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黄骨鱼习性和养殖技术(黄骨鱼的饲养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2-06 19:50   点击:20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黄骨鱼的饲养技术

黄骨鱼一般既可以吃荤食,也可以吃素食,不过在养殖的时候,通常建议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通常可以给黄骨鱼投喂小鱼、小虾、蚯蚓、鱼粉、菜饼、豆饼、米皮糠等食物,对于提高黄骨鱼的品质以及产量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养殖期间需要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确保水质干净无污染,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尽量降低红点病、烂鳃、肠炎、腹水症等疾病发生的几率,以此来确保黄骨鱼的存活率。

2. 黄骨鱼养殖方法

养殖黄颡鱼的水池最好应该有五亩左右为宜,池塘中的水深要保持在一米五到两米左右,池塘中的淤泥不能太深,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厘米的厚度,池塘要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方便换水,同时必须要备有增氧剂或增氧机,这样可以维持水池中的氧气,同时在放养之前需要将鱼塘进行彻底的消毒,因为黄颡鱼对生活的环境要求十分的严格,等池塘条件基本上满足黄颡鱼的生长需求的时候,才能将鱼种放养。

3. 黄骨鱼的养殖方法

1培育水质

在准备养殖黄骨鱼时,要在清塘后,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后,注入新水,要注意过滤污水,注水的同时,培育水质,往池水中泼入腐熟的粪肥,使浮游生物生长。

2

控制密度

黄骨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鱼类,而且进食速度比较强,喜欢争夺食物,合理的控制黄骨鱼的养殖密度,饲料的利用率可以达到最高,每亩投放1000尾,产量十分惊人。

4. 黄骨鱼养殖方法与技术

在养殖黄骨鱼的过程中,池塘的宽度和大小是最重要的,因为一旦池塘面积小,养殖密度高,很容易导致黄骨鱼的生长出现问题。

更好的方法是注意宽度和深度。保持在2米左右最合适。另外,注意检查池塘里的泥浆。不能有太厚的泥,否则会直接影响水中的溶解氧。 建池塘时,尽量注意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换水会更方便。 为了保证黄鱼的正常生长,可以在水中加入氧气发生器,这样也可以很好的维持水中的氧气,对黄鱼的生长最为有利。

5. 黄骨鱼的饲养条件

1、池塘处理

(1)塘底要求平坦,以沙质土为宜,底层淤泥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

(2)放养前,将池塘中的水排干,然后每亩池塘使用150kg生石灰,均匀撒入池底,然后将石灰和底泥混合均匀。

(3)消毒过后7-10天左右,往池塘中注入80cm新水,然后放入小鱼进行试水,当确认安全后,将池塘水位加深至2m以上。

2、放养

(1)4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0℃左右的时候进行放养。放养之前,使用5%食盐水药浴10-15分钟左右。

(2)每亩池塘放养2500-5000尾规格为15-35g/尾的鱼苗,如果鱼苗规格较大,适当减少放养量,同时还可以搭配放养200尾鲢、鳙鱼种。

3、饲喂

(1)全价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5-45%左右,粗脂肪含量要求在5-8%左右。人工饲料配方为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2)4月前后,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左右。5-9月份,每天投喂3-4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左右。10月之后,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2%左右。

(3)投喂饵料的时候,应当定点投喂,不宜随意改变投喂地点。

4、管理

(1)水体ph控制在6-9之间。

(2)水体透明度要求在35cm以上。5-6月份,每30天换一次水,每次注入30cm新水。7-9月份,每15天换一次水,每次注入15cm新水。池塘水深保持在2m左右。

(3)晴天凌晨和中午过后,开启增氧机增氧1小时。阴雨、打雷、闷热等天气,提前开启增氧机增氧,水体氧气溶解量保持在3mg/L以上。

6. 黄骨鱼的饲养技术视频

1黄辣丁杀好之后用盐,料酒,姜水腌十分钟

2过了下油,花椒,泡椒,泡姜炒香之后加豆瓣酱炒出红油,然后加姜蒜沫,然下白酒

3加水先煮一下把泡姜泡椒味煮出来

4加黄辣丁烧五分钟和汤一起捞出装盘

5撒上葱花

6锅里下热油,下蒜末炒香,花椒,干辣椒炒香,淋到上面!

