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平菇小朵型栽培(平菇种植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4-18 02:33   点击:1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平菇种植技术?

步骤/方式1

菇房建造

菇房可以选择建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中,面积大小15平方米最佳,能方便排水与采光;房内的墙壁可以用石灰水擦拭一遍;平菇一般长在床架上,床架的行距预留一个人的身位即可,可以节约面积。

步骤/方式2

种植消毒

用稀释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房间进行喷洒,然后再密封12小时左右;种植时选用木屑、谷粒壳、瓜子壳等废料物作为平菇的菌床,把菌种播撒上去,盖上小麦粉、石膏等辅助材料,并在菌床上覆盖一层透气的薄膜即可。

步骤/方式3

平菇栽培

种植一个星期内,要将菇房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当发现菌种上有白色小点时,撤下透气薄膜,并将室内的温度提升至22℃左右,在栽培期间,要时刻保持菌床处于湿润的状态,空气湿度在80%以上;在平菇处于旺盛期时,把煮熟的人畜农家肥,稀释后滴在菌床上。

步骤/方式4

采收技术

当平菇长出雏形时,颜色会由白色转变为灰色,当菌瓣有手掌大小时就可采摘;用手扒出平菇的茎干部,用剪刀快速的将上面的平菇剪掉,留下周围的小平菇,10天过后又可以继续采摘,连续采摘次数可达四次左右

二、平菇的种植方法?

步骤/方式1

培养源

平菇的培养源比较多,像木屑、树叶、稻草以及农作物秸秆等都是可以用来培养平菇的,大部分都是用稻草或木屑作为平菇的栽培原料,这些原料搅碎后要湿水并加入消毒粉搅拌,初步杀菌。

步骤/方式2

蒸汽消毒

原料的消毒灭菌也很关键,饲料袋宽度在22-25厘米左右,类似透明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韧度,之后将原料装入饲料袋,压实、压紧做成代料筒子,然后用高温蒸汽的形式进行消毒杀菌,一般需要10小时以上。

步骤/方式3

接种走菌丝

消毒冷却后,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接种,接种要在消毒灭菌的环境中进行,接种时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涂抹表面,用接种棒捅一个小圆孔,按适量菌种到孔中,轻轻按压。接种后放在消毒环境中等待走菌丝。

步骤/方式4

养护管理

接种后的菌筒要放在通风透气的阴凉位置养护,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可铺洒白石灰消毒,等待菌丝长满就可以搬到室外,竖排摆放,定期喷水灌溉的方式进行补水,到成熟季节就可以长出平菇了。

三、欧洲平菇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技术:

播种

首先塑料薄膜铺在床面上,塑料薄膜的上面放一层营养料,厚度在5厘米左右,接着就可以撒菌种了,上面再铺一层营养料,然后撒菌种,最后把它整平、压实就可以了。

平菇的播种时间通常在8月末到来年春天的4月末,这都是最佳播种时间。但是切记春天播种要早一点,秋天播种要晚一点,种植平菇的最佳温度在15度以下。

发菌期

平菇在生长发菌的时期主要需要主要调温、保湿,还要防止其它杂菌的污染。播种后的两天,菌种就开始萌发了,而且它会开始慢慢的向四周生长,所以每天都要进行多次检查,随时观察着温度的变化,料温必须要控制在30摄氏度以下。

出菇期

当菌丝已经长满培养料的时候,就到了出菇期,当气温达到最低的时候,就把菇房的门窗和塑料膜都打开,通风1个小时左右,然后盖好。这样就可以促使菇体的形成。并且还要根据室内的湿度进行适量的喷水。

追肥

在平菇的出菇期前期和后期,培养料里面的养分基本上都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出菇期的时候尽量及时的追施肥料,这样能明显的提升平菇的产量,还能改变品质。

采收

平菇的菌盖会慢慢展开,当基本完全展开的时候,它的颜色也会改变,从深灰色变成淡灰色或者是灰白色,孢子快要弹射的时候,平菇的收获期就到了。这个时候采摘的平菇不仅肥厚,而且味道鲜美。

四、平菇的种植方法全过程?

