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松茸培养基(原基培养过程?)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6 16:18   点击:1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原基培养过程?

小川真等在试管中培养出松茸的原基。方法是取赤松林pH4.5的弱酸性土风干后,用2毫米孔目的筛子,筛后放入口径3厘米、长20厘米以上的试管中,装10厘米土,在2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进行加热灭菌20分钟,冷却后分别再加入已灭菌的培养基组分。

将已培养的菌丝移入试管的土壤中,于23℃恒温下培养约2个月,可见到白色菌丝扩展,并开始旺盛生长时,把试管移到18℃的恒温箱中,在此温度下约15天,白色的菌丝块肥厚成球状,顶部变成褐色,可认为已形成松茸原基。这种菌丝块或原基的质地致密、多汁,有松茸香味,已可看到形成子实体的组织,直径5毫米左右。

原基和子实体均为组织化的菌丝体。在研究松茸菌丝体组织化的实验中,魏铁铮(1999)在1000毫升PDA培养基中加入1克、2克、3克一直到16克蛋白胨。结果发现,随着蛋白胨浓度梯度的变化,松茸菌落形态和组织化的程度成规律性的变化。在PDA培养基上,松茸菌丝为纯白色,菌落表面气生菌丝扭结,形成毛刺状。当蛋白胨含量为0.1%,菌丝仍为纯白色,菌落表面气生菌丝呈绒毛状,且不发生扭结。当蛋白胨含量为0.2%,菌落中央明显隆起,呈草帽状。表面气生菌丝长而多分枝,且旺盛致密。随着蛋白胨含量的增加菌落中央隆起越高,草帽状菌落外沿越来越窄,隆起部位颜色越来越深,气生菌丝逐渐变短。当蛋白胨含量达1.6%时,菌落呈半球形,颜色为浅黄褐色,组织化程度高,酷似松茸菌盖,半球直径可达15~20毫米。解剖观察,质地致密多汁,有浓郁的松茸香味,与小川真当年描述松茸原基一致,但原基直径明显大且具有可调控规律。

二、红松茸的栽培技术?

选用稻草、稻壳、木屑等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散热后用于栽培赤松茸;在播种前稻草、秸秆需要进行2天浸水,在高温天气原料需要经过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之后在用于栽培;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种植,在种植前进行整地、消毒处理,然后按照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在赤松茸在生长期间还需要做好温度、湿度的管理。

三、东北松茸菇栽培技术?

1、播种管理,如果是室内栽种,可以将松茸菌的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然后覆盖-层薄土,并在后期养护时,定时定点进行通风管理,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若是室外养护,还需要在土壤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2、出菇养护,当松茸菌开始冒土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培养基湿润,然后在上方覆盖一层薄膜,两天后再揭开,且此时要保证温度为二十五度,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注意每次通风时间秒于三十分钟。

3、病虫害防治,养护松茸菌的过程中,要防止植株被菇蝇、菇蛾、线虫等病虫危害,以免其影响植株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定期检查松茸菌的生长情况,若发现异常菌菇,需要及时拔除,并进行消毒处理,此时可以选择消毒灯进行消毒。

四、如何培育赤松茸菌种?

一种松茸菌种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基配制;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50-200克、生姜提取物1-3克、桂枝提取物1-3克、陈皮提取物0.6-0.9克、硝酸钾0.1-0.3克、硫酸镁0.1-0.3克、硼酸0.1-0.3克、蛋白胨1-3克、石膏粉0.5-1克和余量的水;

(2)培养基灭菌;将步骤(1)所得培养基过滤后,置于灭菌器中灭菌;

(3)菌种接种;将步骤(2)中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25℃~28℃,接入松茸菌的菌丝。

作为优选,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60-190克、生姜提取物1-2克、桂枝提取物1-2克、陈皮提取物0.6-0.8克、硝酸钾0.1-0.2克、硫酸镁0.1-0.2克、硼酸0.1-0.2克、蛋白胨1-2克、石膏粉0.5-0.8克和余量的水。

五、红松茸育种基地种植技术?

