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热应激对规模化养殖影响(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4 00:20   点击:223  编辑:支致   手机版

1. 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

饲料加油的作用

  1、油脂是质优价廉的高能饲料,其能值是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而且油脂还有额外代谢能效应,即不但提供较高的净能值,且能与其他营养成分起协调作用,提高其他组分的能量利用率,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2、提供动物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动物缺少必需脂肪酸会造成生长停滞,皮肤干燥和皮炎,产蛋率下降,蛋重变小。

  3、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它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Z、K的吸收,利用和转运。

  4、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延长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便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5、油脂能改善饲料加工作业的工作性能,制粒时使颗粒表面光滑,油脂的吸附性可消除静电荷的不利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粉尘污染。

  6、夏季,饲料中加入油脂可以减少动物因采食量下降而引起产蛋、生长、繁殖的热应激等不良影响。畜禽饲料中添加油脂,对提高日增重,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抗热应激能力等均有较好的作用。

  饲中油脂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

  1、猪 添加油脂对泌乳猪和哺乳仔猪的效益是大家共识的。妊娠后期母猪,添加5%的植物油,其生产的仔猪成活率可达100%,比对照组提高9%。泌乳母猪添加5%-10%的油脂,泌乳量提高10%-30%,仔猪断奶重提高15%,并可促进白猪早断奶,母猪早发情,断奶仔猪利用猪油也特别有效。

  2、鸡 蛋鸡饲料中添加4%-4%油脂可提高产蛋率10%-20%,饲料利用率提高7%-8%,提高蛋重2%,肉鸡饲料中添加3%油脂,可提高增重15%-18%,饲料利用率提高10%-12%,在夏季和冬季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6%和29%。

  3、使用油脂时要多注意质量,防止过氧化和油脂变味。

2. 热应激对家禽的影响

雏鸡张口呼吸,可能是支气管阻塞,表现为气囊、肺脏出现黄白色结节,有气囊炎及花斑肾。发病日龄一般在15日以内。呼吸道疾病是鸡常见的高发疾病,尤其在冬季,而且引起的病发症不容小视,养鸡户一定要注意防控。

防止雏鸡呼胡道疾病,首先要给鸡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鸡舍干净,控制湿度和降低粉尘,鸡舍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为宜。壳作垫料时用前要晾晒,并过筛减少粉尘;育雏期间可以在谷壳上铺层稻草或报纸以减少粉尘,并经常更换;气候干燥时,鸡舍内外要常做带鸡消毒。养鸡户应养成早晚巡查鸡舍的习惯,观察鸡群有无异常,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避免疾病扩散蔓延。

另外还要防止霉菌感染。

3. 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有哪些

任何一种应激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对蛋鸡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有时多种应激因素同时存在,对蛋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引起产蛋量下降,甚至鸡只死亡。应激反应引起的主要危害有:(1)导致鸡体发育不良,育成率及成活率下降; (2)导致蛋重减轻,蛋内容物稀薄,软壳蛋增加,破蛋率增加; (3)导致繁殖力下降。如:热应激因素影响精子的生成,受精率及孵化率下率降; (4)因应激反应而引起维生素需求增加,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5)导致鸡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增加。使用惠菌聚EM活性菌 对蛋鸡的好处:一、提高养鸡成活率 用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给雏鸡开口,与抗生素相比较,有几大好处:  1、养殖菌种中的有益菌群迅速在肠道内占据优势,调节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2、对肠道无任何刺激,保护肠道内黏膜  3、有效预防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等疾病的发生  4、保肝护肾,调节机体内分泌,提高雏鸡免疫力  5、有效促进雏鸡生长发育  通过饲喂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菌液能大大提高雏鸡成活率,提高5—10%。 二、提高整体鸡群的免疫力  用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菌液,长期饲喂,可以有效的明显的刺激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提高鸡群的免疫功能,同时能明显增强T或B淋巴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三、提高鸡肠道饲料转化率  用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菌液,长期饲喂,能激活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酶,从而提高它们的利用率。使其消化率明显的提高,有助于消化过程。同时能提高对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 四、有效减少养鸡发病率  用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菌液,可以有效的阻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霉菌、球虫等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长期维护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有效减少发病机率。 五、促进鸡的生长  通过饲喂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菌液,能在养鸡中的35日龄前明显的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平均重量。 六、提高鸡肉品质 降低药残:通过长期饲喂惠菌聚EM-畜禽养殖专用型菌液,可大幅的提高鸡肉品质,大幅降低药残。七、改善圈舍环境 通过饲喂养殖菌种,可促进鸡肠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排泄的粪便臭味小,圈舍环境好饲喂惠菌聚EM 可以增加产蛋量,延长产蛋期,双黄蛋增多,黄大,色深,蛋黄外层系带膜有力、有光泽、有弹性、蛋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含量明显提高,胆固醇、脂肪含量下降

