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花蟹养殖技术(花蟹养殖技术培训)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7 03:55   点击:5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花蟹养殖技术培训

一、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

1、螃蟹的养殖技术

(1)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大小适宜的池塘,池塘中的水要足够干净和卫生,而且周围也要有足够的阳光。池塘的水不能太深,水深一般在50cm即可,而池塘的高度要在1m以上。

(2)养殖螃蟹的池塘中要有水草,因为水草可以不光可以产生氧气,而且对于净化水质有一定的效果。而水草的数量需要根据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而定,夏天时,水草的数量可以多一些,其他季节时,水草的数量便需要减少。

(3)在养殖螃蟹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个增氧机给螃蟹补给氧气。如果水中没有足够的氧气,会让螃蟹窒息而死。还需要准备一些防逃跑装置以及灌水、排水系统。

(4)需要选择优质的螃蟹苗,不可选身上带伤、呼吸困难的蟹苗。

(5)在放入蟹苗前,可以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一般一亩的用量是70kg。用生石灰消毒的半个月以后,才能放入蟹苗。而且还可以在放入蟹苗前,就先将蟹苗放在池塘中的某个角落让它适应池塘的环境。

(6)一般在开春后便可放蟹苗,同时需要给它们喂饲料,饲料量不可太多。等螃蟹的个子稍大后,便可以喂入适量的肉料。

2、如何管理螃蟹

(1)在养殖螃蟹的过程中,需要观察螃蟹的举动,如果发现举动不正常的螃蟹,需要将它们及时隔离。

(2)还需要勤换水,但是不可一次性把水全部换完,一般应先换40%左右。在给螃蟹换水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可让水温和水位有巨大的变动。

2. 螃蟹养殖技术培训

井水养蟹正确方法

一、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需为长方形,面积1公顷。蟹池内一般挖环型沟,也可挖成“井”字型沟。沟的面积占蟹池总面积20%,沟处可保持水深1.2~1.5m,沟底向 出水口倾斜,中间平滩处可保持水深0.8m左右。平滩处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放苗前,晒干至干裂,用生石灰、茶籽饼等彻底消毒,茶籽饼的优点是只杀野杂鱼,对塘内螺蛳、 青虾没影响。以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二、水源与水质

    养殖用水的水源为地下井水,井深24m,井口直径10cm,机头(电动机)功率为1.1kW。井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且溶解氧含量充足(在5.8mg/L以上。肥水的关键就是要施足基肥,基肥不施足,营养供不上,对蟹苗生长不利。在高温期间采用循环养殖用水的方法,首先排水1/4,然后再添水1/4,以保持 养殖用水在1~1.2m。

 三、苗种放养

    1. 2017年2月初,在蟹种放养时把水位控制在50~60cm。每亩放养平均规格为150~200只/kg的自育河蟹苗种500~550尾,蟹苗在放养前用浓度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降低养殖中发病率。放养的蟹种要求甲壳完整,肢体齐 全、无病无伤、活力强、规格整齐。为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螺蛳的繁殖,蟹种入池塘前先用网片圈蟹池面积的30%作暂养区,待水草覆盖率达40%~50%、螺蛳繁殖已达一定数量时解除,一般暂养至4月 份,不能超过5月中旬。

    2. 在2-3月份河蟹放养结束后,亩套养800~1200只/kg青虾苗3~4kg,5-6月份陆续起捕上市,可亩产青虾35kg,每亩可增加收入400~450元;7月中旬至8月初,虾苗规格为6000~7000尾/kg,亩放青虾2.5kg,可亩产商品虾30kg。 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吃河蟹剩余饵料,清扫残饵,防止败坏水质。青虾还可以作为河蟹饵料。若遇过敏药物,青虾抵抗力低,先浮头,便于采取措施,避免河蟹死亡。

    3. 在3-4月每亩套养细鳞斜颌鲴规格15cm以上鱼种25尾,年底可获规格0.2~0.5kg商品鱼8~12kg。在蟹塘内套养细鳞斜颌鲴能充分利用河蟹吃剩的残饵、水草枯叶、碎屑、腐泥等,减轻因“废物”腐烂变质对水质的影响,改善 河蟹生态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减少发病。

四、饲料投喂

    河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投喂上应进行动植物饲料合理搭配,按照“两头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进行投喂。

    1.饲料种类

    植物性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苦草等各种水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杂鱼、塘内螺蛳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配制符合无公害食品养殖要求的颗粒饲料。玉米、小麦最好进行熟化,以提高其利用率和适 口性,减少对水体污染。

    2.饲料投喂

    投饵方法:看季节,按“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进行投喂;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摄食活动强弱,活动力强多喂,弱则少喂。

    五、养殖管理

    1. 春夏两季可直接使用地下井水,水位控制在1~1.2m,水质保持在:井水溶氧大于5mg/L,pH值7.2~8.2,盐度小于5‰。

    2. 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约占总水面的1/3,这样既能为河蟹提供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饵料,又能起到降温、避敌、增加溶氧量、改善水质的作用。

