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林养羊的效益如何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03 09:59   点击:94  编辑:奚璧   手机版

一、山林养羊的效益如何

还可以吧,注意冬季补饲,夏天避免寄生虫危害。

二、家里有15只羊,怎样喂养不仅省成本还能让羊很好?

我们知道成本费越低,盈利越大,万古不变的基本定律,当然适用养羊这一领域,养羊怎样控制成本,关联到养殖场合法权益,而需要减少饲养成本费,只不过从这五个层面下手:

1.利用乡村饲草资源

乡村能够用于喂羊的饲草种类特别多,并且取样普遍.质优价廉,只需有效利用,就能合理减少养羊成本费。北方地区能够利用麦子秸秆.苞米秸秆.野草.枯叶等喂羊。南方地区能够利用麦草.豆秸等资源喂羊。这种饲草资源在众多乡村地域比较丰富,只需略微解决生产加工,就能变为养羊好饲料。

2.可考虑到种树养羊

尽管仅有15只羊,总数经营规模并不大,可是也是还可以考虑到种树养羊的,尤其是家中没有栽种麦子和玉米粒的栽种户,种树能够节省精饲料喂养,且一片土地资源就可以栽种生产量挺大的青饲料,养羊是十分充分的。

3.饲养精饲料

精饲料价钱较划算,农民还可以利用立即向本地粮食作物栽种户选购来降低运输费用及价钱成本费。

4.竹林下放牧

竹林下放牧不但让林下的柞木叶片变成了养羊的备好上料,且羊的排泄物能够肥育竹林,循环系统利用,二倍盈利,但留意一般在竹林下需要适当放牧,1亩竹林散养奶羊不超过20只。

5.秸秆草粉发醇喂羊

农牧区秸秆资源丰富多彩,除开一部分秸秆能够利用青储技术性喂外,许多 的干秸秆营养物质低,鲜美能力差,可是能够经过破碎.微生物发酵开展处置后,能够有效的改进饲用实际效果,这类青饲料发醇喂羊类型许多 ,有玉米秸秆.高粱米秆.各种各样豆秸.紫花苜蓿.棉絮秆.三叶草.红豆草.落叶等,均可作喂羊的草粉原材料。

可以自己去割草喂羊,或者是用蔬菜叶子喂养,也可以用玉米喂养,喂养的方式是非常多的。

应该就是要弄一些饲料去养羊,可能会比较好一些,当然你也需要每天把这些瑶拉着去野地里面吃草。这样不仅能减少成本,而且可以让羊特别的好。

羊是草食动物,充分利用当地的草料资源是节省羊饲养成本的首选,比如玉米秸、麦秸、稻草、花生秧、豆秸和其他青草等;但草料并不能完全满足羊只生长的营养需求,所以补充一定量的添加剂和补充剂还是需要的。

1.利用乡村饲草资源

乡村能够用于喂羊的饲草种类特别多,并且取样普遍.质优价廉,只需有效利用,就能合理减少养羊成本费。北方地区能够利用麦子秸秆.苞米秸秆.野草.枯叶等喂羊。南方地区能够利用麦草.豆秸等资源喂羊。这种饲草资源在众多乡村地域比较丰富,只需略微解决生产加工,就能变为养羊好饲料。

2.可考虑到种树养羊

尽管仅有15只羊,总数经营规模并不大,可是也是还可以考虑到种树养羊的,尤其是家中没有栽种麦子和玉米粒的栽种户,种树能够节省精饲料喂养,且一片土地资源就可以栽种生产量挺大的青饲料,养羊是十分充分的。

3.饲养精饲料

精饲料价钱较划算,农民还可以利用立即向本地粮食作物栽种户选购来降低运输费用及价钱成本费。

4.竹林下放牧

三、羊楼司镇的历史沿革

相传元朝初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湘鄂边陲建立竹牌楼,设司管理。明初,在此地设立羊楼巡检司,说明这是关津要冲之处,简称羊楼司。此处有一座山称为尖山,俗称附近为尖山铺。

