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松茸种植大棚方法和技术(松茸人工种植怎么种?)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6 14:00   点击:21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松茸人工种植怎么种?

1、建堆翻堆:种植松茸首先就需要建堆,那么建堆所用的材料最好就是能够有甘蔗渣就好了,如果没有我们就可以选用玉米秆或麦秆、木屑以及稻草或茅草都可以,但是单单这些是没有多大的养分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往里面加入适量的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然后将他们堆在一起,等到一周左右,我们需要将堆好的料翻一次,这样有利于养料发酵,等再过四五天又翻一次,一共需要翻五次,每次的时间间隔大概也就是三四天左右,这样可以是养料充分的发酵,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好质量的养料。

2、进料铺床:等到五次翻料结束之后就要开始进料铺床了,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即可,最后就是将培育室的温度调到五十多六十度左右,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两天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大棚种植也是一样的需要先发酵,然后在起沟播种。

3、播种管理:如果是室内种植我们只要将菌种均匀的洒在铺好养料的培育床上,然后用一层薄土掩盖即可,但是如果是室外种植,我们将菌种撒好之后还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室内我们要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三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室内外的温度以及湿度,能够让松茸菌更好的生长。

4、出菇管理:出谷管理也就是松茸菇开始冒出土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准备了,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不小心就由可能导致它减产或者是死亡,在播种后一个半月左右,松茸菇就慢慢的长出来了,这时我们要在培育床上进行浇水,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两天之后揭开,等到它有三四厘米的时候就不能浇水了,不然松茸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我们要注意把控好室内以及室外的温度,最好是在二十五度左右,并且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5、病虫害防治:松茸菌的抗病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也不排除有时应为管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的病害感染,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上要多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注意通风,并且如果有入害的松茸菌要及时的拔除,并且进行消毒处理,而松茸菌它经常会有菇蝇、菇娥以及线虫之类的害虫,这些主要是影响松茸菌的质量,我们可以在室内照射喷灯。

二、松茸种植技术?

种植方法如下:

一、建堆翻堆

种植松茸第一步就需要建堆,最好是使用甘蔗渣作为建堆所用的材料,要是没有的话,也可以选择麦秆或者玉米杆、稻草以及木屑或者是茅草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有这些的话是没有很多养分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往里面添加适量的化肥和少量的牛粪之类的恶,进行均匀的搅拌,然后把他们堆放在一起,等到七八天以后,我们要把堆好的料翻一次,这样对于养料的发酵更有利,等再过五六天还翻一次,一共需要翻五次,每次也是间隔三四天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养料充分的进行发酵,才能制作出质量更加好的养料。

二、进料铺床

五次翻料结束以后就可以开始进料铺床了,其实就是把已经处理好的养料均匀的房在培育床上,并且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大约二十五厘米左右就可以了,最后还要把培育室里面的温暖调到六十度左右,可以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两天过去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大棚种植松茸也是一样需要先进行发酵,然后在起沟播种。

三、播种管理

如果在室内种植的话我们要把菌种均匀的撒在已经铺好养料的培育床上,然后再用一层薄土进行覆盖即可,如果是在室外进行种植的话,我们把菌种撒好以后还要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薄膜,可以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室内的话我们要不定时的进行通风,室内需要保持一个空气流通的状态,在室外的话隔个两三天左右就要掀开薄膜进行通风,这样做就是为了可以保持室内外的湿度以及温度,才能让松茸菌生长的更加好。

四、出菇管理

我们在松茸菇开始冒出土的时候就可以准备出菇管理,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减产或者是死亡,在播种以后的五十天左右,松茸菇就会慢慢的生长出来,这个时候我们要往育苗床上进行浇水,在覆盖上一层薄膜进行保湿保温,两天以后掀开,等到它生长到有三四厘米左右就不需要进行浇水了,避免松茸的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我们还需要把室内的温度还有室外的温度控制好,最好温度控制在二十八度左右,并且每天最少要通风两次,一般是晚上的六七点和早上的七八点左右,一直要持续到松茸可以进行采收的时候停止。

五、病虫害防治

虽然松茸菌的抗病能力是非常不错,但是不代表没有病虫害,有时候会因为管理不当引起一定程度的病害感染,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上一定要多注意细节上的问题,也要注意通风,如果发现有松茸菌发生病虫害就要及时的拔出,还要进行消毒。松茸菌经常会有菇娥、菇蝇以及线虫之类的害虫,都是会影响到松茸菌质量的害虫。我们可以采取人工杀死。

三、姬松茸种植技术及亩产?

