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产养殖有害藻(水产养殖有害藻多少种)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30 21:56   点击:2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水产养殖有害藻多少种

蓝藻大量暴发会抑制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导致养殖池塘藻相单一;有些蓝藻还会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引起养殖生物中毒抑制其生长;蓝藻被鱼类吞食很难被鱼类消化吸收;蓝藻多也容易因天气变化或者种内竞争导致大量死亡形成倒藻,消耗氧气,产生毒素,容易导致鱼类缺氧和中毒死亡。

处理蓝藻方法:

蓝藻少的情况:蓝藻少不建议杀,可以先换一部分新鲜水,再泼一遍浓度高的有机酸(养水宝),天气晴好施硅藻肥和菌种,后期定期改底施下硅藻肥和菌种。

蓝藻多的情况:

蓝藻多时不得不杀,现在市面上有专门杀蓝藻的药,也可以用漂白粉或者硫酸铜杀(漂白粉一亩用1千克左右,硫酸铜一亩用250克左右)。根据养殖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杀藻药物,但是一定注意杀蓝藻时要注意天气,阴雨天不能杀,也不能全池杀,最好在下风口1/3处杀,杀死蓝藻3小时后一定要及时解蓝藻毒,之后同样要定期施硅藻肥和菌种来继续抑制蓝藻,稳定藻相,以防蓝藻复发。

2. 绿藻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鱼缸生绿藻是好事,可以吸收水中的氨氮,但数量不能太多,不然会影响鱼儿的活动,甚至会大幅消耗氧气。

想要清理的话,需要先将鱼儿捞出,然后用刮藻刀将其刮掉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导致藻类生长的原因如果没有找到,藻类还是会爆发,所以一般要注意控制光照,减少喂食。

3. 水产有害藻类

最直接的办法是换水;不能换水的,首先需要对有害藻类进行杀灭,天气晴好的可以采用菌毒速消(50%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300克-500克亩.米)进行杀藻处理,夜间使用固氧片或者颗粒氧增氧,防止夜间缺氧。

有于藻类有趋光性,集中在水体的中上层,杀藻药物的计算仅仅考虑面积即可。

4. 水产养殖硅藻种

答:池塘水色可分为黄褐色(包括姜黄、茶褐、红褐和褐中带绿等)和绿色水(包括黄绿、油绿、蓝绿、墨绿和绿中带褐等)。这两类水均为肥水型水质。但相比之下,黄褐色水质优于绿色水。

1茶褐色

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藻、小球藻等,这些藻类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是养殖的最佳水色。

2淡绿、翠绿或浓绿色(绿豆青)

主要含有绿藻(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也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3黄绿色

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黄绿色水则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此种水色养殖的水产动物活力强,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

4灰绿、灰蓝或暗绿色

主要含有蓝绿藻,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呈现油膜状污物。老化池塘易发生,鱼类发病率高,但存活尚可。

5红色

水中有大量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繁殖。

5. 水产养殖硅藻藻种

培养饵料一般要提前1.5〜2个月接种。藻种以小型的舟形藻、 卵形藻和菱形藻为主。要求饵料池浅而大,便于硅藻繁殖。饵料板

即采苗板,一般选用无毒、透明或白色的高压聚乙烯波纹板(42 厘米X33厘米X0. 2厘米)或薄膜,在福建省一般都是采用塑料薄 膜,生产中可直接将附着薄膜放在育苗池内培养。

进行饵料培养时,将已清洗、消毒干净的塑料薄膜包上重物, 置于育苗海水中,按单细胞藻培养的要求加入适量营养盐[氮、

磷、铁、硒比例为(10〜20)

: 1 : 0• 1 •• 0• 1],直接培养或将藻种均匀泼洒于池中,使藻种附于饵料板(膜)上,3天后再加入营养盐并适量换水,培养期间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50%左

右,并及时补充营养盐。培养过程中应避免强光,光照强度保持在 1500〜2500勒,否则绿藻会大量繁殖而抑制了硅藻的生长。

6. 水产养殖常见藻类

裸藻在水产养殖的水体中是一种很常见的藻类,其主要出现要高温季节,以水温在20-35度时繁殖、生长最为旺盛,因其同样喜欢生活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中,同时所产生的水华颜色有时也是蓝色或绿色的,因些有时很易将其与蓝绿藻弄混,但我们可通过水体的PH来区别,正常情况下,如果是裸藻所产生水华其水体的PH值通常不会超过8.5,而蓝绿藻所产生水华时其水体PH值通常会高于8.5.

7. 水产养殖有益藻有哪些

些光和藻类。 日光的照射有利于池塘内可以进行光和作用的藻类植物的生长,由于光和需要叶绿体,而叶绿体中有叶绿素等本身就呈绿色,所以水中会有层绿色的东西

8. 水产有益藻类

一、水温

对于不同的养殖鱼类,对于水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根据水温分类的时候,一般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三个基准温度。我国四大家鱼的适温范围在20-32度,罗非鱼为24-35度,虹鳟为12-18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于水温的变化和感知也是不同的,适宜的水温变化对于鱼类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变化,可以加速幼体的发育速度,提高雌体的生殖能力,促进水体鱼虾蟹的生长。

但是温度变化太大,超过3度以后,鱼体的应激性加大,会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废黜,生体机能紊乱等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下苗的时候,需要适水下苗,减少因为温差带来的应激,另外放苗之后可以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VC、免疫增强产品等。