7. 黄骨鱼养殖方法介绍

首先,控制水体老化、适当补肥、预防泛塘

随着喂料及残饵的不断增多,养殖中后期藻类往往容易老化,但藻类早晚都得老化,也是避免不了,我们可以继续培养新鲜藻类。保持水体较高“肥度”,做到“肥而不老”、“肥而不脏”。

其次: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预防泛底

秋季投饵量大,随着残饵粪便和死亡藻类的积累,容易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影响黄颡鱼摄食和生长。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底改,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配合纯生物型底改分解塘底杂质,调动底肥。

最后,预防肝胆病疾病

1、科学投喂:每天做到科学投喂,切忌过量投喂,投喂过程中做到少量多餐。

2、正确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等药物,不要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拌料投喂,使用抗生素会使黄颡鱼产生抗药性,体内细菌更活跃,当以后进行防控时再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且对鱼体肝脏造成一定的创伤。

3、定期内服保健:定期使用龙昌胆汁酸做内服保健,胆汁酸是鱼自身的肝脏就会分泌的胆汁的主要成分从动物胆膏中提取的,属于内源性的,直接参与肠-肝循环,促进脂肪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脂肪在肝脏和腹腔的蓄积,同时,能够清除毒素,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此外,胆汁酸还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的肝脏,肝脏健康,肝胆疾病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

总之,对于黄颡鱼要“定质、定量、定点、定位”进行投喂,少量多次进行投喂,保证黄颡鱼充分的摄食和吸收。以及配套添加胆汁酸等保肝利胆物质,以减少肝胆损伤及消化负担、促进肝胆健康,才能保证黄颡鱼健康、快速生长,提高黄颡鱼养殖效益。

8. 黄骨鱼如何饲养

首先,将准备好的鱼缸进行消毒,然后准备水,水如果不是自然水比如池塘水或者河水,而是自来水的话,一定要注意去除氯气。而常用的去除氯气的办法就是暴晒。

其次,它们对水温有一定要求,基本要控制在22-28度之间,同时它们对氧气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除了要给它们安装氧气设备之外,还要注意避免晚上投食,因为这样会消耗大量氧气。

最后,要经常给它们换水,保持水体环境清洁,基本上两三天换一次即可。

除上述所述之外,还需要注意给它们喂食的时候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这样即可避免浪费,也能有效减少食物残渣污染水质的问题。

9. 黄骨鱼的饲养技术与管理

       1、水质要求

       黄骨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为了让其健康生长,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达35cm以上,另外要做好换水管理,一般是5-6月时,每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7-9月时可以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注意全年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为好。

        2、适时增氧

        黄骨鱼养殖,池塘要配备增氧机等设备,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有效的开机增氧,一般晴天要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还有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保持水体溶氧浓度在3毫克/升以上。

       3、投喂管理

       黄骨鱼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饵料有很高的要求,蛋白质含量35%~45%,粗脂肪5% ~8%。

        日常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投在料台上;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

        4、病害防治

        黄骨鱼是无鳞鱼,因此对常用药物耐受能力比不上其它鱼类,因此病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每半月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疫病,每月使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

10. 黄骨鱼有什么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1)面积在3-5亩之间,水深在1.5m以上,泥沙质底,同时要求排灌方便且水量充足。

(2)注意:放养鱼种前应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投放密度

(1)2-3cm黄骨鱼,投放1800-2500尾/亩。

(2)4-5cm黄骨鱼,投放1500-1800尾/亩。

3、饲养管理

(1)黄骨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

(2)可用小杂鱼、小虾、蚯蚓等纯动物性饲料,也可使用配合饲料。

(3)针对已驯食的黄骨鱼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包括了鱼粉、菜饼、豆饼、次粉以及米皮糠。

(4)保持池塘水的清洁,保证透明度在35-40cm,同时定期加注新水。

(5)黄骨鱼耐低氧力较差,放养密度较高时增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