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茸适应多少温度种植?
松茸菌丝在8℃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4℃,32℃停止生长。松茸子实体形成需要一定的低温刺激,临界温度为19℃。
当松茸菌丝达生理成熟后,如果地表5~10厘米处能维持4~5天19℃以下低温,松茸原基可顺利分化。在此基础上如果低温持续15~20天,子实体会大量发生;
二、松茸人工种植怎么种?
1、建堆翻堆:种植松茸首先就需要建堆,那么建堆所用的材料最好就是能够有甘蔗渣就好了,如果没有我们就可以选用玉米秆或麦秆、木屑以及稻草或茅草都可以,但是单单这些是没有多大的养分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往里面加入适量的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然后将他们堆在一起,等到一周左右,我们需要将堆好的料翻一次,这样有利于养料发酵,等再过四五天又翻一次,一共需要翻五次,每次的时间间隔大概也就是三四天左右,这样可以是养料充分的发酵,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好质量的养料。
2、进料铺床:等到五次翻料结束之后就要开始进料铺床了,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二十厘米左右即可,最后就是将培育室的温度调到五十多六十度左右,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两天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大棚种植也是一样的需要先发酵,然后在起沟播种。
3、播种管理:如果是室内种植我们只要将菌种均匀的洒在铺好养料的培育床上,然后用一层薄土掩盖即可,但是如果是室外种植,我们将菌种撒好之后还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这样可以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室内我们要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三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室内外的温度以及湿度,能够让松茸菌更好的生长。
4、出菇管理:出谷管理也就是松茸菇开始冒出土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准备了,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不小心就由可能导致它减产或者是死亡,在播种后一个半月左右,松茸菇就慢慢的长出来了,这时我们要在培育床上进行浇水,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两天之后揭开,等到它有三四厘米的时候就不能浇水了,不然松茸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同时我们要注意把控好室内以及室外的温度,最好是在二十五度左右,并且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5、病虫害防治:松茸菌的抗病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也不排除有时应为管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的病害感染,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上要多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注意通风,并且如果有入害的松茸菌要及时的拔除,并且进行消毒处理,而松茸菌它经常会有菇蝇、菇娥以及线虫之类的害虫,这些主要是影响松茸菌的质量,我们可以在室内照射喷灯。
三、松伞蘑种植方法?
1.移植法
在发生松蘑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出10~15厘米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准备种植松蘑的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方洞,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
2.松蘑细根地表诱导栽培法
在赤松树冠范围内松土,深度7~10厘米,切断细根以促使细根增殖。在地面堆积秸枝落叶形成落叶层,使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地表下,促使细根向上生长,可增加细根与松蘑菌丝共生的机会。在未生松茸的地方取土,用4份土、加3份米糠、1份豆饼、少量尿素,堆积腐熟后,撒到落叶层上;也可结合施肥,撒一些人工培养的菌丝体,落叶层厚度下要超过3厘米,否则对细根和松蘑发育都不利。在细根和菌丝旺盛生长后,便可生长松茸。
3.赤松感染苗栽法
此法是利用被松蘑感染的3~5年生赤松幼苗作为“运载工具”,把它栽到不长松茸的地方,使母树(17~18年以上的赤松)在土中的根再感染。具体方法是选3~5年生细根多的幼苗,用水洗净根部,适当剪去部分细根,留7~8厘米长,并剪去一半枝叶,再假植在装有肥料和厚土的塑料筐内,做成塑料框苗待用。于秋或春天,以松蘑发生位置力量指示,以其外侧10~30厘米处作为接种点,先把菌丝体附近40厘米范围内落叶和腐殖层除掉,露出赤松在土壤内的菌根,把塑料菌框横放在菌根上,用厚土掩盖,防止雨水渗入。要适度掌握松蘑菌丝的感染程度,以根的一半被感染为好,若全部感染,幼苗容易死去。通常是在1年后挖出移栽。形成菌根的赤松苗,牙咬易断,并有松蘑香味。移栽地最好是20年生、有充足阳光、土层较浅、比较干燥的赤松林。在选好移栽地的松树附近(约1米)细根多的地方挖坑放入感染苗,盖上厚土,加盖落叶以防干燥。移栽后,松蘑菌丝每年向外伸展15厘米,当直径达1米以上时才能长出子实体。因此,从培养感染苗到长出子实体,需5~6年时间。
四、松菌的种植?
