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羊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1.注重品种挑选
舍饲养羊要融合本地的生产具体,挑选融入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生产特性高,产品品质好,喂养周期时间短,经济收益高的品种。羊如小尾寒羊,山羊如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均适合于养畜,而且实际效果不错。
2.肉羊养殖适度规模饲养
与其他一切产业链一样,养殖羊也应追求规模效益。肉用山羊养殖的适度规模决策于农民的项目投资工作能力,价格行情,草地总面积,喂养管理方法标准和公和母比例等众多要素。山羊在当然繁殖状况下,种公羊和能繁母羊搭配的比例一般为1:25,适度规模应在40至50只。
3.肉羊养殖栽种优质牧草
牧草是山羊的具体食材,为山羊给予营养丰富,鲜美性好的优质牧草是山羊高品质高效率饲养的重要。本市养殖羊农民可运用山弯田,冬闲田,山坡地和经济林等轮种或套种黑麦草,饲用玉米和皇竹草等高品质高产牧草,再再加上其他大豆秸秆,花生和番薯藤等农副食品,大部分可处理养殖羊一年四季的青储饲料来源,以下降养殖成本费,提升养殖羊经济效益。
4.依照规程开展喂养
饲料要少喂勤添,分顿喂养。每日可分配喂3次,每一次可间距5~6钟头。喂养青储饲料要从少到多,逐渐融入,为提升饲料使用率,降低饲料的消耗,喂养青麦草时要切短,或破碎后和颗粒饲料混合喂养,还可以通过发醇后喂养。在枯草期,因草质较弱,精饲料中的力量和蛋白无法达到母羊生理需求,故要开展补饲。补饲时间应在放牧回来开展。
5.肉羊养殖适合体重出栏
肉用山羊出栏的适合体重要根据日增重,精饲料使用率,屠宰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和市场需求来综合鉴定。出栏体重过低,山羊的生长发育潜力并没有获得充分运用,产肉量也低;出栏体重过高,尽管产肉量提升,但精饲料使用率降低。不一样品种或杂交组合的山羊适合出栏月龄为一般为6至8月龄。
需要注意肉羊的健康,也需要注意羊圈的环境,也应该注意清洁羊身上的虱子。也应该注重管理模式,也应该定期进行消毒。
选择成活率比较高的小羊崽子,还要注意养殖场地的通风情况,要注意温度,养殖过程当中要注意饲料的优质搭配,及时注射疫苗,还要将病虫毒害,防患于未然。
需要注意好环境的问题,也需要注意好饲料的问题,需要去消毒,也要注意去打疫苗,还要注意去观察生长速度。
肉羊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是怎么样的?
1、舍饲圈养的优点
1.1 便于管理,节约成本
集中圈养、统一管理,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发挥饲草料配方的优势。修建标准化棚圈集中圈养,1 人便可以管理上百只羊,饲草投喂很便捷,环境卫生条件提高便于清扫,可以减少疾病死亡,利于抗寒保膘,能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产羔、统一出栏。
1.2 统一品种,繁殖快速
舍饲圈养便于推广引进高产的肉羊进行品种统一的繁殖育肥加工生产,便于加快先进养羊技术的推广应用,利于实现养殖结构的快速转变,提高养殖效益。
2、传统放养的制约
2.1 草场的制约
国家推行禁牧休牧政策,草场放牧受到限制,一些便捷的农林田空余草场不能放牧,草场实行固定面积,轮牧区域减少,各类牲畜交叉放牧,产草量下降,牛羊膘情明显差于圈养牛羊。
2.2 人力的制约
随着放牧养殖户年龄增长,其体力已不适宜放牧,随水而居四季放牧已经不现实,受放牧条件差、交通运输落后、路途遥远的制约。冬季储备饲草数量大,受基础设施差的制约。
3、基础设施的建设
3.1 修建标准圈舍
舍饲圈养必须修建布局合理的圈舍。圈舍要经过科学规划修建在一个向阳采光好、符合养殖环境卫生条件的地方,并取得动物卫生监督合格证。圈舍应根据养殖发展的要求每棚圈不少于 200 只羊的标准进行建设。保证水电路畅通,取用方便,具有相应的排污和污染物处理设施。
3.2 设立专栏专圈