    3. 塘内投放螺蛳,亩放250~300kg,前期投放总量的1/3,5、6月份投放总量的2/3。为河蟹提供了营养价值高的鲜活天然饵料,同时能改善和维护池底环境。

    4. 饲料投喂,在养殖前期,也就是4至6月份投喂河蟹专用饲料为主,即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3∶2;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7∶3。,因为6至9月份是河蟹生长最快的时期,饲料投喂量不仅要加大,而且在饲料中要添加 维生素E以及蜕壳促生长素。饲料投喂时,根据蟹体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以摄食到八成饱为宜,每天投喂2次,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约为河蟹总重的2%~3%,但应根据天气 、水温和及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 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采取池水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并定期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

    6. 捕捞时捕大留小,均衡上市。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资料周转等因素加以考虑,将规格达到75g/只以上的个体及时挑选上市,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可缓解生产资金的紧缺,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地下井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选择好养殖地然后做好池塘管理即可

3. 花蟹养殖技术培训课件

1.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勾画并添画出螃蟹的基本形状。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用色的能力,体验创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PPT课件,笔、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起兴趣师: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有八条腿,走路横着爬,嘴里还会吐泡泡!是谁呢?(螃蟹)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螃蟹有一个身体、八条腿、两个大钳子,走起路来横着爬。

三、播放ppt

1.出示一个正方形,变成一只螃蟹,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观察并讨论正方形是如何变成螃蟹的。

3.教师小结:将正方形添画出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和一双大眼睛,并涂上鲜艳的颜色就变成了一只螃蟹。

4.出示圆形、三角形、梯形,请幼儿讨论如何将这些图形添画成一只螃蟹.

5.播放ppt,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知道螃蟹的眼睛、钳子、八条腿可以画成不同的样子。

6.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提醒幼儿画好螃蟹后可用彩色蜡笔添画泡泡,丰富画面。

7.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螃蟹。

活动反思:

  螃蟹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吃过螃蟹,捉过螃蟹。小朋友对螃蟹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节美术活动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

4. 花蟹养殖技术视频

您好:

螃蟹要怎么清洗、怎么处理 :

1.用牙刷擦洗,再用刀角翘那螃蟹螯出来,再把蟹爪尖切掉

2.然后又擦洗 把蟹的嘴巴,肚脐撕掉

3.用刀角在嘴巴位置反方向翘开就可以分开盖子跟身体

4.把那些腮和脏东西清理干净,改刀小块装盘

5.把盖子冲洗干净,在里面找出一个沙囊丢掉,然后蟹螯洗干净再用刀被敲敲 容易熟也方便吃

吃的话 大的螃蟹建议你清蒸~

1,螃蟹刷洗干净,会缠的最好缠上,试验证明还是缠上的螃蟹蒸出来好看。

2,姜一半切细丝,一半切片

3,水中放黄酒,姜片,花椒,煮开

4,细姜丝和苹果醋放在下面层

5,螃蟹放在上面层,下面垫三片姜。蒸十五分钟即可。

如果是不太大的 就炒吧

葱姜炒蟹

材料:蟹 姜片、葱几条(多点)、蒜头、辣椒(酱)

配料:盐、生抽、米酒 生粉

做法:1.把花蟹清洗干净,蟹脚用刀背敲几下。

2.蟹放油锅去炸 蒜蓉最好也放一半炸金黄

3.再起锅放姜葱白生蒜去爆香。辣椒也一起放,

4.放走过油的蟹大火炒,加金蒜盐生抽炒香后再洒一点米酒

5.加入多点的葱叶一起炒,用一点生粉勾芡盖锅一会即可上碟。

避风塘炒蟹

做法

1:蟹洗净,去除鳃,对半切开.挑出花蟹盖里的黄备用(如果喜欢带盖烧的就一定要去除蟹胃,花蟹胃有苦的)

2:净锅倒稍微多点的油,热后转中火下蟹炸.(油炸有去腥的作用)炸至蟹壳起裂后出锅待用

3:倒出多余的油锅内留少许,下蒜末爆香,姜,蟹黄,然后加入炸好的蟹,再加少许盐翻炒

4:最后加面包糠,炒至焦黄色后撒葱出锅

http://www.pinshan.com/meishi/tesecai/video/773584.html

请查看视频链接教程。

谢谢 恭祝您新春快乐马年大吉。

5. 螃蟹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螃蟹需要多长时间:

人工养殖螃蟹,每年4月进蟹苗,养殖到当年的12月成扣蟹,第2年进大池养殖,最快到中秋节前十天就可以上市,所以螃蟹整个养殖周期是不到1年半。

螃蟹养殖注意事项:

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螃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螃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螃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螃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螃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6. 花蟹人工养殖技术

