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龙虾和黄鳝能一起混养吗 如何养殖小龙虾?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7 22:05   点击:2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小龙虾和黄鳝能一起混养吗 如何养殖小龙虾?

首先介绍一下下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饲养小龙虾的方式有池塘单养,鱼虾混养和稻田养殖等。

池塘单养准备

虾池条件:面积4~10亩,池塘结构要有浅水区、深水区,水深保持1.5米以上。池内放一定数量瓦片、瓷管、塑料管等隐蔽物,供小龙虾栖息、脱壳和逃避敌害。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

放苗前准备:虾苗放养前,虾池按常规清淤、消毒、进水、施基肥和种植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水葫芦等水草。水草应占水面的1/3~1/5。此外,在池中水平和垂直安置一些网片和投放一些螺类。

虾苗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在原池放亲虾繁殖获得虾苗;7~9月,放养离开母体不久,体长0.8厘米以上的虾苗,每亩3~5万尾;4~5月,放养越冬的3厘米左右的虾种,每亩2~4万尾。

日常管理要点

水质管理:养殖初期水位保持50~60厘米即可,以后每隔3~5天加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逐步加至正常水位。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亩15~20公斤。

投饵和施肥:小龙虾杂食性,可以投喂植物性的豆饼、麸皮、米糠,动物性的杂鱼、螺蚬肉、禽畜内脏和人工配合饵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8:00左右投喂30%,傍晚投喂70%。日投饵量,鲜饲料量为存塘虾体总量的10%以上;干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为虾体总量的3%~4%,实际投饵量应根据小龙虾的摄食情况以及水温、天气等状况而定,此外,根据水质的肥瘦度,追加肥料。

疾病预防:小龙虾的疾病不多见。防病工作主要是做好虾池清淤、消毒和定期使用生石灰消毒水体

以上是小龙虾的具体养殖技术,那黄鳝能否一起养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黄鳝一定要网箱套养,这样,二者便相安无事了。

小龙虾产子迟是什么原因?

小龙虾产子迟是什么原因?淡水小龙虾养殖

一、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1、生态要求

淡水小练习广泛分布于各类水体,尤以静水沟渠、潜水湖泊和池塘中较多,说明该虾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水体溶氧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当水体溶氧不足时,该虾常攀援到水体表层呼吸或借助于水体中的杂草、树枝、石块等物,将身体偏转使一侧腮腔处于水体表面呼吸,甚至爬上陆地借助空气中的氧气呼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该虾离开水体能成活一周以上。

淡水小龙虾对高水温活低水温都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与它的分布地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是一致的。其温度适应范围为0∽37度,在长江流域,冬天晚上将其带水置于室外,被冰冻住仍能成活,但该虾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31度。受精卵孵化和幼体发育水温在24―28度为好。

淡水小龙虾对重金属、某些农药如敌百虫、菊酯类杀虫剂非常敏感,因此养殖水体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如用地下水养殖淡水小龙虾,必须事前对地下水进行检测,以免重金属含量过高,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发育。

2、食性

淡水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以摄取有机碎屑为主,对各种谷物、饼类、蔬菜、陆生牧草、水体中的水生植物、着生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及动物尸体均能摄食,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在20――25度条件下,淡水小龙虾摄食眼子菜每昼夜可达自身体重的3.2%,摄食竹叶菜可达2.6%,水花生达1.1%,豆饼达1.2%,人工饲料达2.8%,摄食鱼肉达4.9%,而摄食蚯蚓高达14.8%,可见该虾喜食动物性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由于其捕食能力较差,在该虾的食物组成中植物性成份占98%以上。在我国水产界,长期以来错误地认为淡水小龙虾能捕食鱼苗、鱼种,对水产养殖有很大的危害。我们为此做过淡水小龙虾对鲤鱼、草鱼、白鲢和尼罗罗非鱼四种鱼苗、鱼种成活率的影响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四种鱼种与淡水小龙虾混养的成活率均为100%。四种鱼苗与淡水小龙虾混养,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0%、77.2%、80.4%、87.2%,而未与淡水小龙虾混养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9.2%、76.3%、80.6%、87.9%,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淡水小龙虾在正常情况下,没有能力捕食鱼苗、鱼种。虽然该虾不能捕捉游动较快的鱼类,但它能捕食鱼类的病残及死亡个体,也能捕食活动的浮游动物、藻类及漂浮在水面的植物。

