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蜜蜂养殖的前景(蜜蜂养殖前景分析)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04 18:12   点击:59  编辑:金祥   手机版

1. 蜜蜂养殖前景分析

在养蜂行业中,我国无论是在养蜂数量上,还是蜂产品的产量上,都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是知名的养蜂大国,同时,我国也一直在大力扶持养蜂业,提倡科学养蜂。因为养蜂业相对来说,是集社会、经济、生态于一身的行业,既不会冲击种植业,也不会对传统养殖业产生影响,更不会污染环境,是值得被大力扶持的行业,更何况,养蜂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其实,养蜂业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有“蜜”字记载是在殷商甲骨文中,证明了我国在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取食蜂蜜。而关于中蜂饲养的记载,最早出现于3世纪的书籍中,至于养蜂的科学记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能看见一些记录了。清代郝懿行的《蜂衙小记》(1819年),关于蜜蜂形态、生活习性、社会组织、饲养技术、分蜂方法、蜂蜜的收取与提炼、蜂巢的清洁卫生以及天敌的驱除等方面都有提到,是早期较为全面地记载养蜂的书籍。到20世纪30年代,意蜂由日本引入我国,活框饲养开始出现。1926年,美国E.F菲利普斯的《养蜂学》和本世纪多位专家执笔的《蜂箱与蜜蜂》的出版,标志着养蜂学的形成。

一、我国养蜂业的现状

1、假冒伪劣蜂产品盛行,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谈“蜜”色变,这对我国的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超市柜台上充斥着黑心商贩制造的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难以买到优质蜂产品;另一方面,终年在深山中养殖的蜂农,生产出的优质蜂产品却卖不出去。可以说,假冒伪劣蜂产品的出现,不仅深深伤害了消费者,更扰乱了正常的蜂蜜市场,影响了蜂农的利益,使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2、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在养蜂数量和蜂产品的产量上都是位居世界首位的!但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养蜂个体较多且处于弱势状态,无论在技术层面上,还是产销结合上,都呈现出滞后之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群体优势,形成有效产业链。此外,各方面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制约养蜂业组织化的一大原因。

3、机械化程度低,推广难度大

就目前而言,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虽然有所改进,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上世纪的那套,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有很多科技人士投入到养蜂行业中来,为养蜂业打造机械化设备,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被卡在推广上面。尽管蜂农在机械化设备时,感叹设备效率高,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使用。

4、蜂蜜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出口

成熟蜜和未成熟蜜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更长,但营养价值很高;未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短,营养价值方面就远远不如成熟蜂蜜。有些养蜂人为了提高蜂蜜的产量,降低成本,不愿再生产成熟蜜,而是倾向于生产未成熟蜜,这就造成本该走向国际市场的“成熟蜜”,因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而转投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过低,为了利益最大化,蜂农只能通过降低蜂蜜质量来获取利益,最终形成蜂蜜市场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养蜂业的前景分析

虽然我国的蜜蜂数量和蜂产品数量位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养蜂大国,但却没有成为养蜂强国,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和国际相比,我们的养蜂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蜜蜂养殖技术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国养蜂业目前的特点是规模小、分散性高,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的特点,我国养蜂业未来在技术和规模上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蜂产品这类健康养生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养蜂业在未来必定会找准自己的定位,朝着现代化养蜂、科学养蜂的方向发展,用机械化代替手工作业,用科学技术武装养蜂业,用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管理养蜂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养蜂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实现蜂蜜的高产、稳产。

三、我国养蜂的发展方向

1、建立养蜂规模化生产试点基地,适度尝试规模化生产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蜂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发达国家养蜂的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且较为密集、人均饲养量和产量都居于较高水平,用高程度的机械化水平推动养蜂规模化发展,又用规模化水平带动机械化发展,两者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这也成为了现代化养蜂的标准模式。而在我国,大多属于个体养蜂,相对来说,专业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分布较为分散,饲养的蜜蜂一般有几十群,少数有上百群以上。这样的养殖方式,也造成我国养蜂业与世界养蜂业的差距,蜂蜜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只能被迫再次转向国内市场。因此,接下来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适度建立规模化养蜂试点基地,适当进行机械化、规模化养蜂,提高蜂蜜竞争力,帮助蜂产业走向国际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

对大消费者来说,他们认为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效益,以取得蜂蜜、蜂王浆等产品,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很多人都想错了,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农作物授粉。至少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养蜂是把给农作物授粉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获取蜂产品,因此可以说养蜂业是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养蜂业也被冠以“农业之翼”的称号。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发达国家对于养蜂业的认知远远高于我们大多数人,也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了我国养蜂业发展的被动局面。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重点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才能使养蜂业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