1917年修筑粤汉铁路时,由于此处地势狭窄,弯道过急,将车站改建于尖山铺,称羊楼司车站,从此羊楼司这个地名正式代替了尖山铺。尖山现称老羊楼司。民国初为5区镇域,民国二十五年为羊楼司镇,民国三十六年为羊楼司乡。1958年与临近的文白乡、龙源组成羊楼司公社,1981年羊楼司集镇从公社分开,建羊楼司为乡,同年乡、镇合一,组建羊楼司镇。1984年,从文白乡析置六个村组成龙源乡。分开后,羊楼司镇107平方公里,2.6万人,人平纯收入达到4880元。而文白乡只有99.4平方公里,1.5万人,龙源乡只有4.74平方公里,0.7万人,发展相对落后,人平纯收入只有3600元和3400元。为了发挥羊楼司镇的辐射作用,带动文白乡、龙源乡的发展,2007年临湘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报省民政厅批准,撤销了文白乡、龙源乡,将羊楼司镇、文白乡、龙源乡合并为羊楼司镇。合并后的羊楼司镇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41个村(居委会),393个(居)民小组,5万人。合并后山林面积35.1万亩(其中竹林15万亩),水田25811亩,旱地12457亩,茶园6730亩,集镇面积4.31平方公里。

四、青田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民风民俗,文化遗址等介绍

青田鼓词

青田鼓词为流行青田境内的一个曲艺品种,由隋唐时代“变文”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已见流传,青田俗称“唱词”,用本地方言演唱,演唱者大多为盲人。青田鼓词在全县境内上至祯埠乡下至温溪镇东岸均有分布,现有鼓词艺人300左右。青田鼓词说唱形式现仍与明清、民国时期相似,但形式已趋于简化。鼓词一人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结合。词句以七言为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道具简单,节奏整齐,板式变化丰富。青田鼓词可分为“平词”、“大词”两种。 2007年,青田鼓词被丽水市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渐受相关部门重视的青田鼓词,大胆走出“深闺”,走入大众眼帘。

青田鱼灯

鱼灯是青田最传统、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灯舞种类,也是浙江省鱼灯类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表演。青田鱼灯历史悠久,道具制作精美逼真,伴奏音乐铿锵有力,舞蹈动作粗犷奔放,表演风格热烈朴素。青田鱼灯表演时以“红珠”领队,每人手举一盏鱼灯,顿时锣鼓喧天,灯火辉煌,欢声雷动,场面宏伟壮观。目前,青田已组建了20多支不同流派、不同年龄、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鱼灯表演队伍。青田鱼灯曾参加首都建国50周年庆典演出、第五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三届“群星奖”等国内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青田龙舟节

端午赛龙舟,青田俗称“划龙船”、“斗龙船”,相传始于明朝,盛于民国,清朝康熙版《青田县志》就有活动的记载。青田赛龙节是瓯江下游近20公里水域沿江乡民过端午节的重大节庆活动。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的初一至初五,活动一般分三个部分,即:一是祭祀神佛。龙舟“上水”前到众主殿“进香”,泛游时在江面上“分香”,下午太阳落山时又回到众主殿“收香”。意在祈求神佛“赐安保太平”;二是游戏性表演。龙舟“上水”后,伴随着锣鼓声在江面上畅游,不时划出“龙门阵”、“江龙戏水”等阵图,桨手们一边划桨,一边演唱龙舟号子,岸上观众同时和声;三是龙舟竞技。两支龙舟顺江而下比速度,距离一般在1000m左右,此时锣鼓紧催,两桨击水如飞,观众喧声振天,场面十分热烈,这样的竞技每天至少进行10多场。

