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蜜蜂养殖能赚钱吗(蜜蜂养殖效益)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13 17:10   点击:12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蜜蜂养殖效益

我家是一个蜂业世家,我自己养蜜蜂也17年了前途肯定是有的,在中国将来的市场中,健康是我们进一步的追求。有着庞大的市场,刚好,蜂王浆,蜂花粉,蜂蜜都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品,食用蜂产品可以调理身体,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营养价值非常高可长期服用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只要严把质量不做假,能诚信经营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2. 蜜蜂养殖业

1、选择蜂种:各地蜂种的适应性不一样,建议自留种较好,可保证蜂种的纯正性。饲料管理:主要饲喂蜂蜜,还可将花粉做成膏状进行人工饲喂。温度管理:温度低于6℃时需进行保温。防治病虫害:预防为主,如出现病害需及时处理。

2、养殖蜜蜂时需时刻保证充足的糖饲料,蜜蜂的主要饲料是蜂蜜,有利于延长蜜蜂的生长周期,提高蜜蜂的体质。国内的蜜蜂采粉能力比较差,基本蜂群内都是缺粉状态,从而导致中蜂繁殖能力比较弱,所以需要人工进行饲喂花粉,可将花粉做成膏状进行饲喂,放置在离蜂箱不远的位置,让蜜蜂自行搬回蜂箱即可。

3、在蜂群越冬前应备好足量的饲料,等到温度低于6℃时,将草把均匀铺在蜂箱内的隔板上,等气温回升稳定以后,为了方便蜜蜂生长与繁殖,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草把全部清除

3. 蜜蜂养殖收益

1、养鸡

建设养鸡场简单,但要把各个鸡舍和其它功能区布置好,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布局鸡场前,要进行合理地选址,全面地规划建筑,科学地设计圈舍。养鸡还是比较赚钱的,如果养好了。

2、养肉牛

牛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也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牛肉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目前国际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正旺,中国肉牛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我国高档的肥牛肉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十分畅销,市场潜力大。因为肉牛饲养成本的上升、肉牛繁殖周期长,使之存在一定风险。但近年来,农户养牛规模有所下降,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今后几年肉牛养殖前景仍然持续看好。

3、养蜜蜂

养蜂业在南方蜜源植被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相对来说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业,养蜂业不占田、不占地、见效快,不失为富余劳动力致富的有力措施,一般一个养殖户一年的纯利润在10万到20万之间。再加上南方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蜂产品价格高,比如广东地区南方人爱吃蜂蜜,而且经济条件好,普通市民都爱喝蜂蜜,所以南方蜂蜜价格较高,一般中蜂土蜂蜜普遍40-60元一斤,意大利蜂蜜30-50元一斤也都很正常。

4、养鹌鹑

鹌鹑的肉和蛋营养价值都很高,巨型肉鹌鹑是从法国引进的一个鹌鹑品种,是目前世界上体重最大的鹌鹑,从出壳到上市仅40天,每只体重250克以上,母鹌鹑年产蛋量也在250个以上。2004年以来,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迅速形成养殖与消费热潮。2006年仅上海鹌鹑消费量就达1800多万只。巨型肉鹌鹑容易饲养,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今后几年会有较大发展。

4. 蜜蜂养殖经济效益

蜜蜂孵化机效率高,性能优良,产品质量上乘。

5. 蜜蜂养殖赚钱吗

100万蜜蜂一年赚1000万。

6. 蜜蜂养殖效益怎么样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养蜂利润分析?在农村经常看到有人来收蜂蜜,一般野生蜂蜜是比较贵的200元一斤,如果家养的话,稍微便宜一点,在我们安顺这里120一斤,利润还是非常大,养蜂蜜不用花什么钱,也就买个蜂巢50块钱,但是一窝蜂蜜多的话,十多斤都有,那就1200了,还是蛮不错的,养蜂其实很挣钱的,就是蜜蜂很难找

7. 养蜜蜂的效益

感谢邀请。

庭院养蜂有什么好处呢?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人口较少的大西北,一般农村居民的庭院都很宽敞,除了栽树种花以外很难得到有效利用,如果在闲置的庭院里养上蜜蜂,倒不失为三全其美。