4. 热应激对畜禽的影响有多大

应激是指畜禽在遇到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活动的亢进现象。在养猪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应激效应,对母猪进行合圈,促进母猪发情。

同理:在养羊生产中也可以使用同方法促进母羊发情。

5. 畜禽夏季热应激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养猪​场的猪​舍内​不可避免的出​现高​温闷热​情况,为了给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就必​须给猪舍进​行降温,下​面介绍​几个​夏季养​猪场的​常用的降​温​措施,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植树​木,遮​阴降温:在​养​猪场猪舍附近栽种高大速生​阔叶​树、瓜​藤或遮阳网​降​温在猪场和猪舍周围栽​种速​生杨、丝瓜、南瓜​等,能减​少太阳辐射​起到降温和​改善空气​质量作​用,也​可​用遮阳网对猪​场猪舍进​行遮​荫。

第二、使用喷‎雾降温系统:‎在‎猪舍内‎安装喷雾‎降温‎系‎统,此系统由负‎压‎风机、高压水管、雾‎化喷头、小‎水泵、‎定‎时器、‎储水罐或小‎型蓄水‎池组成,‎适合为妊‎娠舍‎母猪‎降温。该系统‎是将水‎雾‎化为细小‎的雾‎珠均匀地滴落在母‎猪身‎上,通过体表‎蒸发散热,热量随‎空气排到‎舍外。‎定时器一般‎控制为:‎喷‎雾 10 ‎分钟间停 10 ‎分‎钟。

‎第三、使用滴‎水降温系统:‎安装由‎负压风机、‎常压水‎管、滴‎水器及控‎制阀门组成‎的滴水降温‎系‎统,适合‎产房母‎猪和肥‎育舍育肥‎猪降‎温。对产房母‎猪,将‎水滴在母‎猪的颈肩部,猪通过蒸‎发散热。‎在‎肥育舍,滴‎水时,猪群‎会围绕滴水戏耍,‎猪栏内局‎部温‎度逐渐‎下降,猪群热应激状态‎逐渐缓解‎而安静休息。‎肥育舍一般不需‎要负‎压风机。

​第四、使用降​温湿帘加风机降温系​统:​安​装​由负压风机、​小水泵、​冷​水闭路循​环及湿​帘组成​的负压风机​加降温湿​帘系​统,一​般将负压风机、​湿​帘分​别对应安装在猪​舍两端的山墙​或前​后墙​上,湿​帘外的热​空气通过​有冷水​循环​的湿帘后转化为凉空气进​入猪舍,一​段时间后​关闭湿​帘,待猪​舍内温​度升高后,开启另一​端的风机​将热空气抽出,​以降低舍内温​度。适合于​公猪舍、​妊娠​舍及产房的​降温。

‎第五、‎使用‎冷风机‎降温系统:由‎冷风机、‎风‎筒、‎小水泵、蓄水池‎或小水‎井、进水管、负压风机‎组成‎的冷风机‎降温系统,‎适合于种‎公猪舍、空怀舍、‎妊‎娠母猪舍、‎产房降‎温,原理和湿‎帘降‎温基本相同。

6. 为何高产家畜易于遭受热应激及其器官损伤

高产家畜更容易遭受热应激,那是因为他们吃的饲料里面已经添加了一定的激素 。所以他们才会产蛋量更高一些

7. 畜禽应激反应

热应激和冷应激是指环境温度高或低于动物生存的临界温度(适温区温度的上、下限),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是使动物生理机能发生紊乱的一种过程。

冷、热应激不但影响到畜禽的生产性能,还能直接引起应激性疾病和诱发许多传染病,导致生产损失。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将消耗动物的大量热量,影响其正常的生理进程,饲料转化率也大大降低。

