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梭子蟹越冬暂养技术
海螃蟹用碎木屑储藏运输,因为碎木屑模仿海边沙子的结构,能同时储存较多的水分和空气。可以保证海螃蟹的存活时间和味道鲜美。海螃蟹(又名梭子蟹)的营养价值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
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
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
2. 梭子蟹水养
梭子蟹与大多数水产一样,首先水要干净,水里面不能有杂物,保证水的质量,其次要定期增氧,保障氧气的充足,这样梭子蟹才可以故鹅呼吸,才能存活时间更长,捞梭子蟹的编制网要是干净的,不然容易滋生细菌,影响梭子蟹的生长。
3. 梭子蟹冬季暂养技术
每年阴历十月以前,母的好吃,因为蟹黄多;而此时公的蟹白胶质少,所以他不好吃。
每年阴历十月以后,母的不好吃,因为蟹黄多长成子下掉,肉也少了;而此时公的蟹白胶质多了,所以他好吃。螃蟹有公母之分,梭子蟹也不例外,但是不同的季节梭子蟹的口感是不一样的,而且梭子蟹公的和母的最好吃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九月份母梭子蟹更好吃,十月份的话就是公梭子蟹好吃。因此,大家炒吃的时候遵循这一点就可以了。
4. 梭子蟹养殖都需要注意什么
梭子蟹活着放一天有以下三种方法:
1、低温保存
将梭子蟹用绳子绑住,以减少它的体力消耗,然后把梭子蟹放在装有冰袋的泡沫箱内,并在上方覆盖一层稻草保温,再将泡沫箱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在此环境下梭子蟹一般能养七到八天。
2、水养保存
把梭子蟹放在内壁光滑的深桶内,然后往桶里倒水,注意水深不能没过梭子蟹的身体,以免影响它的正常呼吸,导致梭子蟹提前死亡,而且在后期管理中要及时换水,切忌水质浑浊、有异味。
3、毛巾覆盖
将捆好的梭子蟹放在大小合适的容器内,然后用水打湿毛巾或纱布,并把湿毛巾覆盖在梭子蟹上方,最后将其放入冰箱进行冷藏,注意定期向毛巾喷水保湿,或直接更换湿润的毛巾。
5. 梭子蟹暂养
好梭子蟹的背部呈青色且坚硬,腹部丰满厚重。还可以仔细考察蟹小腿,腿部坚硬,很难捏动的最肥满。
看腹脐。好梭子蟹的腹脐一样平常呈浅红色,红色越多且肚脐结实蟹越肥满。
看蟹盖。看蟹盖可以知道膏黄的丰满度,盖双方的尖上,是否有黄红色的器械,它越多证实它的膏黄就越多。这一条只能用在母蟹身上。
6. 梭子蟹越冬暂养技术要点
螃蟹过冬前,要及时将池内的淤泥清理干净,并做好消毒工作。水温尽量控制在10度以上,若低于10度,投饵量减少3-5%。每天要巡查1-2次,提前做好防逃措施。
合适的螃蟹养殖地,水质要好、水源充足,而且排水方便。为确保好的透气性,应以沙地或沙壤地为主。池塘内水深度控制在1m左右,最浅的地方不能低于10cm。
建好的池塘,内留几个土墩,栽植芦苇、茭白、菖蒲等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是很好的养料来源供螃蟹吃食。另一方面有利于巩固河堤,避免因掘穴造成漏水。
扩展资料:
雪蟹捕获后基本离水死,梭子蟹可以人工养殖。梭子蟹、雪蟹摄入的食物品质与生长环境比较好,死后可以食用,挑选时要选新鲜的:背壳呈青黑色、具有光泽、脐部饱满、腹部洁白的新鲜度较高。
青蟹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泥沙底中,有时还会摄食腐败的小动物。一旦死后,青蟹胃肠道可能有毒素并扩散至肌肉中,所以死了的青蟹不宜食用。青蟹买来后最好放在洁净的淡盐水中暂养净化,有助于清洗蟹的消化器官。
7. 梭子蟹暂养技术讲解
冻死的梭子蟹体内会分解产生一种组胺,这种物质对于人体存在毒性,所以冻死的梭子蟹一定不能吃。
