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下土鸡养殖图片
1、林地选择。选择通风向阳的林地,要求排水性要良好,交通要方便,林地树木生长要良好,有一块开阔平坦地带,这样可用来搭建鸡舍。
2、搭建鸡舍。林下养鸡的鸡舍较为简易,只需有个给鸡夜间休息地方即可,可用砖块木条搭建一个框架,留一个进出的小门。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四周和顶端围起来,在固定好即可。每个鸡舍的大小由养殖规模而定,可大可小,此外搭建是要分开雏鸡房、产蛋房以及孵化室之间的区别。
3、选种。林下养鸡要选择对环境适应力强的鸡种,最好选择当地的土鸡,现如今人工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多鸡在人工条件下生长极快,往往一只鸡只需一两月即可出栏。但大多都是人工催育而成,但长期食用存在很多隐患,所以越来越多人喜欢乡下地区饲养的家鸡或土鸡,这样不仅口味较好、营养丰富,吃起来更为放心。
4、饲养管理。在清明季节放鸡进入林下,鸡苗可购买也可自己孵化,要做好雏鸡喂养,将雏鸡喂养在室内30度左右的环境,喂食时可适当加入维生素和抗生素,这样可加强雏鸡的抗病力。但雏鸡在生长到一月时即可放养,放养时要训练鸡的觅食习惯,两人互相配合,一人投食,另外一人负责驱赶,形成鸡抢食习惯。之后再慢慢降低喂食量,尤其是早上的喂食,让其白天自行觅食,晚上喂食饲料,这样可加快鸡的生长。
5、保温补光。林下养鸡模式不需要复杂的鸡舍环境,只需一个简易的鸡舍条件即可,但是这个鸡舍周围要搭架防风障和休息栖架,还有保证鸡舍地面的干净清洁,同时在夜晚要做好保温措施,使温度处于10度以上,以免低温影响土鸡生长发育。在夜晚是要进行人工补光措施,一是为了驱赶危险动物,二是能吸收一些昆虫成为鸡群的食物,一举两得。
6、注意农药使用。在林下养鸡时,由于苗木或果木会遭受病虫害的侵扰,而且环境也较为复杂,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一些苗木或果木生长。这时一般会喷洒农药进行防治,这种行为其实是对林下养鸡模式的破坏,鸡群可能误食沾染农药的植物茎叶或昆虫,造成死亡。所以林下养鸡时一要注意苗木的选择,要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二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在喷洒最好分批次进行。
7、补充饲料。林下养鸡的优点是让鸡群自行寻找食物,可减少养殖成本,但是还是需要通过饲料的,因为野外的资源并不能满足鸡群所需,而且鸡群生长较慢。根据林下资源的丰富程度,选择性进行补饲,比如如果林下昆虫资源足够,在晚间可相应少补充饲料;反之,如果昆虫资源较少,则要多补饲。
8、注意危险动物。林下养鸡常常会遭受老鼠、蛇动物侵扰,它们对于鸡群的危害极大,尤其黄鼠狼等动物,对于鸡群危害更大。所以在饲养时要设置围栏或防护网,在夜间要加强光源,也可训练狗来保护。
9、保护苗木。林下养鸡显著特点是苗木,在饲养时鸡群的爪子和嘴都会对苗木造成损失,而且还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尤其在饲料缺乏的阶段,鸡群会将苗木的枝叶啃食干净,从而破坏养殖环境,所以林木的保护必不可少。
10、疫病防治。林下养鸡主要的病害是寄生虫,由于鸡自行觅食,可能会吃下很多虫类,这些虫类会带有很多寄生虫,所以在饲料中要适当的加入驱虫的药物。另外还要注意鸡舍和林下的环境卫生,要定时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确保鸡群的健康。
林下养鸡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不仅要保证鸡能够充分活动,也要保证不会对林木造成太大损害,所以用于养鸡的林区树木一定要足够高大,不要放养在苗木区。
2. 林下养鸡场图片
1、林下养鸡选址
林下养鸡是在林地或灌木林地下进行的。要选择通风向阳的林地,而且排水性能要好,交通方便。养鸡场址应选择在林地郁闭度0.2~0.4、坡度15°以下、向阳的南坡天然林、人工林或植被覆盖度为0.3~0.5的灌木林地。
鸡舍应建在坡度为10°左右且水源充足的地带,建舍宜选择地势较高处、不潮湿阴冷、光照好且保温、通风流畅、方便消毒和清扫以及有利于防鼠害和野生动物伤害的地方。育雏室按8~10只∕㎡安排,活动场按1~2只∕㎡测算,活动场周围用竹栏或尼龙网圈住。
2、鸡舍搭建
林下养鸡对鸡舍的要求比较简单,可以搭建一个易移动的简易棚舍,其建造可就地取材。
可以用土坯、砖块、油链纸、麦结或木条搭建一个长10米,宽1.5米,茼2米的框架,并在中间开一个1米左右的门。鸡舍的大小由养殖规模而定,可大可小,此外搭建是要分开雏鸡房、产蛋房以及孵化室之间的区别。
3、进鸡前准备工作
林下养鸡环境的选择很重要,搞好鸡病预防工作是林下养鸡成功的基础,在饲养前就应制定好预防方案,并严格执行。
4、林下养鸡选种林下养鸡要选择对环境适应力强的鸡种,最好选择当地的土鸡,现如今人工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多鸡在人工条件下生长极快,往往一只鸡只需一两月即可出栏。
但大多都是人工催育而成,但长期食用存在很多隐患,所以越来越多人喜欢乡下地区饲养的家鸡或土鸡,这样不仅口味较好、营养丰富,吃起来更为放心。
林下养鸡技术!