当环境温度超出畜禽自身的调节能力时,还可能造成死亡

8. 热应激对家畜的危害

1极地冰虫

4℃

极地冰虫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寡毛目,颤蚓亚目,线蚓科,被称为地球上惟一冻不死的生物,具有科学家理想中外星生命的特质。科学家认为冰虫这种罕见的耐寒体质可以证明在外星球上也可能存在像冰虫一样的耐寒生物。它们在冰中自由行走,在极地低温下活跃生存,稍微升温便化成一团粘稠物。冰虫抵御高温的能力异常脆弱,只要温度高于四摄氏度,冰虫细胞膜就溶化,细胞内的酶也化成一堆干草模样的粘稠物。

2北极熊

21.1℃

北极熊,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据研究显示当温度高于21.1℃时,北极熊就会显示出严重热应激的征兆。

3栗鼠

26℃

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安迪斯山脉,平均有10~20年寿命,因其酷似宫崎骏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龙猫,被香港人昵称为“龙猫”。现存品种分别是短尾和长尾,作为宠物饲养的一般是长尾龙猫,是素食动物,主食为龙猫粮和提摩西草,需要经常磨牙。龙猫饲养环境的温度超过26摄氏度以上会极大增加龙猫中暑的几率,但不是100%会中暑,很多饲养龙猫的新手看到温度过高但龙猫没有中暑,就放松了警惕,最后导致龙猫中暑死亡。

4猪

28℃

猪是一种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也是古杂食类哺乳动物,主要分为家猪和野猪,当前人们认为猪是猪科动物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通常以耳大,头长,四肢短小,鼻直,身体肥壮,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毛皮颜色通常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和花色。猪适宜的温度在15~28度区间,最佳育肥温度在20度左右。如果大猪生活在温度28度以上,其采食量就会明显下降,喘气严重,或者是发生热应激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猪中暑,公猪性欲下降,母猪流产等。

5海星

35℃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其生活时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足,内骨骼的骨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海星是一种变温动物,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只能随着周围的坏境改变自己的温度,只要她们中心体盘的温度高于35摄氏度就会严重威胁到生命。

6狗

38℃

狗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中文亦称“犬”,狗分布于世界各地。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大约在12~18年。狗狗没有汗腺,无法排出汗液,如果温度过高的话,就算人能承受它也不行的,不能把温度超过40℃。在38℃过度运动的话也会被热死。

7蚯蚓

40℃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比生长,40℃以上死亡。

8蜗牛

40℃

蜗牛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蜗牛是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在热带岛屿比较常见,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区。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温度16~30℃。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9蝙蝠

40℃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狐蝠能够在短时间内应对超过40度的高温。然而,它们无法长时间应对超过40度的高温。

10蛇

45℃

蛇是当今自然界最成功的食肉动物群之一,身影遍布全球。它与人类同行的历史充满了神秘、超自然的色彩。根据实验表明,蛇类在20-30℃的体温区间内时,活跃度是最高的,而且在这个体温区间内,它们的生长也是最快的,但是一旦超过了35℃,它们就会出现厌食的情况,达到40-45℃时,它们会迅速的死亡。

9. 运输应激对畜禽的影响

我国生产的饲料目前应用香味剂最普遍的是猪饲料,鸡饲料、宠物饲料次之,其它动物(兔、鸭、水产动物、特种动物等)饲料较少。以幼畜及宠物饲料使用量最多。用于猪饲料的香味剂虽然有很多香型,但饲料厂乐于使用奶香、果香、复合果奶香、鱼腥香香型等香味剂。鸡饲料用鱼腥香、辛香(如茴香、大蒜)等香型的香味剂。宠物饲料用鱼腥香、肉香等香型的香味剂。牛饲料用奶香(犊牛)、辛甜香(如茴香、肉桂)草香等香型的香味剂。

饲料用香味剂的主要作用

一、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加快动物生长速度,降低料肉比。

饲料适口性取决于其颜色、滋味和气味等。动物与人一样,对食物的色、香、味有感官上的要求。饲料用香味剂其实是利用香刺激嗅觉器官,再由大脑发出指令,促使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产生食欲,启动采食行为。

二、掩盖饲料中异味,改善适口性

现代畜牧业生产为了降低饲料成本,配合饲料中除了谷物类饲料外,还使用许多廉价适口性差的原料,如使用低价的能量或蛋白质饲料(如棉籽饼、菜籽饼、玉米胚芽饼等)、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轻工业的副产物、新开发的原料(如混合油、动物副产品)等,还添加了工业合成原料如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元素及各种药物等多种添加剂。这样就改变了谷物饲料的天然口味,有时还会有异味产生,从而影响了饲料的适口性。添加饲料用香味剂可掩盖饲料中不良气味。