  姬松茸室內、室外都可进行种植,室內种植时可撘架床四至六层,也可以利用空闲的蘑菇房、架床,将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的铺在菇床,厚度在二十厘米就行,培养料放置完成后就可进行“二次发酵”,将菇房的出入口、通风口要全部管理,将里面的温度升高到五十五至六十度,保持二天左右,等到料温降低到二十五度时在进行播种,野外种植在荫棚下进行,畦宽在一点三米,长随面积而定。

  播种和管理

  把麦粒菌种轻轻掰开,均匀的撒在培养料面上,用叉适当的抖动将菌种落入料内,最后在铺上一厘米左右的培养料覆盖菌种。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在两瓶。

  出菇管理

  出菇期的温度应该保持在二十至二十五度时最好,如果是早春播种的,出菇时气温就会偏低,可罩紧薄膜来保温保湿,并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夏初气温超过二十八度时,可以在荫棚上加厚遮阳物,整天打开薄膜通风透气,创造比较阴凉的气候。室內种植时也要注意门窗的遮阳,在早晚要通风,出菇周期大体上十天,出菇结束后可修改畦的形状,在喷水补充畦床的水分,为下次出菇做好准备。出菇可以持续三至四个月,可逐渐出菇采收。

  姬松茸产量

  姬松茸每年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开始采摘,采摘期可持续到11月底,采摘期长,产量高。如果管理得当,一个大棚采摘一年的姬松茸就可以收入近5万元,除去建大棚以及栽种的成本,每个大棚纯收入可达3万余元

四、种植松茸可以不发酵吗?

不可以

1.建堆

种植松茸时,可以选择玉米秆,甘蔗渣或稻草。然后可以加入适量的化肥或复合肥,搅拌均匀后堆放在一起。大约7天后,让它们发酵。可以在4到5天内再次转动它,每转大约相隔3到4天。如果你转五次,大约一个月,材料充分发酵后,就可以用来种植松茸了。

2.铺栽培床

把加工好的养分铺在栽培床上,铺好,然后把油漆的厚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然后栽培松茸。将松茸的大棚温度调整到50~60度,使营养成分进一步发酵。万不能急躁,过两天就可以播种了。

五、人工大棚松茸种植技术?

        松茸目前还不可以进行人工大棚的种植,也不存在相关种植技术,只能珍惜野生松茸做好保护工作。

        松茸生长环境极为苛刻,只能与50年树龄以上树木共生,并且不可接受污染过的森林环境,生长成熟缓慢而困难,目前价值正不断上升。

        松茸是一种野生的蘑菇,其食用味道鲜美,并且具有很好的滋补效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因为其自然产量逐渐减少,使得松茸成为了一种珍稀物种,有人想利用人工大棚松茸种植技术来培育松茸,但未曾实现。

        但是松茸对于自己所生长的环境要求极高,如果是经过污染和人为干扰后的森林环境,就会让松茸无法正常生长,并且其生长的共生树木也需要有50年以上的树龄,才能很好的为松茸提供生长的养分。

六、姬松茸种植大棚怎么搭建?

一、菇棚搭建前的准备1、场地选择姬松茸大棚每座菇房的占地面积大约为10×12米,应设在交通方便、地质坚硬、地势平坦、水电便捷、通风透光、水质良好、周围环境干净卫生、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菇棚应坐北朝南。

2、菇棚竹子的准备按农历七竹八木把材料砍伐好备用,大竹子70棵左右,中小型竹子240棵左右。凉晒1个月后即可断裁建棚材料。一个标准菇棚栽培台为22床、面积约为330㎡,需用12号铁丝30㎏绑扎架子,14号40㎏绑扎横栏杆、护柱及顶梁,5公分长铁钉2㎏固定封顶拱片,另外还需准备72块硬砖头或小石板垫柱脚。1.

柱子72根:3.54米18根、3.91米18根、4.07米18根、4.28米18根。2.

栏板杆:10米132根。3.

顶梁行条:12米10根。4.

五穿杆:9.5米5根。5.

斜撑杆:7.5米14根。6.

边柱30根:3.41米14根、3.94米4根、4.21米4根、4.37米4根、4.58米4根。7.

横栏杆:1.5米178根、过道连杆1.1米15节。8.

护柱:27厘米72根,

54厘米324根。9.

料床片:长1.5米、宽4厘米3600片。10.

封顶拱片:长6米,宽4厘米116片。

二、建棚步湊与规格1.

一个标准菇棚需扎8排架子,第一排先摆9根3.54米的根脚一顺的柱子,柱子间距1.25米,再摆5根10米的栏板杆,栏板杆间距从柱脚算起,第一根50厘米、第二根起都为60厘米;然后把柱子和栏板杆之间的“十”字交叉口处用12号铁丝蝴蝶结式绑扎。第二排要先摆5根10米的栏板杆,再摆9根3.91米的根脚与第一排相反的柱子,然后把栏板杆和柱子之间的“十”字交叉口处用12号铁丝蝴蝶结式绑扎。第三排至第八排依次类推(注意第三至第八排要用6根栏板杆,第一二排和第七八排用5根栏板杆,但柱子都为9根)。