3、生长与蜕皮

淡水小龙虾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必须蜕掉体表的甲壳才能完成其突变性生长。在武汉地区,九月中旬蜕离母体的幼虾平均全长为1.0厘米,平均重0.04克,在网箱中养殖到11月底,平均全长5.19厘米,平均重4.50克,最大全长达7.4厘米,重12.24克。在池塘中养殖到第二年的7月,平均全长达10.2厘米,平均重达34.51克。在条件良好的池塘里,刚离开母体的幼虾生长2―3月即可达到上市规格。

淡水小龙虾的蜕壳与水温、营养及个体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幼体一般4―6天蜕皮一次,离开母体进入开放水体的幼虾每5―8蜕皮一次,后期幼虾的蜕皮间隔一般8―20天。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阶段早,则蜕皮间隔短。性成熟的雌、雄虾一般一年蜕皮1―2次。据测量,全长8―11厘米的淡水小龙虾每蜕一次皮,全长可增长1.3厘米。淡水小龙虾的蜕皮多发生在夜晚,人工养殖条件下,有时白天也可见其蜕皮,但较为少见。根据该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其蜕皮周期可分为蜕皮间期、蜕皮前期、蜕皮期和蜕皮后期四个阶段。蜕壳间期是淡水小龙虾为生长积累营养物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该虾摄食旺盛,甲壳逐渐变硬;蜕壳前期从淡水小龙虾停止摄食起至开始蜕壳止,这一阶段是淡水

小龙虾产籽推迟主要是因为天气过冷、缺食、雨水过少,只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基本上都是正常产籽的。

我们都知道小龙虾,绝大多数朋友也吃过小龙虾,自从它从日本引进我国时,就已经备受瞩目,从原先不敢食用,到现在成为了饭桌上的美食,短短不到几十年。那么你知道小龙虾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吗?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众所周知,小龙虾是喜欢生活在浅水区域的杂食动物,它靠捕捉小鱼小虾以及其它动物尸体为食,它生存能力极强,适应环境能力更强,正是因为如此,它引进之后的几十年内就已经分布各地,可想而知它的繁殖能力是超强的。

小龙虾

那么一只母龙虾它究竟能产多少卵呢?据养殖过的农民以及相关资料记载:一只母虾可产卵300粒至600粒,假如都能存活的话,一只母虾繁殖几百只小虾,想想都害怕,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母虾产卵能活下来长成大虾的却寥寥无几。

尤其是养殖小龙虾的农民很苦恼,母虾产卵这么多,能活下来的却很少。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小龙虾幼苗

小龙虾产卵多,存活少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水里的温度因素,虽说温度高低对于小龙虾而言并没有什么,但对小龙虾幼苗却至关重要,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会直接影响它的存活率。

第二:食物因素,很多小龙虾在离开母体时很难寻找到食物,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吧,适者生存。

第三:天敌因素,水里的鱼,天上的鸟,以及陆地上的动物,对其都有影响,尤其是水里的鱼类以及其它生物。

母虾

对于养殖小龙虾的农民而言,幼苗的存活率直接影响到产量,影响到经济收入,因此他们对这事很看重,并且都会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存活率,增加小龙虾的产量。

各位网友,你们觉得一只母虾产卵,虾苗能够生存下来的大概有几只呢?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菜市场买的小龙虾,只要健康是可以产籽的。龙虾在七月份到九月份之间交配,要选用健康,个体大龙虾最好。

观赏

由于大部分小龙虾的抗污染性十分强,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下,依然可以存活。放养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鱼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对水文环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贡献。

营养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菜谱

小龙虾因体型比其他淡水虾类大,肉也相对较多,及肉质鲜美之原因,而被制成多种料理,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若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当池塘灌水以后,仔虾和亲虾陆续从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时亲虾会携带幼体进入水体之中,然后释放幼体。克氏螯虾虽然抱卵量较少,但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于克氏螯虾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给集约性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菜市场买的小龙虾,只要健康是可以产籽的。龙虾在七月份到九月份之间交配,要选用健康,个体大龙虾最好。

观赏

由于大部分小龙虾的抗污染性十分强,因此在含有高污染性毒素的水质下,依然可以存活。放养在水族箱中,也可有效的清除鱼的排泄物以及青苔,对水文环境整治有十分大的贡献。

营养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菜谱

小龙虾因体型比其他淡水虾类大,肉也相对较多,及肉质鲜美之原因,而被制成多种料理,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若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当池塘灌水以后,仔虾和亲虾陆续从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时亲虾会携带幼体进入水体之中,然后释放幼体。克氏螯虾虽然抱卵量较少,但幼体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于克氏螯虾分散的繁殖习性限制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给集约性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