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鱼苗养殖技术(鱼苗养殖过程)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13 02:00   点击:15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鱼苗养殖过程

马上把大鱼和小鱼分开,饲养小金鱼最好能用水不深但水面积大的容器饲养,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水溶氧。只要食物合适,其它方面和大鱼的饲养差别不大。

一、幼鱼对温度的变化不可超过1℃,所以养幼鱼的缸要放在温度较高且稳定的地方,幼鱼对水质也很敏感,换入的水的水质和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时,很可以让小鱼死掉.给幼鱼换水不要太频繁。

二、幼鱼运动能力差,所以水流不能太强。

三、喂食方面有几种方法:

1、喂草履虫、丰年虾、水蚯蚓。

2、鸡蛋黄可以捏碎用纱布包住,喂的时候在鱼缸里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里

3、把固体颗粒饲料研碎,投放到水里,饲料会被泡软,小鱼就能吃了。

4、注意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料,以免夏天气温高水变质。

5、当它大一点的时候还可以喂一些绿色的食物。

6、幼鱼体质较弱,一但发现有病就要马上治疗,用药份量不能太多。

扩展资料:

喂养注意事项

1、挑选健康金鱼

2. 鱼苗的繁殖技术

金鱼怎么生小鱼?

其实呢金鱼并不是直接生小鱼出来的,它是卵生动物,也就是说是要先产卵出来,然后在体外受精卵经过孵化之后,才能孵出小的鱼苗出来。正常情况下已达性成熟的金鱼一年有两个产卵繁殖的季节(春、秋两季),只要温度合适,投喂合理的话每个繁殖季节会产多批次的卵,特别是在春季时更加明显。好了,那我们来了解下金鱼的整个繁殖过程。

温度:金鱼对繁殖期的水温相对其它温水性鱼来说,相对要低一些,性成熟的母鱼当水温达到14度时只要各方面的条件合适时就会出现产卵。

产卵过程:自然环境下,母鱼产卵时会有公鱼在后面不停地追,水产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为追尾,也正因公鱼不停地用头去顶母鱼的腹部,成熟的鱼卵才能顺利产出来,同时当有鱼卵产出来时候公鱼也会立即排精出来,从面形成受精。

孵化过程:已受好精的鱼卵在水体中(一般会转入清水中孵化)经过几天的孵化后会孵出小的鱼苗来,这里的具体时间得看水温,一般当水温在24度左右时,经过四天左右可以孵出来,同时水温越高用时越短反之则越长。刚孵来的小苗是趴在水底或是池壁上不动的(或是上下窜动),一般过一到两天后才会像正常鱼类这样平着游。当鱼苗能够平着游动时这时我们就可以用饲料来喂鱼苗了。至于鱼苗的管理,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专门讲解,有需要的可去查阅。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3. 鱼苗如何培育

一、肥料培养法:

  就是用绿肥、粪肥或者微生物菌肥等有机肥料做培育鱼苗的饵料,让鱼苗摄食。具体方法是,投放鱼苗的前4到5天,每亩鱼塘投放肥料,大致投放量在绿肥每亩150~200KG以条状均匀固定好,堆在池塘相对的两头水种让绿肥腐化扩散到池塘中,每经过两三天就翻动一次,经过一周多时间捞出残渣。

或者发酵过的粪肥每亩泼洒100~150千克,微生物菌肥的话每亩1.5~2千克均匀泼洒到鱼塘中就可以了。施肥后经过一周多的转化利用,吃糖的肥度发生了变化,根据观察的情况再追肥。每次追肥之前用量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多次少施。如果观察肥度不够的话,必要时可以加施少量的无机肥来保持水体肥度。

  二、豆浆培养法:

  这种方法是水花下入清水塘,然后泼洒黄豆浆喂鱼。具体操作用量是,水花(即鱼苗)刚下塘时每亩用黄豆3到4千克浸泡5-7个小时后,一次性磨成豆浆每天上、下午两次均匀的泼洒到池塘中。一般3千克黄豆可以加水磨成50千克豆浆。等鱼苗入塘一周后黄豆的用量增加到5到6千克,操作同上。

三、混合培养法:

  这种方法是结合的以上两种培育方法,就是鱼苗下塘之前的2到3天给池塘水体施有机肥,每亩用肥100到150千克,让鱼苗肥水下塘。之后再用豆浆培育法,不过黄豆的用量减少到只用豆浆培育的用量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当水质转瘦的时候再适当追肥,让水质保持肥度,鱼苗就可以健康生长了。

4. 幼鱼苗养殖技术

刚出生的小苗要和大鱼分离出来,单独饲养,这个时候天气凉了,注意保持水温! 小鱼刚出生第一天最好不要喂食,最好第二天才喂。

一.幼鱼对温度的变化不可超过1℃,所以养幼鱼的缸要放在温度较高且稳定的地方.还有,幼鱼对水质也很敏感,换入的水的水质和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时,很可以让小鱼死掉.给幼鱼换水不要太频繁.

二.幼鱼运动能力差,所以水流不能太强.

三.喂食方面有几种方法:

1.喂草履虫、丰年虾、水蚯蚓。丰年虾可以到鱼铺买卵来孵化。

2.鸡蛋黄,可以捏碎用纱布包住,喂的时候在鱼缸里晃晃.也可以用一小部分放到水里.

