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蟹池套养名贵鱼类生态养殖模式有哪些操作要点?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3 14:06   点击:173  编辑:admin   手机版

近年来,在河蟹主养区推广了蟹池套养名贵鱼类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养殖条件

①池塘条件:一般的自然养殖池塘,或利用低产农田四周挖沟筑堤改造而成的提水池塘,要求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排灌方便,水陆交通便利。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NY 5051-2001标准。

②设施配套:防逃墙用水泥板、铝板作围板,竹木桩支撑,细铁丝扎缝,土上部分0.5~0.7米,土下部分0.2~0.3米,四角建成弧形。池塘两端分设进、出水口。进水口设在水位最高的界面上,用水泥涵管伸入池内;出水口设在进水口对面。进、出水口都用铁丝网封扎防逃,进水口还需加套筛绢制作的管袋,防止敌害生物随水进入。较大的池塘塘内设1~2吨水泥船1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同时,配备抽水机泵、增氧机和看管房等设施。

③设置暂养区:在池塘中间用网围一块占池塘总面积1/10~1/5的暂养区,用于种草前暂养蟹种,待水草生长茂盛后在5月前后撤离。

(2)放养模式

①清淤消毒:苗种放养前先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经曝晒或冰冻15~20天后,经过滤注入新水30~5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消毒。

②施肥培水:用腐熟的有机肥加少量生石灰,堆在水深30~40厘米处,上面用底泥封盖,让其在池中慢慢释放,也可用无公害清洁肥,如复合肥、长效肥宝等。施肥量视池水淤泥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200千克。

③种草投螺:2月前后栽种伊乐藻和播种苦草,伊乐藻用草茎在泥土中栽插,苦草用草种拌细土撒入池底,一般栽插1~3米宽的伊乐藻,留2米左右的空白带,播种1~3米宽的苦草,1~2个月即可发芽、生根、生长,达到繁茂,水面上移殖占总面积1/5左右的水花生群落。清明前向养殖区内投入鲜活螺蛳,每亩300~500千克。

④苗种放养:见表5-2。

表5-2 蟹鱼套养模式苗种放养表

表5-2 蟹鱼套养模式苗种放养表(续)-1

(3)日常管理

①饵料投喂:饵料品种有蚌肉、螺蛳肉、小鱼虾以及麦、谷、饼类和南瓜、甘薯、水生或陆生鲜嫩的草类等,也可用全价配合饲料。投饵根据天气、水质、天然饵料数量、各养殖品种,估计某阶段存塘量和生长季节灵活掌握。河蟹采取“两头精、中间粗”,荤素结合,合理搭配,定点投喂的方法,每天下午投喂1次,次日检查,剩余减少、不足增加,一般按池蟹重量的7%左右安排日饲料投喂量。混养品种主要利用蟹、鱼的饲料和残饵,一般不专门投饵。

②水质管理:一是水质要求。透明度30~50厘米,水色以清爽的黄绿色为最好,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 7~8中性偏碱,氨氮不超过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2毫克/升以下。二是水位。坚持“前浅、中深、后勤”的原则,即前期保持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蜕壳;中期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要保持深水位,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三是加水换水。平时自然蚀水、水位过浅时,要及时加水;水质过浓时,则应及时更换新水,尤期是夏、秋季更要勤换水。四是化学和生物调控。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水和使用光合细菌、EM菌、枯草菌等生物制剂。

③病害防治:所放蟹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鱼种用漂白粉或敌百虫等药物药浴消毒10~30分钟。生长季节每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每亩每次5~10千克,既可消毒防治病害,又能改善水质,调节pH,还能增加钙质,促进蟹、虾的蜕壳与生长。生长季节每个月加喂1次药饵(50千克饲料加大蒜素25克,每天2次,连喂3天)。另外,对于肥料、水草、工具等,经常用漂白粉消毒。

④捕捞暂养:成蟹捕捞在10月份以后进行,采取徒手捕捉与地笼张捕相结合,捕捞的河蟹暂养在蟹箱中待售。青虾实行轮捕上市,定期捕捞达到4厘米以上的成虾销售,以防性成熟繁殖后死亡。鳜、黄颡鱼、翘嘴红N采取年底干塘起捕集中收获。

(4)养殖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①重视种草投螺:养殖池中的水草,既增加隐蔽场所,又能作为植物性饵料。水草种类包括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水花生等。水草的覆盖面积达池塘面积的60%~70%,过多的水草应清除,特别是伊乐藻,生长旺盛,易封盖水面,尤其是后期要定期清理通道。螺蛳是蟹的优质天然基础饵料,在养蟹水体中与蟹共生,既可净化水质,又是鲜活饵料让蟹自由觅食。饲养期间视蟹摄食情况要适当补充。

②适当投喂套养鱼饵料:鳜、黄颡鱼、翘嘴红N虽然都是肉食性为主的凶猛鱼类,但其食物结构有不同之处。鳜终生以鲜活鱼、虾为饵,主要摄食底层小型鱼类,如鲫、泥鳅、罗汉鱼等;黄颡鱼在蟹池中除摄食鲜活鱼、虾外,还摄食人工投喂的螺蛳或鱼浆与植物性饲料混合料;翘嘴红N在蟹池中主要摄食中上层小型鱼类,如鲢、鳙夏花等,同时,也摄食人工投喂的死鱼或冰鱼块等饲料。因此,在蟹池混养中,为提高名贵鱼的产量和规格,可适当投喂饵料。

③谨慎使用药物:鳜、黄颡鱼对药物较为敏感,故使用渔药时要有选择,并精确计算用药量,尤其是高温季节,更要谨慎,通常用低剂量或不用药。养殖全过程所使用的药物,都必须符合NY 5071标准。鳜易发生缺氧浮头,如严重浮头会导致全军覆没,因此水质不宜过肥,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高溶氧量是混养成败的关键。

