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4-10月份。
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适宜选择5-10亩的池塘,小面积更易于养殖户管理。每年的4-5月为澳洲淡水龙虾的集中投苗时段,精养模式的投苗量为4000-5000尾/亩,养至50-150g/只即达到上市规格,养殖周期为4-6个月,按照常规的投苗时间,上市高峰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
2. 淡水龙虾养殖技术与管理
龙虾养殖需要注意事项:
一、池塘条件。池塘水面不宜过大,适宜水面1~2亩,水深1~1.5米,具有完善的排进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塘底略有坡度,无渗漏,并修好防逃设施。
二、虾苗放养。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质正常后即可放苗,对水温要求比较高,适宜的生长水温20℃~30℃,低于15℃时很少摄食。
三、投饵饲养。虾苗放塘30分钟后开始投喂饲料,前期以投喂煮熟黄豆打浆为主,再补少量的小杂鱼和螺肉等,投喂量为虾体重6~8%,分早晚二次投喂。
四、日常管理。①强化水质管理,保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②高温季节防止虾浮头,增开增氧机。③水质过肥时用生石灰消杀浮游生物,全池泼洒。④注意巡塘,清除敌害生物、青蛙、蛇等。
五、病害防治:
黑鳃病:在持续阴雨或强暴雨后,由于池塘水浅易混浊,水体污染、光照不足霉菌感染等原因,一些小龙虾病虾鳃部由起初的红色变为褐色,直至完全变黑,病鳃逐渐失去滤水给氧功能,慢慢地鳃就萎缩了。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臭氧复合制剂0.6克全池泼洒,施药2次,一天一次。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光合细菌5克全池泼洒;饲料内添加0.2%稳定型VC,连续投喂一周即可
3. 淡水龙虾养殖技术规范
1、藕田套养。莲藕地里养着小龙虾,是非常热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 实际上,莲藕旱田是水产养殖和栽培相互利用,相互补充的生态养殖模式。
2、虾稻套养。目前,稻虾间作模式已在南方多个水稻种植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已成为提高稻农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3、水芹田养殖。荷兰芹田的养殖小龙虾是将小龙虾比较喜欢的蔬菜和小龙虾混合种植的。 荷兰芹的栽培期间是从8月开始到第二年3月。 3月份收割荷兰芹的时候,会有很多广阔的田地。 已知广阔的田地容易长草,而小龙虾具有杂食性,经常吃草。
4、茭白套养。池塘里长出了豆子,池塘底饲养着小龙虾,是现在广泛普及的立体养殖的模型。 麻口白田有机质丰富,底栖生物丰富。 另外,红薯章鱼可以同时将稻草和枯叶作为小龙虾的食物。
5、虾鱼套养。虾和鱼的混植是收益高的品种,类似于虾池的精细养殖。 但是,也有黑金枪鱼和鲇鱼等小龙虾的天敌鱼,因此最好在养殖前将其清除。
6、蟹池套养。小龙虾的习性和食性与梭子蟹基本相似,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管理方便等优点,是提高梭子蟹池中养殖小龙虾综合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7、水质要求。一般来说,在人养殖的情况下,有必要尽量将水中的温度控制在15℃到35℃之间,最佳温度为20℃到25℃之间。
4. 深水龙虾养殖技术
不能。
在深水中不能养小龙虾,太深的水不适合小龙虾的生长,水深最深不可以超过1.5米。
不能在深水中养小龙虾,与小龙虾的生活习性有关,小龙虾在水中时,需要经常浮出水面,太深的水不利于小龙虾的上浮与下潜,不利于小龙虾的正常生长发育。
5.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
食盐是一种便宜、常见的东西,它有一定杀菌消毒作用。在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用到。
1、在引进虾苗时,我们可以用适量的食盐浸泡小龙虾,起到预防虾苗病害。
2、在小龙虾发病初期,可以适当投放入虾塘,也可以起一定治疗作用。
3、在养殖过程中投放少量食盐进入塘中,可以优化水体环境,
4、定期适量投放,可以增强小龙虾体质。
6. 龙虾养殖技术
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越来越受市场欢迎,人工养殖技术简单,好管理,成本低,有水源条件的可以进行龙虾养殖。下面把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技巧进行归纳与分享:
1、场地选择。有水塘的可以用水塘饲养,没有水塘的可以建池或者挖塘,由于小龙虾喜欢浅水,因此,挖塘或建池不必过深,池深1—1.5米,池底铺0.3米厚的土和腐熟鸡粪,以利水草生长和浮游生物繁殖。
2、培植水草。龙虾喜欢在水草间活动觅食或歇息,在放养虾苗前在水池内种养水花生、水葫芦、水芹等水生植物,为龙虾提供适宜环境。
3、放养虾苗。等池水澄清稳定后就可以放养虾苗,每立方米水体放养健壮无病虾苗50—60只,由于池水浅,放养密度不易过大。
4、投喂饲料。放养第二天就可投喂少量的煮熟粉碎的大豆或玉米,一个月后随着龙虾长大和温度升高,可以头喂剁碎的鸡肠、猪肺等屠宰废弃物,也可投喂龙虾专用饵料,还可以用猪粪、鸡粪等培养蛆虫喂养,投喂后要注意观察,一个小时以内吃完为好。
5、严防农药。龙虾对农药非常敏感,如果选用池塘养殖龙虾,要防止农田病虫害防治期间农药污染池塘,采用水池养殖也要注意水源安全,尤其是采用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的地方,要密切注意政府公告,及时告知政府有关部门避开养殖区域。