风土人情

青田侨俗敦厚淳朴、重人情,大都寄托对侨胞的美好祝愿,表达对乡亲的深厚情谊。乡人出国,亲友赠送礼物叫“送顺风”。出国者动身前讨彩发兴叫“发彩头”,上车前,喝一碗红枣莲子汤,红枣喻“红早”、祝愿早点红火,莲子喻“莲花结子”,祝愿开花结果,前程美好;上车时随送柑桔,柑与根谐音,寓意不忘根本,桔与吉相近,表示大吉大利。青田侨俗寄物寓情,托言兆彩,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生 千丝岩景区 千丝岩景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位于青田县山口镇境内,距县城约7公里,是青田县三大组团城市之一。谷地呈现东西走向,三面环山,入口朝南,山体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内有千丝潭、天梯、天门、罗汉壁、幽园、阴阳床、青蛙石、蛙洞、千丝组桥、千丝庙宇等近20处景观。其中千丝瀑最具特色,落差约28米,瀑布水口处凸起岩石分成二股水流,高处飞流而下,撞击山体岩石,形成千丝万缕,故称“千丝瀑”。千丝瀑飞流直下,形成千丝潭,平均深度约2米,面积约200平方米,呈半圆形,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紧依千丝瀑的东侧是天门岭、罗汉壁。天门由天梯和天门构成,天梯陡峭如立,有148级台阶,天门狭窄一人可侧身而过。罗汉壁高约150米,宽约120米,有十八罗汉像立在岩壁腰部,神态各异,由艺术大师林耀光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千丝庙群有观音阁、胡公庙、妈祖庙组,建筑各异,形象地体现了青田石。幽园有二处组成,分布在小平坑两岸,东面是醉园,西面是桂花园,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紧挨印月池的醉园,旁有紫来洞,由一块石头依山堆积而成。这里山奇、石奇、水奇,再加上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千丝岩属花岗岩岩性,在中生代地壳抬升过程中,地质发生断裂,山体受张断裂带控制,相互排斥断裂而发生断层,水流沿断层面长时间侵蚀。千丝潭由于地型发育与地质断裂,使山体受张断裂带控制,相互排斥断裂而发生断层,并在流水长期的侵蚀下,久而久之,水流沿断层面倾泻而形成瀑布景观。 千丝岩景区入口“千丝岩”三字是全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题,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景区内题“罗汉壁”三字。 石门洞 石门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中南部青田县境域,地处金丽温奇山秀水旅游线的中段,距浙江省三大旅游网络中心之一的温州市仅86公里,离青田县城31公里,到丽水市区40公里,金温铁路、330国道、金丽温高速经过景区,交通便利。石门洞1963年被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林业部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1年被列为浙江第一批国家AAA级旅游区。景区规划总面积71.3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25.64平方公里。分为石门飞瀑、大子胜境、师姑草海三大景区以及西至海口镇高沙村,东到船寮雷石村,330国道和金温铁路之间的瓯江大溪景带和连接太子胜境、西姑草海景区的山林景带等“三区二带”。