设立专门的产房和羔羊圈、育肥圈、繁殖母羊圈、种公羊圈、病羊隔离圈,便于舍饲圈养的羊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进行分舍饲养。
3.3 配置专用机械
羊场应配置大中型的饲草自动化粉碎搅拌机和饲草投喂机,便于分栏饲喂的羊按照不同的条件配制饲草和科学配制精饲料的分量。
3.4 设专用储备间
饲草料储备间应当足够储备羊饲喂 3~4 个月的饲草空间。
4、舍饲圈养的管理
4.1 改良品种
引进肉羊父本应当选择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出肉率高、养殖效益明显的优良品种。利用本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和纯种繁育推广。
4.2 科学繁育
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科学繁育,给种用公、母羊戴耳号和编制配种档案,详细记录配种羊的编号、配种时间、配种方式和产羔情况,有计划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亲繁殖引起的品种退化。
初配母羊 6~8 个月发情(湖羊),公羊在 18~24 个月可以配种。绵羊 3~5 岁繁殖力最强。初次配种的母羊必须通过种公羊试情后再进行人工授精,自然交配的按照 30~35 只母羊投放 1 只公羊交配。
4.3 合理规模
养殖高产肉羊应当进行精细化管理,避免一刀切大规模地饲养,应根据实际能力合理规划养殖规模,以少胜多,提高养殖效益。
4.4 羔羊饲养
羔羊出生 20 日龄后可以适量补充代乳料,同时增加粗饲料的投放量提高羔羊胃的消化蠕动能力。增加母羊全价营养精饲料 1~1.5 kg,对产多羔母羊补饲精饲料 2 kg 以上,使母羊能分泌更多优质的乳汁,提高羔羊自身免疫能力和成活率。出生45 日龄的羔羊可以分圈逐步断奶饲养,60 日龄后逐步增加精粗饲草料的比例喂量。
4.5 成羊饲养
育成羊是指羔羊成功断奶到正式育肥之前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饲养目标主要是满足羊群生长发育所需,保证羊群膘情适宜。选择营养价值较好的牧草和精饲料混合投喂,直到进入育肥阶段。每天全价精饲料投喂量不少于 300 g、粗饲草投喂量不少于 3~4 kg。成年母羊每只每天不少于 0.6~1 kg 全价精饲料。
5、全价饲料的配制
配制饲草料时应当聘请专家配制合理的饲草料,不能长期饲喂单一的粗饲草如秸秆、青贮玉米等,应当将青干饲草进行粉碎后加入全价的精饲料。
按照繁殖怀孕母羊、羔羊、育肥、种公羊各自特点配制比例不同的饲草进行饲喂。结合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配制营养全面、种类多样化、适口性强、易消化和精、粗、青饲料搭配合理的饲料。进入冬春季节之后,由于青绿饲料缺乏,为了保证羊群有充足的营养物质获取,选择青贮饲料、添加维生素高的饲草。
6、疾病病毒的防控
6.1 定期消毒
保持羊舍内外环境清洁,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每周对圈舍消毒 1 次。病死羊尸体要深埋或焚烧,严防传染病流行。进出车辆人员必须登记消毒进入。
6.2 预防疾病
每年春、秋两季,给所有羊注射羊四联苗(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各 1 次。集中接种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疫苗。每半年开展 1 次羊布病血清学检测,净化布病传播。
6.3 定期驱虫
每年按时对羊只开展驱虫工作,选择体内、体外驱虫药定期驱杀寄生在羊只身上的肝片吸虫、肺丝虫、线虫等。秋季集中开展 1 次药浴,杀灭体外羊螨等寄生虫的传播。
6.4 严格引羊
对每次引入的羊必须严格进行人畜共患病、布病的监测。应当从非疫区引入羊只且符合动物异地调运条件。引入的羊只要经严格隔离后、临床检查正常的方可同群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