近年来,在河蟹主养区推广了蟹池套养名贵鱼类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养殖条件

①池塘条件:一般的自然养殖池塘,或利用低产农田四周挖沟筑堤改造而成的提水池塘,要求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排灌方便,水陆交通便利,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NY 5051―2001标准。

②设施配套:防逃墙用水泥板、铝板作围板,竹木桩支撑,细铁丝扎缝,土上部分0.5~0.7米,土下部分0.2~0.3米,四角建成弧形。池塘两端分设进、出水口。进水口设在水位最高的界面上,用水泥涵管伸入池内;出水口设在进水口对面。进、出水口都用铁丝网封扎防逃,进水口还需加套筛绢制作的管袋,防止敌害生物随水进入。较大的池塘内设1~2吨水泥船1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同时,配备抽水泵、增氧机和看管房等设施。

③设置暂养区:在池塘中间用网围一块占池塘总面积1/10~1/5的暂养区,用于种草前暂养蟹种,待水草生长茂盛后在5月前后撤离。

(2)放养模式①清淤消毒:苗种放养前先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经曝晒或冰冻15~20天后,经过滤注入新水30~5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溶化后全池泼洒消毒。②施肥培水:用腐熟的有机肥加少量生石灰,堆在水深30~40厘米处,上面用底泥封盖,让其在池中慢慢释放,也可用无公害清洁肥,如复合肥、长效肥宝等。施肥量视池水淤泥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200千克。③种草投螺:2月前后栽种伊乐藻和播种苦草,伊乐藻用草茎在泥土中栽插,苦草用草种拌细土撒入池底。一般栽插1~3米宽的伊乐藻,留2米左右的空白带。播种1~3米宽的苦草,1~2个月即可发芽、生根、生长,达到繁茂,并同时移栽几株蒿草或芦苇等挺水植物,水面上移植占总面积1/5左右的水花生群落。清明前向养殖区内投入鲜活螺蛳,每亩300~500千克。

④苗种放养:

(3)日常管理

①饵料投喂:饵料品种有蚌肉、螺蛳肉、小鱼虾以及麦、谷、饼类和南瓜、甘薯、水生或陆生鲜嫩的草类等,也可用全价配合饲料。投饵根据天气、水质、天然饵料数量、各养殖品种,估计某阶段存塘量和生长季节灵活掌握。河蟹采取“两头精、中间粗”,荤素结合,合理搭配,定点投喂的方法,每天下午投喂1次,次日检查,剩余减少,不足增加,一般按池蟹重量的7%左右安排日饲料投喂量。混养品种主要利用蟹、鱼的饲料和残饵,一般不专门投饵。

②水质管理:一是水质要求。透明度30~50厘米,水色以清爽的黄绿色为最好,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7~8中性偏碱,氨氮不超过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2毫克/升以下。

二是水位。坚持“前浅、中深、后勤”的原则,即前期保持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蜕壳;中期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要保持深水位,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三是加水换水。平时自然蚀水、水位过浅时,要及时加水;水质过浓时,则应及时更换新水,尤其是夏、秋季更要勤换水。四是化学和生物调控。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水和使用光合细菌、EM菌、枯草菌等生物制剂。

防治:所放蟹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鱼种用漂白粉或敌百虫等药物药浴消毒10~30分钟。生长季节每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每亩每次5~10千克,既可消毒防治病害,又能改善水质,调节pH,还能增加钙质,促进蟹、虾的蜕壳与生长。生长季节每个月加喂1次药饵(50千克饲料加大蒜素25克,每天2次,连喂3天)。另外,对于肥料、水草、工具等,经常用漂白粉消毒。

④捕捞暂养:成蟹捕捞在10月以后进行,采取徒手捕捉与地笼张捕相结合,捕捞的河蟹暂养在蟹箱中待售。青虾实行轮捕上市,定期捕捞达到4厘米以上的成虾销售,以防性成熟繁殖后死亡。鳜、黄颡鱼、翘嘴红_采取年底干塘起捕集中收获

(4)养殖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①重视种草投螺:“蟹大小,看水草”。养殖池中的水草,既增加隐蔽场所,又能作为植物性饵料。水草种类包括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和水花生等。水草的覆盖面积达池塘面积的60%~70%,过多的水草应清除,特别是伊乐藻,生长旺盛,易封盖水面,尤其是后期要定期清理通道。螺蛳是蟹的优质天然基础饵料,在养蟹水体中与蟹共生,既可净化水质,又是鲜活饵料让蟹自由觅食。饲养期间视蟹摄食情况要适当补充。

②适当投喂套养鱼饵料:鳜、黄颡鱼、翘嘴红_虽然都是肉食性为主的凶猛鱼类,但其食物结构有不同之处。鳜终生以鲜活鱼、虾为饵,主要摄食底层小型鱼类,如鲫、泥鳅、罗汉鱼等;黄颡鱼在蟹池中除摄食鲜活鱼、虾外,还摄食人工投喂的螺蛳或鱼浆与植物性饲料混合料;翘嘴红_在蟹池中主要摄食中上层小型鱼类,如鲢、鳙夏花等,同时,也摄食人工投喂的死鱼或冰鱼块等饲料。因此,在蟹池混养中,为提高名贵鱼的产量和规格,可适当投喂饵料。

③谨慎使用药物:鳜、黄颡鱼对药物较为敏感,故使用渔药时要有选择,并精确计算用药量,尤其是高温季节,更要谨慎,通常用低剂量或不用药。养殖全过程所使用的药物,都必须符合NY 5071―2002标准。鳜易发生缺氧浮头,如严重浮头会导致全军覆没。因此,水质不宜过肥,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高溶氧量是混养成败的关键。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