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岭的特产是什么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2 22:47   点击:2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铁岭的特产是什么

铁岭市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待开发的潜力很大。目前发现的各种兽类、鼠类、蛇类、蛙类有68种,占全省种数的59.6%。常见的有狼、狐狸、池子、罐子、山猫等;鸟类有22O种,占全省种数的60.3%、白鹭、?y鹭、松鸦、啄木鸟、山雀、灰喜鹊、百灵、三宝鸡等较为常见。野生植物约119科,ill多种,占全省l/2以上。其中被人们认识且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近百种,主要包括猕猴桃。山葡萄、红果、山梨、蔗菜、蘑菇、木耳、山参、细辛、桔梗、防风、五味子、穿山龙等。调查结果表明,尚有相当数量的已知种类未被人们所利用,开发的前景十分可观。驰名的土特产品有鹿茸、人参、柞蚕丝等。 铁岭市西丰县是清代皇家围场,盛产梅花鹿,为辽宁省最大的养鹿基地。现全县有国营鹿场26处,集体鹿场30处,个体养鹿192户,全县共养鹿26686只,年产茸5吨,占全省产茸量的40%。开发出鹿产品15个品种,有各类经销公司30家,年销售量30吨,占全国的17%。西丰县农垦集团公司成为全国养鹿协会成员,育才参茸场被命名为全国梅花鹿种鹿繁育基地。西丰县梅花鹿种除调往省内有关山区县外,还调往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有力地支援了这些地区的养鹿事业。西丰鹿城市场已成为东北最大的参茸集散地。 铁岭东部山区,林荫蔽日,有机土质厚。营养丰富,适宜人参生长。从1956年开始试种参,科学管理获得成功,经济效益可观。种植面积达2900亩,28856帘,产量达31883公斤。 铁岭市养蚕已有百年历史,在清光绪34年(1908年)就开始了。现柞蚕总产量为4438吨;为辽宁省柞蚕种蚕繁育基地。以雄蚕蛾为营养滋补品的神虫葆真酒获科技之星国际博览会金奖。 另外人工养(种)殖(植)的土特产品还有:铁岭大葱、开原大蒜、昌图豁鹅、山楂、榛子、林蛙,玉米、大豆等。 请采纳吧,谢谢!

铁岭葱,开源蒜。盖州的苹果。

希望采纳

铁岭的大葱,开源的大蒜。铁岭的榛子是最大的特产,榛子小,但是香。福祥居酱油是名牌

铁岭最有特点的特产就是榛子了

二、现在养鹿前景怎么样啊,梅花鹿好养吗?请高人指点下。。

1、养鹿形势 尽管养鹿业还没有完全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阴影中走出来,但发展趋势是十分喜人的,主要表现在:①华北、华南、华中地区各省市县每年都从东北购买大批种鹿。据吉林省林业厅的统计,吉林省正式出省的种鹿,1998年和1999年两年不下5万-6万只。②供销渠道正在形成。现在全国几乎到处都有鹿产品经销商在活动,仅辽宁西丰、吉林双阳两地经销的鹿产品差不多占全国的1/4-1/3,鹿产品购销已非难事。③养鹿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普及不断深入。几十年

来,仅东北地区的养鹿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几十个国有鹿场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了大批养鹿技术人才,他们已成为养鹿业的骨干力量。30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出版了大量养鹿书籍和学术论文,获各级政府奖励的科研成果达100余项。

2、养鹿有无风险 确切地说,养鹿还是有风险的,风险之一来自市场,国内市场还很脆弱,国际市场风云莫测。风险之二是鹿的病害。前者我们不能控制,后者可以通过科学的喂养和卫生防疫得到控制。同时也应看到养鹿的机遇。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鹿产品会越来越受欢迎。二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会带动养鹿技术发展。三是国

家正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名、特、优、新农业倾斜,给养鹿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3、养鹿能不能赚钱 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今后,养鹿赚钱是肯定的,只是赚多与赚少的问题。当然,养鹿不是短平快项目,其一次性投资较大,如建舍、引种等,十几只鹿得花几万元,而正常售鹿茸和仔鹿获利,在一般情况下,得3-4年才回本,相对见效慢。但回本之后鹿就是摇钱树、聚宝盆了。因农民养鹿劳力和部分饲料可以不计成本或成本很低。如每年每只鹿产三杈茸鲜重2.5公斤,折干重0.9公斤,以1999年每公斤售价2500元计,能卖2250元。如产二杠鲜茸重1.5公斤,每公斤售价1200-1300元,则能卖1800-1950元。母鹿产仔1只,仔鹿平均售价2500元/只。算大账平均每只鹿纯盈利1000-1500元。