其景区性质为:以洞天飞瀑、摩崖题刻、瓯江秀色高山草甸为特色,融人文史迹与山林野趣为一体,宜于开展休闲观光,度假避暑的山水型省级风景名胜区。 石门洞属浙东南沿海地层分区,以中生界火山岩系特别发育为特征,为一套巨厚的喷发岩为主体,岩性以酸性流纹岩和凝灰岩为主的酸性间夹中、基性陆相火山岩建造。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景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大溪北面为括苍山脉,大溪南面为洞宫山脉,本区大部分为洞宫山脉的一部分,为浙江省最高的地貌区范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因切割强烈,地型复杂,大多均为海拔700-800米的低山,山坡坡度多在25度以上。北部大溪河谷,滩地多,江面宽200-400米,海拔仅20米。景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且垂直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从入口江滨到师姑湖景区约为18℃递减至14℃,年均降水量1480mm。水文溪流山坑发育,山涧瀑布众多,水质国家一级地表饮用水标准。瓯江大溪多年平均经流量约200亿立方米,水质国家地表饮用水二级标准以上,植被森林覆盖率达94%。 石门洞以区内峰峦叠翠、飞瀑高悬、溪水清沏、林木葱郁为自然特征,而且历史悠久,古迹纷呈,传说众多,文化内涵丰厚。其叹为观止的是石门飞瀑,五级瀑布各有特色,气势宏伟,最下一级从112.5米高处悬崖绝壁上轰然倾泻,形若垂练,溅若跳珠,散如银雾,被称为“天泉”、“圣水”,瀑下龙潭涵泓洫三亩,青碧如蓝。石门洞入口大溪如玉带相依,旗山、鼓山对峙如门,洞内群山环拱,树木葱郁。南朝宋时,山水诗开宗、永嘉太守谢灵运寻幽探胜,首游石门洞后成为“东吴第一胜事”,后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二洞天。李白、王安石、汤显祖、阮元、袁枚、朱彝尊、郭沫若等历代名人墨客和当代文豪都纷纷赞颂石门洞并留下优美诗文,形成摩崖碑刻117处、正、篆、隶、行、草各体书法佳作纷呈异彩,使石门洞成为浙江省摩崖题刻密度最高的景区之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洞还是被明宗祖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国师―刘基少年读书的地方,刘基读书处遗址在地,刘文成公祠依然如故。附近还有“灵佑寺”、“谢客堂”、“观音阁”和近代陈诚的“石门山庄”等古建古迹及国师床、青云梯、轩辕丘、透气洞等50处景观景物。太子顶景区位于海拔700多类的山顶,峰崖状观奇特,景物众多,是登山健身,探胜猎奇的好去处,师姑草海是江南少有的高山草甸风光,森林良好,野生植物多姿多彩,花果植物多,更有高山凉爽气候,夏为避暑胜地,冬为赏雪佳处。石门洞外大溪景带溪水清沏,滩林秀美,曲溪湾湾,两岸绿树成荫,太子胜境到师姑草海山林景带犹如风景画廊,野趣十足,为典型的山野观光生态游憩带。 石门洞景区已编制总体规划,近年被列为青田县旅游开发的重点,游步道的改造,石门洞宾馆的兴建,使接待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景区前以林业部门管理为主,林业经济活动多,水、电、卫生、购物等基础接待设施较差,与高品位的资源不相称,影响了旅游的综合效益,现整旅客只有7万人次左右。今后要理顺体制,加强景区建设的统一领导等。大力对外宣传,加快实施项目建设,维护生态平衡,把石门洞建成浙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九湾仙峡景区 九湾仙峡于1999年被评为国家A级旅游区及县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约45公里,九湾仙峡是典型的水蚀峡谷。