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畜牧业养什么
灌溉农业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
美国西部主要是温带大陆和高山气候,降水较少,所以发展灌溉农业。西部的光照充足,降水不足,草原面积广大,加上地广人稀的特点,是美国境内发展畜牧业的最佳地点。2. 美国有畜牧业吗
是的肉牛业是美国畜牧业中最大的生产部门,肉牛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1/4。美国牛的存栏量巅峰时达到1.4亿头。
3. 美国发展畜牧业的条件
1.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及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土地贫瘠,不宜耕种,适合发展畜牧业。社会条件城市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
2.小麦区---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北部。北部春小麦,中部冬小麦,由气候决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3.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35°N以南。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社会条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不合理开垦,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在已发展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4.玉米带---分布在小麦区之间,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分布规律与地形的关系1、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区的划分充分考虑市场需要,如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乳、肉等产品的需求量。2、美国西部地势较高且少雨,适合发展畜牧业。3、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东南部和亚热带气候类似,所以种植对应的农作物。4、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布是根据纬度决定的;东部地势平坦多雨,适合棉花生长。扩展资料美国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地理位置三面环海,东岸常年受拉布拉多寒流和西格陵兰暖流的影响,呈极地气候。故农业分布较少。西海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及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呈温带海洋性气候。农产业多为灌溉农业。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促进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⑴中部平原广阔,土地平坦连片,适合大型农机耕种,利于农业地区专门化布局。⑵北部冬季长、气温低,只适合春小麦种植;中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冬小麦越冬。⑶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光照强,降水较充沛,且有密西西比河水灌溉之利。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加了产量,减少了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
4. 美国农业畜牧业
美国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美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为18817万公顷,人均接近0.6公顷。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
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在美国的农业总产值中,2012年种植业占52%,畜牧业占48%。美国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巨大的份额。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处于世界最发达之列。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5. 美国畜牧业养什么牛
世纪,美军允许大量屠杀美洲野牛,这些牛头骨正等着被加工成肥料,用于美国中西部的农业生产。这场大屠杀“有效地”抑制了美国野牛的数量增加,据估计,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野牛的数量迅速从大约6000万头减少到750头。垍頭條萊
野牛一度以极大的数量覆盖从加拿大到墨西哥的整个平原,以至于早期的探险家称这个国家是“黑袍者”。美国土著人曾经以野牛为生。埃米尔·河·迈尼·豪斯茨华盛顿的一个印第安博物馆馆长说“一些人说它(野牛)就像一台蹄子上的冰箱”。萊垍頭條
印第安部落利用野牛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做他们的食物、衣服、盾、武器,甚至是胶水。先生解释了美国土著人和野牛之间紧密的联系,“我认为他们和野牛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因为它(野牛)是土著人赖以吃穿的主要的动物;同时,野牛也被用来祭祀。垍頭條萊
在十九世纪时,先驱者和移民穿过大平原,为了运动而宰杀野牛,同时为了战略目的,消灭了印第安国家。在二十世纪初,野牛的数量降低到仅仅几百头,使得美国政府和一些非盈利性组织开始干预。今天野牛的数量上升到大约450,000头,而且一些种牛被放养在美国西部。萊垍頭條
允许猎杀是为了限制野牛的数量和活动区域。一些野牛携带病毒,所以一些牧场主担心,那些病菌可能传染到他们的牲畜身上。约翰·波德内,蒙大那畜牧协会的负责人说,牧场主非常不满意,“牧场主们非常失望,因为蒙大那州黄石和黄石国家公园附近的野牛群中,很多野牛都感染了普鲁士菌病”。垍頭條萊
普鲁士菌病是一种可以导致牲畜胎儿夭折的疾病。自然保护组织的克伦·福斯提尔说,在他们的照顾下的野牛群,不包括黄石野牛群,都已经接种了疫苗,可以对普鲁士菌病之类的疾病免疫。“我们给它们(野牛)接种,检查它们的疾病,保证他们不受病菌侵袭”。垍頭條萊
6. 美国畜牧业养什么动物
美国肉牛以海福特牛、安格斯牛两个品种的牛最多。,具有早熟、出肉多、适应性强以及耐寒抗病等特点,相对而言比较适合美国多数地区的养牛环境。
国内则是肉牛与土牛各占半壁江山,肉牛主要以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为主,总体来说(包含土牛)个体小、生长慢以及出肉少。虽然养牛模式相差不大,但养牛规模却是天壤之别。美国养牛多以大型牧场为主,一个牧场便可存栏数千头甚至数万头牛。国内养牛多以中小散户为主,一般少则数头多则数百头,至于成千上万头的规模不是没有但寥寥无几。养牛规模主要由条件所限制,现阶段国内大规模养牛还不现实,未来仍会以中小散户为主。
7. 美国畜牧业以什么为主
①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及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土地贫瘠,不宜耕种,适合发展畜牧业。社会条件城市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
②小麦区---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北部。北部春小麦,中部冬小麦,由气候决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社会条件我就不知道了。
③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35°N以南。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社会条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不合理开垦,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棉业已衰落,现在已发展为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哈哈,估计以后的地理书又该变了。
④玉米带---分布在小麦区之间,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8. 美国畜牧业发展
美国畜牧业与种植业紧密联系。美国的畜牧业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这里位于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密集因此畜牧业发达。
美国畜牧业生产的高产出主要靠资源的高投入,所以粮食消耗量大。为了减少生产费用,取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佳的经济效益,美国所有消耗粮食大的畜牧业生产都位于粮食产区。
养猪集中的各州如伊利诺州、爱荷华州、印第安那州、密苏里州即位于种植业生产的玉米带上,全国70%的玉米出产在这里,为养猪生产提高了充足和廉价的饲料玉米。
畜牧业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数量逐年减少。随着美国畜牧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专业化,各类畜牧养殖场的规模都在扩大而数量却在减少。1984年全美有43万个猪场,到1996年已下降到不足20万个。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产的生猪从上80年代占美国市场的34%上升到90年代的65%。
美国三家最大的肉鸡公司已能生产美国42%的肉鸡。集约化生产水平高。美国畜牧业生产在规模效益和利润的驱动下,全行业各畜种畜牧生产水平都很高。蛋鸡生产中每个鸡场的平均规模为20-25万只,最大的蛋鸡场饲养蛋鸡1800万只,最大的肉鸡场可以年产肉鸡上亿只。
1/4以上的肉牛育肥场年出栏肉牛10万余头,最大的肉牛育肥企业年出栏30万头以上。美国牛的存栏数在上世纪70年代初到达1.4亿头的巅峰后一直呈下降趋势,80年代末、90年初曾下降到一亿头以下,后又回升到1亿头左右,1998年为1.012亿头,当年牛肉产量115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首位。
9. 美国畜牧业养什么羊
四翅滨藜是沙生植物,每亩能够养殖三到五头羊。四翅滨藜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造林固沙。
四翅滨藜原产美国中西部高原。为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适应的土壤条件很广,高度耐旱、耐盐碱。四翅滨藜既是垦荒、退化牧场改良、恢复工矿区的废墟地带、道路两旁、盐含量高的荒漠地带植被、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
10. 美国的畜牧业发达吗
世界上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巴西、阿根廷、日本等国家。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猪肉、羊肉和禽蛋产量居世界首位,家禽产量居世界第二,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中国已成为最重要的畜牧业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