蟹肉含有较多蛋白质,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营养,对人体有益。但是,如果存在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时,则不建议吃梭子蟹,会容易加重病情。
当梭子蟹垂死或已死时,蟹体内会分解产生一种有毒的物质组胺,因此,死蟹一定不能吃。加工梭子蟹时,需要清洗干净、蒸煮熟透,食用时还需除尽蟹腮、蟹心、蟹胃、蟹肠,这些物质含有较多病菌和污泥,食用后对人体有害。
8. 梭子蟹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
梭子蟹是海洋动物,所以水质的要求便是需要咸水,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无病菌干净的地方。最好是有较为丰富的杂鱼杂虾,因为可以为梭子蟹提供足够的天然食物,有良好的排灌系统,便于换水。梭子蟹喜欢到岸上休息,所以应该在池塘周围为梭子蟹提供足够的空地供其休息,最好是斜坡。在池底放入适量的细沙,满足梭子蟹喜欢潜沙的爱好。池塘水不宜过深,在4-6米左右久即可。
2、准备工作
在放养蟹苗之前要将水全部放干,对池塘进行清塘工作,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灭原有病菌,防治蟹苗生病。清除池底的淤泥,不宜过多,稍微留一点即可。然后将剩余的淤泥翻松之后再进行暴晒3-5天,再进行放养。注意在池塘中设置增氧,排灌与防逃等设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池体还可以放入一定数量的空瓶子、水管等让其休息。在放养前向池中施入适量的肥料,培育充分的浮游动物,肥料不宜过多,否则使水质肥力过大,对蟹的生长产生影响。
3、蟹苗放养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开始放养蟹苗,同一池塘中放养的蟹苗应该保证规格相同,规格大小不一容易出现大的欺负小的,影响成活率。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亩放养数量不得超过3000只,否则会出现蟹之间争抢食物,打架等现象,影响到所有蟹的生长与成活。但是也不能过稀,太少的话会使蟹降低活力,容易影响水质。定时投喂饲料,放养时的水温不得低于20度,控制好水温的恒定,才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
4、日常管理
在夏季要随时注意水质的变化情况,一周至少要更换三次水,换水的频率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所决定。换水量需要根据水质情况和蟹的生长情况决定。梭子蟹的食性很差,可以用鱼虾贝等动物进行投喂,每天至少投喂两次,进入冬季气温降到十度之后不用再投食。因为气温越低,梭子蟹的食欲就越差,气温低于十度之后完全不进食。养殖中要勤巡查,观察水质与生长情况,要及时换水增氧,发现有病蟹及时捞出检查对症治疗。
9. 梭子蟹养殖条件
白蟹养殖盐度具体操作如下:萊垍頭條
水质要求: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盐度为18—32,酸碱度为7.8~8.6,萊垍頭條
1、饲料投喂萊垍頭條
(1) 饲料种类萊垍頭條
以低值贝类最佳,其次为低值鲜杂鱼虾。提倡使用配合饲料,以弥补天然饵料的不足,要求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35%以上,质量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要求。萊垍頭條
在投喂鲜活饵料前,应将壳厚的贝类捣碎,大的鱼、虾切碎。注意鲜活饵料应清洗干净。在投喂非贝类饵料时,有条件的应在饵料中添加贝壳粉,防止梭子蟹生长缓慢或脱壳困难。萊垍頭條
三疣梭子蟹交配后,要投喂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饵料(如沙蚕等),以促进雌蟹的性腺发育。萊垍頭條
(2)投饲数量頭條萊垍