2.先竖第八排架子并加以固定,再竖第七排,中间用横栏杆连接,然后留75厘米或者80厘米的过往通道,并用过道连杆连接。照此竖好八排架子,用砖头水平垫好72根柱脚后,用五穿杆和斜撑杆把四个架子及整个菇棚绑扎撑稳。

3.用14号铁丝扎横栏杆、配护柱、摆楞杆、铺料床片、栽边柱、上顶梁行条、钉封顶拱片,搭成4个栽培架,中间两架6台(床),两边各架5台(床),每台(床)为15㎡,底床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厘米,每台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左右。菇床四周以及每栽培架之间都要留出75~80厘米宽的来往通道,通道上方还要搭建竹杆或竹片,以利于上层菇床的管理工作

4.建好内部的床架后,整个菇房外边四周围还要加盖薄膜,薄膜外面还要用稻草、蔗叶、茅草或芦苇扎成片(6米长56片、5米长12片)进行遮挡。也可以用遮阳网。在菇棚的一脚或中间要留出一个供管理人员正常出入的门。

七、赤松茸露天种植技术?

种植之前大棚内要进行整地,辛硫磷杀虫预防虫害,然后按照一定的距离整畦播种,畦宽45-50公分,行距60-80公分。灌溉水源,水源需要架设喷雾术喷水灌溉,保持大棚内的湿度。春冬季种植大棚,上方需要有稻草,棉毯等保温层,夏天需要有遮阳网,也可种植一些藤蔓类的植物,适当的遮光,爬山虎一类的等。可以加稻草帘,半遮光又保温,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大风刮棚,大雪压棚。

八、松茸的养殖方法和配方?

1、建堆翻堆

种植松茸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建堆,建堆所用的材料可以是甘蔗渣或者是玉米杆儿、木屑、麦秆、稻草都可以,其中最好的就是甘蔗渣,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以上我们说的那些材料代替。在种植之前要在里面加入适量的腐熟肥和化肥,给松茸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然后将它们堆积到一起静静的等待这些东西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四天翻一次面,总共需要翻五次,这样可以使里面的养分发酵得更加充分,制作出来的养料质量才好,使我们能种植出好的松茸。

2、进料铺床

当翻料结束之后开始进料铺床,简单来说就是把制作好的养料均匀的铺撒在培育床上,养料的厚度保持在20厘米。在培育之前将培育室内的温度调高一些保持在50度,然后将养料充分的发酵等待两天之后,就可以播种了。3、播种管理

如果是室内栽培松茸的话,我们只需要将菌种均匀的撒在养料床上覆盖一层浅土即可,如果是室外培育我们在撒好种子之后还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室内种植的话要注意一下通风,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给松茸更好的生长空间。

4、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松茸出土时我们要做的准备,这个时期很重要,一些小细节就有可能导致松茸减产。从播种到出菇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松茸就会渐渐的生长出来,为了使松茸更好的生存,我们要在育苗床上及时浇水,之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两天后揭开。当松茸长到三厘米的时候就要停止浇水。控制好室内温度,将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做好通风工作,然后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松茸采收。

5、病虫害防治

松茸的抗病能力还可以,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如果管理不当的话还是有可能感染一些病害的,我们平时的时候要加强对于松茸的管理,定期的给培育室消毒,如果有松茸感染了病虫害要摘除掉,避免传染。

九、大棚姬松茸种植如何上料?

准备培养料按100平方米栽培面积计算,需要有机麦草2000千克,干牛粪1500千克,豆饼100千克,石膏40千克,石灰35千克。

堆制培养料按配方要求将麦草等拌匀,在地面上平铺贴米厚,将河水、湾水或井水(河水、湾水均不能受到污染)均匀泼洒在料面上,以均匀湿透为原则。将培养料分成10份,按10层建堆,堆长10--15米、宽2米、高15米。当堆温达75℃时进行翻堆,共计翻堆5次,不算翻堆当天,每隔4、5、5、3、2天各翻堆1次。后3次翻堆要补充干净、无污染的水,必须把水分加足调匀,以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缝能溢出2--3滴水为宜。翻堆后用塑料薄膜盖严料堆,密闭36--72小时,料温超过54℃即可进棚。

栽培管理先铺料10厘米厚,将菌种总量的1/2撒在料面上,用手指插入料中,稍振动料的表面,使菌种均匀进入料面下3--7厘米处,用木板或铁锨压实,再铺10厘米厚的培养料,压实,把余下的菌种撒播在料面上,要使整个料面的菌种有30%露出,料面要特别平整。此后可进行培菌管理。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15--20天,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即可进行覆土。覆土材料—般采用荒坡草地的地下20厘米处的黏土,过筛晒干,然后制成粗土(占60%)和细土(占40%)。覆土厚3--3.5厘米,其中细土厚1厘米,粗土厚2--2.5厘米。覆土后第2天喷水,表土湿度以手捏成形而不散开、不黏手为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