1、场地选择

可选择在树荫下建遮阳大棚,或者是半地下式菇棚,场地要求排水,通风良好,远离粪堆等污染源。平菇菌丝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40度便会死亡,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时间。

2、养料配制

平菇种植常用配方:每50kg玉米芯粉加石灰0.5kg、麦鼓7.5kg、过磷酸钙0.5 kg、尿素0.1kg、多菌灵0.1kg。将这些搅拌均匀后装入专用接种带,进行压紧压实,另外将菌种和料按照1:6比例进行,可以保证菌体适中,接种成功。

3、菌种摆放

摆放场地可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并且用石灰水进行清洁,摆放时可单层排放在地面上,每3排留50公分的过道,每一排的间距小于20公分,带跟带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公分,当菌丝发育时,可以用针在两端扎一圈排气孔,室内温度若是超过32度,要向地面洒水,保持通风降温。

4、生长管理

平菇在发菌期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在播后两天,菌种会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需要每天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室温控制在30℃以下,且空气湿度在65%左右,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

5、病虫害预防

平菇病害主要有黄斑病,褐斑病,发现发病后,要及时摘除有病的平菇,清理出之后停止喷水,增加通风量,并且对过道墙壁进行消毒杀菌,对于发病的面料,可以使用500倍的72%连霉素进行喷施,一天喷施两次,连续喷5天,可以彻底杀菌。平菇虫害主要为菇蚊,可以使用鱼藤精或者高效氯氰菊酯或者乐果乳剂进行喷施,也可以使用一熏五绝多点熏杀。

6、采收

当平菇生长到5公分左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之后要进行面料清理,且停水2天,再进行喷雾保湿,催蕾出菇,这样可以采收7次左右。平菇从装袋到出菇管理,正常的话,22天左右就可以采收,生物转化率可高达180%。

五、平蘑菇种植技术与管理?

一、栽培技术

1.1培养料的配制

平菇栽培的培养料可分为棉籽壳、锯屑和秸秆三种。

①棉籽壳98%,过磷酸钙1%,石灰1%,水65%左右。

②锯屑93%,麸皮或米糠5%,蔗糖1%,尿素0.4%,碳酸钙0.4%,磷酸二氢钾0.2%,水65%左右。

③锯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65%左右。

④花生秆或油菜秆(粉碎)80%,酒糟20%,水65%左右。

二、菇房设置

菇房要靠近水源,门朝南,南北墙要安玻璃窗,墙壁和屋顶要厚实,便于保温防暑,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菇房都是床架生产,床架可用竹木制作。架底层离地面16厘米,层距60厘米,最上层以屋内放得下为准,架宽50~60厘米。床架南北排列,架距墙四周60厘米,床架间距60厘米。播种前在每层床架上铺竹竿,每根相距1.5厘米。

三、菇房消毒

对栽培过的菇房要彻底打扫,严格消毒,可用含有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对墙壁和床架等进行喷雾,每平方米面积喷药液22.5公斤,漂白粉随配随用,以免降低杀菌效果。也可用石灰水刷墙壁和床架1至2次,地面撒一层石灰粉。

四、调料

菇房和床架消毒以后,可着手调料。若选用棉籽壳,调料时,先把其放在水泥地上,用清水拌匀,闷2~3小时,料水比以1∶1.2~1.4为宜。气温高水可多些,反之水宜少;土上栽培水可多些,薄膜上栽培水应少些。一般以手握棉籽壳见水珠而又不下滴为度。先将过磷酸钙、石膏等均匀加入培养料中,再加水搅拌,不论用哪一种配方,除播种时气温低以外,都宜在培养料中加0.15%~0.2%的多菌灵,或0.1%的敌菌特,防止杂菌感染。还可以将加水的培养料堆于水泥地上,每100公斤一堆,四周用麻袋或草席盖严,料温超过60℃发酵2天可升至70℃以上,基本上能杀死常见杂菌。调好的培养料必须立即进房,进房前可在上铺一层用0.1%高锰酸钾,或3%石碳酸,或0.25%新洁尔灭浸洗过的薄膜。进料先铺上层床,再铺下层床,每层培养料厚10~13厘米,暖天薄些,冷天厚些。一般每平方米用料18公斤左右。床面必须平整,中部稍高,成龟背形,以利排水。如用稻草作培养料,必须选择无霉变的,先切成长6~10厘米,再用0.5%石灰水浸泡1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淋,直至其中淋下的水的pH为7.5左右为止。这样既可以起消毒作用,又可以使稻草软化。一般每平方米用料 10公斤。

五、播种

培养料进房后即可播种(经发酵的培养基要等料温降至28℃以下)。播种期,春季2月 ~3月,宜早不宜迟,采用中、高温性种。秋季9月~10月,宜迟不宜早,选用低温种。在平均气温20℃以下播种,是平菇稳定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栽培上不仅要选用适宜季节的品种,还要选择菌丝浓白,无黄水,无杂菌,上下内外发透,生命力强,生长均匀整齐的良种。菌龄以接种后30天左右,菌丝发到瓶底,并经一周发透的为好。母种转管最好不超过3代,否则菌种退化,不出菇或出菇少而小。播种时,常采用层播法,分2~3层,即铺一层培养料,播一层菌种,最上层用大块菌种穴播,余下的细碎菌种散播。层播用菌种封面,用种量多,发菌快,杂菌不易感染。除层播外,还可用混播(把菌种和培养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穴播和撒播。一般每5~10公斤干培养料,用750毫升的菌种2瓶。播种后,立即用消毒过的薄膜覆盖,保温保湿,防止杂菌感染,以利发菌。