6、防止逃跑。不管采取池塘养殖还是水池养殖,都要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是夏季雨水多,要防止水塘溢洪和水池溢水,在下雨前进行查看,并在溢洪道等处设置防逃网。
搜索
7. 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大全
你这个问题首先一点小龙虾在技术达标的情况下,养殖周期本身就在25天左右,强调长短是忽略了技术因素而错在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对技术的期望值要在理性和科学允许的范畴内进行,不能超出违背小龙虾生长规律的极限。那么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养殖的规格呢?需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低密度。抛开小龙虾养殖最重要的水和草两大因素,如果虾塘的虾苗密度超出水草环境载荷,不管你怎么调水和养草,都很难把小龙虾的规格和产量提升。所以,真正要养好小龙虾,首先就必须明白在25天周期内,一亩水面我们应该放多少苗,养殖多久出虾,把密度的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水、草、饲料、肥水、改底、补钙、解毒等做了才有意义。小龙虾养殖其实就是一环扣一环,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很难达到理想的养殖状态。
密度建议:春季投苗667平/亩虾塘,120尾规格,投放40斤或者5000尾虾苗。大家对这个数字不要疑惑,也可以投放8000尾,但是卖虾时间和规格产量就没有那么高,8000尾可以卖456,5000尾可以卖789,在这中间8000尾投的饲料是5000尾投的饲料多投三分之一,饲料、改底、解毒等成本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卖到最后你会发现,5000尾的成本比8000尾的成本省了接近一半,但是卖价和产量并没有少多少。这是因为5000尾在18天左右时就可开始上市,卖的价格最高,8000尾需要在25-30天左右上市,早春高价行情已经下跌,这就是高密度与低密度的差异,5000尾的大规格的产量会弥补8000尾的产量。
第二,水质好。小龙虾养殖,首要一条就是小龙虾的水质要好,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就是塘内水质处于活水状态。所谓活水就是爽和嫩,这就需要定期调水,培菌培藻,使水体藻相和菌相保持平衡。
但是,很多新养殖户对通过培菌培藻提升水质的重要性认识欠缺。456月份升温后培菌培藻极少,过度专注于消毒杀菌,长期忽略水体的菌种和藻种培植,水体的菌失去平衡以后,有害细菌更会在虾塘底部加速繁殖,五月瘟的预防更加难以见到成效。我们曾做过大量实验,定期泼洒乳酸菌的池塘,使用内服药是能够抑制五月瘟期间小龙虾死亡的,不泼洒菌种的池塘,水质恶化以后,药品治疗小龙虾肠炎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水质调理,首在菌种活水。
第三,水草多。虾塘水草生长茂盛,能够快速吸收分解底部有机质,减少细菌虫害寄生,阻止亚硝酸盐和硫化氢产生。同时,水草好坏决定小龙虾蜕壳环境的好坏,水草越多,小龙虾蜕壳频次也会增多,生长速度和产出规格也会随之提升。
无草不虾,就是说没有水草小龙虾蜕壳就没有好的环境,产量就很难提高。所以水草管理必须贯穿整个过程,要定期打草头。激活水草高频次促长,多发绿芽,多长新叶;要多开水路。开水路是防止水草封塘的有效办法,不能等到水草封塘后才开始修剪,要确保水草中部茎叶和底部根须能够正常光合作用,通过阳光照射缓解水草底部的老化、死亡和腐烂问题,延长水草生长的生命周期。
第四,底质佳。除了密度、水和草外,最重要的就是底部环境的管理。大多数虾农对小龙虾养殖还停留在“投喂的越多长的越快”这种表面认识。
如果盲目投喂,不注重底部环境的管理,一旦恶化,投喂的饲料残饵就会越积越多,而底部越来越差的时候,投喂的饲料摄食比例就会越来越低,残饵也会越来越多,进而进入一个死循环,饲料投了,虾子还是不长,而且虾子越来越脏,底板发黑,纤毛虫滋生,这就是典型只知盲目投料不知改底的养殖事故,通俗得讲就是你把几顿饲料投到水里了并没有变成钱,相当于你几万元的饲料钱丢到水里。
这种现象在安徽比较普遍,我曾在安庆、滁州、芜湖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走访,与100亩左右的养殖户进行了不少于10人次沟通,他们2019年100亩投喂饲料20-25吨不等,但是产量每亩仅仅只有130—160斤之间,平均每3斤饲料才长一斤虾子,饲料2.5元/斤,一斤虾子的饲料成本就是7.5元,饲料系数超高。除去地租、水电、人工和其它调水产品,这类养殖户怎么可能赚钱呢?所以虾农确实要认真反思,要么停止养殖,要么改变养殖思路,才能真正止损有路。
我的建议就是:降低饵料系数,增加改底频次,提升摄食环境。意思就是说饲料每十亩地1.5吨饲料,增加改底投入,每月定期改底4次,把底部环境改好了,水草长的也好,草越好,水就好了。水好了环境就好了,环境好了小龙虾摄食转化率就会提升,生长的速度就会提高,养殖周期就会缩短。这就是健康的虾塘环境循环,所谓一益百好。
严格来讲,全国小龙虾的养殖成本每日支出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养殖周期的不同,才导致各个地区的养殖成本不同。以湖北潜江为例,潜江5月初虾子卖完了就落水干塘,养殖成本投入最低;而安徽、湖南、江苏等地4月中旬以后才投苗或者才出苗,养殖刚刚开始,直至6月中旬结束,养殖周期延长成本肯定提高了,饲料、药品使用周期超长,成本想不提高都难。
8.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养龙虾