1.将稻草、稻壳、锯末等原料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放热后栽培红松茸。

2.秸秆和秸秆在播种前应在水中浸泡2天或起垄后完全浇水。

3.可种植在靠近水源的松软壤土上,排水方便,局部遮荫,土壤肥沃,有腐殖质,土壤疏松。

4.种植前还需要消毒。这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细菌和虫卵。

5.堆肥细菌床最重要的事情是将稻草弄平。

6.做好温湿度控制。

六、赤松茸培养基配方?

1、准备培养基

选用稻草、稻壳、木屑等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散热后用于栽培。

培养基的配方有:

(1)、稻草90%,稻壳10%;

(2)、稻草80%,木屑20%;

(3)、稻草40%,玉米秸秆40%,稻壳10%。

播种前稻草、秸秆需浸水2天,或者铺畦后充分浇水。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75%。

七、种植松茸菇全过程?

1、科学建堆

种植松茸的首要工作为建堆,选择玉米杆、麦秆、甘蔗渣或稻草,加入化肥或复合肥,搅拌均匀之后,把它们堆积到一起进行发酵,等待大概7天左右即可发酵完成,后期继续腐熟一个月,每隔4-5天翻堆一次。

2、铺设苗床

种植松茸的第2步为进料铺床,把处理好的养料均匀平铺在培养床上,注意养料的厚度要控制在20公分左右,然后把培育室中的温度调到50-60摄氏度,让养料进一步发酵,2天过后即可播种。

3、播撒菌种

首先将松茸的菌种铺放在培养床上,然后在上面覆盖一次薄土,如果是室外种植,则需要再铺一层塑料膜或稻草进行保温,播种后喷洒一次水雾,保持苗床的温暖潮湿,有利于提高出菇速度。

4、出菇管理

松茸在播种后45天左右就会长出菇体,当菌丝长至3-4公分时停止浇水,保持室内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早上7-8点或晚上6-7点为宜,当发现染病的松茸时,立即拔除,并对土壤消毒。

八、松茸菌种制作方法?

(1)培养基配制;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50-200克、生姜提取物1-3克、桂枝提取物1-3克、陈皮提取物0.6-0.9克、硝酸钾0.1-0.3克、硫酸镁0.1-0.3克、硼酸0.1-0.3克、蛋白胨1-3克、石膏粉0.5-1克和余量的水;

(2)培养基灭菌;将步骤(1)所得培养基过滤后,置于灭菌器中灭菌;

(3)菌种接种;将步骤(2)中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25℃~28℃,接入松茸菌的菌丝。

作为优选,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60-190克、生姜提取物1-2克、桂枝提取物1-2克、陈皮提取物0.6-0.8克、硝酸钾0.1-0.2克、硫酸镁0.1-0.2克、硼酸0.1-0.2克、蛋白胨1-2克、石膏粉0.5-0.8克和余量的水。

作为优选,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80克、生姜提取物2克、桂枝提取物1克、陈皮提取物0.7克、硝酸钾0.1克、硫酸镁0.1克、硼酸0.1克、蛋白胨1克、石膏粉0.6克和余量的水。

九、松茸真菌是怎样制作的?

(1)培养基配制;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50-200克、生姜提取物1-3克、桂枝提取物1-3克、陈皮提取物0.6-0.9克、硝酸钾0.1-0.3克、硫酸镁0.1-0.3克、硼酸0.1-0.3克、蛋白胨1-3克、石膏粉0.5-1克和余量的水;

(2)培养基灭菌;将步骤(1)所得培养基过滤后,置于灭菌器中灭菌;

(3)菌种接种;将步骤(2)中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25℃~28℃,接入松茸菌的菌丝。

作为优选,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60-190克、生姜提取物1-2克、桂枝提取物1-2克、陈皮提取物0.6-0.8克、硝酸钾0.1-0.2克、硫酸镁0.1-0.2克、硼酸0.1-0.2克、蛋白胨1-2克、石膏粉0.5-0.8克和余量的水。

作为优选,以1千克所述培养基为基准,所述培养基中含有熟马铃薯180克、生姜提取物2克、桂枝提取物1克、陈皮提取物0.7克、硝酸钾0.1克、硫酸镁0.1克、硼酸0.1克、蛋白胨1克、石膏粉0.6克和余量的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