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为“四大菌王”之一,但是牛肝菌产自哪里?相信能详细说出来的人并不多,下面让小编和你一起来看一下牛肝菌产自哪里吧!
牛肝菌的产地分布
牛肝菌产地主要在云南,牛肝菌是云南的一大特产,此菌种类繁多,全国约有26种,云南就有22种,其中有11种是云南独有的,为人们喜爱和熟悉的见手青、红见手这类牛肝菌约有14个品种。
云南省牛肝菌类资源丰富,有不少优良的可食品种,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
另外像黑牛肝菌、黄赖头(黑疣柄牛肝菌)等也深受人们欢迎。牛肝菌味道鲜美,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牛肝菌在云南各地均有分布,产期为每年的6~10月。
牛肝菌的营养价值
1、牛肝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2、牛肝菌是珍稀菌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能,特别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
3、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是我国远销欧美的著名食用菌。
七、牛肝菌什么时候出?
野生菌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至10月采摘,牛肝菌采集期为5月下旬至10月底。牛肝菌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南、台湾、黑龙江、吉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内蒙古、福建等地区,可食用,是优良野生食用菌,7月8月份是出菇多、生长量大的时候。
可食用的牛肝菌种类有哪些?
1、黄牛肝菌
黄牛肝菌,菌体肥大,在牛肝菌中子实体最为壮硕,口味香甜。主产于云南,采收时间通常为7—10月。
2、红牛肝菌
红牛肝菌,又名见手青(用手摸菌皱后会变青),需要注意的是,生红牛肝菌是有毒的,在烹饪的时候需要高温才能消解毒素,切勿生吃。
3、白牛肝菌
白牛肝菌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产于6~10月,温暖地区稍出得早些,温凉、高寒地区出得晚一些。
4、黑牛肝菌
黑牛肝菌外边和菌肉都是黑色的,该菌营养丰富,口感香脆,味道鲜美,不但味道好还有营养价值。
八、牛肝菌一天长大多少?
野生菌一个晚上能长2--5cm左右。牛肝菌就不同、3天同一地方采一次。白牛肝菌和白葱要长的快一些。
青头菌一般10厘米左右(各地方土壤不同、大小会有点差异) 一晚上长5.6厘米很正常、是我知道的长的最快的菌子、它从土里出来、到我们能看得见时就3厘米左右了、所以今晚看没有菌子、明早再来就很大了
相关说明
野生菌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的立体气候地。云南野生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
九、云南牛肝菌有多少种?都可以吃吗?
牛肝菌其实是一种统称,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云南牛肝菌有300多种,只有常见的四种可以吃。他们分别是:
白牛肝菌白牛肝菌,学名美味牛肝菌,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主要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其菌肉白色,厚而细软、味道鲜美。
红牛肝菌
红牛肝菌,别名见手青(用手去摸菌皱之后变青),必须留意的是,生红牛肝菌是有害的,在烹制的那时候必须高溫才可以消除内毒素,切忌直接生吃。红牛肝菌在我国有极高信誉,被称作山至宝美句,肉肥厚型,营养成分丰富多彩,千味非常好,是人民群众比较爱吃的知名食用菌菌种。
黄牛肝菌
黄牛肝菌别名黄赖头、老虎头,该菌菇体肥大,在牛肝菌中最为壮硕,口味香甜,干制品香味突出,而且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药制剂“舒筋丸”的原料之一。
黑牛肝菌黑牛肝菌因菌肉是黑色的而得名。它主要生长在夏季的阔叶林地中,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黑牛肝菌是我国特有种,在欧美国家也很受欢迎。该菌营养丰富,口感香脆,味道鲜美,还有治疗风湿、预防视力减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