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蛙养殖场
有云南省盈江县安祥石蛙养殖基地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勐弄乡,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安祥养殖基地成立于2015年,公司占地面积5000多平米,属个人独资。养殖基地主要从事石蛙的繁育、养殖、研究、开发与技术培训工作。多年来亲身经历石蛙养殖技术,经过无数次挫折和损失,一关一关细心地观察、探索、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经过几年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并结合中国多家石蛙养殖技术的精华,取长补短,通过人工生态养殖繁育利用石蛙生理特征,模拟野外环境进行人工高密度养殖。
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基地参观学习!与我们互动交流,发表见解,一起携手并进。
经营范围:云南石蛙、云南石蛙养殖、云南石蛙养殖技术、云南商品蛙、云南石蛙幼蛙、云南石蛙种蛙、云南石蛙蝌蚪、云南棘胸蛙蝌蚪、云南蝌蚪、云南棘胸蛙、云南黄粉虫、云南黄粉虫批发、云南石蛙养殖技术培训
2. 石蛙养殖公司
有,在广州就有
3. 石蛙养殖地址在哪里
云南有石蛙养殖场。养殖场在。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笼巴河野生石蛙养殖场。是一个证件齐全,大规模的野生石蛙养殖基地。
4. 石蛙养殖网
鲫鱼的鱼苗成长到出栏一般要两年,当然一年也可以,但第一年最多长到6两,价格不好,到第二年就可以长到1斤半以上了,价格也高很多。
5. 石蛙图片 野生 养殖
石蛙的养殖成本与利润分析石蛙养殖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周期长的养殖项目特别是石蛙繁育技术。但单纯养殖商品蛙却能有效降低风险加快收益成效的优势,以每亩建池费用5万计算:
每亩可养殖商品小蛙1万只,8克左右小蛙每只3元培育两年便可上市销售。每斤石蛙需要吃3斤黄粉虫才能长大到上市规格,加上中药预防,人工管理等,一斤石蛙成本30-40元之间。一万只蛙去掉损耗大约1500斤,去掉成本,1500斤石蛙可实现收入5万元,
第二批石蛙由于建设成本不需要投入,收入可达10万元。石蛙人工养殖技术现还不成熟,需要有专业养殖户指导。自繁自养的方法不适合刚刚想入行的石蛙养殖户,前期技术难,投资大,成本高,所以新人需要选择购买蛙苗进行养殖商品大蛙,减少技术成本,时间成本,解决资金回笼,这是目前石蛙行业主要发展模式。
6. 石蛙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
一、养殖价值 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等功能,据说还有抗癌作用,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
二、生物学特征 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1、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2、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3、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三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9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7-15天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3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5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7. 石蛙养殖 生态养殖
养殖石蛙是否有补贴需要根据当地农业部、财政部或者科技部的具体政策来决定的,而且每年都会变化。特种养殖项目是可以申请补贴的,大家可以参考有关部门的补贴政策,进行咨询。
还有一些其他农业养殖项目的补贴。比如养殖良种工程项目、畜禽良种繁育项目、畜禽良种工厂拟储备项目、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海洋牧场示范区、减船转产、增殖放流、水产良种工程拟储备项目 、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渔业/畜牧业。
8. 石蛙人工养殖
石蛙主要生活于中国南方的山溪水坑内或石洞岩隙中,习性昼伏夜出,主要食物为昆虫及其幼体。每年11月~翌年4月冬眠。石蛙的活动强弱与外界的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水流等变化对其影响尤为明显。适宜水温为15~25℃,活动正常。水温过低,活动较少,生长停滞,进入冬眠。水温过高则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养殖者吃尽苦头。中国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这也是人工养殖的难点之一。
9. 石蛙养殖地址大全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