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田螺如何养殖?(自己建个水泥池养殖田螺怎么养呢?)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2-27 03:04   点击:1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自己建个水泥池养殖田螺怎么养呢?

把池底铺一定厚度的淤泥。池面可养殖藻类、水浮萍、红萍、茭白、慈姑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食用,遮阴避暑和栖息,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土地,池水深|1米一1.5米。池塘底泥较肥但不能太深。养田螺条件要求不高,面积可大可小,养殖鱼类的池塘就可以了。

二、田螺大棚养殖技术?

田螺大棚的养殖技术是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也可以自行选择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然后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放养。

田螺全年都可以放养,但是注意放养的温度不能太低,保持温度在20~25℃,如果选择池塘养殖的话,可以在池底保留一层淤泥,便于田螺爬行、取食、栖息等,放养时雌雄螺一起放养即可自然繁殖

三、螺蛳的养殖和繁殖方法?

种螺选择

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2、淤泥充足

田螺对养殖环境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因为田螺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只需要将养殖场建立在无农药、无污染的地方,田螺就可以正常生长,养殖地点可以使在稻田、池塘等水体,但是我们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淤泥,因为田螺是喜欢在淤泥里生活的。

3、定期换水

田螺抗病性好,对外界适应性强,但为了夺得高产,便于改换水质和便于捕捞,仍然需要设立进,排水口和安装防逃网。进行定期换水,如若是活水,效果更好。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四、怎么去养殖田螺?

1、亲螺放养

在选好池塘后,要保证池塘有软泥底,并保持池塘水流动状态,还可以在池塘培养微生物、硅藻及青苔等天然饵料,给田螺放养后摄食,3-4月份就可以放养亲螺了,亲螺要保证品质,螺壳有光泽,雌雄按比例进行投放。

2、仔螺的收集

投放亲螺10天后,每隔3-5天要检查一次,发现有产出的仔螺及时捡出,然后放于育成池内。留下亲螺继续繁殖。

3、幼螺的放养

刚孵化的幼螺抵抗力差,要保证育成池的水供应。培养池放养密度为100~150个/㎡。

4、投喂饲料

田螺的食性杂,一般可以投喂青菜、豆饼、米糠、蚯蚓、昆虫、动物内脏、下脚料等,不过要保证饵料新鲜。天然饵料充足时,可以少投或不投。仔螺产出后2周即可投喂。所以要保证饲料的细碎,这样才能让田螺正确进食,用米糠或豆粕充分搅拌均匀后分散投喂。每天投喂一次,田螺体重增加,要适当的增加投喂量。

五、螺蛳的养殖技术,养殖需多少时间?

田螺的生长周期:

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所以一般生长周期在9的月左右,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

六、田螺的养殖方法?

养田螺技术方法:养殖水温、养殖方式、种螺放养、水质要求、撒放稻草、饲养管理、繁殖管理、投料饲养、捕捞方法、田螺放养密度。

养殖水温:田螺养殖适宜水温为20℃-26℃,这时候进食充沛。当水温升到30℃-33℃时,田螺便潜进土里消夏避暑,不饮没动都不发展,肉质地也发硬枯燥。因此应该注意把水温调整在26℃以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