三、维持畜禽在应激状态下的采食量,提高应激或患病时畜禽的采食量,有助于治疗疾病。

由于畜禽生长发育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原料、价格的变化,饲料配方需经常改变,虽然其营养价值不变,但由于各种原料对畜禽适口性不一,再加上畜禽对饲料风味的铭记特性,饲料变化势必影响采食量,使用饲料用香味剂可使不同批次的饲料具有相同的香味,使饲料保持原有的色香味,诱使动物采食,维持原有的采食量,顺利适应配方改变。动物应激时(热应激、断奶、分组、运输),导致采食量下降,而添加饲料用香味剂可缓解这一反应,抵抗换料、高温、疾病等引起的应激反应。

四、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营养消化吸收率

饲用饲料用香味剂可刺激动物视觉、味觉、嗅觉然后经条件反射传导到消化系统,引起唾液、胃液、肠液及胆汁等大量分泌,提高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含量,加快胃肠蠕动,增强消化运动,有利于固体饲料的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使饲料中营养成分充分吸收,促进畜禽生长发育。

五、使饲料更具商品性

目前顾客购买饲料时,不仅考虑营养水平,也要闻味道、看外观。添加饲料用香味剂,可使饲料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或某些特征性气味风格;另外在饲料中使用特定的饲料用香味剂,可作为产品标记,提高饲料商品的竞争力,有效防止假冒。

六、有利于开发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使用饲料用香味剂,可提高非常规原料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开拓新的饲料资源,扩大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范围和程度,缓解人畜争粮矛盾。

10. 禽类热应激

温度对鸡生产性能影响最大,在育雏期,雏鸡的抵抗力较差,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而在育成期、产蛋期,适宜的温度是鸡只发挥正常生产性能的保证。若温度较高,则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下降,肉鸡增重减慢,蛋鸡蛋重减轻,蛋壳质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死淘上升直至大批热死鸡。

  而低温会使鸡的维持需要增多,生长缓慢,料蛋比和料肉比增高,冬季低温和鸡舍内温度波动过大,都会使鸡只抵抗力下降,产蛋下降,诱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直至换羽停产,由此可见温度是导致家禽出现热应激,影响鸡群健康和性能发挥的首要环境因素。

  高温对鸡的影响

  鸡是恒温动物,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高密度集约化的饲养条件下,鸡的代谢产热随生长率增加而增加,而散热能力却没有提高。

  鸡只所需的适宜温度随鸡龄不同而有所变化,雏鸡在前几周对温度的要求极严格,不管是采取保温伞局部采暖还是用整栋鸡舍供暖,雏鸡所在区域的温度必须得到保证。

  对于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在适宜温度下,产蛋鸡表现为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产蛋率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鸡处于适温区或低于这一范围时,主要通过非蒸发形式散热,当在高温条件下,非蒸发散热的作用己大大减弱,由于鸡有羽毛覆盖和缺乏汗腺的限制,鸡只降低体温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呼吸蒸发散热将热量带走,然而提高呼吸频率本身就是进一步增加产热,所以只能起部分散热作用。

  低温对鸡的影响

  低温首先会增加鸡的维持需要,使肉鸡料肉比增加,种鸡产蛋率下降,鸡只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冬季鸡舍温度过低时,为了保持温良而没有保障所需要的通风,会引起温度与通风管理失衡,造成冬季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环境恶化。

  鸡舍内温差较大时,特别是当外界温度骤变的情况下,供暖或通风没有很好的配合,鸡舍内温度波动过大,温度突然降低时就会造成冷应激,在生产性能下降的同时还会引发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风冷效应的应用

  在空气流动的情况下,鸡只感觉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是不同的,有时感受到的有效温度与测量舍温甚至相差很大,风速越大鸡只感觉就越凉爽,这就是风冷效应。

  经试验测定,在高温环境中,气流有利于形成对流散热,当气温在24℃~33℃,相对湿度47%~62%的气候条件下,风速由1.1米/秒提高到1.6米/秒时,产蛋率可有一定提高。

  在无风或低风速时(>0.3米/秒),鸡的体感温度等于环境温度,当风速>0.5米/秒时,鸡的体感温度会相应下降。因此夏季水帘降温期间应充分利用风冷效应,而冬季就应尽量减少风冷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