4、养鹿前景如何 应当说养鹿前景看好,好在我国鹿种资源丰富,不论引种梅花鹿还是马鹿都不困难。不过我劝朋友们引种时要注意种鹿的质量,不引低产鹿、老弱病鹿,尤其是从贩子手中引种更应注意。另外,我国饲料资源丰富,牛马能吃的饲料鹿都能吃,加之鹿的适应性强,全国各地都能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需要鹿茸、鹿血、鹿鞭等保健物品,还需要鹿肉、鹿筋、鹿尾等美味佳肴。问题是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地加强对鹿的科学研究,在高产、优质、低耗上做文章,扩大宣传,使鹿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怀柔有一家,叫绿神鹿业,你去问问吧。

三、急需养鹿信息,哪里有种鹿/

(一)我国养鹿业的起源

鹿是反刍哺乳动物,属偶蹄目,有角亚目,鹿科,在世界上有40多种,其中我国约有16种。

中国自商周时代就开始养鹿,历代相传,历史久远。据文字记载,商纣王曾筑大三里,高千尺之鹿台,诗经也有文述王在灵囿,麋鹿攸伏,与民共之等,当时主要饲养麋鹿、梅花鹿和马鹿,供奴隶主观察、狩猎、祭祀和食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较大的鹿苑,养鹿开始规模化;唐朝樊绰著《蛮书》《云南管内产物》,上有记载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说明当时养鹿范围已相当广阔,到了五代时期则有养鹿刺血和酒而饮之记载;明朝李时珍所注《本草纲目》则更是对养鹿、鹿的用途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本草纲目》曰:用初生壮鹿三五只苑囿驯养,约三年内取精液用之;清朝更是在吉林东丰、双阳和辽宁的西丰等地圈养梅花鹿,供权贵们游乐、获得贡品和士兵演习,但所有这些,都是皇家驯养以供专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规模饲养,直到清末衰落,无鹿可贡,迫使猎民捕鹿养育,满足朝廷需要,才开始真正的群众性家养鹿,这是在雍正十一年(1734年),距今不过300多年而已。

(二)我国养鹿业的发展

我国养鹿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兴起,并经历了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末期三个时期的大发展与60年代和80年代初中期两个低潮,即 形成两个马鞍形,总体上处于向前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辽宁省西丰县建立了第一个国营鹿场--振兴鹿场,之后于1952年又在吉林省的吉林市、东丰、双阳和辉南等地相继建立了十几处国营专业鹿场,开始了专业养鹿的时期,只养鹿2000多头;以后又在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相继建立专业鹿场,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和白唇鹿,到50年代末期养鹿达10万头,是建国初期的50倍,形成了第一个养鹿高峰期;但到了1963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一个低谷,这可能与当时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有关,导致大批新生仔鹿被淘汰,有的放鹿归山,这次低谷持续了3年后又开始缓缓恢复;到70年代初期,全国存栏各种鹿达20万只;随着国民经济的振兴,养鹿业开始上升,到80年代初,全国各地国营鹿场多达上百个,养鹿达30万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二次高峰;但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营鹿场经济独立后由于自身经营机制不完善而纷纷下马,仅黑龙江省养鹿业就下降了80%,出现了第二个低谷,此次低谷持续了将近4年才开始复苏,养鹿业的第三次复苏是以各地个体私营养鹿场的出现为标志,随着对外经济交流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鹿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时养鹿业又开始兴盛起来;到90年代中期,经过10年的发展,全国鹿存栏达40万头,而且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多,鹿的品质及其生产力--公鹿的鹿茸平均单产和母鹿的繁殖成活率逐渐提高,同时,在鹿的品种选育、繁殖、育种、鹿病防治、产品加工、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群体驯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鹿场经营也由原来的单一国营鹿场发展为一大批由集体、个人、合资、合作经营组成的多种形式,整个养鹿业开始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

(三)养鹿业的现状

1.新中国养鹿业所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50年的努力,养鹿业不论是在存栏数量还是鹿的品种、生产力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存栏数量及饲养规模 我国现在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驯鹿、坡鹿和麋鹿等约40多万头,其中梅花鹿近25万头、马鹿6万头左右、水鹿5万余头、各种杂交鹿万余头。在主要茸鹿中,以东北梅花鹿、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的品质较佳,著称于国内外,数量达28万头左右。近20年来,人工育成了居国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8个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其数量达8万余头。

