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蝉的养殖技术
知了猴怎么养殖
1、育种树木养殖知了猴时,需要为其选择育种树木,可以挑选根系发达、汁液较多且生长茂盛的植物,比如苹果树、杨树、柳树、榆树等,而且可以在育种树木中栽种土豆、甘薯、山药等根茎类植物,便于知了猴生长。
2、收集蝉卵
知了猴的繁殖盛期是在每年的8-9月份,养殖知了猴时,需要采集蝉卵,可以树密蝉多的场所中,将镶嵌有乳白色的长椭圆形卵的树枝剪掉,然后把树枝放入到装有细沙土的容器中,并对其喷洒水分,保持湿度。
3、养殖方法
养殖知了猴时,需要在发现卵枝中有幼虫活动时,将树枝埋入到育种树木的下方,并在地面上搭建育种大棚,可以使用水泥柱、竹竿、铁丝以及尼龙纱网进行搭建,等待知了猴出土后,即可将其捕捉。
2. 蝉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金蝉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是知了的一种,也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一个特种养殖项目,而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的药用价值很高,但是对于金蝉的人工养殖技术却不是很完善,而且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养殖金蝉的一些注意事项。
1、时间 在养殖金蝉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太早或者太晚,否则都会影响金蝉养殖的成活率。通常情况下,经常会在每年的3到5月份进行孵化,而其中最好的养殖时间就是在5月份。如果在3月份之前购买的种卵,很有可能就会被冻坏,从而影响孵化率,而如果到了6月份进行养殖的话,这个时候的经常也会出现慢慢的衰亡,很有可能没有孵化完成就死亡了,算孵化成功,体质也是非常的弱,而且成活率也不会太高。
2、环境 养殖时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养殖通常选在向阳的地方,而且土质也是比较疏松,最好是有杨树,榆树,柳树,梧桐树等,而对于土壤的含水量也不能太高,或者是有积水,还可以在一些果园里进行养殖。一定要注意就是不能在苗圃当中养殖,因为树苗是要进行刨土出售的,也就导致金蝉还没有发育完成就被损害了。 而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养殖金蝉之前,还要观察周围是否有知了的叫声,如果没有的话,最好不要养殖了。在养殖之前要调查好,然后再考虑,因为有一些地区而不适合经常生存,所以也就导致了没有知了的存在。
3、土壤 养殖的时候,因为金蝉的卵是需要埋在地下的,所以对于养殖的土壤也是非常重要,一定要选择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壤当中,而且必须是疏松的沙质土壤才可以,这样经常的生长和发育的速度是比较快。如果没有的话,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一些有粘性比较重的土壤来养殖。在养殖时要种植一些植物来改善土壤的结构,比如说三叶草,紫云英等,因为这些植物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多,也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
4、防水 因为金蝉是一种非常怕水的动物,如果养殖这里的水分太多,就会导致经常淹死,所以一般情况下要选择在地势比较高的地区进行养殖,而且如果养殖地有积水的话,就会导致经常缺氧而死,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水的工作。
5、防疫 也因为金蝉出土之后天敌比较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疫准备,比如说蛇老鼠,麻雀的,都是喜欢吃昆虫的,也是他们的天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周围设立防护栏,并加大日常的巡查管理。除了一些必要的天敌之外,还会出现白僵菌,绿僵菌等一其他微生物的危害,所以我们一定要进行合理的灭菌工作,还要防治农药,对于金蝉的伤害,在养殖的时候,这几点一定要特别注意才可以。
3. 蝉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规模化养殖要从正规的专业养殖场家购入种卵。将金蝉种卵的树枝每50-100条扎成1捆,放置在盆内或地上,然后特殊处理后备用,每平方米可埋植2枝至3枝卵枝。
埋植卵枝: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密、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进行种植,这对提高养蝉的效益和产量都至关重要。杨柳树,苹果园等疏松湿润土壤地带都是适宜种植的区域,亦或是选择上年出知了猴较多的地方埋植卵枝场地。在适宜场地开沟3厘米深,埋下卵枝,掩上土地踩实即可。
孵化条件:孵化金蝉种卵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5-35℃,温度不要过高,过高会使种卵死亡,当然温度太低也不行。秋冬季节一般是做金蝉种卵和土地工作,等到了春节做孵化殖种。孵化过程中可喷雾器对种卵进行喷水保湿,使种卵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金蝉的孵化率。
养殖管理:埋殖卵枝2-3年后,金蝉便逐渐生长发育成熟。一般在夏至采收为佳,特别是在雨后,一个个蝉于凌晨4时至5时钻出地面,寻找枝干往上爬行。2时至4时就会蜕皮成知了。若雨许久未至,可给人工养殖场浇水,引蝉猴出土。为了确保顺利出虫,可以在树干上缠绕胶带以防止金蝉外逃。