一、建堆翻堆
种植松菌,需要准备甘蔗渣、玉米秆、麦秆、木屑或稻草、茅草等加入适量牛粪之类的以及少量的化肥搅拌均匀,堆积在一起,一周左右,需要将堆好的料翻一次,有利于养料的发酵,再过4、5天又翻一次,一共翻5次,每次时间间间隔约为三四天左右,养料就可以充分发酵,这样才能制作出更好的养料。
二、铺料
等到5次翻料结束之后就要开始进料铺床了,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要将处理好的养料放到培育床上均匀平整的铺好,养料的厚度最好是20厘米左右即可,最后就是将培育室的温度调到五十多六十度左右,让养料进一步的发酵,2天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大棚种植也是一样的需要先发酵,然后在起沟播种。
三、播种
1、在室内种植时,只需要将菌种均匀洒在铺养料的培育床上,用一层薄土掩盖即可。但是,如果在室外种植,撒上菌种后,还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
2、室内必须不定时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而室外需要每隔3天左右揭一次膜进行通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室内外的温度以及湿度,能够让松茸菌更好的生长。
四、出菇管理
1、水分要求:在播种后1个半月左右,松茸菇就慢慢的长出来了。此时,在培育床上浇水,然后在上面覆盖薄膜,2天后揭开,等到它有三四厘米的时候就不能浇水了,不然松菌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2、温度要求:最好控制在25度左右,并且每天至少要进行两次通风,一般是早上七八点和晚上六七点左右,一直持续到松茸可以采收。
3、病虫害防治:松菌生长期间,会有菇蝇、菇蛾以及线虫之类的害虫,这些主要是影响松菌的质量,所以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
五、松茸种植一年四季怎么种植?
播种松茸的时间最好在春季的4-5月份,播种松茸气温在十七到三十三摄氏度是最好的,而松茸的生长期的气温在二十到二十五摄氏度
播种松茸必须要建堆,一般选择玉米杆或者是甘蔗渣,然后在里面加入基肥搅拌均匀,等到是发酵之后,五六天翻一次,然后三四天翻一次,翻五次左右就可以播种松茸了,播种松茸的时候,需要把松茸种子放到培养床上,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层薄土,注意保温
六、松茸种植适合省份?
1、松茸在云南。云南省盛产松茸,主要分别在香格里拉迪庆州,这里的人口少,环境非常的优美,到处都是原始的大森林,是松茸的盛产地。
2、松茸在延边。吉林省的延边也盛产松茸,主要集中在延吉天佛指山,这里是盛产松茸的著名产地,由于环境非常的原始,所产的松茸体白肉厚,内含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是质量上乘的松茸。
3、松茸产地在雅江。相信大家都知道雅江,是著名的松茸产地,它位于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松茸之乡。雅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盛名,这主要是因为所产的松茸品质非常好。
4、松茸产地在小金。小金也是位于四川的阿坝州,也是松茸的著名产地。小金地区所产的松茸,色泽比较鲜明,体形也比较大,看起来有如是一把小伞一样。
5、松茸产地在林芝。西藏林芝也是盛产松茸的其中一个产地,由于境内环境非常的好,所产的松茸品质也是非常之好的。
七、松茸种植技术?
1、基质:种植松茸可以将甘蔗渣或者是玉米杆儿、木屑、麦秆、稻草作为基质,种植前需要在基质中施加足量的有机肥。
2、铺料:种植前需将基质均匀地撒在培养床上,厚度在20厘米左右。
3、种植:将松茸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基质上,然后盖上一层薄膜,最后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即可
八、松茸种植技术?
1、建堆翻堆
种植松茸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建堆,建堆所用的材料可以是甘蔗渣或者是玉米杆儿、木屑、麦秆、稻草都可以,其中最好的就是甘蔗渣,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以上我们说的那些材料代替。在种植之前要在里面加入适量的腐熟肥和化肥,给松茸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然后将它们堆积到一起静静的等待这些东西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每四天翻一次面,总共需要翻五次,这样可以使里面的养分发酵得更加充分,制作出来的养料质量才好,使我们能种植出好的松茸。
2、进料铺床
当翻料结束之后开始进料铺床,简单来说就是把制作好的养料均匀的铺撒在培育床上,养料的厚度保持在20厘米。在培育之前将培育室内的温度调高一些保持在50度,然后将养料充分的发酵等待两天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3、播种管理
如果是室内栽培松茸的话,我们只需要将菌种均匀的撒在养料床上覆盖一层浅土即可,如果是室外培育我们在撒好种子之后还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起到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室内种植的话要注意一下通风,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给松茸更好的生长空间。
4、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松茸出土时我们要做的准备,这个时期很重要,一些小细节就有可能导致松茸减产。从播种到出菇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松茸就会渐渐的生长出来,为了使松茸更好的生存,我们要在育苗床上及时浇水,之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两天后揭开。当松茸长到三厘米的时候就要停止浇水。控制好室内温度,将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做好通风工作,然后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松茸采收。
5、病虫害防治
松茸的抗病能力还可以,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如果管理不当的话还是有可能感染一些病害的,我们平时的时候要加强对于松茸的管理,定期的给培育室消毒,如果有松茸感染了病虫害要摘除掉,避免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