目前还不能养。

花旦蟹是一种季节性海鲜,要在每年的下半年到了大量捕捞海里边的鱼类时候,才会偶尔在捕鱼的过程中,会捕捞到海里长大的花旦蟹。人工捕捞到花旦蟹的概率很少,花旦蟹是有价无市的一种海里长大的螃蟹。人工养殖花旦蟹无法模拟花蟹的生存环境。

7. 青蟹养殖技术培训

一,蟹苗出池前的脱盐当池塘中V型幼虫的第80个变态变成大眼幼虫时,大眼幼虫变为1天大,年龄为3至4天老了,育苗池的水体被稀释了。每日盐度降低了0.005至0.01,因此最终池水盐度降低到0.005以下,因此蟹苗可以适应淡水生活。在进行脱盐的情况下,原始池中的海水被排干,注入淡水,然后通过海水比重计将其转化为盐度,然后逐渐稀释。随着大眼幼虫年龄的增加,对淡水的适应性也增加。通常,5至6天大眼的幼虫可以在淡水中存活。脱盐的目的是将蟹苗从海水环境转变为淡水环境,逐渐调节渗透压与外界之间的平衡,使其过渡到淡水生活。池水淡化后,池水温度逐渐降低,室内水泥栽培池每天降低1-2℃,直至与外界水温保持一致,这也有利于运输。人工繁殖的蟹苗必须经过稀释后才能出售和储存。由于环境盐度的突然变化,尚未脱盐的螃蟹幼苗(例如立即置于淡水水池中),人体的渗透压与外界失去平衡,将很快导致部分或大规模死亡。蟹苗,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临时训练大眼幼虫(蟹)在池前,要在原池中进行临时训练,目的是使池中的蟹苗更加“老”,不仅可以游泳,而且可以爬行,改善蟹苗成活率高。在准备将螃蟹苗种入淡水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刚完成果皮变态的大眼幼虫一次从海水环境中进入淡水,在半小时内麻醉,然后死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淡水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1至2天大眼幼虫从盐度为0.028的海水环境进入淡水池,24小时后的存活率仅为10%至30%。但是,在3至4天大的幼眼幼虫进入淡水后,24小时的存活率可以达到60%至80%。 5至6天大眼幼虫(每公斤140,000至200,000个个体)在进入淡水后存活率超过95%。因此,为了提高大眼幼虫(蟹)的放养成活率,必须对蟹苗进行保持并逐渐稀释池水的过程。

  第三,蟹苗一旦从幼虫的V形幼虫的池中出来,即变成大眼的幼虫(蟹),然后开始稀释池中的水并逐渐降低水温。当池中大约80%的幼虫变成大眼幼虫时,这是离开池中的最佳时间。当大眼幼虫变成幼蟹时,不容易捕获。养殖池中的蟹苗由一个2毫米大的大网制成,该网由海网或聚乙烯网制成。捕捞方法如下:1白天用海网捕鱼,利用蟹苗簇,岸边习惯,在土池中选择上手,使用渔网不断搅动池水,引起一定的水流方向,可以抓很多蟹苗。 2夜诱捕,利用蟹苗的习性,用100〜200瓦的电灯(加上遮盖物),将渔网置于光照区域。 3个大网捕苗,就像在鱼塘钓鱼“夏花”一样,捕捞率可以达到90%以上。 4个水泥栽培池,可从排水孔中的水释放出来,并通过育苗箱收集。离开夜晚,用灯光捕捉和清洁四,蟹苗品质的鉴定(1)看色泽:好蟹苗的体色为淡黄色,区别为乳白色,体色为黑色表明蟹苗已经老化。 (2)看个体大小:优质的蟹苗大,规格整齐,每公斤140,000至200,000。蟹苗少,一般每公斤240,000至280,000。 (3)看其活动状况:良好的蟹苗活动力强,反应敏感,手被捏成一团。松开手后,立即将其散开,垂直放置在水中,并立即游向侧面,然后迅速从水中爬行,否则是劣质幼苗。

  五,人工繁殖的蟹苗的繁殖人工繁殖的蟹苗都来自天然沿海水域和内陆人工海水育苗场的苗圃场(植物)。通常,从5月初到4月初的6月初(两批幼苗),人工繁殖的蟹苗是在人工管理的苗圃中繁殖的,并且没有通过自然测试,因此必须通过苗圃3天。只有经过临时培训和淡化处理后才能运输。人工繁殖的蟹苗被短距离运输并装在蟹苗箱中(图43),每箱可容纳0.5至1公斤。它是通过尼龙袋充氧方法进行长距离运输的理想选择。它使用10公斤的尼龙袋,袋中的1/5淡水,1 ppm的土霉素和一些水生植物,0.1至0.15公斤的蟹苗。充氧后,袋口紧紧闭合,不允许漏水或漏气。如果将冰袋放在中间以更好地冷却,可以将尼龙袋放在纸板箱中,并用打包带捆扎。它可以通过汽车,火车,轮船或飞机运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