那么,庭院养蜂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蜜蜂可以为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授粉,既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又能有效增加农作物产量。第二是庭院养蜂易于安全管理,把闲置的地方合理利用起来,并产生经济效益。第三是在庭院养蜂,能让过于避静的庭院环境显得生机盎然。广大蜂农与养蜂爱好者都有深切体会,蜜蜂的协作团结精神与蜜蜂朴实无华、勤劳无私的品质是我们人类值得学习的,每当心身疲惫不堪时,我们都会坐在蜂箱周围看蜜蜂,因为蜜蜂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启发和鼓励。

8. 蜜蜂养殖前景

       熊蜂养殖前景不好。

       熊蜂授粉效果好,但是在实际养殖中很少,为何不被养殖户看好,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熊蜂授粉的优点:熊蜂就比较温驯,很适合在封闭的大棚内授粉,其优点主要是授粉专一,振翅的时候动静大,不会像蜜蜂一下一些飞去好远;吻长,有的农作物花粉管比较长,中蜂和意蜂授粉效果没有熊蜂那么好,因为中蜂和意蜂的吻长都不如熊蜂;工作的时间长,在三种蜜蜂中,熊蜂工作的时间最长,而且对温度的要求范围高于中蜂和意蜂。

       熊蜂授粉的缺点:

       第一,成本高。一群熊蜂只能使用2个月左右,相当于一次性的,而且一群熊蜂的数量只有70到80只,虽然授粉能力强,但是实际上一群熊蜂的授粉能力不足,购买的价格算起来其实比较高。

       第二,没有办法养殖。对于中蜂和意蜂来说,授粉蜂群是一个完整的蜂群,利用完后可以把蜜蜂养殖起来,第二年继续使用,而且温室授粉中蜂比意蜂更有优势,因为中蜂授粉时间长,而且耐热耐寒能力比意蜂要强,但是购买的熊蜂,根本没有办法养殖,因为购买的熊蜂,里面只有一群职蜂,死亡一只少一只,就算有蜂王存在,由于熊蜂并不像意蜂和中蜂那样有规范的养殖技术,想要饲养也非常困难。

        第三,熊蜂可能毁坏农作物。采用熊蜂授粉,如果花粉不足,熊蜂可能咬掉花药。其实这是比较严重的,如果熊蜂把花粉咬掉,相当于农作物就无法受精了。

9. 蜜蜂养殖的好处

1、蜜蜂有(勤劳 、默默无闻)的特点,可以象征(辛勤的劳动人民)。

2、青松坚毅,挺拔,傲雪,正直,常绿、四季长青的特点,可以象征坚强不屈的军人.。

3、蜡烛有燃烧自己,照亮光明的特点.象征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老师.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扩展资料: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三型蜂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蜂)4个发育阶段。蜜蜂的4个阶段在形态上均不相同。

卵: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细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头。蜂王产下的卵,稍细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卵内的胚胎经过3天发育孵化幼虫。

幼虫:白色蠕虫状。起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长大,虫体伸直,头朝向巢房。在幼虫期由工蜂饲喂。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前3日饲喂在蜂王浆里加有蜂蜜和花粉的幼 虫浆,它们就发育成工蜂。同样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幼虫期被不间断地饲喂大量的蜂王浆,就将发育成蜂王。

工蜂幼虫成长到6日末,由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封盖巢房内的幼虫吐丝作茧,然后化蛹。封盖的幼虫和蛹统称为封盖子,有大部分封盖子的巢脾叫做封盖子脾(蛹脾)。工蜂蛹的封盖略有突出,整个封盖子脾看起来比较平整。雄蜂蛹的封盖凸起,而且巢房较大,两者容易区别。工蜂幼虫在封盖后的 2日末化蛹。

蛹: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种器官。逐渐呈现出头、胸、腹3部分,附肢也显露出来,颜色由乳白色逐步变深。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羽化为成蜂。

成蜂:刚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较软,体表的绒毛十分柔嫩,体色较浅。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体内各种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

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

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

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

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

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

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16天后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的生产力。

参考资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