投喂量参考值如下:條萊垍頭
蟹体重量(克) 投饵量按体重计算(%)萊垍頭條
0.8以下 100頭條萊垍
10-30 50~30萊垍頭條
50 12~8條萊垍頭
100以上 8~5頭條萊垍
要根据水温、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生理状况、病害情况等因素适当调整日投饵量。萊垍頭條
(3)日投喂次数萊垍頭條
一般日投喂2次,傍晚投喂一天总量的70%,清晨投喂一天总量的30%。萊垍頭條
(4)投喂方法萊垍頭條
宜遍池均匀地投喂,以减少梭子蟹聚集机会,减少互相残杀。并使正处于脱壳期的梭子蟹能就地取食,每塘设置3个~5个饵料台,用以检查摄食情况和残饵量。萊垍頭條
2、水质管理萊垍頭條
(1)水质要求萊垍頭條
——水温 生长水温范围12℃~32℃條萊垍頭
最适水温范围20℃~27℃垍頭條萊
停食水温 8℃萊垍頭條
休眠水温6℃頭條萊垍
冻死水温2℃萊垍頭條
——盐度 生长盐度范围20‰~30‰垍頭條萊
最适盐度范围10‰~34‰萊垍頭條
——PH 7.8~8.5萊垍頭條
——水色 茶褐色或黄绿色萊垍頭條
——透明度 30厘米~40厘米萊垍頭條
——溶解氧 ≥4.0毫克/升條萊垍頭
——氨氮 ≤0.5毫克/升萊垍頭條
——硫化氢 ≤0.1毫克/升萊垍頭條
(2)水质调控條萊垍頭
蟹苗刚放养时,池水深度为40厘米~60厘米,放苗后每2天~3天加水一次,每天加水10厘米左右。待池水加到1.5米后,需要根据水质、水色情况进行换水,结合施用肥料、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维持三疣梭子蟹所需水质要求。萊垍頭條
在高温、强冷空气时要提高塘内水位,特别是8月份至10月份三疣梭子蟹交配季节,要保持最高水位,保证水环境稳定,以利三疣梭子蟹顺利交配;如遇连续暴雨,应及时排淡,注入新鲜海水,保持海水盐度在15‰以上,严防海水盐度突降;如遇赤潮,停止换水。萊垍頭條
如果PH值过高,可以通过施用螯合铜、降碱灵等药物降低PH值;如果PH值过低,宜每半个月施生石灰5毫克/升~15毫克/升,既能稳定水体PH值,又能提供钙源。垍頭條萊
在高温季节尤其在闷热天气,由于残饵、粪便和生物尸体的腐败和分解,会导致梭子蟹缺氧,因此须开启地氧机进行增氧。條萊垍頭
10. 梭子蟹越冬暂养技术研究
一、场地选择
选择地下卤水丰富、淡水资源好,且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大棚。
二、大棚构造
大棚为砖墙,塑料薄膜棚顶,构造和蔬菜大棚相似。大棚实用面积600平方米,共设计20个越冬池,每池面积30平方米,水深50cm,池底铺沙厚度lOcm-12cm。采用喷泉式换水,排水口用低于池壁5cm的1个PVC管插入,便于溢水。每池设有25mm的PVC管盘绕,并在PVC管上每隔20cm打一小孔,当进水时,水由小孔喷出如喷泉,这样即能换水又能起到增氧的作用。
三、铺沙
水泥池先要清刷干净,并用10ppm高锰酸钾消毒30分钟后进行铺沙。铺沙厚度10cm---12cm,选用细沙并过筛,筛出沙里较大的硕块,并对沙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将沙用清水冲洗,洗去泥土等杂质后,用lOppm的高锰酸钾消毒10分钟,再冲洗干净,然后将消毒过的沙子铺人池中,铺沙时在排水口处留有lm宽的投饵区。
四、亲蟹挑选入室
挑选标准:品种纯正,附肢齐全,无内、外伤,活力旺盛,肥满度好,腹部坚实、收紧,个体重量在200g以上。亲蟹消毒:将挑选好的梭子蟹用300ppm的甲醛消毒20分钟后,冲洗干净放人越冬池。 五、用水处理
为了避免因海水污染而引发疾病,从而降低越冬成活率,采用地下卤水加淡水调配作为梭子蟹越冬用水。
工艺流程:地下卤水提取→曝晒→加淡水调节盐度→离子成分化验→确定越冬用水配方→离子含量调节→搅拌→静置→待用。
六、越冬密度
为提高成活率,放养密度以6只/平方米-8只/平方米为宜。
七、日常管理