1、林下养鸡饲养管理在清明季节放鸡进入林下,鸡苗可购买也可自己孵化,要做好雏鸡喂养,将雏鸡喂养在室内30度左右的环境,喂食时可适当加入维生素和抗生素,这样可加强雏鸡的抗病力。
但雏鸡在生长到一月时即可放养,放养时要训练鸡的觅食习惯,两人互相配合,一人投食,另外一人负责驱赶,形成鸡抢食习惯。之后再慢慢降低喂食量,尤其是早上的喂食,让其白天自行觅食,晚上喂食饲料,这样可加快鸡的生长。
2、林下养鸡疫病防治
林下养鸡主要的病害是寄生虫,由于鸡自行觅食,可能会吃下很多虫类,这些虫类会带有很多寄生虫,所以在饲料中要适当的加入驱虫的药物。另外还要注意鸡舍和林下的环境卫生,要定时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确保鸡群的健康。
林下放养的土鸡全天在林地行走,运动量足,吃林地的虫子和杂草,所以鸡肉更加鲜美。其市场价格比普通笼养鸡价格要高,市场售价一般在18-22元/公斤。
3. 林下放养土鸡
1、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喜光性选择种类,也可根据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品种。冬春季在林下种植大蒜、圆葱等,夏秋季在林下套种冬瓜和南瓜等,效益可观。
2、林药模式
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白芍、金银花、薄荷、黄芪、沙参、百合、薏米、大青叶、丹参、白术等。林药间作,林木为药材提供蔽阴条件,以防夏季烈日高温伤害。同时,林下间作药材大多采用集约式的精耕细作,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3、林菌模式
在林下建造一些大棚用来种植香菇,平菇以及草菇等一些食用菌。杨树修建下的大量枝条,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原料,而食用菌收获后的废菌包经过处理又是林地上好的有机肥。而且林菌间作促进林木生长,食用菌生长需要喷洒适量的水,大面积的食用菌生产有力地延缓了水分的蒸发,使林木生长对水的需求有了保障,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4、林畜模式
在树林种草,林下养殖一些肉牛,奶牛以及野兔等禽畜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造林地禁放羊或放牛,以免伤害幼树,在林木成长为中龄林以后,可在林下适度放养猪、羊等家畜、这种模式主要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的用材林地中进行,山地不宜发展。
4. 林下土鸡养殖密度
林下散养鸡为了做到科学化养殖,在既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养殖密度上有讲究,一般一亩地养殖30—50只为宜。
5. 林下土鸡养殖图片欣赏
鸡、鸭、鹅散养在树林中不仅采食树林里的杂草、野菜、嫩树叶、草籽等一些绿色植物,还吃藏在草丛里的害虫,这样大大减少了饲料的使用,养殖出来的鸡、鸭、鹅肉质鲜美,产的鸡、鸭、鹅蛋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很抢手。”钟保勤说,林地生活环境安静,空气清新,鸡、鸭、鹅可到处觅食,活动量大,无意间增强了抗病能力,大大减少了病害的发生,不用药或少用药,降低了养殖成本。
“现在俺不光有60亩地的白蜡和国槐的收入,还有鸡、鸭、鹅的收入,每年仅养殖一项就有十多万元的收入。”钟保勤说。目前,在钟保勤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村的不少村民也纷纷利用林带和林地搞起了林下养殖,走上了立体生态循环种养的致富路。
6. 林间养殖土鸡
什么叫土鸡 关于什么是土鸡介绍
1、土鸡也就是本地鸡,也叫做草鸡、笨鸡等,公鸡冠大而红,性烈而且好斗,母鸡鸡冠却极小,它是没有经过任何杂交和优化配种,长期以自然觅食或者结合粗饲喂养而成,具有比较强的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而且还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
2、土鸡性成熟的时间比较晚,而且受季节的影响大,在春天饲养的土鸡性成熟早,而在秋季饲养的土鸡开产比较晚,一般开产日龄为150-180日龄。
3、在自然条件下,土鸡的产蛋性能具有极强的季节性,主要会受营养、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在每年春、秋季的时候是产蛋率比较高的时期。在冬季的时候,当光照时间缩短、气温下降、营养供应不足会停止产蛋。因此土鸡的年产蛋量低,一般只有100-130枚。
4、土鸡的肉质比较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和蛋都是绿色食品,而且饲养的成本也比较低,比较适合家庭养殖,饲养的周期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到成年需要大约6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