呈“V”字形,峡谷景区全长8公里,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峡谷主要以石、洞、潭、瀑、壁最为著名。景区中天然池潭百个以上,其中深4-5米,2000多平方米以上有3个,深1-3米,面积30多平方米的不计其数,具有“天然泳游池”、“天然河床”等之称。潭的周围奇石形状多样,如鳄鱼石、石凳、石房子等。其中最为奇特的景观是“风动石”、天门峡、天然河床。风动石位于山的最高处,石高约2米高,椭圆形,约5吨重,人用手可以摇动,但永远不会掉下。天门峡高约7米,宽50厘米,沿着石碑进入,转弯处宽约30厘米,往前走是可容纳10余人的天然洞穴,上面还有三块石头组成的“三柱鼎立”景观。天然河床位于九弯仙峡最底部,全长约10000米,平均宽度约70米,水由西向东流。峡谷河床由两个天然岩壁组成,岩壁光滑,中间略凹,上下岩壁高度相差约1.5米。上级岩壁而积约1000平方米,中间略凹,有积水,最深处约0.5米,像天然盘子。水随着岩壁往下流,犹如天然滑梯,岩壁高约1.5米,宽1米,坡度约45度,岩壁光滑。下级岩壁面积约2000平方米,中间略凹,最深处约1米,中间积水。峡谷内溪水水质清澈,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 九湾仙峡是西北――东南向的岩层断裂,产生在中生代地壳抬升过程中,因祯旺港支流章村源的地表经流对其侵蚀下切而形成,再加之地表抬升程度及岩性的差异,峡谷内具有较大的差异。峡谷内质地坚硬的流纹岩受到流水的强烈侵蚀磨损,表面变得异常光滑,由于出口河道狭窄,坡降较大,流水的冲刷力、搬运力变大,而使得河道基岩显露,卵石细砂形成沉积,大块石堆积形成滑水坡、天然河床等的地质景观.基岩石壁和各种大形的象形石等风景奇观则是因岩石坍塌形成,如风动石、天门峡等景观。 景区四周悬崖峭壁,景色优美,森林覆盖率95%以上,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竹林为主。山上鲜花野草较多,河道下游遍布彩石,有红、黄、蓝、白各种颜色,若浮若沉,流光溢彩,春、夏、秋、冬景色各有不同。 九门寨 九门寨被评为县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青田县高湖镇境内,距县城18约公里,具有“青田九寨沟”之称,属长带状的谷地型旅游地,景区因朝圣门、天鹅门、石佛门等九门而得名。景区内山体直立,步行其间,如进重重山门,令人叹为观止。九门寨的寨门又称大乘门,由四根大圆柱支撑着一横匾构成。横匾上刻着“九门寨”三字,正面为苏适题写,北面为费孝通题写,寨门矗立在的空旷广场上,广场面积约400×50平方米,远远望去,煞是气派。进入寨门,经过第二门朝圣门,第三门玉壁门,即至一岔路口,往东通向石佛坛(途经石佛门,显圣门,渡圣门),往北通向石鹅坑(途经天鹅门,天池门,顺天门)。九门寨自内冯坑口的船寮港起,沿内冯坑深入至坑口自然村附近,全长约1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九门寨景区内山涧迂回险阻,峡谷深幽奇峻,峰峦起伏穿插,自古有“三十六渡水、七十二道弯”之说。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佛坛,石佛坛始建年间无考,清道光辛丑(1841年)重建,光绪丁未(1907年)重修。石佛坛以“观音岩山”石笋著称于世,石笋高约30余米。更有趣的是石岩笋中有一株围径1米余橄揽树,矗立在殿中,直冲云霄。人述:“庙中有岩,岩中有佛,庙依岩建,岩为佛灵”。 九门寨由于受历次地壳运动提升,因山体断裂、流水的切割,形成山陡谷深,山岳连绵的地貌特征。