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对姬松茸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姬松茸属中温型菌类,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为16~33℃,适宜温度为21~23℃。温度低于18℃生长慢,高于25℃生长快,菌盖薄,开伞早,产量低,质量差,超过34℃原基难以分化形成。温度在20~22℃时长出的子实体柄粗、盖厚、颜色深、不易开伞。出菇期间气温偏低,可通过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提高温度;若气温超过28℃以上时,可加厚遮阳物,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使温度下降。
姬松茸栽培温度的调节,主要通过适时栽培,即利用合适的自然气温来栽培。但春秋季节日夜温差较大,又常出现突然降温,因此应精心管理,注意保温和增湿,防止幼小子实体因冷热骤变导致萎缩、腐烂。
二、椴木香菇发菌后多久立起来?
椴木香菇接种一个月 菌丝成活 ,然后要四五个月后立起来。
春栽椴木香菇的接种3月是春栽食用菌的最佳接种期,又是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期。适于3月接种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黄背木耳、银耳、猴头菇、灰树花、姬松茸、大球盖菇、茶薪菇等。一般采用袋栽或床栽,自然发菌,4~6月出菇。
三、姬松茸地栽种植方法?
姬松茸菌种也分母种、原种、种植种三级,可按双孢蘑菇的制种方法进行制作。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种植种一般用麦粒培养基。
1、建堆
把稻草等秸秆类或棉籽壳浸透水,预湿后,与米糠、木屑、畜禽粪等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建堆。料堆上宽80—90厘米。
2、翻堆
预堆时间大约7天左右,料温上升至70—75℃左右就应该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在培养料中加入硫酸铵或尿素,在微生物的帮助下,通过发酵变成姬松茸可利用的氮源。在预堆期间,料堆中层发酵较好,料温较高,但四周的培养料没有充分发酵。翻堆时要充分翻拌,把中层培养料翻放在外周,把外周培养料堆到料堆中央。
5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再按4天、4天、3天的间隔时间进行翻堆(共翻堆5次,发酵时间23—25天)。为了使料堆内外发酵均匀,翻堆时应把中间的培养料翻堆在外,把外层的培养料堆到中间。发酵后培养料变成棕褐色,手拉纤维容易拉断,发酵就完成了。堆制发酵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大约为60~75%。pH值偏高或偏低时,可用过磷酸钙或消石灰进行调节。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是很重要的工序,不能粗心。
3、进料铺床
姬松茸室内、室外均可种植。室内种植时可搭架床4—6层,也可以利用空阔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菇床,厚度20厘米为宜。培养料上床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关闭,把菇房的温度升高到55—60℃,保持2天左右,待料温降到25℃时再播种。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1.3米,长任意。荫棚高度2—2.3米,棚顶和四周用草帘、遮阳网遮荫,(要求四阳四阴),畦床整成龟背形,中间比四周略高,并开好排水沟。如果在山地种植,还要开防洪沟。畦床表面用化学农药喷洒,杀灭害虫。再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铺入畦床上面,厚度一般为20—25厘米(按干料计算,每平方米约需16—20千克培养料)。
4、播种和管理
把麦粒菌种轻轻掰碎,2/3勻匀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1/3撒在床面上,最后铺上1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2瓶。
室外种植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畦床,保温保湿。播种后5天内一般不必揭开地膜,也不用喷水,第6天揭膜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宣,若料面干燥应喷水保湿。正常情况下,每2天通风一次。
室内种植也要注意菇房内温湿度的变化。做好保温保湿,并使新鲜空气多通入菇房之内,每天菇房内都不要使感到闷热。
5、覆土