挑选的梭子蟹入室后,进入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投喂:日投饵1次,傍晚投饵。从人室到水温降至8℃以前,主要投喂沙蚕、小杂鱼等饵料,投饵量按体重的3%-1%逐渐递减,并及时检查残饵情况,调整投饵量;翌年开春,当水温升至12℃以上,梭子蟹开始活动觅食,但这时摄食量较小,可少量投饵;随着水温的升高,梭子蟹食量逐渐增大,投饵量也随之增大,注意观察残饵,及时调整投饵量。
2.换水:在投饵期每2天~3天换水1次。在水温低于80℃的冬季,5天—7天换水1次,换水时清理残饵,并捡出死亡的梭子蟹。
3.温度调节:每天早、午、晚测量水温各1次,并做好记录。冬季控温在3℃-5℃,由于是大棚式越冬,保温性能较好,天气好时室内气温高,可达l 2℃以上,这时可打开通风窗通风降温,阴雨(雪)天或寒流来临时,除棚顶遮盖草帘外,必要时在棚内升小火炉提高气温,从而保证水温不至于下降过快。从2月初开始慢慢升温,每天升温0.2℃-O.5℃,至3月初升至12℃-15℃,这时积温已达2000℃以上,并有部分个体抱卵。
4.挑选抱卵蟹:亲蟹抱卵后,每天挑出抱卵蟹分池培养,待抱卵蟹培育3天-5天后,可直接移人育苗室进行抱卵蟹的培育。
5.消毒:越冬期间,尽管采用地下卤水越冬,但细菌等微生物及某些原生动物仍会对亲蟹产生影响,因此,在越冬期间需要对亲蟹进行消毒。一般水温在10℃以上每周消毒1次,水温在10℃以下每15天-20天消毒1次。消毒方法:用100ppm甲醛消毒30分钟或5ppm高锰酸钾消毒10分钟。
11. 梭子蟹淡水养殖技术
因为近几年国人对于螃蟹的热爱程度,导致畜牧养殖户们纷纷开始养殖螃蟹,因为养螃蟹的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所以还是挺受养殖户们的满意的。蟹的室内暂养是指亲蟹从越冬池中捕出,移入室内暂养池到孵化之前这一段时间。亲蟹暂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亲蟹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育苗的产量。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
池塘养殖螃蟹的技巧
1、池塘条件
肉球近方蟹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三疣梭子蟹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 75 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50cm 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危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
螃蟹的选购技巧
1、看
优质蟹的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部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个大而老健,如果背呈黄色,则肉较瘦弱。另外,如果是活动有力,四处乱爬的蟹则是健壮的好蟹。
2、掂
对经眼看外观符合要求的蟹,要逐个用手掂一掂它的分量,手感重的为肥状的蟹。此招不适用于河蟹和活的海蟹,因为这些蟹常常会被五花大绑。
3、剥
剥开蟹的脐盖,若壳内蟹黄多、整齐,凝聚成形,则此蟹为好蟹。
4、拉
如果购买的是已死的海蟹,要观察蟹的腿,完整无缺,轻拉蟹腿有微弱弹力,表明是新鲜海蟹,若不新鲜的海蟹,轻拉蟹腿,不仅没有微弱力,而且蟹腿容易断落。
5、闻
如闻到海蟹有腥臭味,说明海蟹已腐败变质,不能再食用。食用腐败变质的海蟹极易造成食物中毒。
螃蟹的最佳食用时间
农历九月前后,雌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农历十月之后,雄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因此,要适时食用。
捕捉螃蟹方式
1、蟹簖捕蟹
