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荪不能重茬种植的原因?
主要是竹荪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但是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种过的就一定不能再种。重复种植也会有很好的收获,但是风险相当高。
在食用菌种的种植中有很多菌类都有这样的特性,包括香菇、、只是都没有竹荪这么明显。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处理来重复种植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处理的费用会非常高昂,完全超出了投资收益的话;这种劳力和技术就已经不值得了。所以为保险起见,都不建义竹荪在同一块地的重复种植的。
竹荪的种植方法:
1、种植条件
竹荪种植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由于现在竹荪的种植有好几种不同的种植方法,所以种植的条件也就会存在稍微的区别,首先我们就选择好种植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最好是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且背风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进行种植,温度和湿度都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使竹荪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2、种植方法
现在种植竹荪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压块种植、直播床栽以及室内箱栽。压块种植的方法主要就是将竹荪菌压成块状,然后放进土中进行栽种,这样栽种的竹荪就比较集中,生长的周期也比较短。
而直播床栽主要是用配置的养料进行栽种,这样出菌的面积比价大,可以提高菌床的使用率,但是生长的周期偏长,最后就是室内箱栽,它就需要提前做好木箱,然后倒入养料,再进行接种,这样更方便管理和控制,能有效的提高竹荪的质量。
3、养料配制
养料的主要成分是木屑、麸皮,其次就是百分之一的白砂糖、百分之二的石灰粉以及其他的微肥总共占百分之一左右;
然后加入水进行搅拌,水的比例按照一比二的原则进行加水,然后搅拌均匀,要注意的就是每隔三个小时左右就需要搅拌一次,一般三次左右就由即可进行装料。
等养料配置好之后就需要按照不同的种植方法进行装料,最后将装好的养料进行高温或高压消毒杀菌,即可等待接种。
二、红托竹荪菌棒栽培技术?
1 红托竹荪栽培繁殖方式
红托竹荪为有性繁殖,从孢子萌发到孢子经过 11个时期的循环生活史,即孢子→单核菌丝→双核菌丝→菌索→原基→球形体→卵形期→破口期→伸长撒裙期→成型期→自溶期→孢子 。
2 栽培技术规程
结合安龙县芝隆竹荪发展有限公司对红托竹荪实际栽培的情况来看,为实现红托竹荪的高效栽培,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主要应从栽培地选择、菌种培养、材料准备、栽种方法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以优化。
2. 1 选择栽培地
野生的红托竹荪多生长在西南地区,以贵州黔西的最为著名。红托竹荪喜中偏低温气候,多见于秋季,其利用植物机体中的碳水化合物,单生或者群生在腐朽的竹棍或活的竹根口部位,喜酸性土壤基质,最适生长基质 pH 值为 5. 5,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80%左右,土壤湿度在 40%左右 。
因此,当前在对红托竹荪进行栽培时,宜选择离水源较近的稍高地势,面积要大,土壤为酸性土壤并且有机质要含量高,离林区要近。在栽培地搭建大棚时,要保证中桩出土高度达到 2. 5m 左右,结合栽培地形状,因地适宜搭建生产大棚。大棚顶部和四周要遮荫,遮阴率要达到 90% 。
2. 2 筛选、培养菌种
当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荪已形成较为丰富的品种类型,在对菌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宜挑选产量较高、发菌较快、出菇较早的菌种类型,且干品具有较高品质的优良品种。
同时,严格按照菌种制种工艺的级数选择最后一代红托竹荪栽培种,制种原料由阔叶树木屑、米糠、玉米粉、黄豆粉、蔗糖和石膏按比例混合装入玻璃盐水瓶或饲料袋中制种。待制种 3~4 月后,菌种几乎长满制种容器,无老化、淌黄水现象,在要求栽培时才能将菌种运到栽培地破瓶取出,破瓶后会散发出特殊的清香气味。
2. 3 准备材料
在栽培菌种之前,需要准备栽培前和栽培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包括菌材、辅助料、农药以及营养素等。常见的红托竹荪菌材有白杨木、口啃木、刺棒头和桐油树等,辅助料为白糖,农药有甲基托布津粉剂、高效甲氰菊酯、多菌灵、辛硫磷乳油等,营养素为壮菇剂、氨基酸、高能钙、生命素和生长素等,按照使用说明建议的方法配制使用 。
2. 4 栽培方法
关于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有阴棚栽培、床栽、盆栽和砂锅栽培等方式,近几年出现发酵菌棒层架栽培的方法。安龙县芝隆竹荪发展有限公司在进行红托竹荪栽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阴棚栽培法和床栽法。
三、竹荪种植技术?
土壤选择
竹荪栽培地要求土壤运输方便,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透气性强,不易硬化。在种植前一个月,每亩在雨天施用30公斤尿素和50公斤过磷酸钙,以增加覆盖土壤的养分含量。
(1) 种植地的选择应以防旱涝为主。
(2) 最好每隔三年以上种植一次竹荪。多年种植竹荪的地区产量逐年下降。
(3) 当年不宜种植红薯、玉米等作物。
(4) 以细砂为主的农田持水能力差,易受旱,产量低。
栽培材料的选择
栽培竹荪的原料有四种。一种是竹子:各种竹子的秆、枝、叶、头和根;树木:杂物、树枝、树叶和工厂废料;三是秸秆:豆秸、黄麻秸、稻壳、油菜秸、玉米芯、棉秆、棉籽壳、高粱秸、葵花籽秸、稻壳等。
生产季节安排
竹荪在春天和秋天种植。春播比较好。我国南北温差有两点。一是温度不能超过28度℃ 播种期,适宜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的芽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 使花蕾健康发育为子实体。南方省份间作通常在春季进行,间作始于“京浙”、“清明”;在北方,将适当推迟。经过60-70天的播种,蘑菇将在5月至9月的夏季生长,10月结束。生产周期约为7个月。
四、竹荪种植一年后不能再种植?
竹荪种植一年后是不能再种植的
竹荪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复杂,若在同一地块连年种植,会导致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某些必需元素含量降低,无法供应竹荪菌丝的正常生长,造成连作障碍。因而同一地块最好不要进行多年连续地竹荪栽培。
竹荪生长最适气温20-34℃,地温20~25℃,要求土壤含水量28%、空气湿度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