4. 蝉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蝉又称“知了”,营养丰富,味道或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采用人工养殖蝉猴技术简单、投资极少,见效较快。
蝉卵的采集: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雌蝉多集中在枝叶葱绿繁茂的杨柳树和苹果树的当年枝条上产卵,又特别喜欢在白柳条上产卵。
产卵后的树枝3天至10天便会自行枯萎,仔细观察便会看到有颗粒状的卵粒附着在枯萎的树枝上。用手采下枯萎的枝条即可做种苗孵化出蝉的小若虫。
一根卵枝内大约有蝉卵50粒至100粒不等。每平方米可埋殖2枝至3枝卵枝。
选择场地:埋殖卵枝的场地应选择在杨柳树林、老苹果园和白柳条丛生的河滩地带。
土质要求不沙化、不板结,无蚂蚁、鼹鼠的,疏松湿润壤土地带,还可选择上年出蝉猴较多的地方做埋殖卵枝的场地为宜。
埋植卵枝:可在河边或润泽地里采挖白柳条苗,栽在疏松的壤土地里,株距为35厘米,行距为90厘米,亩栽2300株。在白柳条两行之间,搂泡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土3厘米;也可在杨柳树林里、老苹果园里,离主树干2米,开沟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平土踏实即可。 养殖管理:蝉卵埋入地下后,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旱天要给白柳条、杨柳树或苹果树浇水。在浇水的同时还要追施农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长,给蝉的幼虫——幼蝉猴提供足够的营养源,使幼蝉猴生长发育旺盛,增大个体,提高产量。
要严防人畜践踏和蚂蚁、鼹鼠等天敌的侵害。
采收与加工:埋殖卵枝2年至3年后,蝉猴便开始逐渐生长发育成熟。
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个个膘肥体壮的暗猴,便于凌晨的4时至5时开始钻出地面,或在雨过天晴后,蝉猴也会随时钻出地面,便很快寻找柳条或杆干往上爬行。2小时至4小时后便会蜕皮,变成蝉(知了)。
根据蝉猴的这一点特性,在生年的夏至过后,如无雨干旱,可人工给养殖场地浇透水,引蝉猴出土。
在蝉猴出土前,或在蝉猴成熟期前,可在离地30厘米的树干上围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蝉猴不能继续往树上爬行,以便采收。
5. 蝉的幼虫养殖技术
饲养治疗首先要给知了准备好合适的生活环境,给知了采摘新鲜的树脂,知了是以吸食树木汁液作为食物。
养殖地
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木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无需投资建场地、场房,无需购买其他养殖设施,林木资源丰富,一般三年以上的果树及其他树木下面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树下空间,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在不影响树木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在解决好金蝉养殖的技术和销路的情况下,金蝉养殖是下岗职工发展再就业和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采卵
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采后处理
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孵化
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金银花的地块中。在长1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盆中,底部铺撒5到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金蝉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孵化期间应不断抽查金蝉种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少量金蝉幼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进行种植。
播种
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播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在5到7月份或9到10月份。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到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
6. 蝉的养殖技术和繁殖技术
养殖技术饲养方法(一)养蝉应该先提供足够的给养营养的树林。培植树林首先应培植阔叶树的苗木。可以种植柳树、杨树、榆树等阔叶树,树干定矮一些,用尼龙网罩起来。
夏季收集蝉到的成虫放入网室的树上让其产卵,然后把卵收集起来;秋天收集到的有蝉卵的枝条也埋殖在网室内的树根部。也可以结合种植果树来养蝉。例如可以种300-660平方米的桃树,把树干定低一些,桃树园周围用焊接网围起来,顶上用尼龙网封顶,桃树园内放养蝉的成虫,在桃树根部埋殖蝉卵。