蟹簖是一种用竹子编成的结构简单的拦阻式栅箔类捕蟹工具。它的结构是利用细竹竿或粗芦苇编成箔子,在有水流的河港、湖汊的有利地段,按事先计划的阵式打桩设簖。簖的下端插入水底,上端超出水面,整条簖呈有规则的弯曲,在簖的上端悬挂一些呈鼓形的蟹篓,篓的底部有一个河蟹的进口及漏斗形的倒须,上部有盖,中间为河蟹的集中处。河蟹通过水道下迁入海时,就被横在水面的蟹簖所拦截,受阻后沿簖上爬或钻入蟹篓,捕捞时,用捞海将簖上或蟹篓内的蟹捉起来。
2、蟹拖网捕蟹
招潮蟹蟹拖网是无翼单囊的拖网渔具,由矩形网衣腰折的网兜和一个浅囊网构成。蟹拖网由单船带动,在船的一侧,于首尾各伸出一根撑网竹,系缚8~12个邱网。这时河蟹即由网口抢入网内,进网后,一部分河蟹沿网背向前爬行,遇拦网所阻,折而进入侧网内。另一部分则留在网兜内,每隔1小时,起网1次,转移他处,同时可自网兜和网囊内倒出河蟹。
蟹拖网是长江捕蟹的一种主要方法,有些湖泊里也用这种渔具。从安徽的安庆至上海的长江口段,如崇明、横沙一带沿海,上海的黄浦江、淀山湖,江苏的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地,都普遍采用这种捕捞方法。它具有网具小,便于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水流动力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捕捉天然河蟹的工具。但是作业区内,不能有沉船、礁石和流沙,如果碰上将会毁坏拖网。
吃螃蟹的禁忌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
一、亲蟹暂养池
1、暂养池性状。室内水泥池。池底面积20—30m,池深1.5m左右,水、暖、气设施配套齐全,并有防逃装置。
2、暂养池消毒。先用网滤海水冲涮一次,然后分别用漂白粉和高锰酸钾做消毒处理。方法是:池底留10—15cm水,放入漂白粉200ppm搅匀,迅速粉刷池壁及池沿,2—3小时后,用网滤海水将全池彻底冲刷干净。再用高锰酸钾50ppm按上述方法重复一次。若是新建池子,用前先用海水浸泡30天以上。
二、亲蟹入池
入池时间一般安排在孵化前20天左右。入池时注意:暂养池和越冬池水温差不超过2℃,盐度差不超过5‰,如差别太大,可以设法过渡一下。
入池前先用网滤海水将亲蟹冲洗干净,挑出雄蟹,未抱卵蟹和黄卵蟹待售,抱卵蟹按20—25只/m入池,注水1m,盐度20‰左右。
三、换水清池
1、换水。亲蟹入池后,第二天应全量换水一次,目的是清除从越冬池带入的淤泥污物。换水量:水温小于15℃时,每2天全量换水一次;水温大于15℃时,每天全量换水一次。
2、清池,结合换水及时清除粪便,残饵及死蟹。对病蟹进行隔离消毒。随时随机取样镜检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注意每次换水应用等温度。
四、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以活沙蚕为最好,也可搭配碎蛤肉、小杂鱼等。投喂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呈鲜红色消毒5—10分钟。
2、饵料量:水温小于15℃时,投饵量为总体重的5-8%;水温大于15℃时,投饵量逐渐提高到8—10%。投饵量根据每天残饵情况灵活掌握,以略有剩余为好。
3、投饵时间:每天上午换水后和晚上20∶00各投一次,其中晚上投总量的2/3。
五、升温催熟
温度是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一般入池后温度稳定1—2天。在整个暂养过程中,前期每天升温0.5℃,中期每天升温1℃,后期每天升温0.5℃,且每次升温的幅度不应超过0.5℃。当升到19℃时,恒定待产。
六、移池孵化
当受精卵内胚胎心跳达150次/分以上时,外观卵块呈灰白色,将亲蟹按40—50只/笼装入孵化笼。用孔雀石绿10ppm消毒30—40分钟,后用网滤海水冲洗干净移入孵化池中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