二、盐度

盐度对于鱼体的存活、代谢、摄食、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淡水鱼类能够耐受较大的盐度,最佳盐度可以增加机体的摄食以及增强机体的防疫机制。淡水鱼类的盐度一般在2-5,鲤鱼、鲫鱼在盐度为4的时候,生长速度最快,食蚊鱼在盐度为2时,生长速度最快,对于大多数淡水鱼类,2-3的盐度,是维持体内渗透压,维持机体代谢的最佳盐度。但是盐度过大,会导致鱼体生体机能紊乱,渗透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鱼类直接死亡。

对于盐度调节措施,海水类鱼类可以直接添加海水,淡水类需要盐度调节的,可以通过人工调配的方式,进行调节。

三、PH

在养殖水体中,一般将水体的酸碱度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强酸性(ph<5.0),弱酸性(ph5.0-6.5),中性水体(ph为6.5-8.0),弱碱性(ph为8.0-10),强碱性(ph>10.0)。养殖淡水中的ph一般为6.0-9.0,海水为8.0-8.5,鱼塘可以根据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碳酸钙的溶解以及离子缓冲系统调节ph。

水体的ph改变以后,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是养殖鱼类的血液ph也会发生改变,破坏运输氧气的能力。Ph过高过低,直接会腐蚀鰓丝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而死亡。降低ph会影响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导致植物缺氮。Ph也会影响很多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产生的毒性影响,例如氨氮、硫化氢等,由于ph的改变,会加大它们的毒性,从而毒害鱼类。

我们在调节池塘ph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酸类或者碱类进行调节。当水体呈酸性的时候,一公顷一米水深的池塘可以使用30kg的生石灰提高1个ph;当水体呈碱性时,使用醋酸、盐酸、有机酸调节,也可以使用明矾一公顷一米深的池塘用15kg;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制剂的调节和消除有机物、浮游动植物的调节等方式来调节ph。

四、溶氧

溶氧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指标。溶氧的高低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应激反应,从而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系数,鱼类的发病情况,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但是溶氧过饱和,也会容易引起气泡病。

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以及空气中大气压强压进的溶氧,消耗氧气的主要因子有养殖动物、藻类、有机质、浮游动物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解决溶氧的来源问题,更要解决好溶氧的去处问题。

溶氧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合理使用增氧机、化学制剂等增加氧气;溶氧的消耗可以通过优化池塘藻类结构,培养有益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杀灭池塘有害浮游动物的方式降低溶氧被消耗。

五、氨氮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残饵粪便、底泥释放、以及死亡的藻类等。在养殖过程中,氨氮也是影响养殖动物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一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浓度不宜超过0.02mg/L,但是新开挖的池塘,一般要求必须有一定氨氮,如此水体才能肥起来。氨氮过高,鱼类会产生中毒现象,严重的直接会导致鱼类生理性缺氧而死亡。

为了防治养殖水体中氨氮超标,我们不仅仅要定期检测水质,还要及时清理池塘的残饵粪便,分解有机质,保证水体溶氧充足,而且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增加溶氧,促进池塘硝化作用的进行。

六、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以及植物体内被摄取的硝酸在硝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以及氨基酸过程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亚硝酸盐会被硝化为硝酸盐。养殖水体中最好是不能测量到亚盐的存在。

在养殖池塘中,一旦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在水中积累,大量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将鱼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让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过高还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被迫害,抗病能力降低,养殖鱼类更容易受疾病的袭扰。

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池塘优质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和残饵粪便,增加池塘溶氧水平。有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在5-6mg/L的时候,硝化速度随着溶氧的升高而加速;当ph在7.8-8.9之间的时候,硝化速度可以保持在90%。所以我们不仅仅在使用常规手段控制亚硝酸盐,也要通过调节ph、溶氧来控制亚盐。

七、硫化氢

还原性的硫化氢是在含硫化物在池塘底部缺氧的情况下,被微生物还原生成的。水体中的硫化氢毒性会随着ph、水温、溶氧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升高或者溶解氧降低,硫化氢毒性加强;ph增加,硫化氢会降低毒性。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浓度为>0.4mg/L,当然,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没有是最好的状态。

消除硫化氢的危害可以通过提升ph和水体中的溶氧,加强对于底部的管理,分解残饵粪便和有机质,避免使用硫酸铵,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铁剂,消除硫化氢的毒性。

9. 水产养殖裸藻危害

成因主要有:

一是养殖水体中裸藻的过度繁殖,导致水体的表层或者整个水体呈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属于一种清瘦的水质,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裸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为红色或橘黄色,加之趋光性强,常呈红色或褐红色,并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100%,这种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

二是养殖水体的底泥中的铁超标,随着底质的渗出进入到养殖水体,造成养殖水体中的铁超标。2

三是使用了地下水作为水源水,地下水中的铁超标,这种情况通常可以见到池塘的进水管道发红或者发黄。

养殖水体铁锈水的危害

1,裸藻大量繁殖形成的铁锈水对养殖的危害主要有,在水体表面形成的油膜阻碍了油膜以下的水体接受到光照,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油膜的存在也影响水体鱼空气的接触,导致水体溶氧的降低。裸藻大量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导致水生动物的厌食,生长缓慢。

2,养殖水体中的铁含量超标导致鱼虾的慢性中毒,生理机能受影响,对呼吸器官的腐蚀,影响水生动物的呼吸和摄食,生长缓慢等。由于养殖水体中的重金属超标,导致水体的藻类很难生长起来,肥水困难。

养殖水体铁锈水的处理

1,裸藻大量繁殖引起的铁锈水的处理:

使用红水灭 {杨凌乾尔坤生产} 兑水全塘泼洒然后解毒,分解,培养有益藻类。

2,重金属超标导致的铁锈水

使用黑坑2号干撒化学处理地质,而后用水里爽兑水全塘泼洒泼洒,吸附重金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