我国主要茸鹿的饲养区域:梅花鹿主要在吉林省,占全国的70%;马鹿主要在新疆,占全国的35%;杂种鹿主要在东北、华北和新疆,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的梅花鹿之乡--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饲养数量达4万余头。

我国较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不含分场)存栏一般达千余头,最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为吉林省东丰县第一鹿场,存栏为2300余头;最大的马鹿国营鹿场(含分场)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4团养鹿场,饲养塔里木马鹿近2000头。饲养梅花鹿较大的个体养鹿场一般达200~300头,而饲养马鹿(东北马鹿或天山马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150~200头,饲养水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500多头。

(2)生产力 我国茸鹿的生产力很高,尤其梅花鹿和马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梅花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0.8~1.2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左右,每年生产鹿茸总计达50余吨,鹿茸优质率达5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8年左右;马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1.5(东北马鹿)~2.5(天山马鹿)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可达60%(天山马鹿)~80%(塔里木马鹿等)以上,每年生产马鹿茸总计达40余吨,马鹿茸的优质率在6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10年以上。我国养鹿业的高指标和高生产力,创造了高经济效益,仅主产品鹿茸一项年均创产值5亿多人民币。

(3)养鹿的教育科研成果 随着养鹿业的不断发展,在养鹿的教育科研上我国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总的说来我国养鹿业的科研教学工作是以提高鹿茸产量为主要目标。我国茸鹿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茸鹿科学研究又主要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并面向茸鹿生产的主战场。

1956年我国首先成立了吉林省特产研究所,专设有茸鹿研究室,后于1982年又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至今,设有经济动物研究室茸鹿课题组。1958年建吉林特产学院,专设了经济动物专业,以后相继又在有关农林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了野生动物专业和药用动物专业等,40年来为祖国养鹿业培养了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与典型鹿场一起试验,研究解决茸鹿的繁育、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驯化放养、疫病防治、设备条件与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成分分析及基础理论等方面重大技术课题。与此同时,随着规模化养鹿的兴起,国家对养鹿学的科研投入加大

,全国各院校共同合作,从1958年至1998年8月,研究项目达上千项,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梅花鹿的营养需要、茸鹿品种品系选取以及育、杂交优势的利用、杂交育种、鹿茸加工新技术、生茸机制的研究、多种添加剂饲料等产品成分分析、鹿保定药物研制、鹿茸加工设备及深加工、控光养鹿、鹿胎、鹿皮和乳鹿皮的开发利用、鹿品种标准化、鹿的结核病、坏死杆菌病、缺硒和缺铜病、伪狂犬病等项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尤其是双阳梅花鹿品种培育和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梅花鹿营养需要、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等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均为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单项成果年增收支额达千万元。特别是在品种选育方面,经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成功地人工育成了梅花鹿中的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品系,著称于国内外;在马鹿方面,人工选育的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特别是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闻名于世界,而且现在又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较有前途的东天二元杂交和东天塔三元杂交等茸肉兼用新品种。

2.养鹿业现存的不足

我国养鹿真正发展只有几十年,现在刚刚开始规模化,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经营不善 目前,中国养鹿是小而全、少而散、传统作坊式生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因此信息不灵,抱残守缺。此外,国有鹿场人多包袱重,给扩大再生产带来困难,所以出现国有鹿场向个人承包转轨势头。但个人承包后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目标,造成后劲不足。

(2)调控不力 中国养鹿缺乏宏观调控,农、林、医等部门都管都不管,发展带有盲目性,在养鹿高潮中一哄而上,一旦效益滑坡又纷纷下马,经营上互相攀比压价,使财产流失。所以作为主管部门,应真正把握全局,能从国际、国内市场的总体分析市场走势,及时给予指导,使市场处于平稳运行态势,避免大起大落。

(3)技术力量薄弱 中国养鹿技术力量薄弱,全国养鹿专业科学研究人员非常缺少,且经费匮乏妨碍养鹿技术向纵深发展。向农民普及养鹿技术知识不够,影响农民个体养鹿积极性,使农民养鹿处于自行摸索阶段。所以必须加强科研投入、技术推广,使养鹿业科学化、正规化。

(4)产品加工粗糙 中国养鹿以生产鹿茸为主,出售初级产品,花样少,深加工不够,对于抢占国际市场不利,这种状况亟需改变。要研究开发高精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5)缺乏配套服务 中国养鹿业缺乏系统技术服务体系,只有完善品种改良、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才能使养鹿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进。

--------------------------------------------------------------------------------

Copyright © 2003 CAASTC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