覆土时间以见到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中成活之后。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开始覆土。覆盖培养料的土粒之好坏、覆土方法之好坏,对姬松茸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覆土是种植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覆土用的土粒不能太坚硬,不含肥料、新鲜、保水、通气性能较好大土粒最好,国内一般都选用田底土,含水量为70~75%。
覆土可采用平铺方式,也可采用“齿轮”方式。即先在料面上覆上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土粒,每间隔10~15厘米做一条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坎,厚度约3—4厘米。野外种植要在畦床两边用竹木条杆插成弯弓形,然后罩上塑料膜,使其在小气候中生长。罩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0℃为宜,过高则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不低于85%。
6、出菇管理
出菇期间的管理合适与否,都会造成大幅度的增产或减产。因此,必须细心管理。姬松茸菌丝在培养料蔓延之后,才开始出菇。一般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发育粗壮,少量爬上上层。此时畦床上面应喷水,罩膜内相对湿度要求在90~95%,并保持盖膜2天后,土面上就会出现白色米粒状菇蕾,继而长成黄豆状,3天后菇蕾长到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菇(蕾)体畸形,这是水分管理的关键。出菇时,要消耗大量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间必须十分注意通风换气,每天揭膜通风1~2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后继续罩膜保湿,促进菇蕾的正常生长。阴雨天气可把罩膜四周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防止菇蕾烂掉。
出菇期温度以20—25℃最好。若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偏低,可罩紧薄膜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28℃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罩膜通风透气,创造较阴凉气候。室内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遮阳,并早晚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10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再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持续3—4个月,可逐批逐次出菇采收(一般4—5批)。喷水宜用井水或泉水。
四、六珍菌汤包做法?
做法
1、原料准备:六珍汤包料,排骨400克,盐1大勺,料酒1大勺,葱3根。
2、排骨用加了料酒的水焯水后洗净。
3、放入汤锅,打适量水,没过排骨5厘米左右,加入葱结,大火烧开转小火炖煮。
4、炖排骨汤时,把六珍汤料包放入排骨汤中炖煮。
5、排骨汤炖煮了2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是砂锅,就在排骨汤炖煮了3个小时后加入,滚开后炖煮25分钟。汤炖好后,加盐调味即可
五、干的姬松茸怎么吃?
做法:
1、原料:姬松茸三两、三黄鸡半边、鲜鸡脚6个、姜3片、米酒2小勺、生抽3大勺、老抽大勺、盐、糖适量。
2、鸡洗净斩件,姜切片待用。
3、干姬松茸用温水泡发半小时,洗净备用,泡姬松茸的水留着炖鸡。
4、锅下水烧开后,加入1小勺米酒,放入鸡和鸡脚焯水。
5、用清水洗净浮沫,沥干水份待用。
6、把沥干水份的鸡、鸡脚和姜片放入电高压锅内。
7、再把姬松茸和泡姬松茸的水倒入锅入。
8、加入米酒1小勺、生抽3大勺、老抽大勺、盐、糖适量。
9、拌匀后,盖上盖,保压20分钟。
10、等电高压锅气排完后,打开盖子即可食用
六、松茸炖鹅的做法大全?
【原料】鹅肉块1000克,水发松茸250克,白菜心1个,熟冬笋块50克。
【调料】葱段、姜片各10克,精盐、味精、香油各1/2小匙,八角1粒,酱油2大匙,胡椒粉1/3小匙,白糖、米醋各1小匙,绍酒、植物油各1大匙,鲜汤8杯。
【做法】
1将白菜心洗净,切成大块;水发松茸泡透,剪去硬根,洗净备用。
2 将鹅肉、白菜、水发松茸、冬笋分别放入沸水中焯透,捞出沥干待用。
3锅中加油烧至五成热,先下入葱段、姜片、八角炒香,再放入鹅肉块、水发松茸、白菜、冬笋略炒,然后烹入绍酒、米醋,加入酱油翻炒片刻,再添入鲜汤,加入精盐、味精、白糖,盖严锅盖,炖至汤汁浓稠,撇去表面浮油,撒上胡椒粉,淋入香油,即可装盘。
七、姬松茸能和苦瓜一起炖排骨吗?
最好不要放苦瓜,苦味会盖掉松茸的香气,可以放冬瓜这类没什么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