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治疗鹅副伤寒?
发病后紧急治疗:对同群未感染的雏鹅应用香港龙达生物的小鹅瘟血清(鹅瘟多抗)注射,进行紧急治疗。注射顺序,先注射健康鹅,再注射治疗发病鹅,以免引起注射传染。
二、仔猪副伤寒怎么治疗?
仔猪副伤寒是一种即发性的传染性病症。可以提前打副伤寒的疫苗进行预防。如果已经发生负伤痕,可以用伟佳益牧肠菌福,这个药对仔猪副伤寒有特效。
三、鸭副伤寒有哪些症状?
鸭副伤寒又名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鸭感染时常发生大批死亡,成年鸭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成为带菌者。该菌广泛存在于畜禽及人体内及外界环境中,危害动物和人的健康。
[症状与病变]雏鸭感染后有的不显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精神沉郁,呆立,畏寒,垂头闭眼,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并常见下痢,肛门常被稀粪黏糊,眼和鼻腔流出清水样分泌物,体质衰弱,步态不稳,最后可发生角弓反张,抽搐死亡。
特征性病变为肝脏肿大,边缘纯圆,表面色泽不均匀,有时呈灰黄色,肝表面及实质中有针尖大密集的灰白色坏死点;整个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表面可见针头大灰白色坏死点,有的肠黏膜坏死脱落,表面形成一层糠麸样物;部分雏鸭盲肠肿大,内有干酪样物形成栓子;胆囊肿胀、充满胆汁;有的气囊混浊不透明;肾脏色泽较淡,有尿酸盐沉积。[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本病需注意与鸭霍乱和鸭传染性浆膜炎相鉴别。鸭霍乱与本病都有肝脏出现小坏死灶的变化,但鸭霍乱有心脏冠状脂肪及心肌的点状出血,本病无;鸭霍乱多发生于1月龄以上鸭,本病通常发生于3周龄以下鸭;鸭霍乱发病和死亡更急。传染性浆膜炎与本病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无肝脏的小点状坏死和盲肠的肿大及栓子。[防治]对本病的防治应采用综合性措施,首先应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防止本菌污染饲料和饮水;患病母鸭所产蛋不能留作种用,孵化前必须对种蛋进行消毒(福尔马林熏蒸或浸泡);雏鸭应与成鸭分开饲养;注意减少应激因素,冬防寒,夏防暑等。也可用药物进行防治,如氟哌酸、强力霉素按每千克饲料100毫克拌料饲喂。还可用庆大霉素20日龄雏鸭每只肌注3000~5000国际单位,连用3~5天。但需注意,该菌极易产生抗药性,使用时最好做药敏试验,或经常换药。
四、猪副伤寒的临床症状?
仔猪副伤寒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1)急性(败血型)。
在猪的抵抗能力弱而病源体毒力很强的情况下,感染猪迅速发展成为败血症引起死亡。
病猪突然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不振,不食,后期下痢,呼吸困难,耳、腹下皮肤发绀。
有时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大多病程2~4日,死亡率很高。
(2)亚急性和慢性。
副伤寒病猪多见于亚急性和慢性型。主要特征为坏死性肠炎,与慢性猪瘟临诊表现很相似。
病猪体温升高,怕冷、喜钻草堆或堆叠一起,眼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精神、食欲不振,初便秘后拉稀,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
由于下痢,失水,病猪很快消瘦,病程2~3周或更长,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
有时有的猪症状逐渐减轻,状似恢复,但以后生长发育不良或短期内又复发。
有的猪群发生所谓潜伏性“副伤寒”,小猪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污秽,体质较弱,偶尔下痢。
体温食欲变化不大,一部分患病猪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突然症状恶化而引起死亡。
五、副伤寒有什么典型症状?
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等为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血常规、便常规、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肥达反应等进行诊断,有时不易与伤寒鉴别,须依靠细菌培养及伤寒凝集试验才能确诊,副伤寒生病前2周左右应该有不洁饮食的情况。
六、禽副伤寒的英文缩写?
禽副伤寒 Avian paratyphoid,二类传染病。基本信息 禽副伤寒为各种家畜、家禽和人的共患病,对人引起食物中毒,广义称为副伤寒。
七、保育猪副伤寒什么症状?
