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产养殖罗非鱼链球菌能根治吗?
现在是第二造苗的投苗期,鱼苗价格和去年持平,朝苗0.12元/尾,水花300元/万尾。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的总经理周旭表示,今年罗非鱼苗的供应量和往年相比有所减少。苗种需求变少的原因,一是今年广东地区草鱼、黄颡鱼等价格上涨,利润增高吸引很多养殖户选择转养;二是今年上半年雨水少,主要都在罗非鱼主产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干旱缺水影响投苗养殖。
“现在的罗非鱼行情还可以,我认为主要是去年鱼价太低,大家投苗积极性不高,导致今年罗非鱼的产量减少,难以满足加工厂和水车的需求,推高了鱼价。另外,今年的鱼基本都集中在海南,广东的水车也来海南抓鱼,海南也有一部分本地市场需求,这也是今年海南罗非鱼价格比较高的原因。”
业界曾有人预计“广东罗非鱼产量将减少25%,至60万吨”,对于这一说法,周旭认为,现在塘租、饲料、人工成本都在涨,相比起其他淡水鱼的利润,罗非鱼确实不占优势。据悉,现在广东的塘租高达3000-5000元/亩,饲料成本相比往年大概高0.2-0.3元/斤。
“对这条鱼还是抱乐观态度,在海南,每年加工、出口量非常大,相信这个价格波动不会太大。”周旭认为,接下来罗非鱼的行情还是要看国际订单,目前美国订单情况不理想,鱼价涨幅不会高,预计维稳。海南地区在塘口抓鱼还是有利润,但是利润不高,只能以量取胜。而且北上的市场价格上不去,流通商也没有往上拉的动力。
周旭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户,端午过后高温天气要谨防链球菌的爆发,注意提高塘口的水位,增氧设备要备足,定期调水、改底。
2. 水产养殖罗非鱼链球菌能根治吗图片
野河罗非鱼突然死的原因主要是天气原因 , 罗非鱼链球菌高发的季节为每年的6~9月份,是罗非鱼大量摄食、生长速度迅猛的最佳阶段,同时在这一段时间内,闷热天气比较多,天气长时间闷热后突然降雨,或者许久不降雨,水质变化较大,有些鱼塘长时间水质恶劣,导致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及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水体藻相失衡,这个时候很容易诱发罗非鱼链球菌,造成罗非鱼大量死亡。
3. 罗非鱼链球菌中药配方
因为在高温期间容易爆发链球菌病,而罗非鱼在染上该病之后便容易死亡。在罗非鱼的病害中,链球菌病属于一种死亡率高的病害,若为急性型病害通常会加快罗非鱼的死亡速度,而若为慢性型病害则要反复治疗,比较麻烦,而当天气、池塘环境等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便有可能再次出现死亡的情况。
2、如何解决
(1)内服药物:在发现病死鱼之后,需要先停止投喂饲料,待1-2天后,可以让罗非鱼内服10%氟本尼考,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g,维生素C0.2-0.3g/公斤饲料,或者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氟哌酸原粉1g。
(2)同时还要进行水体消毒,一般可以用8%二氧化氯液体进行消毒,每公斤药物可以用于5-8亩的鱼塘中。
(3)在发病期间需要减少投喂量,并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调水以及及时增氧。
4. 罗非鱼病毒病链球菌
按致病原因,可分为病原性和非病原性两类。前者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致病体对其机体的感染;后者是因生物或非生物的因素,对机体造成损害而产生的病变。
寄生虫病也叫侵袭性鱼病,由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寄生引起的罗非鱼疾病,如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等。
传染性鱼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罗非鱼后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链球菌病。
5. 罗非鱼得链球菌怎么治
罗非鱼养着变白色原因1、不合理的养殖模式华南地区为罗非鱼养殖的大区,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而目前罗非鱼养殖户普遍采用立体式养殖模式,立体式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禽畜粪便代替一部分饲料,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的效果。
在人工贵、塘租贵、饲料贵的情况下,立体养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法。
想法是好的,可是,很多养殖户的习惯就是,把这些禽畜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池塘,最终的后果只能是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畜禽粪便里面有大量的链球菌也进入了池塘的食物链,随着养殖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罗非鱼的生长环境受到威胁,再加上逐年升高的气温,是罗非鱼链球菌产生的原因之一。
6. 罗非鱼链球菌治疗方法
罗非鱼出现上面类似情况很可能得了链球菌病。
什么是“罗非鱼链球菌病”?
罗非鱼链球菌病是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细菌病,急性型病例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鱼以C形或逗号弯曲做旋转运动;慢性型病例以眼球突出、混浊为特征。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均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32℃以上易发;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每年造成罗非鱼养殖损失很大,但是部分养殖户于对此病的认识很少,难以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链球菌病怎么传播?
链球菌为革染氏阳性球菌,近年来我国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无乳链球菌。链球菌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平时生存于养殖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能长期生存。当水温和池塘环境发生变化时,鱼体抵抗力降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喂量大的池塘易感染链球菌。其传播的方式以水平传播为主,通常以鱼的粪便、病鱼的尸体、流通的水体、网具等途径传播,传播非常迅速,在适当的温度下,一周内可波及全塘。链球菌感染鱼体后,通过体内循环直接进入细胞,产生侵袭性酶和外毒素,进而破坏细胞,影响鱼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最终导致死亡。
高温和池塘环境恶化是诱发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两大核心因素:高温期间养殖阶段进入中后期,养殖养殖密度增大,投喂量逐渐增加,粪便、饲料残饵在池底不断积累,这些外来输入者超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底质和水质恶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底部“氧债”增加,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池塘底部酸碱失衡,底部病原菌大量滋生造成池塘疾病爆发。因此,平衡好“病原、罗非鱼体质、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罗非鱼链球菌病怎么防治?
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措施之一,但目前尚没有高效的商品疫苗能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通过“多调水、勤改底、定期消毒”等预防工作来改善罗非鱼生长的池塘环境,抑制链球菌的滋生,切断链球菌的传播途径;另外,做好“内服保健”工作来增强罗非鱼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链球菌的概率。在饲料中添加含绿原酸、黄酮和多糖的杜仲叶提取物,可有效抑菌消炎、抗氧化、增强鱼体的抗病力;同时拌料喂胆汁酸,保护罗非鱼的肝胆和肠道功能,对于提高鱼体的免疫机能达到有效抵抗链球菌感染的目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养殖鱼类患病和进行药物治疗疾病期间,更应该注重养殖环境条件的改善和鱼体免疫机能的保护,因为只有鱼类自身免疫机能健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