3、对于国内潜力蜂产品市场进行开发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蜂产品的消费还是更加倾向于国外,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会受到外国厂商的制约,同样的,国内蜂产品由于无法走向国际,就会疯狂“侵蚀”已有市场,蜂蜜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和质量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想让我国的养蜂业有所突破,就必须扩大消费市场,发掘潜在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蜂蜜知识的宣传,转变一些消费者把蜂产品作为药品或补品的观念;二是要注重提升蜂蜜的质量,同时做好市场管理,使假蜂蜜无法在市场立足,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步扩大蜂产品市场,抢占潜力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认识的不断加深,今后的蜂产品需求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养蜂人不能转变养殖观念,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蜂蜜的质量,以后将很难在蜂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被淘汰是必然!总的来说,蜂产品市场未来潜力巨大,如果我国的养蜂业想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寻求突破,提升蜂蜜质量,用质量来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


2. 养殖蜜蜂前景怎么样

蜜蜂养殖还是特别有前景蜜蜂不需要任何成本是大自然,销路也特别好,现在的人养生,蜂蜜美食养颜,下火的。


3. 蜜蜂养殖前景分析报告

       熊蜂养殖前景不好。

       熊蜂授粉效果好,但是在实际养殖中很少,为何不被养殖户看好,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熊蜂授粉的优点:熊蜂就比较温驯,很适合在封闭的大棚内授粉,其优点主要是授粉专一,振翅的时候动静大,不会像蜜蜂一下一些飞去好远;吻长,有的农作物花粉管比较长,中蜂和意蜂授粉效果没有熊蜂那么好,因为中蜂和意蜂的吻长都不如熊蜂;工作的时间长,在三种蜜蜂中,熊蜂工作的时间最长,而且对温度的要求范围高于中蜂和意蜂。

       熊蜂授粉的缺点:

       第一,成本高。一群熊蜂只能使用2个月左右,相当于一次性的,而且一群熊蜂的数量只有70到80只,虽然授粉能力强,但是实际上一群熊蜂的授粉能力不足,购买的价格算起来其实比较高。

       第二,没有办法养殖。对于中蜂和意蜂来说,授粉蜂群是一个完整的蜂群,利用完后可以把蜜蜂养殖起来,第二年继续使用,而且温室授粉中蜂比意蜂更有优势,因为中蜂授粉时间长,而且耐热耐寒能力比意蜂要强,但是购买的熊蜂,根本没有办法养殖,因为购买的熊蜂,里面只有一群职蜂,死亡一只少一只,就算有蜂王存在,由于熊蜂并不像意蜂和中蜂那样有规范的养殖技术,想要饲养也非常困难。

        第三,熊蜂可能毁坏农作物。采用熊蜂授粉,如果花粉不足,熊蜂可能咬掉花药。其实这是比较严重的,如果熊蜂把花粉咬掉,相当于农作物就无法受精了。


4. 蜜蜂养殖前景分析图

我来回答你吧:

我本身是养蜂的,所以以下所言供你参考。

先说弊端:

1.首先养蜂门槛不低,需要细心,钻研,勤劳,吃苦。一般入门也需要跟着老师傅学习几年,靠书本知识基本是玩不转的,所以没有这方面朋友的话,随便玩玩样2箱可以,还是不要贸然投入资金多养,技术不行的人可能养着养着就把蜜蜂都养没了。

2.养蜂的收入来源于蜂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这些基本属于保健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有特定的消费人群,零售价不低,但是作为厂家的收购价不高。

3.养蜂靠天吃饭,天气的好坏与蜂蜜产量关系密切,收入不稳定。

再说优点;

1. 蜂蜜市场劣质居多,所以养蜂人的蜂蜜只要保证质量,口碑好,自己零售也可以卖掉。

2. 天朝政策还是很好的,没那么多苛捐杂税。

3. 成本小,不需要太大投资和人力。

基本就是这样了。养蜂不同于一般的农业,饲养蜂蜜的技术含量比一般养殖业都要高,如果想常识的话最好先仔细了解一下


5. 蜜蜂的养殖前景

蜂产品经过深加工后的增值潜力更大,用于化妆品生产,可做护发素、润肤膏、唇膏等;用于医药,可做蜡丸外壳、药膏及栓剂基质、假牙和病理模型等;

在工业上,可制作地板蜡、上光蜡、蜡纸等。此外,还可作为金属防锈、防腐的保护剂,各种机器的润滑剂和绝缘、包装、填隙及防水材料等。此外,出租蜜蜂为农田授粉也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6. 蜜蜂养殖效益分析

