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叉尾鱼养殖效益(叉尾鮰鱼高产养殖技术)

来源:www.yangzhi8.com.cn   时间:2022-10-16 05:16   点击: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叉尾鮰鱼高产养殖技术

人工饲养技术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

该鱼为大型温水性淡水鱼类,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和大型藻类。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各种配合饲料都能摄取,尤其喜食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

由于其生长速度极快,所以在不同养殖时期,饲养管理必须相应跟上,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1、亲鱼培育期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

亲鱼池面积3亩~5亩,每亩放养60尾~80尾亲鱼,约150公斤~200公斤,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这既是亲鱼怀卵的物质基础,又能使亲鱼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因此需适量投喂一些饲料。

产前培育最为重要,即在开春后加强投喂,精心管理。

首先将池水换去一部分,加注新水,水温上升后,亲鱼摄食日渐旺盛,因此要逐步加大投喂量,并适当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畜禽内脏、小鱼虾等。

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2、鱼苗培育期鱼苗出膜后2天~3天便可进行暂养。暂养池以面积1平方米~2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万~1.5万尾。池内需有微流水,2天~3天后要投喂些适口饲料,以轮虫最好,不足时也可投喂人工粉状配合饲料。

鱼苗经5天~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夏花培育可用有流水的水泥池或面积较小的土池培育,水深0.7米~1米,用常规方法进行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

鱼苗下池前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10分钟~20分钟,进行消毒。

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水体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万~8万尾。

鱼苗下池后2天~3天,由于池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一般不需投饵,以后投喂人工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日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宜。整个鱼苗饲养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进水都要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大约培育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体长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3、鱼种饲养期这个阶段是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将其培育为大规格和体质健壮的鱼种。鱼种池以3亩~5亩为宜,水深1.3米~1.5米。放养方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亩放夏花6000尾~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尾~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尾~1200尾。通常以混养方式为好,因为鲢鳙鱼主食浮游生物,与鮰 鱼种混养既可避免池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水质,又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加鱼种总产量。

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兼施少量有机肥。

饲料应加工成细颗粒状,含粗蛋白量在35%左右,日投量一般为鱼体总重的3%~5%,上、下午各投喂1次。饲养期间要注意适量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4、成鱼饲养期斑点叉尾鮰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主要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1.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一般混养效果较好。适宜于与斑点叉尾鮰 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鮰 鱼的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粗蛋白含量在25%~35%之间。饲料最好加工成沉性和浮性两种颗粒,当水温在15℃以上时,投喂浮性饲料;水温低于15℃时,投喂沉性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即上、下午各1次,投饵范围应尽量扩大些。每天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率。斑点叉尾鮰对低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止浮头和泛池,要经常更换池水,以保持清新的水质,鱼池中水的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斑点叉尾鮰也可以用网箱养殖,常采用二级放养。第一级从10厘米长养到尾重150克,第二级从150克养到750克~1500克,也可以直接从50克的鱼种养至成鱼。8厘米~10厘米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350尾/平方米~400尾/平方米,150克重鱼种养殖密度为150尾/平方米~250尾/平方米。斑点叉尾鮰性情温驯,有集群习性,易于捕捞,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或轮捕轮放。另外,斑点叉尾鮰疾病较多,尤以病毒性疾病危害较大,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除注意常规消毒外,还要坚持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肠道败血症是其常见病,各种规格鱼均易感染,可采取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8公斤土霉素投喂治疗。此外,口丝虫病和小瓜虫病是由口丝虫和小瓜虫寄生鱼体皮肤及鳃组织引起的,防止这些寄生虫应在放种时用8克/平方米硫酸铜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扩展资料养殖管理1、网箱设置选择水质清瘦、透明度100厘米左右的水域。网箱规格为3.0米X4. 0米X2.5米,有效深度为2米,双层敞口式结构,外层为有结网片缝制而成,网目2厘米,内层为7目的胶丝网片缝制而成,网箱内四个角各挂5千克的沙袋,网箱顶部覆盖遮阳布,留有投饲口,网箱内设有浮性饲料的投饲框。2、鱼苗放养网箱设置好后,于投放鱼苗前7天将网衣浸泡好。每只网箱放养21900尾,鱼种入箱前用3%食盐水浸泡5分钟,浸泡时用气泵充气,鱼种购买前已经驯食浮性膨化饲料。3、饲养管理(一)饲料投喂鱼种投放当天傍晚开始投喂,投喂全价颗粒料。驯食期用木棍敲打发出声响,使鱼种形成摄食条件反射。根据鱼种的生长调整饲料粒径,投饲量从最初两周10%一12%过渡到6%-8%,投喂次数从最初4次/日过渡到2次/日。(二)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视网箱,清理残饲、死鱼,发现鼠迹或摄食突然减少时,要及时提箱检查,以防逃鱼,若发现病情及时防治,若网眼堵塞则及时洗刷,保证网箱内的水体交换,并做好水温、投饲量等记录。4、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若发现病情要立即诊断,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渔药使用应坚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原则,不能滥用药,不能随意加大用药剂量,也不能延长用药时间。

2. 叉尾鱼的养殖技术

可是养中国的草鱼,生长得快

3. 叉尾鱼苗养殖技术

叉尾鮰五个月能长到五斤左右,叉尾鮰,即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美国叉尾鮰鱼自1985年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于1989年繁育成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嘉鱼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叉尾鮰鱼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