地层以中生界火山沉积岩分布为主,属侏罗纪唐石山群的流纹质熔凝灰岩。 这里的山峰有的气势连绵,有的笔直陡峭,有的平缓浑圆,有的像雄踞的狮子,有的像展翅的雄鹰,当地百姓根据山体的形态,流传下来象龟亲吻、恐龙求法、蓬莱盆景等美丽故事。 当地百姓有一个传说:古时,天鹅受王母娘娘之命下凡间寻找胜景,飞遍江南三万里山川,最终选中九门寨,并在此地修身养息,永不复返天府。王母为了惩罚她,就在此设九道法门,后来又不知哪个朝代谁人在这里建了寨,相传:古时,有一位客商路宿“观音岩山”,梦见观音显灵,日后见屿岩石壁有观音肖像,客商大喜,遂敬拜、祈愿。数年后在屿山岩处建庙,名“石佛坛”,香火日盛。另传,庙坛前时有佛光闪烁,仍千古之谜。于是就有了九门寨这一人间仙境。 太鹤山 太鹤山原名“青田山”,位于县城北面,是青田县城人们的城市公园。因古时众多的白鹤栖息而得名,为典型的低丘地貌,太鹤山以古松奇石为特色,已列入丽水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级旅游区。太鹤山主峰海拔144.1米,山坡露岩广布,古松奇石众多,植被覆盖率在85%以上。古松奇石、摩崖题刻、古庙亭台是太鹤山的特色。 太鹤古松大多数以松科松属的薄皮型高产马尾松,太鹤山岩石奇特,有混元峰、公鸡岩、孝顺岩等象形岩石,其中混元峰位于太鹤山巅,主体岩体相对裸露,形似方章呈“十”字型剪切,系节理地质构造的一块巨石。古代游客曾游玩太鹤山发现古松与岩石相依相伴,其中“抚松石”、“石抚松”等题刻,是这里古松与奇石真实写照。太鹤山摩崖题刻50多处,有题名、题诗、刻像三种,正、行、草、篆、楷等书体皆具。有“混元峰”、“试剑石”、“长松介石”和现代人陈慕华的“烟雨松鹤”、沙孟海的“太鹤胜迹”、张爱萍的“山川孕秀”、粟裕的“装点关山”、艾青的“印月池”等题刻,最具特色的是刻立在混元峰东南面岩壁的“杨枝观音”线刻像,刻像清晰,像高约3.8米,宽1.6米,有“闽弟子郑奎光书”款。与普陀山杨枝寺刻立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的杨枝观音像相似。如此庞大的杨枝观音刻像为我省罕见。环翠寺是青田佛教活动最大场所,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依次有环翠寺、大雄宝殿、三层殿(圆通殿、三观殿、卧佛殿)等,始建于明末清初,屡毁屡建。 刘诚意伯庙是青田鹤城纪念刘基史迹的唯一活动场所,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太鹤山有谢桥亭、溅玉亭、问鹤亭、听涛亭等亭台10余处,其中年代最早的是谢桥亭,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而建,此亭始建无考,在清同治元年毁于兵,同治十二年重建,建筑平面正方形,面积为25平方米。 太鹤山以中生代白垩纪花岗岩所组成,为花岗岩岩株因地壳抬升,南侧瓯江流水强烈下彻而出露地表所形成。试剑石为花岗岩节理长期受流水风化侵蚀淘空而形成,其他象形石和白鹤洞、盘龙洞等均因塌陷搭架而成。 相传唐朝叶法善在此炼丹试剑,丹成得道,跨鹤升天而去,被道家称为“青田山洞”,为道教胜地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三十洞天。明清期间,混元书院、瑞龙书院、心极书院、正谊书院皆设于此。优美的景观和历代的开发,使太鹤山文化积淀丰厚,成为青田文化的“根”。青田之名因太鹤山下有田产青芝而名“青田”,县城因在太鹤山脚而名“鹤城”。1981年,太鹤山被辟为县城公园,在青田侨胞和各界人士的资助下,不断修整开拓,景观更趋丰富,形成了谢桥春晚、丹山溅玉、仙乡问鹤、环翠孕秀、抚松听涛、滴露点易、混元试剑、望江舒啸等八大各具风采的景点。太鹤山位于青田县县政府驻地的北面,西面与昆山相接,东面与塔山相连。