3.饲料.如果喂大鱼的饲料是固体颗粒饲料,可以把它研碎,投放到水里,饲料会被泡软,小鱼就能吃了. 注意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料,以免夏天气温高水变质。 因为它是杂食性的,当它大一点的时候还可以喂一些绿色的食物。 当它大到一定后,就能像大鱼一样照顾了。(幼鱼体质较弱,一但发现有病就要马上治疗,用药份量不能太多).

5. 鱼苗养殖过程记录

一,鱼苗培养池的要求

培养鱼苗的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背风向阳。面积在2~5亩,水深在1~1.5m为宜,ph值在7.5~8.5之间。池塘底部平坦,并保证不漏水,池底淤泥保持在10~15mm,池边无杂草,池塘内无异物等。

在投放鱼苗前十天左右,应对鱼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对鱼塘进行清塘消毒,一般以生石灰为好。每亩需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时,在鱼塘的四周挖出若干个小坑,并将生石灰倒入小坑中,待其溶解后,趁热迅速全池均匀泼洒。

二,放养前的准备

刚孵出的鱼苗,主要靠吸收卵黄维持生命,在其具有采食能力后,由于其采食器官,消化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他们只能采食水体中的轮虫。随后再慢慢采食其它的浮游生物。由此可见,轮虫是各种鱼苗的开口饲料。而池塘中轮虫的数量,则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等。

轮虫是一种低等的浮游动物,一般通过对池塘进行肥水,就能获得。实践证明,对池塘施肥后七天左右,池塘的轮虫数量就达到高峰期,这时最适合于鱼苗的投放。因此,在鱼苗投放前七天,应对鱼塘施肥,以培养轮虫。

施肥一般以施用农家肥为好,每亩需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00~200Kg。当然也可施用化肥,如每亩施用3~5kg尿素,以及3~5kg过磷酸钙等。

三,鱼苗放养

放养的鱼苗,一般要求鱼苗的卵黄已经吸收完毕,具有平游能力时才能进行。每亩可放养10~20万尾。

放养前,可在池塘中设立一个网箱。先将装鱼苗的袋子,放入池塘中约十五分钟左右,以便让鱼苗适应池塘的水温。然后将鱼苗放入网箱中,饲喂熟蛋黄。待鱼苗体内出现黄色的蛋黄时,证明鱼苗已经吃到了一定的食物,这时就可将鱼苗从网箱中放出,让其游入池塘了。

四,鱼苗的饲喂方法

首先,饲养鱼苗,可以完全靠肥水的方式来进行。肥水的方式可以采用,施用农家肥或者大草堆肥等方法来实现。"施用农家肥"以及"大草堆肥"养鱼苗。都需根据池塘水质的实际情况,适时添加农家肥或向鱼塘添加堆沤的青草。以保证池塘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

其次,是利用豆浆养殖鱼苗。即早中晚对鱼苗,各投喂一次豆浆,进行养殖的方法。事实上,豆浆不但可以被鱼苗直接釆食,也能被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利用,从而产生鱼苗的天然饵料,供鱼苗釆食利用。一般来讲,每亩地的鱼苗,每天需要3~5公斤的黄豆磨成的豆浆,并且随着鱼苗的增长,应逐渐增加豆浆的投喂量。

当然,不管通过何种方法养殖鱼苗,都可以适当的添加人工饲料,以补充鱼苗生长发育所需。添加的人工饲料,早期以熟黄、蚕蛹粉,后期以面粉、粉状人工配合饲料等为主。

五,鱼苗养殖的管理

鱼苗养殖也应坚持早晚巡塘,以便发现鱼塘有浮头现象,以及鱼苗有无疾病等问题,好及时针对性解决。在巡塘的过程中,还应清除池中的蛙卵,池塘边的杂草,水中的杂物等。

平时也应根据鱼苗的活动情况,池塘的水质条件等,适时添加饲料,或者增加肥料等措施,以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

养殖约十天过后,就应对鱼塘中的鱼苗,进行拉网锻炼。拉网锻炼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鱼体运动能力,促进其消化、排泄,以及提高其生存适应能力等。当然,拉网的过程中,还能起消除野杂鱼,观察鱼苗生长情况,以及了解水体中水生昆虫的情况等。

六,鱼苗出塘

一般来讲,鱼苗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规格就可以达到寸片左右了。由于鱼苗的生长,池塘肯定就有点拥挤了。这时就可以将部分鱼苗移出,或者将鱼苗移入新的鱼塘,进行下一阶段的饲养了。

6. 鱼苗养殖过程视频

题主,你好。我是养了好多鱼,养鱼好多年的“热爱生活的渔夫”,想知道更多养鱼生活中有意思的事儿,请关注我,谢谢!

首先恭喜题主,自己家养的爱鱼要繁殖了肯定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感,那么爱鱼要产卵,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以我家迷你鹦鹉为例,正好也是刚繁殖一窝迷你鹦鹉的小鱼,小视频里能看到这窝可爱的小鱼!

我来谈下对这个问题的观点:鱼儿要产卵应从环境、繁殖条件和鱼苗养护要点来进行准备。

【 环境准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