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鱼腥草 泡菜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3-05-14 07:38   点击:1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鱼腥草泡菜做法?

鱼腥草与泡菜加生抽鸡汁香菜糖凉拌。

二、泡菜女王的泡菜做法?

【食材】包菜一个、胡萝卜一根、大蒜、红尖椒3个、盐、白醋、白糖

【具体做法】

1,锅中加入500克清水,倒入40克白糖和15克盐搅拌融化,大火煮开后放在一边冷凉。

2,糖水冷凉后再加入60毫升左右白醋调味,这时可以尝一下味道,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适当调整白糖、盐、白醋的具体用量。味道调好,泡菜汁就做好了。

3,将包菜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对半切开后将叶片撕成小块。胡萝卜一根,去皮后切成菱形块。放在一起,根据菜量加入适量盐拌匀,放在一边腌制一个小时。

4,再准备大蒜,切成蒜片,或者拍碎也可以。再根据自己的吃辣能力准备几个红尖椒,斜刀切成圈。

5,包菜腌了一个小时,把腌出的水倒掉。再加入凉开水淘洗一边,洗去表面过多的盐分。如果包菜不是很咸,清洗这一步也可以省略。

6,将包菜挤干水分,把蒜片和辣椒放进来。再把先前做好的泡菜水倒进来,水量最好没过包菜,或者和包菜平齐,方便食材入味。用保鲜膜密封,放在冰箱冷藏一个晚上就可以食用了

三、鱼腥草怎么鱼腥草的储存方法?

小时候鱼腥草都是直接去山上挖的,后面妈妈就把折菜剩下的鱼腥草都扔到地里让他慢慢自己长的,想吃的时候去挖就好的呢,鱼腥草一般凉拌居多,如果菜市场买的就放冰箱冷藏就可以的,如果带有土的就更加简单,放在阴凉处就行的

四、泡菜鱼,泡菜鱼怎么做,家常泡菜鱼?

食材

主料

花鲢

1500g

芹菜

200g

辅料

适量

适量

小葱

适量

泡酸菜

适量

适量

适量

料酒

适量

淀粉

适量

蛋清

适量

豆瓣

适量

步骤

1.准备食材。花鲢1500g,泡酸菜,姜,葱,蒜,芹菜,豆瓣

2.鱼肉加入盐,淀粉,料酒,蛋清,拌均匀。

3.泡酸菜,泡椒切断。姜蒜分别切成片和末

4.芹菜小葱切长段。

5.坐过起油,油熟下入泡菜煸炒。

6.随后加入豆瓣煸炒出红油。

7.先下入鱼头煸炒,随后加入一大碗水。

8.待水煮开,下入鱼排和蒜片

9.再下入芹菜段

10.等水再开,最后下入鱼肉片煮3分钟左右

11.关火,下入葱段,鸡精,少量盐。

12.装入盆中,撒上几节干辣椒,姜蒜末。另起一锅,烧适量菜籽油淋入即可。

13.最后在表面撒上芹菜叶就ok啦。

小贴士

最后盐要少放,因为鱼肉腌制过。

五、泡菜汤能重复泡菜吗?

可以重复。这就是老汤,口味会更好。

泡菜水其实不用经常换,我们家的老盐水都好多年的了,越老越好吃,如果见有点白了,,放点花椒、辣椒、生姜下去,泡出来的泡菜酸酸辣辣的才好吃。

泡菜水跟卤水类似,都需要细心呵护,否则坛水浑浊生花,味道全被破坏掉。

六、东北泡菜 朝鲜泡菜 区别?

其实是一样的,相对东北泡菜不是那么辣而已,朝鲜泡菜源于国内!

七、跳水泡菜与泡菜区别?

四川称为跳水泡菜或洗澡泡菜,因为菜泡在坛子里很快就取出来吃了,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菜。在川菜馆里的什锦泡菜和饭前桌子上的小菜均属此类。

制作方法

材料:通常用瓜类的蔬菜或者质地坚硬的根、茎、叶、果等,切成长条。荤菜里通常是猪耳朵、凤爪及猪杂。

步骤:将清水烧开,加食盐(每1公斤水约50--60克盐),待盐完全溶解后,放入适量配料,倒入泡菜坛中(以卤水淹到坛子的3/5为宜)。待卤水完全冷却后,再放入菜块。取食泡菜要使用专筷,切不可带油,避免油与生水进入坛中,否则会生花(水表面会生白色霉菌)。坛口水槽要保持清洁,并经常换水注满。

食用方法

莴笋、萝卜之类的蔬菜只需要泡八个小时至十二个小时,泡出来脆生生的,带点适量的咸味,很是爽口。如果喜欢吃辣的,可以浇上点辣椒油,拌上少许味精,是难得的美味。

八、泡菜水要腌过泡菜吗?

是的,完全淹没更好,放点儿芹菜和香菜进去,可以有效防止“起花”也就是长泡沫,一般是手有油就去抓菜,水要换得勤。

泡菜是蔬菜经过腌制发酵后的产物,保存时间长,味道独特,酸辣可口,我们吃的榨菜和酸黄瓜、辣白菜都属于泡菜。泡菜可以延长蔬菜的食用时间,吃不完的大白菜可以做出酸菜,缸豆可以做出酸缸豆,

九、鱼腥草诗句?

寻鱼腥草

作者:相识的矜持

幽径无痕缘客少,

鱼腥有意把行藏。

乡村美味难寻觅,

看尽枯荣走过荒。

注: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是我们这里不可多得的美味,当然喜欢吃的就特别喜欢,不喜欢的闻都不想闻,想要吃到乡村里的野生鱼腥草,确实需花费不少功夫。

十、鱼腥草学名?

答:鱼腥草的学名就是鱼腥草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而食之,以充饥废荒;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在各地(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