[编辑本段]青田特产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作为材料雕制而成的艺术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博得人们喜爱,石作为材料雕制而成的艺术品。以秀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博得人们喜爱, 被喻为“在石头上绣花”,令人叹为观止。 青田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珍藏在浙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六朝时期殉葬用的青田石雕小卧猪。作品线条简练、造型古朴、形神兼备,艺术上可见汉、魏风貌。 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的发展。从龙泉双塔内发现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青田石雕佛像造型说明,唐代青田石雕创作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运用“因势造型”、“依色取巧”的技巧,并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可雕性的优势,开创了“多层次镂雕”技艺的先河。多层次镂雕是青田石雕一大特色。精致入微的刻划和复杂层次的处理是任何玉石雕刻都难以做到的。 元、明时期,青田石被赵子昂、文彭等文人应用到印章篆刻艺术上,拓宽了石雕艺术门类。 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们用青田石雕制作一套(60枚)“宝典福书”印章作寿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并多次参加诸如巴黎赛会、巴拿马太平洋赛会美国圣路易博览会等国际性赛会。宣统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 新中国建立以后,青田石雕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石雕从业人员逾万人,年产值数亿元,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国内外。 青田石雕技术力量雄厚,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艺人一百余名,有一大批具有自己艺术特色的中青年石雕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经济价值,其精品为国内外许多收藏单位和有识之士所收藏。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选作国家礼品赠送外国领导人。 青田石,地质学称“叶蜡石”,是一种耐高温的矿物。叶蜡石并非都可用于雕刻,可用以雕刻的是优等叶蜡石,它占总量不到百分之一。青田石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缤纷、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青田石英钟分子结构均匀细密,雕镂的线条可细微到头发丝而不断裂,做成印章,篆刻时走刀利落顺畅,印章久用不损边锋,印油不易渗入印体。 青田石储量丰富,分布在山口、方山、石门头、塘古、山炮、白岩、岭头、季山、周村、下堡等十几个乡镇。主要产地在山口镇至方山乡带,总称山口叶蜡石矿,质量乘,多出产名石。作业矿区有尧土、旦洪、封门、白洋、老鼠坪等。青田石品种繁多,有名可称的典型的品种有100多种。命名方式有冠以产地名之,有以石色名之,有以石的肌理构成名之,有以花纹名之,其中最名贵的。 青白色的有封门出产的灯光冻、封门青、兰花青田,周村出产的竹叶青; 黄色的有封门出产的白果、羊脂白,白岩出产的北山晶; 红色的有封门出产的朱砂冻、石榴红、美人红、猪肝红; 蓝色的有封门出产的蓝带、蓝星、蓝青田; 绿色的有白洋出产的芥菜绿,山炮出产的绿青田; 棕色的有季山出产的红木冻、紫檀冻、封门出产的酱油青田; 黑色的有封门出产的黑青田; 花色的有封门出产的三彩,五彩,旦洪出产的五彩冻等。 青田石位优劣相差甚远,以油脂状的冻石为上品,细腻亮泽不冻为中品,粗糙无光为下品。单色的应以纯净无杂质、无裂痕的冻石为上品,石质基本纯正,细腻光泽,无裂痕为中品,石质粗而光水不足为下品。单色中杂有冻路、冻点或有近似的色相,只要是和谐协调的也属上品。彩色的,应以色形美观,色泽光润、质地细腻无裂痕为中品,色泽灰暗、色形杂乱,质地粗糙或有明显裂痕为下品。有的顽石夹冻石者,若能构成作品的亦属上品。 品评青田石雕作品,一般来讲,首先入眼的是造型,继而是石质、石色,再是题材内容及技巧。一件好的石雕作品,应该是立意新颖、造型美观、石色利用巧妙、石质上乘、刻划周到、技艺精湛等因素的融会综合。 高山羊 青田县小舟山乡山地资源丰富,当地农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山羊养殖,已经有了多年的养殖经验。小舟山乡高山羊采用传统野外放养,羊全以天然杂草为食,因此肉质鲜嫩无膻味,同时通过优质羊种――波尔山羊的引起,有羊的品种上不断获得优化。现小舟山乡养羊已初具规模,养殖范围覆盖全乡9个行政村共67户,主要集中在新建村、上山炉村、西平村。 瓯江鼋 瓯江是鼋的故乡。鼋是国家一级保护鱼类。现全国仅瓯江尚存100多只,主要分居在青田的石门潭、芝溪潭、沙湾潭、十里潭等处。鼋外形象甲鱼,重量较甲鱼大二、三十倍。鼋力气很大,能掀小船、驮人过河、拉人入水。鼋昼伏水底,夜出觅食。繁殖力不强,产卵在江边沙地里。产后,为了不留下踪迹,雌鼋便从四、五米远的沙滩上如箭一般跳入江中。那情景煞是壮观。但百年一遇,难得一见。 鼋肉多胶质,夏天会自然成胶冻,其食用价值居猴脑、熊掌之上,但禁止食用。传说买鼋放生能除病消灾,所以买鼋放生也是青田的一大习俗。 油茶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山茶籽榨制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而且不含芥酸,比其他食用油更耐贮藏,不易酸败。食用茶油不仅不会使人体胆固醇增高,适合高血压病患者食用,而且还具有减肥、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保健作用。青田县现有油茶21.4万亩,面积居全省第一,素有“浙南油库”之称。 杨梅 杨梅在青田县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清光绪《青田县志》载,杨梅有红、紫、白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产季窟(季窟寮)者佳。有下坑梅、魁市梅、茶山梅、黑炭梅等传统品种,其中魁市梅成熟早,下坑梅品质最佳,享有盛名。 青田县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得天独厚的杨梅生长自然环境。近年来,杨梅作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品种,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县杨梅总面积已达3.2万亩,现居全县水果的第二位,将成为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山鹤”牌杨梅采自青田县重点优质杨梅基地,经选果、包装、上市后有“杨梅之秀”的美称,其色泽艳丽、甜酸适口、营养丰富,且具有生津止渴、祛暑解闷、利尿益肾、消积开胃等保健功效。以质优、果大、味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活的心理。

希望对你有用处~

文化遗址,太鹤山算不算。青田二中那里有个谁谁谁的故居,挺老的房子,是个青田的文化遗址,不过被人遗忘,没有被好好保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