1、养蜂利润:100群蜜蜂一年能产蜜1000斤左右,按照如今市场价格一年利润可达10万左右。养蜂的利润和地区有很大关系,随机性很大,运气也大,就像赌博一样。因此,不同的地方蜜蜂养殖效益不同。因此,蜜蜂养殖效益,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蜂蜜产量:蜂蜜产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蜂群中采集蜂的数量、流蜜花源的数量、蜂巢距离花源的距离以及天气影响等等因素。蜂蜜的产量非常不确定,丰收一箱大约100斤,并且没有上限的,如果外面的蜜源不太好的话那很惨,有可能还得喂糖,要不那几万只蜜蜂就饿死了。


7. 蜜蜂养殖业

初养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种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环节,内容较多,篇幅有限,间单介绍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

1.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 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 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

2、面网

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4、喷烟器

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 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8.饲喂用具补充饲喂蜜汁、糖浆或水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

(1)巢门饲喂器,也称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气压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巢门饲喂的底座口从巢门插入巢内,适合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人糖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门插入巢内。

(2)框式饲喂器

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器内,有薄木片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3)巢顶饲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饲喂器,大小类似浅继箱的盘状,适应紧急补充饲料和饲喂越冬饲料,一次可装5~10升糖浆。

9.蜂王诱入器

常用的蜂王诱入器 有木套诱入器、安全诱入器和框式诱入器等数种。

(1)木套诱入器

木套诱入器是一个扁平的铁纱笼,一端的木堵头上开有小孔,装有可抽拉铁片,铁纱笼的开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诱入器,又称扣脾诱入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银丝纱笼,四壁的下部有铁片制的齿牙,可以压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铁片。

(3)全框诱入器

用木板或铁板为框架,两个大侧面装备铅丝纱,其内部宽度约43毫米,高度245毫米,刚好可装入一个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笼

是用铅丝纱制成的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铁壁有一圆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圆孔上有滑动的铁片盖,下部装有可开闭的木制饲料槽,槽内可装入炼糖。可用来诱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竹丝制作的蜂王笼,以四周钻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两端,用直径2毫米的竹丝插入小孔,围成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丝间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丝较长,是活动的,可以拉出,由此处放入蜂王。多用于晚秋或冬季,将蜂群的蜂王关入竹丝蜂王笼,使蜂王停产,便于防治蜂螨。

三、蜂种

选择蜜蜂了。现在饲养的主要蜂种是意蜂和黑蜂系的杂交蜂种。初养蜂的,早春最早的时候,一般买个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这个蜂就可以搞饲养了。

(一)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在高纬度、高山区中蜂的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色泽偏黄。全身被灰色短绒毛。喙长4.5~5.6毫米。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

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中蜂因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特别在南方山区,具有其他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有欧洲类型、非洲类型和中东类型3种。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都属于欧洲类型,我们常称它们为欧洲蜜蜂。

1、意大利蜂

意蜂为黄色品种。工蜂腹板几丁质黄色,第二至第四节腹节背板前缘有黄色环带。体长12~14毫米,绒毛淡黄色;喙长 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造脾快,产蜡多。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抗巢虫力强。意蜂易迷巢,爱作盗,抗蜂螨力弱。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分泌蜂王浆多,哺育力强,从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积子脾,维持强壮的群势。

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它的越冬性能不如东北黑蜂和其他欧洲黑蜂。意蜂除在华南亚热带地区越夏困难,在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体型与意蜂相似,腹板黑色,体表绒毛灰色,喙长6.4~6.8毫米。卡蜂善于采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较强,耐寒,定向力强,采集树胶较少。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主要采蜜期间蜂王产卵易受到进蜜的限制,使产卵圈压缩。 3.喀尔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个地方品种,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与卡蜂相同。

3.东北黑蜂

黑龙江省饲养的东北黑蜂。是卡蜂和欧洲黑蜂的杂交种,并混有意大利蜂的血统。体型与卡蜂相似,腹节背板黑色,绒毛灰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弱,耐寒,性温和,不怕光。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善于采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4.欧洲黑蜂

工蜂体长12~15毫米,腹部粗壮,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节背板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强。采集树胶多,怕光,检查时蜜蜂乱爬。蜂王产卵力较强,春季群势发展平缓,善于采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国新疆伊犁一带饲养的欧洲黑蜂也叫新疆黑蜂,大部分已经与意大利蜂混杂。

(三)我国选育的高产蜂种

1.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

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是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学院蜂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协作选育的蜂蜜、蜂王浆双高产意蜂品种, 1995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经专家鉴定,浙农大1号蜜蜂的蜂王浆产量显著高于我国饲养的其他蜜蜂品种(品系);春季群势增长率较大,采集、利用花粉较多;产蜜量与意大利蜂其他品系相当,而且在形态上和同功酶方面也产生了变化,是蜂王浆、蜂蜜双高产品种。早春的1千克蜜蜂(4框蜂),在7~8个月的生产期,可生产蜂王浆4千克。