六、管理

在管理上,播种后及菌丝布满培养料之前,如料温高于28℃,要掀膜降温。膜内凝结水珠过多,也要及时掀膜抖去。除去这两种情况外,尽量不要揭膜,以免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感染杂菌。为了“促菌抑杂”,发菌初期尽可能放在20℃条件下,待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再把温度提高到23℃~25℃,使菌丝活性增强,养分积累增多。经20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培养料时,应给予散光,降低温度10℃左右,促进原基发生。在适宜温度下,菌丝见光6~12天就可以分化出原基,这时要及时揭去薄膜,防止料面形成菌膜,影响出菇。如菌丝已布满培养料多天,而原基迟迟不能形成,可以“搔菌”,即用铁钩刮去料面老菌丝,给予散射光,降低温度,适当喷水,加强通风,就可逐渐发生原基。

一般播后30~35天出菇,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经过原基期,珊瑚期,伸长期,形成期,幼菇期,成熟前期,成熟中期,成熟后期,老熟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是促进珊瑚期向形成期转化,提高成菇率。珊瑚期是两极分化最明显的时期,发育好的子实体,珊瑚状顶部膨大发育成菌盖,珊瑚状下部长出为菌柄,进入形成期。发育差的中途夭折,萎缩死亡。这时必须加大通风量,增加散射光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环境湿润,但不能向菇上喷水,忌干燥、高温、直射光、大通风和农药。当菌盖直径1厘米以上,适当增加用水量(可在菇上喷水),加大通风,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生长,但遇到低温和高温,不能在菇上大量喷水,特别是菌盖上水分过多,易造成菌盖上卷,加速老化。温度管理的原则是前低后高。空气是前期少,后期多。光线是前期暗,后期亮。

七、采收

平菇的采收适期为成熟前期至成熟中期,但以早采为好。适时早收。不久能保证品质,而且对下一批菇的生长发育有利。临采前喷水,保持菌盖新鲜。采收时左手按培养料。右手扭菌柄采下。子实体叠生的墩块,用利刀从菌柄基部割下,留墩不宜过高,以免腐烂。每采完一批菇,把床面整理干净,停水2~3天,养一养菌丝,并用铁丝做成宽2厘米的小耙子。在床面纵横“搔菌”便于渗水、透气,然后喷一次重水,以利出菇。

八、病虫害防治

平菇主要病害有毒霉、木霉、链孢霉、毛霉等,虫害有菇蚊、菇蝇、螨类、线虫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菇蝇、菇蚊、木霉等。病虫害以防为主,栽培场地应严格消毒灭菌,用新鲜棉籽壳等作培养料,需经烈日暴晒,采用优良菌种,精细管理,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平菇生长健壮。发生菇蝇、菇蚊后可喷1000倍锌硫磷,或5000倍敌杀死。局部有螨的,可用糖醋水,浸纱布纹干,覆于螨类发生处,纱布上再放糖水拌过的米糠,厚约1厘米,诱螨出料,再喷1000倍一氯杀螨醇,反复几次,就可见效。培养料局部表面感染杂菌,料湿时,可用石灰粉撒于杂菌上面,范围比杂菌感染区稍大,厚度以不见杂菌为宜;料干时,可用pH达14的石灰水喷洒,既可抑制杂菌,又不妨碍出菇。全面感染杂菌,已深入料内的,应弃之不用。

六、山东寿光平菇种植技术?

配方棉籽壳93%,石灰2%,另外加入千分之一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常压灭菌,100摄氏度保持10小时再闷一夜,凉晒后接种箱无菌接种。一般25—30天长满。

大规模的栽培,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用大袋栽培,一般用28*55厘米低压聚乙烯袋,所以播种时间很重要,过早,气温高,易造成烧袋,且污染严重,过晚,气温低发菌困难,出茹延迟,降低严量。我区一般8月10日开始栽培。8万料需做9000斤干料栽培种。分三次,每周3000斤,三周做完。即9月5日前做完。9月10日开始种植,每两天种植5000斤,35天全部种完,即10月15日前装完。

因我区对黑灰色品种比较信赖,所以三批栽培种全部为黑灰色。第一批为抗热色黑品种:先锋7、8015、灰美2号,二批三批抗低温灰色品种:抗病2号,抗病3号。

七、平菇小型工厂化种植最新技术?

1.栽培原料的主料为木屑,辅料为麸皮、石灰、石膏等。

2.大田自然条件栽培。出耳期间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95%,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