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红罗非鱼工厂化养殖(罗非鱼循环生态养殖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1-14 06:05   点击:12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罗非鱼循环生态养殖技术

罗非鱼肌间刺少,肉质细嫩有弹性,且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由于营养价值较高,市场售价适中,肉味鲜美,适宜多种烹饪方法,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但是有不少人吃罗非鱼时会觉得有一股令人难以下咽的泥腥味。泥腥味让一部分人放弃购买罗非鱼,也影响了罗非鱼的塘头收购价格。不少鱼中往往以此为借口,压低罗非鱼收购价格。如今饲料成本在上涨、病害又时有发生,本来利润就微薄的罗非鱼养殖业可再也经不起养成上市时这最后的掉价损失了!为了能卖个好价钱,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该如何做才能除去泥腥味呢?

  一、泥腥味产生的原因

  实际上,所有水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泥腥味,这是由它们的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只不过有些罗非鱼生长的水环境好,肉质中的泥腥味食用时感觉不出来,而有的罗非鱼生长的水环境差,导致鱼肉泥腥味很重。为什么有的罗非鱼会有让人难以下咽的泥腥味呢?产生泥腥味的罪魁祸首是一类叫做土霉味化合物的物质。土嗅素就是土霉味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最初是在放线菌中被分离出来的,随后人们在许多蓝藻中也有发现。水体中的许多蓝藻,特别是淡水中生长的蓝藻如鱼腥藻、微囊藻等都能产生土嗅素,有的蓝藻土嗅素只产生在细胞内,细胞死亡解体时才释放进入水体,而有的蓝藻能直接分泌并释放出来,所以水质差、水体较肥、易暴发蓝藻水华、滋生细菌的池塘,就易产生大量的土嗅素,并导致水体和鱼体也产生浓烈的土霉味和鱼腥味。

  二、除去泥腥味的方法

  原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泥腥味,主要是由水体环境好坏决定的,而水体环境又是由细菌、微藻等生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明白了罗非鱼泥腥味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好对症下药了。下面列举8种去除泥腥味的方法,供参考。

  1、把好水源关。水源好,引入池塘后,池水中相应就无较多细菌、病菌、有害微藻,好的水源不但能有利于整个养殖的成功,还能减少罗非鱼泥腥味的产生。同时,在池水过肥老化、藻~菌相失衡倒藻时,也有较干净、安全的水源进行换水。

  2、选择海边的滩涂或入海口等地区进行养殖。海边的滩涂或入海口等地区水体有一定盐度,而分泌产生土嗅素的蓝藻、细菌大多不易在此环境中生长成活。这也就是海水或半咸淡水中生长的罗非鱼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口感较好的主要原因。

  3、改用水泥池而不用土塘养殖。土池一般底泥较厚,易滋生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而且也容易出现溶解氧低下的情况,如今不少罗非鱼是肥水养殖,一但水体溶解氧低下,池塘能量、物质循环不畅通,池水极易恶化发臭。细菌、蓝藻等更易生长,造成水体甚至鱼体都有一股浓烈的鱼腥味。

  有的人也许要苦恼了,上面的三个条件似乎都没办法做到!池塘不在离海区近的地区,家里就几口土池难道要下血本改造成水泥池?养殖罗非鱼的收益不比名贵鱼类,这样做显然不划算。别着急,下面还有高招!

  4、土池养殖前做好清池、清底工作。如果因为条件有限只能进行土池养殖的话,那么放苗前的清池、清底工作一定要彻底。养鱼前最好排水空池,把池塘的底泥翻过晒干,彻底清池除去或减少池塘腐殖质,以减少细菌大量滋生的机会。底质好了,才能保证养殖过程中水质也好。

  5、养殖过程中以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由于易养殖,耐肥水。不少养殖户大多喜爱采用肥水立体养殖模式,投放许多粪肥进入池塘,以减少饲料投喂而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不断涨价的时候,这样做在一定程度是可以起到降低养殖成本的作用,但是粪肥会带入许多病菌进入池塘,易引发多种疾病,另外,粪肥中的许多有机质难以快速分解还会造成水体过肥,引起蓝藻等耐污藻类的生长。这样养出来的鱼就极易产生泥腥味了。所以为了减少风险还是少投粪肥,多使用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为好。