2.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

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选育成功的优良杂交种蜜蜂,该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的繁殖力比普通意蜂高18%,产蜜量增加 30%以上,王浆产量增加20%以上,越冬群势削弱率降低10%,越冬饲料消耗减少25%,具有增殖快、群势强、高产、低耗、越冬安全等优点。

3. 高产杂交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选育的蜂蜜高产杂交种(国蜂213)和蜂王浆高产杂交种(国蜂414),其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分别比普通意蜂提高70%和60%。

4.平湖王浆高产意蜂品系

平湖王浆高产意蜂品系是浙江省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经过20多年的定向选育,由意大利蜂选育成的蜂王浆高产品系。经专家鉴定,平湖意蜂比当地饲养的普通意蜂蜂王浆产量高30%~228%,平均增产87%。在蜜源情况不佳,甚至缺乏蜜粉源时期,依靠饲喂也能获得王浆高产,适合定地长期生产蜂王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5.工萧山王浆高产意蜂品系

萧山王浆高产意蜂品系是浙江省萧山县养蜂专业户洪德兴在天目山山区经过18年定向选育而成。萧山意蜂具有很强的蜂王浆高产性能,只要有充足的粉源或者饲喂人工花粉,就能获得蜂王浆高产稳产。该蜂种还具有分蜂性弱,易保持强群,采蜜力强等优点。

6.松丹1号和松丹2号 这两个双交种蜜蜂,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蜂蜜产量分别提高73%和56%,蜂王浆产量分别增加14%和26%,越冬群势削弱率分别降低12%和7.5%,饲料消耗分别减少33%和12%。

养蜂还得注意几点:

一 防饿 一般指在冬季,花开的季节蜜蜂是饿着的。整个越冬期的饲料是否质优量足,是蜜蜂越冬成败的基础。饲料质优,蜜蜂食后大部分被消化掉,蜂群安静稳定、寿命长、不春衰、春繁迅速;饲料质劣,蜜蜂食后消化少,剩下渣子多,粪便在肠内容纳易形成大肚病,轻者部分病死,重者全群灭亡。优质饲料应在秋末提取封盖时蜜脾,以槐花蜜、枣花蜜为最佳;流蜜过后,应早喂优质糖浆或白糖液,让蜜蜂充分酿造。

二 防热 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2—8℃,蜂群在箱内团结靠食蜜糖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8℃以上的天数比较多,蜜蜂活动量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不易春繁,故须防热。方法是,可用通风、洒水或吹电风扇降温。

三 防寒 越冬的蜜蜂处在-2℃以下气温中活动量也会增大,主要是加大食量,并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抵御严寒。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又使工蜂老化缩短寿命。防寒的方法是:小蜂群应在白天多晒太阳,夜晚尽量把巢门关小,填补箱缝和风洞。

四 防燥 在长期无雨雪的干燥冬季,应在蜂场内适当喷水,增加湿度,以防止蜜蜂燥渴和饲料干燥结晶。因为蜜蜂没有牙齿,所以饲料结晶干硬就无法食用。

五 防潮 冬季蜂箱内的湿度以70%—80%为佳。湿度在80%以上饲料易变稀、变质,蜜蜂食后易拉痢。如果蜂场湿度较大,蜂箱下应放一层塑料薄膜,或在蜂箱周围撒生石灰和干炉渣,也可在10℃以上的晴天中有计划地让蜜蜂进行爽飞、排泄。

六 防光 蜜蜂具有趋光的特性,室外光照强时会出箱散飞。冬季蜂场如在室外,就要予以遮盖、避光,以尽量减少蜜蜂空飞而消耗体能。

七 防闷 蜜蜂在箱内越冬时刻离不开新鲜空气,所以要防止死蜂尸体、杂物堵塞巢门而闷死。大雪天,更要防止积雪将巢门封闭。

八 防震 蜜蜂喜欢安静的环境,怕震动(声响),尤其是在越冬后期体质很弱,腹内积粪难以忍受,若受震动惊吓往往落脾冻僵死亡。因此,在蜂场内严禁敲击发出剧烈声响的器械和燃放鞭炮等。

九 防病 防敌,蜂箱要保持清洁卫生,注意消毒,防止蜂螨等病虫害发生。 在冬天若在蜂场发现有老鼠活动,则要用毒饵、器械等进行捕杀。只要做到以上这几点,你就能养蜂了。







8. 蜜蜂养殖的产业分析

我家是一个蜂业世家,我自己养蜜蜂也17年了前途肯定是有的,在中国将来的市场中,健康是我们进一步的追求。有着庞大的市场,刚好,蜂王浆,蜂花粉,蜂蜜都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品,食用蜂产品可以调理身体,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营养价值非常高可长期服用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只要严把质量不做假,能诚信经营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