保育猪副伤寒是一种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急促、腹泻等。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体温可超过39摄氏度。食欲减退可能导致食物摄入减少,猪只表现出不愿进食或食欲明显减退的情况。精神沉郁则表现为猪只行动不活跃、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呼吸急促可能由于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呼吸系统炎症,导致呼吸困难。腹泻是副伤寒的典型症状之一,猪只的粪便呈水样或稀水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细菌,可以通过口腔、鼻腔、消化道等途径进入猪只体内。一旦进入体内,细菌会繁殖并引发感染。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猪只的典型途径是通过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摄入,或者与携带细菌的猪只接触。
除了症状外,保育猪副伤寒还会对生产效益造成不良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下降,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此外,副伤寒沙门氏菌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增加环境中的细菌负荷,对其他猪只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于保育猪场,采取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饲料和饮水设施,加强猪只的健康管理,避免与患病猪只接触,并确保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安全。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和定期监测猪只健康状况也是控
八、仔猪副伤寒什么时候打?
预防接种 为了防止疫病感染,应在仔猪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但必须避免在断乳前后一周内进行预防接种,以免加重应激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九、鸽子得副伤寒是什么原因?
由于饮水不洁,饮料变质发霉,天气冷热交替频繁,鸽舍阴暗潮湿,长途运输等使信鸽整体防御机能下降时就容易感染此病。
某些情形下,副伤寒在卫生条件不良下更易发生,然而对信鸽而言,反倒常在非常干净的鸽棚造成严重伤害,尤其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下更会造成副伤寒的恶化。
除了卫生条件不良会增加沙门菌的发作外,过份的潮湿、通风不良,在拥挤的运鸽笼作长途运输,棚内饲养密度过高,饮水不洁或饲料遭受粪便污染等等,都会加重其发作的严重性。
十、牛副伤寒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特点?
牛沙门氏菌病又称犊牛副伤寒,主要侵害新生幼犊,主要症状是下痢。临床表现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慢性病例还可表现肺炎和关节炎。
病原常见的病原体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和都柏林沙门氏杆菌。
沙门氏菌对盐腌、熏制的抵抗力较强,但常用的消毒剂均能很快将其杀死。
本病主要侵害10~30日龄的幼犊。副伤寒病毒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牛和带菌牛的胆囊内长期存有病原体,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
带菌母牛有时可通过乳汁排出病菌。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带菌牛只在不良外界环境下,也可发生内源性传染。
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饮用污水以及罹患其他疾病时,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犊牛往往呈流行性发生,成年牛散发。症状潜伏期平均为1~2周。
幼犊发病后多呈急性经过。
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脉搏增加,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并发生结膜炎和鼻炎。
常在病发后3天下痢,粪便呈灰黄色液状,混有黏液和血液,具有恶臭。
病情严重时出现肾盂肾炎的症状。即排尿频繁,表现疼痛。
尿呈酸性反应并含有蛋白。
病毒多因脱水和酸中毒而迅速衰竭,卧地不起,高热不退,于发病后第5~10天死亡。
未死者可能发生关节肿或支气管肺炎。
成年牛症状多不明显或取隐性经过,少数表现严重下痢,粪便带血,剧烈腹痛,并可很快死亡。
孕牛流产。即使症状消失,仍带菌,随粪便排菌。污染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急性病例剖检时在胃肠黏膜出现炎性病变,全身黏膜、浆膜及心膜可见多数出血点。
淋巴结、脾、肝及肾肿大。
肝及脾散布有灰色小坏死灶。
慢性病例有炎症灶,且伴发坏死。肝有坏死结节。
小肠黏膜有出血点,膝关节及跗关节发生浆液性炎症。
治疗发生本病后逐头检查,将病畜和可疑病畜隔离治疗。
口服新诺明,每千克体重70毫克,首量加倍,每天2次。
沙门氏菌易产生抗药性,如用一种药无效可换另一种,如土霉素、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
也可采用畜毒清、氨苄青霉素混合肌内注射。
下痢较重时,应对症治疗,如及时输液,以防脱水等。用5%碳酸氢钠防止酸中毒,心力衰弱者给予强心剂。
预防主要是加强对犊牛和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以增强抵抗力。
对新生犊牛在分娩后2~3小时,注射抗菌血清紧急预防,并于10~14天后再注射。
防止犊牛吃污染的垫草或饮污水。
牛舍、用具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病死牛应深埋或焚烧。也可使用牛副伤寒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