(二)饲养管理蝉的生长繁殖,应先供给优质饲料。如杨树、柳树、榆树或各种果树。还要间作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红薯、山药等,为蝉及幼虫提供饲料。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蝉卵殖种深度为30-50厘米,必须埋殖在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湿度适宜处。
冬季应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秆等,保持地温。构建生产场地。
除自然采收蝉卵以外,可以建立大的网室,提供成虫产卵空间,且防止成蝉逃跑和敌害捕食。
可利用废弃的果园中的果树,或在废弃的果园中种植实生苗,周围用水泥柱或木杆架设围栏,围铁丝网,顶部封尼龙网。羽化或采收的成虫在网室内交配产卵,逐渐形成种源区,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卵。[13] 繁殖技术(一)获取种源,卵的采集。选择树密、蝉多的场所,用顶端带高枝剪的长杆把树上被蝉产卵致死的细干枯树枝条剪下。
凡是一侧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
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迹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50条捆成1小捆,放入塑料袋内。塑料袋要留孔口。
成虫收集,老熟幼虫在18-24时采集。
采收者在树的主干基部用手电筒照射捕捉。采收后放入纱网箱中羽化产卵。
产卵纱网箱内栽种灌木状寄主植物,可栽一些实生果树。也可以蝉抓获树上的成虫。
(二)卵的埋殖将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得的有卵枝条集中在室内孵化。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木箱或塑料箱的底部铺5-10厘米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空气有较高的湿度。
期间发现有若虫形成,即将带卵的枝条连沙埋殖在养殖场内。
埋殖时间在9-10月(2年卵),当年卵到次年6-7月才能埋殖。埋殖位置在寄主植物树下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处,挖深30-50厘米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状的均可,以便挖取或捕获。埋殖后盖土压实,做好沟形及深度记录。
知了蝉孵出后从6月开始生长,当年体重1克,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次年体重3克,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第三年若虫成熟,体重达4-4.5克,每公斤平均210只,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四、病虫害防治若虫及成虫天敌较多,如蟾蜍、蛇、鼠、刺猬、麻雀及其他鸟类;白僵菌、绿僵菌和虫草菌(蝉花菌)等微生物。
水灾和农药化肥对若虫或成虫都为害较大。
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的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
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椿,防治措施是用强氯精稀释100倍的溶液浸带卵的树枝,或用敌敌畏、强氯精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
7. 蝉的养殖技术视频
【想在家养土鸡,生产虫子喂鸡,降低成本,是个好思路】
养虫子喂鸡,即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鸡的免疫力。这样养出来的土鸡,叫虫子鸡,味道鲜美,很受欢迎好处。目前,养虫子喂鸡方法很多,采用养殖什么虫子来喂鸡呢?下面我就和伙伴们分享我的经验和看法。
确定要养哪种虫子、使用何方法的原则和标准,依据我这几年摸索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就是要能省工省力、投入少、成本低,产量能够满足每天喂鸡所要的量。下面我就和伙伴们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看法:
一、如果你是想养个几十只鸡,比如,养50只鸡,按照每天每只鸡50克(一两)的食量计算(不能全部喂虫子,鸡会生病的),一天平均要生产5斤左右的虫子,一个月下来也要150斤左右。那就在你的养鸡场地内,挖上7~10个土坑(要间隔好,具体方法介绍很多了,这里不再说了)用稻草、腐烂树叶埋到坑里,倒人米汤后盖上,七、八天后就会有白蚂蚁等虫子了。你循环轮流这样做,基本上够这几十'只吃的。这个办法最简单,也不要什么投入,很是适合这种规模的。
当然,也有其他很多办法,比如,养蚯蚓、蝇蛆、黄粉虫、黑水虻等虫子的,这要设施投入、掌握养殖技术,需要养殖原料和人工,算起来成本也不低。对养殖这样规模的人来说,费时、费力、费钱,很不划算。尽管理论上和专家们说得简单,实际做了就知道了。
二、如果你是想把养鸡作为经营,一年想挣个几万元甚至更多,常年养,上面说的办法就不可行了。一批养个200~300只,一年循环养殖出栏个600只鸡来计算。一个月大概要一千斤左右的虫子,一天平均30多斤,这么大的量,只有靠人工设施养殖才能满足。那么,在现有的蚯蚓、黄粉虫、蝇蛆、黑水虻四个品种的虫子养殖中,又该选择哪个品种呢?
