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白鲢养殖技术培训?
1、清整鱼池
要保证鱼池的排灌便利,养殖鲢、鳙鱼池底需要有二十厘米的淤泥,而养殖青、草鱼的鱼池底则应保持没有淤泥或者少量淤泥。如果鱼池面积在1-5米,则需要保持水深在1.5m,在进行养殖前,需要清整鱼池。
2、搭配放养
在进行养殖时,可以选择搭配放养方式,鲢、鳙、青、草亲鱼的雌雄按照1:1到1.5的比例进行放养,同时也可以在每亩鱼池里放养8到10条的鳜鱼、150条的尾花鲢,这样就可以很有效的控制鱼池中*杂鱼、大型浮游动物的繁殖。
3、饲养管理
在放养鲢、鳙鱼之前,需要在亲鱼池按照每亩地投放500-700公斤的方式,投放有机肥用来培育浮游生物,在之后还有进行追肥。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则需要投放豆饼浆,这样有利于促进鲢、鳙鱼性腺发育。
4、适早催产
在白鲢鱼的腹部膨大、生殖孔松弛就可以进行催产了,催产的主要方式为注射催产剂,对于雌性白鲢鱼每公斤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或者LRH-A40-50微克,雄性白鲢鱼注射减半就可以了。
5、孵化管理
在孵化时,对于水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在孵化前洗干净孵化缸、孵化槽,在用水的时候需要用过滤网,防止那些*杂鱼、漂浮物进入孵化缸,在孵化期间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水流量,时不时的翻动孵化缸底部,防止卵苗堆积,保持水质。
二、花鲢过滤水质的效果有多好?
花白鲢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的天然饵料就是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而在养鱼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是的食物残渣、鱼类粪便等。而这些东西在水中分解,就会使养殖水体"富养化",水体富养化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浮游生物。那么通过花白鲢的进食,来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就能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当然,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将花白鲢与其它主养鱼类一同搭配饲养。
三、浑水塘适合养什么鱼?
1、 首先,浑水适合养鲇鱼。鲶鱼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对水体中氧的含量要求很低,即使在污水里也能很快的生长。
2、其次,泥鳅也是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鱼类。
3~最后,推荐花鲢、白鲢。这两类鱼适合在水体很绿的水中养殖,这种水体通常有机质多,水里的浮游生物很丰富,所以一般的生活污水,只要是水体没有发臭的水经处理后都可以用来养这两类鱼。
四、花鲢高密度养殖技术?
1.施好底肥。冬季、早春水温较低时,分期分批施放有机肥,在5月份前结束,总量要求毎亩施鸡粪(腐熟发酵后)1500-2000斤(以干鸡粪计)。
2.早春天气转暖后,首先一次将水体培肥,早期可选用藻神、肥膏等适合低温使用的肥料,以后少量多次不断追肥。也可使用部分化肥:碳酸氢铵每次每亩10公斤,或氯化铵7~8公斤化水全池泼洒;尿素,每亩1-2公斤;磷肥可选择过磷酸钙每亩5~10公斤;有益菌可选择超浓芽孢、EM菌等。追肥间隔时间为:7-10天一次,有益菌8--12天左右一次。视水温、天气情况而定。
3.中后期水温升高后,应着重使用生态肥、氨基酸肥。每5-7天一次,并定期使用过磷酸钙配合超浓芽孢进行水质调节,有机肥施放充足时可适当施用粪链球菌、EM菌进行调节。
五、水库散养花鲢的正确方法?
花鲢是淡水鱼的一种。花鲢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
花鲢的养殖技术: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六、养花鲢鱼吃什么饲料?
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
花鲢鱼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要想养好鲢鱼要先知道这点花白鲢专用饲料,同时投人畜粪,提高肥力。
花鲢鱼周身是黑白相间的,而白鲢鱼全身都是白色;花鲢鱼的味道要比白鲢鱼的味道更好吃,鱼肉更鲜美。
花鲢鱼的养殖方法: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鱼种池一般是2-3种混养,本实验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4、日常管理:每天早晨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经常消除池边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和进行食台、食物消毒。以保护池塘卫生;拉网检查不仅利于肥水,而且便于检查鱼的生长鱼病等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七、什么粪养大头鱼最好?
1、施入法在鱼塘清整后,每亩水面施猪粪250~300公斤,每10天左右追肥1次,每次追施猪粪50公斤。具体投施数量,应根据水的颜色决定。
2、发酵法将鲜猪粪晒干粉碎,加入10%的麦麸与水混合搅拌,加入量为猪粪握在手中指缝有水而不滴下为宜,然后装入水泥池内分层压紧,装满后将上口用塑料布封好,在20℃~30℃的温度下发酵3~5天即可。发酵好的猪粪,可直接喂鱼,也可以加入28%糠麸、12%花生饼做成团状,在每天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
3、干燥法将猪粪晒干或风干、粉碎,按54%的干燥猪粪、10%豆饼、30%糠麸、4%鱼粉、2%食盐和添加剂的配合比例,加工制成颗粒饲料投喂。该方法适用于主养草、鲤鱼,混合养鲢、鳙鱼的池塘。
八、花鲢鱼如何养,花鲢鱼的最佳养殖方法?
1、鱼塘建造:养殖花鲢鱼时,要在远离工厂的场地建造面积为4-8亩、水深为1.5-2米的池塘。
2、饵料选择:幼苗期在池塘中培育浮游生物,后期投喂豆浆、豆渣、米糠等饲料。
3、越冬管理:水温降至10度以下时,增加养殖密度和水深,帮助花鲢越冬。
九、鱼缸能养花鲢鱼吗?
首先:来了解下花鲢习性【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也叫雄鱼,是种淡水鱼,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注:它只是滤食性性鱼类,而且是以浮游动物为食物,不像白鲢鱼,它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
其次:花鲢属于水体中上层鱼类,靠大嘴过滤水中的浮游动植物为食;您题目中说的是鱼缸,我这边暂且理解为家用1-3米的玻璃鱼缸,因此它不能去除鱼缸壁上面的藻类。除藻效果远不及“清道夫——多辐翼甲鲶”“青苔鼠——泰国食苔鱼”等鱼类。如果是大水域面积的鱼池、鱼塘,由于过滤系统不佳,光照又强烈,导致绿藻等浮游动植物暴发的,可以饲养白莲和花鲢来净化水质。
十、如何养花鲢鱼才能长得快?
1、饲料
饲料蛋白含量在30%以上、脂肪在4%以上。饲料蛋白原料是动物性蛋白原料和植物性蛋白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来源是鱼粉, 植物性蛋白原料来源是花生饼,饲料原料用超微粉碎, 可以提高花鲢的消化吸收效率和生长速度。
2、投喂
花鲢的投喂量根据水温、浮游动物生物量、放养密度、鱼的摄食情况来调整,花鲢为滤食性鱼类, 通过池塘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饲料进行摄食,花鲢肠道中充满了大型浮游生物及水体中的腐殖质。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花鲢在水体表层摄食饲料, 注意投料时要避免浪费。
3、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注意鱼塘的水色和鱼的生活活动状态,,如果发现鱼塘中的鱼浮头或者鱼类病害,应及时处理。投喂饲料时要注意水的质量和天气的变化,还有注意鱼类吃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