2. 人工养殖罗非鱼

从寿命来看,罗非鱼的寿命也不是特别长。在正常情况下,罗非鱼的寿命在8-10年之间。但具体罗非鱼可以活多久却是不一定的,因为它们的寿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野生罗非鱼和人工养殖罗非鱼的寿命就是不同的。二者相比野生的寿命更长,因为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一般只能活1年左右,甚至不到1年的时间就会被卖掉,而野生罗非鱼则活的时间较长。当然,野生罗非鱼的寿命也并不都是很长的,因为它们的寿命还可能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诸如人类的捕杀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缩短它们的寿命。

3. 罗非鱼养殖环境

1、在3-4月水温升至18℃时放养鱼种,以放养罗非鱼为主的池塘一般可放养鱼种1500-3000尾/亩,并混养鲢鱼、鳙鱼各40-70尾。将罗非鱼与其他合适的鱼进行混养时,一般每亩可放养200-500尾。

2、一般可给罗非鱼投喂小麦、玉米、饼粕等饲料,刚开始投喂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2-35%,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

3、当罗非鱼长至2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7-29%,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当罗非鱼集体长至300g左右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5%以上,每天的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2%。

4、每天可以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8-9点以及下午3-4点进行投喂。

4. 罗非鱼养殖基地

罗非鱼最主要的养殖区域在广东省,而且茂名市是最多的那里被誉为全国的罗非鱼之乡。

5. 罗非鱼立体养殖模式

一、做好建设规划。,建鱼池要根据地点、条件、养什么品种、养多大规格的鱼等做一个总的规划.应考虑所建鱼池的面积、挖多少土方、建多少水面、需多长时间等.并根据经济、劳力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最好做到当年挖鱼池,当年养鱼,当年受益。

二、地点的选择。

应本着有水源(或通过打井、修渠能解决)、土质不渗水、投资少、省工、省力、见效快等几个方面考虑。

1、在自然坑、浅塘、干枯旧河道、旧河叉、或低洼地建池,投资小,见效快.省工省力。

2、建池处的土质以粘上或壤土为最好。

3、要选择离河渠、机井等水源较近或引水方便的地点建池。

三、鱼池标准。

1、鱼池面积:鱼池面积的大小要根据鱼的品种和规格而定。如:养殖草、鳞、编、鲤、编、鱿等鱼,面积以10亩左右为宜;养殖尼罗罗非鱼以3亩左右或不超过5亩的面积为好;培育水花至夏花的鱼苗池,每个以l一2亩面积为宜;而夏花至鱼种的鱼池以每个2一3亩为好。

2、鱼池深度:鱼池深度是鱼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条件,俗话说:“深水养大鱼”。鱼池深度以所养鱼的品种、规格不同而异

6. 罗非鱼海水养殖技术

某些“广盐性”淡水鱼可以

1.海水和淡水对鱼类生存而言最大的差异就是盐度,以及由盐度所引发的渗透压的差异。

2.淡水鱼中有一些“

广盐性

”的鱼类,比如罗非鱼、宝石鲈、淡水鳗鱼等,是可以适应海水的盐度并且调节代谢维持机体正常渗透压的。

也就是在海水条件下,部分广盐性的鱼类可以存活

3.一般而言,淡水品系的鱼经海水条件养殖出来,会有更佳的品质表现。

4.但是绝大多数淡水鱼在面对海水所带来的渗透压时,是没有办法维持内环境平衡的,也就没有办法有效存活。

7. 循环水养罗非鱼

鱼菜共生系统的主要形式包括:深水养殖( DWC )、营养膜技术( NFT )和洪水与排水( FAD )。

适合鱼类

在菜共生系统中,有多种鱼适合养殖,包括罗非鱼、鲤鱼、鲫鱼、草鱼、宝石鲈鱼、池塘淤泥等,而观赏鱼可以喂养锦鲤、斗鱼、金鱼等。一旦系统稳定,它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经验来管理,但是它仍然需要关注水质的变化。发现水温过高,水体气味过大,PH值变化,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鱼菜系统另一种形式

鱼菜共生系统也适用于种植多种作物,在阳光充足的地区种植是最好的,如果该系统需要放置在室内,有必要增加植物光照,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它可以组合种植,分批收获,以避免一次性收获,从而保持水质稳定。

鱼菜共生系统基本上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氮肥,但有些微量元素无法从该系统中获得。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