1.蚯蚓:养殖技术不难,但是,要每月达到1000斤以上的量,场地要大,人工投入多。还有致命一条,新鲜(活的)蚯蚓不能直接喂鸡,直接用新鲜蚯蚓喂鸡,鸡会生病。要做成干的打烂后投喂,很费工,要配套烘干、粉碎设施,烘干粉啐新鲜蚯蚓,人工投入不少,也要不少费用(电费、煤炭、柴火费用)。
2.黄粉虫:设施投入太大(要2~3万元),养殖过程很费人工,技术要求也高。我养殖过小规模的,测算成本达到4元/斤左右。这种养殖成本的虫子拿来养鸡,不能做。
3.蝇蛆:设施投入比黄粉虫小,1~2万元可以拿下来。养殖技术也比较简单,养殖成本不高(一斤在1元左右做得到),原料来源也广、便宜,生产的产量也高,就是一年出栏1000~2000头只鸡,也不难做到。缺点就是冬季气温低、不好养,南方地区稍微配套一些取暖设施,勉强可以。北方地区就没有办法了。还有就是夏季蝇蛆化蛹(变成苍蝇)时间短(5~7天),要计划好产量,不然对环境造成破坏。
4.黑水虻:近2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昆虫养殖。一年四季都可以养殖,设施投入与蝇蛆养殖差不多,但养殖管理比蝇蛆养殖更省事,技术要求不难,产量比蝇蛆高,原料来源更丰富,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养殖成本在1元/斤左右。
【结论】小规模养鸡,用挖坑养白蚂蚁方法最好。如果场地不允许、不能这样做,就养黑水虻(小投入2000~3000元的设施费用就行):大规模养殖的,首选养殖黑水虻,其次是蝇蛆。其他品种建议不要养,会很后悔。
关于想养鸡生产什么虫子最好?我把这几年本人的实操经验不保留地分享给伙伴们了。
关于蝇蛆、黄粉虫、黑水虻的养殖方法,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有借鉴意义的话请你点个赞。以便于今后互学互鉴,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更快取得成功,达到自己挣钱目标。我将很乐意为伙伴们分享自己经验。谢谢!
8. 关于蝉的养殖技术
饲养治疗首先要给知了准备好合适的生活环境,给知了采摘新鲜的树脂,知了是以吸食树木汁液作为食物。
养殖地
金蝉主要是在林下养殖,各种果树、木材树下都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无需投资建场地、场房,无需购买其他养殖设施,林木资源丰富,一般三年以上的果树及其他树木下面都难以套种农作物,而金蝉养殖正是利用树下空间,靠吸吮树根的汁液生长,在不影响树木生的情况下发展养殖,可以说一举两得,整个养殖过程无需喂食管理、防疫等,不占用劳动力,在解决好金蝉养殖的技术和销路的情况下,金蝉养殖是下岗职工发展再就业和农民朋友从事第三产业的好项目。
采卵
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
采后处理
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
孵化
大约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金银花的地块中。在长1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盆中,底部铺撒5到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金蝉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孵化期间应不断抽查金蝉种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少量金蝉幼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进行种植。
播种
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
播种时间
种植时间一般在5到7月份或9到10月份。在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10到3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采收
如有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虫子播种之日起15——18个月即成成虫。
采集
蝉卵以白蜡条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所以在掩埋时最好选择多根地带。每根枝条中含蝉卵100——400只,所以每亩地以500-800枝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种方法种植金蝉使原有的生长期3——15年提前到18个月,孵化期由原来的一年个月提高到35天左右,成活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30%——60%左右。所以特别适合农村进行养殖。
知了成虫的寿命是很短的,只有2-4周。
9. 蝉的养殖技术大棚养殖
养蝉(知了)。知了又名知了龟、知了猴等,学名金蝉若虫,成虫又称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蝉若虫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目前市场售价为每只0.1~0.3元不等,并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仅靠自然采集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人工养蝉前景极为广阔。科研人员数年攻关,已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蝉养殖技术,把蝉的生长周期由过去的3~5年缩短到1~2年。 效益分析
人工养蝉不影响地上植物正常生长,1亩地投入1000支,收获时市场价为0.1~0.3元,每支按保底300卵计算为30万枚,按保低70%成活率计算是21万枚,按市场保低价0.1元计算,可售2.1万元,效益非常可观。即在不影响地上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养殖,每亩收入也会在2万元左右。
饲料供应