4. 叉尾鮰鱼养殖条件

答:叉尾回鱼最爱吃食物是分阶段的,比如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成鱼则以浮游动物、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植物种子和小杂鱼为主食。在人工饲养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斑点叉尾鮰日夜均摄食,且有集群摄食的习性,主要以底层摄食为主,但幼鱼有时也游到水面摄食。

5. 叉尾鮰鱼养殖密度

亲本的选择及产卵斑点叉尾鮰为三冬性成熟,自然产卵,其亲本的选择标准为:体表鲜亮,体质健康,无病无伤的,体重1.5-2.5kg为宜。放养亲本的池塘的面积5-10亩,要求池底淤泥少,地质硬,且靠近水源,方便产卵期间冲水增氧,雌雄比例为1∶1.2,每亩密度为200kg左右。

6. 叉尾鮰鱼养殖周期

辛硫磷鱼塘杀虫后36个小时有效。

辛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无内吸作用。

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使用,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失效,所以残效期很短,残留危险性极小,叶面喷雾一般残效期仅2~3天,但该药施人土中,其残效期很长,可达1~2个月适合于防治地下害虫,特别是防治花生、大豆、小麦的蛴螬、蝼蛄有良好的效果,对危害花生、小麦、水稻、棉花、玉米、果树、蔬菜、桑、茶等作物的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也有良好的效果,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适于防治仓储和卫生害虫。

7. 叉尾鮰鱼苗养殖技术

500克。

鲮鱼的体型并不大,常见鲮鱼个体的体重只有1斤左右。超过1斤的鲮鱼虽然也有,不过数量是比较少的。目前比较大的鲮鱼可以长到4公斤左右,但这么大的鲮鱼非常少见。具体来看,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鲮鱼的体型。比如水温,水温适宜,鲮鱼的食欲就好,发育也好,体型相对就大一些。另外,水质、食物等因素对其体型也都有影响。

8. 高密度养殖叉尾鮰鱼技术

叉尾鮰想必很多钓友还并不熟悉,叉尾鮰又称沟鲶、钳鱼,叉尾鮰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叉尾鮰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上乘等优点,是很多钓友喜欢钓的鱼种之一;现在就把钓叉尾鮰的技巧分享出来。

斑点叉尾鮰属底层鱼类。幼鱼阶段活动较弱,喜集群在池水边缘摄食、活动,随鱼体长大逐渐转向水体中下层活动。斑点叉尾鮰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18-34℃。正常生长溶氧要求3毫克/升以上,PH值5-8.5之间均可生存,而以6.3-7.5为最适范围,盐度适宜范围为0.2-8.5‰。

叉尾鮰跟其他很多鲶鱼一样。因为味蕾遍布于皮肤的表面和口咽腔内部。所以这种贪婪的鲶鱼有极强的味觉及嗅觉。江湖鮰称"游动的舌头",敏锐的感官,使他们可以在浑浊。阴暗的死水中发现食物或捕获猎物。作为一个见啥吃啥的大吃货。它们的体型可以长到很大。

夏季野钓叉尾鮰鱼,#一起来钓鱼#选择钓位是关键,并非铧尖和洄湾好钓,选择钓位多以树荫或背光的水域。叉尾鮰还有个特点,喜欢藏身在水域洞穴中,夏季野钓叉尾鮰的钓位,我们可以首选在大坝石穴中,水草的暗光下水域。

选3.6米或者4.5米的硬调手竿,主线选用直径0.8~1.2毫米的多股尼龙线,子线使用0.4毫米的强力线或者大力马火线,使用较粗的强力线或大力马火线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子线的长度视水深而定,一般情况下以10~15厘米为佳,鱼钩使用12号的长柄钩,浮漂选用粗短尾枣核漂。

腥饵:饵料要用腥,猪肝,鸡肝,羊肝,也可以窝臭做饵,最早还有人用阿魏药酒伴猪肝钓叉尾鮰的。主要的一点,也许是因为这些动物性内脏做饵有腥味。腥气味在水里传播得快且远,容易引诱叉尾鮰钩。至于说什么样的东西腥气味最重?得数家畜(猪,牛、鸡等)的脾脏。

商品饵:开的饵是腥味版的野战蓝鲫,好象了加鸡肝粉、蜂蜜较多,开出的饵明显看得出和闻得出加了蜂蜜香与鸡肝粉的腥,搓饵!也许就是这样子的组合把叉尾鮰给勾来了,现在想那次钓有两点应该比较重要:钓半水,饵偏腥、蜂蜜香甜。

活饵:钓叉尾鮰的时候,用小饵纯粹是浪费时间。所以无论你想用哪种饵,一定不要将饵做得特别小。我们都明白,叉尾鮰很爱吃肉。所以钓它们的时候,最好别用素饵。窝料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鸡肝粉进去;钓饵最好用大大的红红的蚯蚓。要知道,蚯蚓可是拥有很高知名度的钓饵。只要用鲜活的蚯蚓都有不错的效果。

白天底钓:将钩挂好的饵料抛掷至钓点,加重铅坠,沉底垂钓。最好是能够抛掷至叉尾鮰栖身的洞口底钓,效果更好(更便于诱鱼)。夜晚来临的时候,将钓饵抛掷滩地垂钓,此时的叉尾鮰会游到浅滩,利于垂钓。

叉尾鮰鱼吃食劲猛,浮漂直接下沉,下沉即可提竿,手腕要先用力一抖,将鱼挂住,而后将其控制,顺势引遛,叉尾鮰劲大力猛,它要比鲤鱼的力大二倍以上,斑点叉尾鮰耐力持久,引遛时要有耐心。待其翻白无力时再用抄网抄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