蝉的寄主广泛,林木果树都是蝉的栖身之地,且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可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此外,还应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甘薯、山药等。蝉卵潜在土中,初卵若虫便会吸食庄稼或树根的汁液发育成长 防疫准备
出土后的若虫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虫,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蝉花)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外,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蝉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可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或用强氯精对土壤进行处理。
繁殖种虫
蚱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可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置放于养殖场所。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记录。 获取种源
初级种源可以在田间自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采集。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间。卵的采集可以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条轻巧取下,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部分,将50条左右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待用。捕获若虫时,以自然成熟的老熟若虫为对象,若虫的采集可以在傍晚7~12时在树体主干基部用手电照射捕捉;采集后放入纱笼中羽化产卵。产卵纱笼内栽灌木状寄主,以各种实生果树为主。抓获树上成蝉的方法很多,如在夜晚采用火堆诱集。为了保证成蝉不受损伤,可以利用小麦面筋粘获,方法是将和好的面团多次用水冲洗,去除淀粉,留下纯面筋,存放于宽大的荷叶、杨树叶内,粘于竹竿顶端,于清晨或白天粘捕成虫。
除自然采获蝉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蝉成虫产卵空间。也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使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也可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繁育技术
蝉蛹一生经过卵、若虫(蛹)、成虫阶段。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居熟的若虫,需要在地下生长3个冬夏(实际为2年):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第三年若虫发育成熟,体重4.5~5克,每公斤平均210只,此时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可根据体重大小、体色深浅和眼睛颜色变化,准确判断若虫生长发育所处的时间年龄段。
雌蝉用针状产卵器刺破树皮,将卵产在嫩枝内,树枝枯死后落下,蝉卵潜入土中,初卵若虫便会吸附在树根上,吸食树根汁,经3年若虫成熟,从土中钻出后3~5小时蜕变为成虫。雄成虫能连续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鸣叫20天即死亡。当年产的卵枝是孵化不出小蝉的,只有前年的卵枝才能孵化,因为它有休眠期。孵化好的卵枝下种大约在公历4月底到6月底(最好的季节是5.1~6.1),太早太晚都不行。因为蝉卵期一般为280~300天,进入7月份蝉卵已开始大量衰亡,生命力降低,孵化前就有死亡,孵化过程中更是极易出现死亡,成活率不及正常的10%。
大田养蝉每年3~11月都可以种植蝉卵,为了减短蝉生长时间,蝉卵枝必须进行孵化或者科学配方。孵化时把蝉卵枝在房子里竖立好,兑石灰水1∶300早晚用喷雾器各喷一次。室内湿度保持在65℃~70℃,温度保持在20℃~28℃,一个月即可下地种植。室内池养、塑料大棚养殖1年即可出售,大田养殖18个月至2年即可出售。也可用1∶500的孵化粉药水每隔5天浸泡一次,待浸泡第五次后,即可以下地种植。以上两种方法种植后,必须用大水灌溉一遍。 采收加工
每年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是田间采收的最佳季节,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最为集中。若虫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然后攀援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第二天早晨4~6时羽化为成蝉。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
每年刚听到蝉叫时,抓紧在树的基部或者树的周围喷洒诱导剂,蝉嗅到后便纷纷向树的方向爬去。为防止蝉顺树爬走,在树的基部60公分处用塑料布扎紧。蝉出土时间在晚上8~10点,极易采捉。
人工饲养的若虫应在收获成熟季节依据市场价格及时从地下挖掘或让其自由出土抓获。若虫可长期存放如冷冻或腌制,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盐水浸洗或出土后自然存放等。在生产季节,将采获的鲜活若虫用清水洗去泥沙,每100克一盒,并注水把盒内的若虫淹没,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重新清洗后即可加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